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相比其他一夜醒来睡在里雪地里,或是被冻伤截肢而就此成为残废,而不得不被二次抛弃的满营伤兵,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拿得起武器,跟上撤退的队伍继续南下。

    然后在荆湖北路的襄樊之地,与那些潮水般涌来的塞外番胡作战,与那些蜂拥而起的地方土团乡兵战斗,镇压那些死灰复燃的藩镇残余……

    在杀人杀到手软而麻木不仁的情况下,原本还有些开朗和跳脱的陆远,也像是那些得到升迁的同袍一样,逐渐变得铁石心肠而坚定残忍起来。

    当然,偶然停歇下来之后,他还是会在醉醺醺的情绪当中,满脸得色的炫耀当初享用过多少细皮嫩肉的洛都女子。

    然而,正是因为当初攻打洛都的一点点经验,让他在奉命攻入防区之后多少留有余地和后手,也因此在袭之后且战且走,得以保全下来了身边这几十号人。

    然后就被堵在这个破败的院落里,用各种随手收集的门板和家什,就地构筑起一处防线来,又抵挡了十数次试探性的攻打和骚扰,一直坚持到天色发白,喊杀声渐渐远去,才敢探头出来。

    却发现所在环境已经大变样了,街道上满是遗弃的旗帜和甲杖,路口都被各种破烂堆叠而成的路障给塞住,而远远近近都变得静悄悄,仿佛南军已经彻底放弃了他们所在的区域。

    而在事实上,已经占据城头一隅的南军,也在王端臣的坐镇指挥下重整旗鼓,约束和勒令停下了各自继续深入坊区大肆抄掠的盲动,而是聚集人马转向两翼,扩大在城墙上的控制区域。

    一时之间战火又起,交战两方各自沿着城墙上下的过道和通路,在相对狭促的空间里,如火如荼的再度厮杀做一团。

    而从洛都的城头上看下去,可以很明显看到城南的区域,上次北伐被攻打下来的痕迹。各种被焚掠或是捣毁的大片废墟、残垣,就像是狗啃过的菜畦一般,此起彼伏的散步在城南的上百处坊区当中。

    废墟之上,则是那些草就搭盖的蓬屋棚户,然后在进行清野坚壁的时候,又被放火烧了一遍,以驱逐那些盘恒不去的贫民。

    因此,整个洛水南岸的城区之中,已经没有剩下多少真正的居民,只余藏在各条街巷和临时街头工事背后,严正以待准备打巷战的成队北军士卒。

    然而,正在城楼上观战和指使手下进行测绘的杜士仪,却发现楼下的城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堆架上了一排排硕大笔直的飞火雷(康格里夫式火箭),径直对准了城区的方向而一直排开。

    随着吆喝转动的轮盘缓缓放低,一只只飞火雷接二连三的腾窜出去,显然这些飞火雷的球头壳里,装满了猛火油、鱼胶之类等燃烧物,每每坠击一处就有大片喷溅的火光和烟尘升腾起来;

    然后那些城坊之间暗藏的北兵,也顿时像是被烟熏火燎的老鼠一般,被驱赶着逃了出来而聚集在了街头上之上。

    这时候预伏在城坊外围制高点的弓弩手和铳兵,就派上了用场,他们用一轮轮齐射,将附近那些被大火驱逐着,顺着街道慌不择路冲过来的北兵,给连片的摞倒在地。

    显然,在洛都巷战当中吃过多次大亏的主帅王端臣,这一次已经不打算在用寻常的手段来解决敌人,而打一场循规蹈矩的巷战了……

    而在城东建春门的外野,则是另一幅光景。

    随着佯攻部队来回往复的战术动作,淮东军的炮队校尉周老倌,也在侧耳倾听着城头炮响的间序,一边做着某种推定和判断。

    随着一蓬泥水在阵地前溅射的老高,蹲伏在他身前堑壕里的数名观测手,也再次动了起来,紧张计算着前后几次炮击之间的距离和散布情况,然后在一面涂了白漆的木板上,做出相应的扇面标识。

