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奈森瑙”号这一艘主力战舰可用,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将“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连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一并转让给爱尔兰海军的传闻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英国政fu对此尤为紧张,因为在他们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建成服役之前,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遏制“冯…德…坦恩”号。

    秘密交易“冯…德…坦恩”号的消息正炙手可热,爱尔兰政fu发布公告,应英国政fu邀请,爱尔兰王位候选人约阿希姆将对英国展开一次正式的国务访问。

    对此,爱尔兰和英国的公众舆论有着颇为相似的反应——在贝尔法斯特地区的主权争端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他们一方面希望两国的高层往来能够促成和解,一方面又觉得和解的前景黯淡,或早或迟,两国终有一战。

    出访其他欧洲国家,夏树带着涵盖外交、经济、工业、贸易、金融、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官员和顾问,整个访问团浩浩荡荡,而此次访问英国,随行官员仅有寥寥数人,反倒是军官、侍从、警卫人员一大帮。

    之前出访,夏树一行人搭乘的是“自由万岁”号游轮,如今造访英国,他们所乘的“自由万岁”号却是那艘威风凛凛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

    1915年11月27日,在德制爱尔兰籍大型鱼雷艇“自由军”号的陪护下,“自由万岁”号穿过英吉利海峡驶抵泰晤士河口。英国海军的“木星”号战列舰以传统礼节前来迎接,它属于19世纪末期设计建造的威严级战列舰,是伦敦停战条约允许英国海军保留的最大舰艇,标准排水量14900吨,较未改装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多了将近两千吨的重量,使用的是45倍径的305毫米双联装主炮,虽然沙恩霍斯特级的航速足以将威严级甩出几条街,但除非抵近发射鱼雷,否则的话,以沙恩霍斯特级的舰炮火力很难对威严级构成致命威胁——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两艘战舰的较量很可能变成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对峙。

    看到“自由万岁”号与“木星”号一前一后结伴航行的场面,人们更会觉得爱尔兰海军有必要给“凯尔特”号装上战列舰级别的主炮,它以后若是在战场上碰到了威严级这类老式战列舰,就能够利用航速和火力来解决对手。

    在数万英国民众的注视下,夏树健步走下舷梯,此刻豪情万丈,却也心惊肉跳——当下艳阳高照,窗户的玻璃、观众的望远镜乃至普通眼镜片都在闪闪发光,这使得在场的警卫人员根本无法排除狙击手的存在。哪怕英国王室、政fu以及绝大多数英国民众都无意为之,只要有那么一小撮激进分子动了杀心并且付诸实施,就有可能让爱尔兰王位候选人死于非命,这也是不少爱尔兰人反对王位候选人出访英国的首要理由。直到走上码头的红地毯,与前来迎接的英国王储爱德华、英国首相博纳…劳握手寒暄,夏树防备的袭击也没有发生。为尽地主之谊,爱德华王子紧随其旁,向夏树介绍前来迎接的政fu官员和军队将领们,夏树有意跟爱德华王子站得很近,若是有电视转播,英国民众或许会被两位年轻的王位继承者表现出的亲密友善所打动。英国的王室仪仗队员们是除了官员将领之外,现场距离来访者最近的人,他们目不斜视地望着一身浅绿色军礼服的约阿希姆与一身洁白戎装的爱德华亦步亦趋。两人的年龄只相差四岁,身高相差无几,气质却有天壤之别——爱尔兰的王位候选人举手投足都有着君王的稳健从容,俊朗的外形条件加上战火历锤炼出的刚毅,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令人钦慕的魅力,英国储君虽然仪表堂堂,却显得青涩稚嫩、低调内敛,就连挂在脸上的笑容也给人以局促之感,看来短暂的从军生涯还没有让他获得乔治五世那样的军人气度。。
………………………………

第25章 无冕之王〔中〕

“进球……漂亮……”

    在数千名观众的注视下,身穿浅绿色球衣白色球裤的爱尔兰王位候选人,以一记精彩的搓射攻最快最稳定)战场上,他是运筹帷幄、战无不胜的指挥官,北海、叱咤风云。球场上,他不仅从容优雅地掌控着攻防节奏,凭借出色的传接球和射门技术成为客队最具威胁的进攻核心,亦能够利用自己的出色技巧完成最后一击。比赛尚未结束,他已经用自信洋溢的表现征服了观众……

    这里,是位于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远道而来的爱尔兰国事访问团以官员、警卫、侍从组队,同皇家海军学院足球队举行一场国际友谊赛。除了受到邀请的官方人士,数以百计的英国民众也慕名而来,既是为了一睹偶像人物的英姿,亦是借机参观这所久负盛名但极少对外开放的皇家海军学院。

    英国储君爱德华王子虽非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一员,但因夏树参赛,他亦加入主队,两人的对抗由此成为比赛的最大看点之一,然而令前来观战的英国人感到失望的是,爱德华王子球技一般,同队友们的配合颇为生疏,整场比赛虽然攻入两球,却明显拖累了主队的进攻。比赛结束,爱尔兰人以9比7险险赢得了胜利。

    比赛结果不出意外地登上了第二天的媒体报刊,当英国各界总体反应平静,无论是平民的街头闲谈、酒馆乱侃还是上流社会的席间轻语、沙龙探讨,大多数英国人都觉得这是应有的待客之礼,因为以专业的眼光来看,主队的整体配合较客队胜出一筹,技术意识和身体条件也占据优势,若不是顾忌于对方核心人物的王室身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小伙子们不敢使出他们擅长的拼抢铲球,爱尔兰人必定会在这场比赛中吃尽苦头。要知道,现代足球可是起源于大不列颠滴……

