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一举炸沉战列舰的威力,对付区区几百吨的舰艇更是不在话下。两艘步入后尘的英国舰艇无一幸免,驱逐舰上还有少数人得以幸存,脆弱的鱼雷艇则在瞬间炸成了碎片。

    在不确定雷场位置和规模的情况下,两艘驱逐舰和一艘鱼雷艇的代价足以让这一侧所余的十数艘英国舰艇望而却步,它们冒着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的猛烈炮击转向调头,如此虽然得以避开水雷的致命威胁,但很快又有两艘鱼雷艇遭炮火击伤,失去动力那艘只得在德国人的炮口下等待征程的终结,另一艘的运气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它拖着滚滚黑烟努力逃遁,没走出多远就遭到了德国高速战艇的截杀,一枚鱼雷将其拦腰炸断,让它在67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归宿。

    在德国舰队左翼、英国舰群右路,8艘德国大型鱼雷艇组成的防御线看起来要比四艘装甲巡洋舰逊‘色’不少,因为它们的舰炮加起来只有24‘门’,而且都是威力较弱的105毫米或88毫米口径,但5艘德国战列舰正向这一侧运动,它们随时能够调转炮口增援这条阻截线,而选择这一侧进行突破的英国雷击舰艇也很快遇上了与同伴相同的麻烦——德国人预先敷设的锚雷处于海面下方,未经侦察的直接进攻根本无法避开这一致命危险,三艘鱼雷艇、一艘驱逐舰相继触雷爆炸,四艘结构脆弱、几无防护的轻舰艇皆遭灭顶之灾,余下的舰艇大都调头撤退,有三位不甘心失败的舰长试图绕过雷区,他们率领自己的舰艇做出了更大范围的迂回,并与德国辅助舰艇的护航舰只发生了‘交’火,但等它们冲过去准备用鱼雷干掉德国的航空母舰和高速鱼雷艇母舰时,其中一艘触发水雷而致爆炸沉没,另外两艘因为担心陷入雷阵而调头撤离,但它们很快遭到了两艘强大无比的德国战巡攻击,结果一伤一沉,结局同样惨淡。

    千吨级的驱逐舰,吃水深度通常为3。5至4米,五百吨级的小型驱逐舰吃水约在3米左右,而两三百吨的中小型鱼雷艇吃水也在1。5米以上,德国的雷霆级高速鱼雷艇吃水仅有0。9米,“闪电…14”只有0。7米,因为这种显著差距的存在,出击的德国高速战艇能够安然穿过在英国轻舰艇无法逾越的水雷区。在战线的左右两翼,它们对狼狈撤退的英国驱逐舰和中小型鱼雷艇发动果敢的进攻。

    在战列舰面前,驱逐舰有着灵活机动的优点,但与高速鱼雷艇相比,它们就成了转身缓慢的“傻大个”。这些敏捷的海上‘精’灵如风而至,光天化日之下,它们从600米以外发‘射’鱼雷,偶尔也利用战场环境的掩护冲到5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若只是遭到一两枚鱼雷的袭击,除非是舰员疏忽大意或是自身动力受损,英国轻舰艇能够从容规避,但面对四枚、八枚甚至更多的鱼雷群袭而来,它们就很难逃脱厄运了。

    要对付这些移动速度快、体型低矮小巧的目标,手动‘操’控、手动装填的小口径舰炮通常很难命中,必须利用机关炮、机枪或者榴霰弹,力争在它们发‘射’鱼雷之前将其击沉或是驱赶。鉴于这些短‘腿’的高速战艇主要用于近海防御,英国海军给主力舰队所属舰艇装配了充足的机关炮和机枪,及至战争爆发时,编入海岸防卫部队的绝大多数老式驱逐舰和鱼雷艇都是原始装备,现在,它们不得不为这种顾此失彼的配备付出沉重代价——3艘驱逐舰、5艘中小型鱼雷艇为“雷霆”所击沉,2艘防护巡洋舰遭到“闪电14”的袭击并最终沉没,而出击的22艘“雷霆”、17艘“闪电14”仅仅损失4艘,吨位和人员的战损比达到惊人的倍数。

