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行军,以便赶在天亮之前攻取莫勒伊镇——海军航空队的空中侦察结果表明,法军的防御阵地主要沿索姆河干流部署,阿尔夫的河沿线仅莫勒伊等几个城镇驻扎了少量警戒部队,因而以快速突袭的方式夺取莫勒伊镇有很高的成功几率。

    从黄昏开始,法军在亚眠打响了反击战,枪炮声的传递距离有限,但随着夜幕的降临,亚眠方向跃动的光焰在十公里外也能清楚看到。在1914年,电报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此时最常见的电报都是通过线路传递的有线电报,无线电通讯技术的诞生仅有21年,列强国家的海军舰艇已普遍使用无线电通讯,而出于造价、重量以及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各国陆军仍以有线电报、电话、信鸽、人工传递为主要通讯手段。在行军途中铺设电话线路并不复杂,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支先遣部队的指挥官冯…瓦卡诺少校无从获知亚眠的最新形势,也不确定自己的部队是该继续向莫勒伊前进还是迅速撤回,所以他一边等着上级派来通讯兵,一边令士兵们整戈待旦,并在方圆几公里内部署了警戒哨。

    47岁的冯…瓦卡诺少校是一位老资格的陆战指挥官,他早先在军舰上担任海军陆战队军官,后来又在殖民地训练土著士兵,在东非呆了五年,在西萨摩亚呆了四年。不过,拥有贵族头衔的瓦卡诺少校从上级那里得到的往往是有“瑕疵”的评价,“自命不凡”、“藐视长官”这类字眼出现在评语中的次数尤多,结果在海军干了二十几年还是一名中低级军官,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得士兵们的信任和爱戴。

    有瓦卡诺少校这样的见多识广、风趣幽默、体恤下属的长官,第3轻装步兵营的海军士兵们应该感到庆幸。他们多是1913年入伍的新兵,天真懵懂,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低级军官和士官们也都非常年轻,尽管在海军学院或士官学校接受了新设海军步兵科的深造,却还是缺乏处理问题、应付麻烦的经验。

    和第3海军陆战旅的多数部队一样,这个海军步兵营装备着性能欠佳的m1888短骑枪。所幸他们的机枪火力足够弥补短骑枪的射程缺陷,全营总共装备4挺mg08和24挺麦德森轻机枪,要知道,一个以预备役部队组建的法国师所拥有的机枪还不及于此。

    经过一天的激战,第1、第2海军陆战旅的官兵们经受着战火锤炼,尽管有人倒下了,有人受伤退出,有人始终沉浸在紧张或恐惧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多数人还是从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在精神、意志以及战斗技巧方面获得了成长,而从清晨开始,作为进攻预备队的第3海军陆战旅就一直在后面聆听战争的交响曲。在来莫勒伊森林的路上,冯…瓦卡诺少校的营跟法国人干了一仗——他们碰上的是一群从亚眠溃散下来的法军士兵。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中,双方各有数名士兵受了枪伤,精疲力竭的法国人主动放弃抵抗,悉数成了德国海军步兵的俘虏。

    这个小小的胜仗让瓦卡诺少校手下的士兵们感到振奋,军官们却从中看到了部队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的弊端。从夜幕降临一直等到万籁俱静,上级指挥部迟迟没有传来新的命令,派出的通讯兵也渺无音讯,年轻军官们普遍流露出焦虑不安的情绪,瓦卡诺少校却表现得非常镇定,他让士兵们支起营帐,轮流睡觉。在这林地宿营的坏处是潮湿虫多,好处是不必像在开阔地带那样大费周章地挖掘战壕,士兵们可以利用天然环境作为射击掩体,进而连点成片,形成一条连贯的战线。