    还有人冒险冲到被炮击留下的泥坑当中,手脚并用的将城上投射的铁球,给用筐子扛抬了回来。

    事实上,洛都城头上使用的这些大炮,虽然在咫尺镜里看起来体形颇大而口径吓人,却是至少已经两三百年岁数的老家伙了。

    因此再怎么保养修缮之下,也没有办法保持当初的状态。因此在减半或是更少装药之下,无论是射程还是散步的准头,都是相当的乏善可陈。

    这时候,弄回来的铁球也已经被清洗,摆放到了周老倌的身前,可以看到铸造的质量极差,粗糙的铸铁球面上满是沙眼和气孔,称量起来的配重也是相当不均匀的。

    球体的重量不均匀,这也意味着打出来的炮弹,更大的偏差和玄学概率。

    当然了再怎么威力缩水,对于抵近的密集人阵和攻城器械的威胁,还是实实在在的,因此,需要将这些发现和成果,一次性发挥最大的效果。

    因此,作为操使过多水师到淮东军在内,种火炮老手的周老倌,也在心中完成最初的估略。

    如果光靠淮东自产的六寸短管重炮,完全可以在射程外自下而上的轻易压制,而若是用目前自带四寸的长管野炮的话,在对等的射程内也可以用占据优势发射频次,来压制和摧毁对方的。

    这些城头大炮的分布并不算密集,而且上下左右能够转动的射角,以及相邻炮位之间相互的射界能够重合和支援的范围,也是小的可怜。

    这样只要把炮团里的长管野炮集中起来,一个个炮位摧毁过去就好了。在此期间,或许能够唯一而有限威胁的,反而是那些藏在城墙后面的老式床子弩或是抛石机了。

    虽然,他所在炮团应河南别遣军主帅之邀,有条件的参加了协助攻城的序列,但是有一条底限是决计不能打破的,就是淮东军的人马绝不参加直接攻城和后续的巷战。4880067
………………………………

第八百零八十二章 反动2

    荔枝,很多的荔枝,成车运来连枝带叶的枝,在益都镇抚府后宅的庭院当中,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

    红绿黄白的各色品种,正所谓是肉色如凝脂、肥厚脆嫩,味如琼浆,香甜适口。让我全家老少一天到晚吃的嘴巴都要停不下来了。

    就连猫咪薛定谔也像模像样的啃了三四颗,然后欢快的在荔枝丛里上窜下跳,钻进钻出的乐此不疲。

    其中既有适合在水边栽培的“水枝”,亦有山中栽培的“山枝”,品种也分布着从两浙闽中到岭外东西江道的挂绿、马口铃、春荔、水浮子、露花、小华山、绿罗衣、尚书怀、公领孙、丫髻、将军荔、状元红等等。

    依照外形又有虎皮、牛心、玳瑁、硫黄、朱柿、蒲桃、蚶壳、龙牙、水荔枝、蜜荔枝、丁香荔、大丁香、双髻、真珠、十八娘、将军、粉红、中元红、火山和绿荷包等等名目和花样。

    当然,这一切真实的时代背景是,这些从的东南沿海到岭外之地,相应荔枝产区的果园种植大户已经纷纷破产,而让这些渡海而来的时鲜佳果在产地已经变得贱价入土。

    因此,除了已经陆续抵达淮东的这批,作为福利就地大肆派发的数十万斤之外,更多是和其他被贱卖掉的应时瓜果一般,被作为干果蜜饯和罐头的加工原料,就地转运他处消化处理掉了。

    所以等到来年,或许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当然了,越发繁忙的海路带来的好处好不值这些。