    依靠层次分明的立体防御,德国舰队以微乎其微的代价击退了英国轻舰艇群的第一次进攻。硝烟散去,海面上到处是英国舰艇的残片和阵亡人员的遗骸,4艘失去动力或者正在下沉的战舰已遭放弃,而那些落水的幸存者还在为活下去而努力挣扎。在这场前后持续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国海军不仅损失了三十多艘驱逐舰和中小型鱼雷艇,还有两艘装甲巡洋舰在炮战中受损,一艘装甲巡洋舰和四艘潜艇遭到德国舰载机的轰炸。对进攻者而言,这是一场完全的溃败,战报传到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海军大臣和将领们的第一反应是该如何将这个噩耗呈报给已经倍受打击的英王乔治五世,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部署在不列颠东岸的轻舰艇还在继续集结,数量可观的高速鱼雷艇也在通过中途补给的方式奔赴战区。

    获知德国舰队已在作战海域布下雷阵,英国海军将领们在进攻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海军元帅威尔逊爵士就从伦敦给丘吉尔发报,建议取消目前的进攻部署,以免白白牺牲更多的海军将士,海军参谋部的意见如出一辙,他们提出以潜艇和水雷对付德国海军,舰队则避免在侦察不足、情报缺乏的状况下贸然出击。

    在随后面见英王乔治五世的过程中,丘吉尔一反常态地给对手唱起了颂歌,称赞约阿希姆王子是德意志一千年来最耀眼的将星,他以智谋取胜的特点正如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霍雷肖…纳尔逊子爵,若是任由他继续建功立业,德国必然取代英国成为海洋的新霸主,而同时统治欧洲大陆和世界大洋的德国也将成为举世无双的强大帝国——说到这里,丘吉尔话锋一转,他指出德国舰队仅有5艘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剔除两艘旧式战列舰,真正的主力舰艇仅有5艘。

    “我们在斯卡帕弗洛有5艘一等战列舰和5艘二等战列舰,海峡舰队有21艘二等战列舰,我知道德国人很想将我们最后的力量榨干,我们有两个选择:暂时避战直到我们重整主力舰队——这必定是一个极其痛苦而屈辱的过程,勇敢出击给敌人致命一击——这必然需要一个比敌人更聪明的策略。”

    沉默半晌,乔治五世用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视海军众将领:“即便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足够聪明的作战策略,这样放手一搏,胜固然可以扭转局面,若是败了,将会在一天之内葬送历代先辈几百年来努力捍卫和巩固的对海洋的控制权。两相权衡,我宁愿暂时忍受屈辱,而始终怀有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的希望。” 。。
………………………………

第224章 蝴蝶效应

临近黄昏,在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的五号码头,以杰利科为首的英国海军将领们目送乔治五世等一行人登上装甲巡洋舰“阿布基尔”号。整个过程中,所有人眉眼低垂、一语不发,肃穆压抑的气氛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葬礼。

    由于德国主力舰队正在北海活动,乔治五世此行将绕过苏格兰北部,沿不列颠西海岸航行至利物浦,再搭乘火车返回伦敦,行程时间增加不多,充斥于心的失意和落寞才是最沉重的负担。