    午夜将近,布设在北面的警戒士兵突然回报:大股法军沿河而来。虽然不能确定敌人的具体数量,但兵力肯定超过了己方。

    冯…瓦卡诺少校沉稳不惊地把军官们召集起来,要求他们告诉士兵们,一大群从亚眠败退下来的法**队试图从这里前往莫勒伊镇,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眼下正是从他们身上挣得军功的大好机会,士兵们大可放心地把敌人放近了再打。

    在这黯淡的星光下,森林中的能见度不超过50米,一旦战斗打响,缺乏经验的士兵们只听枪炮声而不见敌人的身影,很容易因为紧张而乱放枪,特别是机枪手,手指停留在扳机上的时间稍长,几十发子弹就出去了,而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情况下,除了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弹药,便只有营属辎重队用骡马驮载来的少量补给,若是白白耗光了子弹,有利的局面也可能变得不利。

    为防法军利用人数优势实施迂回包抄,冯…瓦卡诺少校将战线两侧各延伸到森林边缘和阿尔夫的河畔,并在战线侧翼各部署一挺mg…08和两挺麦德森。如此以来,战线宽度增加到了近一公里,每一名士兵平均需要防守两米宽的正面。实际上,冯…瓦卡诺少校还抽出两个排的兵力作为战斗预备队,这虽然加大了士兵们的防守压力,一旦法军突破防线某段,便可立即组织战场反突击,将法军逐出阵地,亦可提防法军从他们背后发动进攻。

    等到瓦卡诺少校部署妥当,“大群法国溃兵”也到了。林地里传来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是有一群夜行的野兽正在靠近,若近若远,难辨距离。静静倾听,偶有咳嗽声,但绝然听不到人们的交谈,更无从判别对方口中的语言。

    冯…瓦卡诺少校匍匐在阵地最前沿,茂密的树木使得望远镜几无作用。他手里拿着一支1英寸口径的单发信号枪,除了彩色信号弹,它也可以用来发射照明弹,此时枪膛里所装的就是一颗磷光照明弹。这种照明弹持续发光的时间很短,照亮范围有限,却有携带和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陆战部队。

    估猜敌人离自己的阵地只有百多米了,冯…瓦卡诺少校方才打出第一颗照明弹,白炽的光芒照出密密麻麻的法军士兵,他们标志性的蓝上衣和红裤子在夜晚依然十分惹眼。走在前排的士兵端着步枪摆出戒备姿态,走在后面的士兵们大都把步枪背在身后,有的人搀扶着受伤的同伴,有的人垂着双手,步履沉重地往前挪动。

    看到法军官兵这般精神面貌,冯…瓦卡诺少校知道取胜有望,绷紧的心弦顿时放松了不少。照明弹亮起之后,部署在战线中段的两挺mg08率先发威,连串子弹扫向了法军人群密集处,瞬时热血四溅,杀人如割草。

    德军士兵们手中的麦德森轻机枪、短骑枪乃至手枪纷纷开火。第一颗照明弹的光亮迅速黯淡下来,林地中到处是闪动的枪口焰,密集枪声夹杂着中弹者的哀嚎。这个时候,事先占据射击阵位的德军官兵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他们肆意开火,法国人打来的子弹要么从他们头顶飞过,要么钻进泥土树干,几无实质威胁。等到又一发照明弹映亮前方林地时,视线中已然见不到一个站着的法国兵,那些仰面朝天者,匍匐不动者,还有抽搐挣扎的家伙,粗略看去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用雨点般的枪弹打了对方一闷棍,德军士兵们紧张而又兴奋地反复装填、射击,若不是军官们及时喝止,多数人压根忘了要节省弹药这回事。

    枪声渐息,冯…瓦卡诺少校单手卷成半个扩音筒,操着标准的法语喊道:“投降吧!法国人!你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对面立即有人高声回答:“法兰西军人决不向德国侵略者投降!”

    “那你们就死定了!”瓦卡诺少校诈道,“等着被大炮轰成肉泥吧!”