    习惯于自我安慰的英国人其实并没有忘记当年盛况空前的英王杯水上竞速赛,毫无疑问,这项迄今已有二十年历史的赛事成为了德国人展现机械天赋和驾驶技巧的舞台。在1914年以前的19届比赛,德国参赛队伍直接夺冠的共有6届,其他国家使用德制快艇夺取冠军的有5届,被英国人自己夺得的奖杯只有可怜的4座。大战期间,基于快艇技术设计制造的高速鱼雷艇有过不少出彩的机会,德国人在这方面依然是毋庸置疑的胜利者。

    所有的这些,都跟约阿希姆这个可怕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德国皇族成员在各个领域展现出的天赋能力让几乎所有的英国人感到由衷的敬畏。如今他虽然离开了德国,不再为至高无上的德国皇帝效忠,直系血缘关系却不会轻易隔断,何况他帮助爱尔兰取得并稳固了独立地位,这比在海战中接连击败英国舰队还要影响深远。

    于是,许多英国人不禁发出感慨,若是他们的爱德华王子拥有比肩约阿希姆的才华,哪怕只是他某一个方面的天赋,英国的未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让人失望。尽管爱德华王子非常勤奋,在一些事务上也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干,但这些仅仅是符合一名储君的基本要求,离所谓的天才水准还差了很远——甚至连球场上的表现也是如此。

    更让不少英国人觉得反感的是,堂堂大英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居然对从未被当做储君培养的约阿希姆恭敬有加,甚至像是小弟对待大哥那样的热情主动。以两人的年龄和身份,今后会有很长的时间作为各自国家的君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难道那时候的英国也要恭恭敬敬地将爱尔兰奉为领袖国家?

    迫于舆论压力,爱德华王子在随后的一些活动中有了显著变化,他刻意拉开了与爱尔兰王位候选人的距离,脸上的笑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的刻板,而从英国民众的反应来看,他的这种表现才是符合英国储君身份的……

    继爱德华王子之后,英国首相博纳…劳也很快陷入了舆论漩涡——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舆论风暴。爱尔兰人此行既是国事访问,争执最大、矛盾最深的贝尔法斯特主权问题自然是无法回避的议题。对于爱尔兰政fu的软磨硬泡,英国政fu的一贯做法是各种拖延。作为拖延的计策之一,在伦敦举行的首轮正式会晤当中,英国首相故意松口承认爱尔兰王国的独立主权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但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重人权自由的立场上,英国有义务继续行使对贝尔法斯特地区的管理,他建议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由贝尔法斯特全体居民以公投的方式决定这一地区的归属。

    如今的贝尔法斯特地区共有二十余万人口,单从宗教信仰这一点来看,公投的结果必然如英国政fu希望看到的那样——造成爱尔兰的人为分裂。出身德国皇室的爱尔兰王位候选人当政只有数月,却已经对爱尔兰的各项事务了若指掌,他非常坚决地否定了英国首相博纳…劳的建议,甚至放出狠话——如果贝尔法斯特地区的爱尔兰人热爱英国多过于他们的祖国,并且希望保留英国公民身份,那就让他们全数迁到英国去,四百万爱尔兰人绝不会接受贝尔法斯特地区成为外国的领土——他们宁愿这是一片没有任何生命的沙漠。

    参加会晤的英国官员和军队将领们,大都现场观摩了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举行的足球比赛,对爱尔兰王位候选人在绿茵场上展现出的掌控能力感到惊叹不已。从某种意义上说,双边会谈就是一场竞技比赛,既有的实力固然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临场发挥的好坏同样能够左右最终的结果。无论球场、战场还是会场,约阿希姆对时机的把握能力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正常水平,这让他的直接对手——英国的军政官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大英帝国能够挑翻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夺取并牢牢掌握世界霸权,靠的绝不是运气或天人神威,而是拥有不断成熟完善的军政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培养出来的政治外交人士深谙各种明规则、潜规则,能够灵活应变、狡猾行事,甚至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能够欺压讹诈、软硬兼施,从谈判桌上获取军事行动未能取得的利益。

    伦敦停战协定的签署就是英国政客们引以为豪的又一次胜利。

    正因为过去的无往不利,他们大大低估了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年轻领袖。

    在英国帝都举行的第一轮双边会晤依然无疾而终,然而英国政客们只睡了**好觉,第二天一早,伦敦满大街都能听到刺耳的号外声——首相博纳…劳关于贝尔法斯特主权问题的建议出现在了几份发行量不小的报刊头条位置。在英国政fu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态扩大之前,这个消息迅速传遍英国。英国民众原本以为贝尔法斯特是牵制爱尔兰的关键桥头堡,无论爱尔兰乃至同盟国阵线如何施压,英国都会坚持伦敦停战条约的既成条款,没想到博纳…劳会当着爱尔兰的面主动做出让步。这是以退为进的谈判技巧,成熟的政界人士不难领会英国首相的用心,但普通民众可不懂这些。

    一时间,对首相博纳…劳的指责铺天盖地,要求他引咎辞职的呼声亦是汹涌澎湃。

    这让英国政fu感到非常难堪,他们明明已经对大战时期出现过几次纰漏的新闻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对英国民众进行的积极舆论引导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没想到会在爱尔兰高层正式访问期间出这样要命的岔子。乍一看,涉事的几份报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