    开战不到十天,英国称霸海洋的两大资本——海军舰队和胜利传统,就接连受到了德国人的重创,支持对德开战的乔治五世无疑步入了人生的最黑暗时期,所幸端庄贤淑、聪慧识体的玛丽‘女’王始终陪同在他的身旁。对于这位因兄长意外过世而成为王位继承人,进而戴上这个时代“最沉重王冠”的国王而言,王后给予的体贴帮助和善言劝解是莫大的‘精’神支柱。过去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英国海军的“文武首领”,海军大臣丘吉尔和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皆登舰陪同乔治五世返程。在离开斯卡帕湾之前的几个小时,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对谈,乔治五世决定接受路易斯的辞呈,在履行完必要的手续之后,这位出身德意志贵族的英国海军要员将从之前的纠结苦痛中挣脱出来,但看到自己为之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英国海军在接连战败后陷入低谷,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坦言自己“心如刀绞”,完全是强撑着‘精’神才不至于倒下。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高长官,海军大臣,总领海军战略建设、战斗训练、策略规划及作战指挥等各项事务。对于主力舰队的作战失利,现任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引咎辞职显然不是承担责任的唯一方式。在斯卡帕弗洛,英王乔治五世和大多数海军将领都认为应该取消对德国舰队的攻击,在不列颠东海岸全线转入防御,除非德国舰队做出突入大西洋的尝试,部署在北部的大舰队以及部署在英吉利海峡的海峡舰队将严守不出。

    丘吉尔觉得此时消极避战等于饮鸩止渴,德国人会利用这个机会沉重打击英国的军心士气以及国际威望,但他也意识到德国海军此次是谋而后动,在战术上很可能留有后手,以轻舰艇群强攻恐怕很难得手,所以不再坚持己见,但在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他越过第一海务大臣和大舰队司令,召集贝蒂等几位推崇进攻的舰队将领商议反击计划,初步形成了一致意见。

    当天稍晚些时候,丘吉尔得知乔治五世同意路易斯亲王辞职,他立即觐见国王并力荐费舍尔勋爵出任第一海务大臣——这位德高望重的海军元帅为英国海军的现代化改革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推动皇家海军发展全装重型火炮的快速战列舰,被誉为“无畏舰之父”、“战列巡洋舰之父”,他促进海军舰只由燃煤转为燃油、装备新型蒸汽轮机,使得英国海军在1905至1907年获得了一次重要的技术飞越,进一步扩大了对列强国家海军的优势。

    1914年夏天,费舍尔已是73岁高龄,他从海军退役了3年,但身体硬朗、‘精’力充足,退役之后一直以非正式顾问的身份协助丘吉尔。对于丘吉尔的人事提议,乔治五世谨慎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因为除了技术上的大胆创新,费舍尔还是一位主张积极进攻、强调先发制人的海军将领,他先后担任过地中海舰队和本土舰队司令,经验丰富、判断准确,早在1908年就曾推测英国和德国会在基尔运河拓宽加深工程完成之后开战,而这一预言最终变成了现实。只不过费舍尔没有料到,他原本以为一次“哥本哈根化行动”就能够解决掉的德国海军,刚开战竟然逆袭击败了英国主力舰队。

    从斯卡帕弗洛启程后,丘吉尔继续想方设法地说服乔治五世。虽然海军大臣拥有任命第一海务大臣的权力,但在战争时期,这一重要的人事任命依然需要得到君主的同意——至少不是反对。

    夜幕降临之后,“阿布基尔”号在随行僚舰的严密保护下全速驶过了德国潜艇的出没海域。在这个风平‘浪’静的夜晚,集结于英格兰东北海域的英国轻舰艇群根据海军参谋部的最新指令按兵不动,仅以少量舰艇实施对敌侦察,吃水极浅的英国高速鱼雷艇越过德国舰队布设的雷区之后,发现德国舰队已经离开了下午的‘交’战海域,去向不明。

    当晚9点40分,德国政fu发布海战公报,宣称德国主力舰队在北海中部同英国海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参战舰艇规模相当的情况下赢得了绝对的胜利,击沉包括4艘主力舰在内的43艘英国舰艇,俘获英国舰员2000多人,并劝诫英国政fu无条件退出这场战争,否则德国海军将对不列颠东海岸的军事设施展开大规模炮击,并对英国的海上船只进行拦截并予击沉。

    公报一出,举世哗然。人们未料到德国海军主力能够在日德兰海战之后如此短的时间内出海作战,并由此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