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稍加训练就可以用来组成半脱产的屯围巡防队,而将地方上解放出更多的机动兵力来。

    虽然他手下主要是都是二线序列的防戍部队,但是他还是想办法集中了大部分的火器,而让这只新组建的部伍,能过做到人手一只火铳搭配近身格斗的刀剑,部分人还在身后背上一面轻便的圆盾;

    再配以五门用马驮载或是两人就可以抬架起来的散射小炮,若干********包和火油罐,就是他这次入山围剿部队的主要火力和阵容了。

    但是随着愈发深入的踪迹,山中的崎岖难行和频频出现的意外状况,还是多少超出他们的预期和想象,反倒是那些闽兵显得更加适应也更能坚忍的多。

    楸虽然在旷野上做阵战演练之时,他们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有些后劲不足和怯阵,但是到了这种多山丘陵的复杂地形当中,就显露出如鱼得水的另一面来了。

    只见作为先头和外围警哨的他们,一转眼就消失在繁密山林之间而无影无踪,仅仅靠着模仿的鸟叫,来保持相互间最简单的联系和传达消

    不久之后,负责带路的向导,就开始表示已经极为接近目的地了,然后就是利用最后一点山间的空地和停留的间歇,休整准备战斗一应事宜。

    半响之后,

    山石错乱而林木遮掩之间,几名低伏的蜷缩在坑洞里暗哨,几乎是接二连三被摸上去的斥候,给割了脖子或是从背后刺穿……

    但是在最后还是出了个岔子,一处灌丛中骤然传出些许嘈杂声,然后一个矮小瘦弱的身形突然跳了出来,跌跌撞撞的向后逃去。

    好在姚平仲也并非是没有后手和对策,在那个漏网之鱼发出几个急促的音节而冲入石头缝隙之前,用轻便的弓弩射中了后背,然后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乱石之中。

    片刻之后,脸色有些不虞的斥候们找到了他的尸体,却是中了闽地特色的药箭,脸色发黑七窍流血已经扑在地上死的不能再死了。

    然后越过了这从乱石堆之后,姚平仲终于见到了此行的目标,一个数道曲折山沟连接而成的隐秘谷地上,高低起伏的树木之间之间,隐约可见陈旧斑驳的营帐和原木搭建的房舍,

    山边开垦出来的菜畦和零碎的坡田里,也是发黄多于茵绿,而且除了零星放养的鸡鸭之外,已经看不到任何稍大一些的牲畜了。

    偶然出入的人影局势蓬头垢面而须发拉渣,身上的穿戴也是破破烂烂的看不出笨的磨样了,他们手里拿着的是各色工具,仅有很少的刀兵;只是在他们举手投足之间,尤见只有在军伍之中,才能淫浸养成的日常章法和训练有素。

    这也让姚平仲再次认了对方的身份和来历,这些显然是刚刚夺去了薛氏遗民的据点不久,而正在进行修缮工作的北军残余。

    只是接下来一个消息,就让他的心情有些不好了;他这一路上拆掉炮架而费了老大气力,损失了好几匹驮马,这才才弄到深山里来的几门散射小炮,居然因为地形的阻碍,没法安置到指定的制高点上。

    好在他对于这种状况也并非没有后背的方案,这时候那些娴熟与山地的闽兵就得以派上用场了,直接一名身材矮小粗壮的士官,带着一小队背负着爬上了高处,

    然后将他们背负的几个构件放下来,然后将临时砍伐下来的粗大竹节和篾条,连同绳索一起捆扎妥当,一个外观简陋而略显毛躁的武器,就准备完成了;这就是他们最拿手的本事之一,用甚至随处可见的竹木,砍劈下来组装而成的一次弹射器。

    短时间内如样炮制的十几个临时弹射器,就已经在山石边缘上准备停当了。

    但是作为战斗的开幕,最先被击倒的却是那些站在高处的哨兵,他们往往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就被击穿了胸口和头颅颓然倒下,但是事情总并不会那么尽善尽美。

    当一名拖着尖锐的惨叫余音,如同凋零的枯叶一般跌坠下来的望哨,血肉模糊的落在下面劳作的人群当中之时,他们这才如同炸了窝一般的骚动起来。

    不足所措的焦虑和面面相觊片刻之后,顿然显露出他们残留的训练有素和对阵章法来,开始相互靠拢和呼叫着,用附近所能找到的一切东西作为武器,迅速组成一个个便于战斗的小团体来。

    然后紧接而至十数道冒烟的轨迹残差不齐的落在他们附近之后,就打了个他们各种措手不及和猝不及防。

    用竹子做成的弹射器,虽然没法把火药包和油罐透出更远的地方,但是骤然之间从天而降的爆炸和火光,还是在杀伤寥寥的同时,给这些敌人造成很大的惊吓、震撼和混乱。

    在漫山遍野出想起来的喇叭响和炒豆一般似乎无所不在的铳击声中,那些暴露在空旷地带结阵的敌人,就纷纷被打倒或是炸散开来,一时之间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也不知道有多少敌人。

    当他们总算反应过来,高举着临时拆下来的门板,铁锅做遮掩防护之物,沿着山中隐秘的小径通路,拼死向外突围之时,布置在地势较低的相对开阔林地中,等候已久的散射小炮,也终于等来了它发威的机会。

    没有任何瞄准和调校的手段,就这样被托架捆扎在临时制造出来的固定物上,粗略对着来敌的方向,按照预设的次序和方位拉发引线。

    接二连三近在咫尺的震响轰鸣,不但迎头打烂轰碎了决死突围的锋势,也顺着山峡谷道的放大作用,严重震慑和冲击了那些北军残余的士气和斗志。

    他们几乎是用比冲出来更快的速度,在相互拥挤推踏中哭天喊地的溃逃回去,就算是在后队努力制止和弹压的军将,也未能拦阻他们的溃逃之势;仅仅短暂的片刻停留之后,就被再次响起炮声惊骇的人流,给冲倒裹走了。