    随着越发通畅而往来频繁的海路,我派往扶桑藩九州太宰府南部的胡静水一行,也终于有所消息传回来了。

    虽然海路上稍有波折,也因为躲避风浪稍稍绕远了一些海程,但他们还是沿着传统航道如约抵达了所谓预期中目的地,所谓的大隅国或者说是隅州之地。

    只是在当地首府鹿儿岛大港登岸补给之前,却是阴差阳错的先和一股外来势力打了一战。

    对方自称是所谓王下七海武之一的水军大将,坐拥数十条大小?船和小早船构成的水军,正在攻打鹿儿岛的港市,而令地方节节败退当

    见到外来的船团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分兵过来拦截和围攻。

    只是,这些用轻巧的竹片木板打造而成,居然还是用划桨充做主要动力的倭制海船,在十数条标准千料以上的淮东船团面前,也不过是一群外强中干的烂鱼臭虾而已,

    虽然他们奋勇十足的一拥而上试图用蚁附战术,来靠船跳帮夺取淮东的武装商船,但是很快不是被体量更大更加坚固的淮东船,给撞断撞翻当场;就被船舷上排射的火铳和数门火炮,所纷纷击沉击灭于当场。

    所谓水军大将的座船,更是在试图撞击淮东首舰的过程当中,被船上预设的转**铳和散射小炮,给当先打成了四面漏风的破筛子,在船只解体碎裂沉没的过程当中,也几乎没有人能够跳海逃生。

    而在炮声隆隆之下,那些远远游曳在外或是羁縻于港区内抢劫的水军们,更是被惊吓的各种溃不成军而争相夺路逃亡而去,在此过程当中甚至相互挤压撞翻撞沉了不少。

    作为意外参战和压倒性外援的强大威慑力,鹿儿岛地方上的官吏似乎也产生了某种误会,把这只规模有限的船团,当作了类似南朝水师的存在,各种谨小慎微而极尽恭谦以奉;

    作为临时通事的胡静水也将计就计,以此为后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居然直接忽悠倒当地驻守的代官和番头,大大贡献了一份酬谢和贡礼,许出几乎没有人烟的雾岛火山附近,驻泊避风之地;

    还借机从当地敲打勒索到了一千多名为“秽多”的男女贱民,作为沿途地方驱使之用。

    然后就轻而易举的抵达了隅州南部半岛,在海上面凭借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雾岛火山地带,在离岸两里多的荒草丛中,沿着地热蒸汽和温泉径流,用了好几天时间撒网式摸索,才找到了露天的天然硫磺坑。

    经过挖掘和清理去去表面的淤泥和野草之后,就是裸露出来被称为石亭脂或是黄硇沙,大片大片的粗硫磺结晶体。

    而且因为火山运动的缘故似乎纯净度还颇高,研磨成粉末之后直接与硝石木炭搭配,可以作为粗火药使用。

    然后就是放下船团上的人役和兵员,先抢修出一条简陋的道路通往海边,再选择合适的位置修建一个初级的驻泊地和栈桥。

    除此以外剩下的成本,仅仅就是养活和驱使当地几个渔民村子,还有多出来一千多口贱民的日常需要而已;而这一点,他们靠在当地临时兼职渔船大网捕鱼,外加上从种子岛港市输入一些简单日用品就可以暂时满足了。

    因为这些倭奴实在是太好养活,对生活水准也是要求极低了,盐渍过的臭鱼烂虾加上一点番薯芋头的主食,就能够让大多数人心满意足了;而挖出来的硫磺运回来之后则几乎是净赚的价值。

    而且运回来的硫磺,现今也不光是制取火药之用,还有更多更广泛的用途。比如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硫磺生产中硫磺有很大的作用:

    虽然硫磺主要用于制为硫酸,以满足氟化工、盐化工、漂染等耗酸工业产品的需要,但也可以被制为最原始的磷肥产品,而成为农业增产的加成因素。

    此外很早的古人就意识到硫磺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因此,萃取过的硫磺溶液,可以作为农业生产当中,涉及真菌类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

    就算在初级食品工业当中,也可以充作防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