    对面的法国人用步枪予以回应,一些德军士兵不等军官下令便开火还击,而多数军官都忠实地执行了冯…瓦卡诺少校的命令,他们不与对手拼消耗,只有在法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才命令射击。须臾,战线左翼也即处于森林边缘的一端传来了mg08的嘶吼声,紧接着麦德森机枪业以其特有的节奏叫了起来,步枪手们投入了战斗,照明弹此起彼伏,显然是有一些法军士兵试图从田野中绕过这片森林。
………………………………

第317章 林间杀戮

莫勒伊森林之战发生在夜间,复杂的环境使得法军官兵刚一开始误以为四面八方都有敌人,密集的枪弹也让前方的德军防线看起来密不透风。经过一番试探,法**官很快意识到横阻身前的可能只是一条单薄的防线,而对付这样的防线,多点佯攻、一点主攻的策略最为有效。

    战斗开始时,冯…瓦卡诺少校身处防线中段,而在法军调整进攻策略后,他带着营部军官赶到了战线中段靠左的位置。这一段的德军官兵正遭到格外猛烈的枪弹攻击,从声势推断,对面的法国人投入了多挺机枪和数百支步枪。照明弹亮起时,可以看到许多法军士兵正利用树木和坑洼地形攻击前进。这种方式的进攻速度固然比直接冲锋慢得多,但能有效避免近乎自杀的高伤亡率。德军这边,海军步兵们懂得如何利用环境进行防守,加之黯淡的视觉环境不利于对手瞄准,他们的伤亡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法军进攻部队的不断逼近,守住防线的前景已变得岌岌可危了。

    战斗打响之前,冯…瓦卡诺少校并不知道他和他的营所面对的是总数超过两千的法军部队。这些人当中不仅有法国第6步兵师的官兵,还有来自索姆河上游的法国第27步兵师所部,以及六十多名失去了坐骑的龙骑兵。虽然这支法**队看起来很庞大,实际上却是伤兵满营,携带武器的轻伤员必要时还能冲锋陷阵,可那些失去了正常行动能力的,还有那些丢弃、遗失了武器的,要是同伴们无法冲开德军防线,他们就只能坐等被俘虏了。

    看到法军步兵攻势凶猛,瓦卡诺少校召来营部通讯兵,让他通知附近的军官和士官们,务必让士兵们在敌人靠近之后再投掷手榴弹。

    在拿破仑时代,掷弹兵既是法**队的骄傲,也是普鲁士军队的王牌兵种。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手榴弹已不再是某一兵种特有的武器,而是普通陆战部队的制式装备,投掷手榴弹也成为普通士兵的日常训练科目之一。至1914年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陆战部队装备了四种型号的手榴弹,即m13型破片手榴弹、m13型高爆手榴弹、m14型烟雾手榴弹以及m14型木柄手榴弹,前面三种属于卵状手雷,并被德国陆军选为制式装备,最后一种是胡伯特兵器研发生产的新型手榴弹,其规格、性能与著名的m24基本一致,包括装填tnt炸药,使用5秒的延时引信,因为装药量大、投掷距离远等优点而受到海军步兵们的欢迎和好评。

    在德国海军步兵的顽强阻击下,法军的跳跃式进攻在离德军阵地三四十米的位置遭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因为这片区域的树木相对稀少,且属于平坦地形,从正规军事院校毕业或接受后期深造的德**官们在构设阵地时就已经将这些重要因素考虑在内。

    不得已的情况下,法军指挥官下令部队冲锋,试图强行通过这最后一小段死亡区域。

    面对迎面而来的枪弹,法国士兵们一个个端着刺刀,埋头弯腰往前冲。眼看这股浪潮就要漫过前面的单薄堤岸,这片林地突然被连贯的爆炸映得赤亮。这与德军士兵们在进攻途中遭到m1897型野战速射炮轰击的场面相仿,只不过死神的魔爪笼罩着法军官兵。

    此起彼伏的爆炸持续了两三分钟,等到爆炸结束时,德军阵地前方的林地中已遍布法军官兵支离破碎的残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