    紧随而后是连片闪烁的刀剑和尖刺打头,一边交替向前乒乓放射着烟火,一边挺动铳刺将沿途经过的零星敌人戳倒在地,最终淹没了整个山谷的出口……

    数天之后,看起来有些疲惫的姚平仲,就带着战利品和押解着俘获徐然的走出了绵绵群山。打下了隐秘小谷中那处最大据点之后,剩下散布在其他几处村寨里的敌人,就实在不足以道也。

    或者说被长期堵在山中缺衣少食的艰险困顿生活,已经逐渐消磨光了他们的斗志和士气,除了在最初攻占中被杀死的数百顽抗分子之外,最后居然抓到了近两千名瘦骨嶙峋的北军俘虏。

    因为他们被饥饿疲病折腾的,连继续战斗下去的毅力和气力都已经没有多少,稍微接战的久一点就已经撑不住了,而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就连继续逃进山里都已经不愿意了,

    其中就包括了好几位出身营州的郎将和都尉,只可惜最关键的几个领头人物,却很早就不见了踪影。因为没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坐镇和协调,这才有了后来这些北兵与薛氏旧部,翻脸成仇的一番内讧和侵并事端。

    而姚平仲的部下亦是人人多少有些喜形于色,不仅仅是因为这场相对准备充分的数战告捷,将山中盘踞之所扫荡一空;这也宣告着着辽西南部的土地上,最后一点隐患和威胁也被拔除而去了。

    这样沿着山边的土地和丘陵之间,就有更多的现成田土和村邑,可以被开发利用起来了。而最大的潜在受益者,无疑是这些当地屯守的将士和军民百姓

    只是当他回到龙城县的驻地时,

    折可适的旗帜,他带着为数不少的俘虏,也从南方的小清河对岸归来了。

    相比守备和经营治理地方为主要职责的姚平仲,折可适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小清河防线,同时实时监控辽西走廊南段,营州境内北朝军马的动态。

    因此,相比只有两个卫戍营,加上若干建生军构成主要军力的姚平仲而言;在折可适手下的军力要更强也更充裕一些;

    除了两个主战营和一个防戍营之外,还额外加强了骑兵的力量,包括右虞侯军下第三猎骑营,以及在当地编成的数只辅助骑兵大队,若干炮组和一只车团,都时归于他手下调配的。

    因此,折可适有条件抽出相应的机动兵力,向南方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在一口气烧掉了三个营州境内的城寨之后,从而确认了营州方面已经军力有限,而一心做起了缩头乌龟。手机用户请访问


………………………………

第八百零五十章 风动10

    营州境内,柳城镇,

    作为平卢道十四州三府之中,仅此幽州州城的第二大城和军事重的柳城镇以地理枢纽要冲的位置,管领着燕山山脉以北所谓山外地区的,威州、师州、崇州、顺州、慎州、北黎州、夷宾州、鲜州各地。

    而在历史上,这里曾经作为大唐攻略高句丽的前沿重镇,在安东都护府建起起来之前,也曾经是管领东北各族列国的营州大都督府治所。

    沿袭至今,则成为了北朝运转了数代安东行营的常驻之地,作为北朝大军长期经略和攻打桀骜不驯的安东诸侯,的转运大后方和运筹帷幄的指挥中枢。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也曾是操持权柄的权臣一族,前代现任发家崛起的地方。

    因此,事实上作为平卢道军政方略的主导权和统治重心,也始终是在山内山外的两大派系,平卢道的首府幽州和安东行营所在的营州之间,不停的迁转和隐隐争夺着了。

    故而历代增筑营建下来,现今的柳城已是方圆数里的方形城围,麻条石与灰砖包贴的数丈城墙,四面皆设的的瓮城和林立的角楼、箭塔,无不是在昭显这作为山外军事重镇的显赫威仪。

    但是,经过了数年前南北大战,洛都朝廷轮番大幅抽调走军力之后,所谓的安东行营事实上已经是名存实亡,只剩下各留守文职佐僚构成的空架子了;

    再加上后来的而塞外番胡南下流窜烧掠,平卢道四镇为主的地方军队,因此数度分裂和追随宿元景出走塞外,讨伐那些草原诸侯等等,一系列战争和事件的严重削弱之后

    相应带来的后遗症,也很快就在地方上体现出来了,作为营州首府的柳城大邑之中,市面上是一片死气沉沉凋寂萧条的景象,走在街头上的也都是妇孺老弱居多,就是现在局面的最好写照。

    而在城中的行营官邸,刚刚经历了一场充满了扯皮、争执和讨价还价的高层会议。

    关于是否入援洛都的话题,虽然来自朝廷的额信使,各种威逼利诱和晓以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最终还是列席的将帅们被以南方道路不靖,而割据河北中部和东部的张邦昌态度不明,再次以相对微弱优势否决了。'

    随后,又有人建议可以直接沿着运河南下突入沧州,可以借助那些尚未淤积漕运河段来输送军淄,却又被以很容易遭到来自黄河对岸,那只大名鼎鼎淮东军突袭的理由,给再次驳斥了。

    但是,接下来关于另一个扯皮了数次的事情,却已经有了结论。

    曾经的卢龙军副使知都团练使李希尧,无疑成最大的失意者和输家了;他不但失去了大部分的军职和头衔,驻地和防区也被剥夺,还被变相软禁式的要求在家闭门思过。

    作为一个大小将门构成的联合体,平卢道的范阳、卢龙、营州(柳城)、蓟镇等四镇之间,也并不总是一个声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