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仓促间迫降在了哈拉哈河西岸的一片沙地上,赤松三郎当即受了重伤,竹中信一试图背着同伴返回日军控制地区,但外蒙的边防骑兵队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轻而易举地俘获了这两名日军飞行员。

    巡逻战机失联后不久,日军派出两架军用飞机前来搜索,结果在诺门坎地区遭苏军多架战斗机拦截,空中搜索遇阻。当天晚些时候,驻海拉尔的第师团所属第72联队派出骑兵中队抵达哈拉哈河河畔,未能找到失去联系的己方侦察机,而且视线受到河西岸高、东岸低的制约,无法观察到对岸的情况。是夜,第72联队指挥官调派部分士兵渡河侦察,其中一个小组在距离河岸大约两公里的位置发现了己方的飞机残骸,并将这个消息带回到了东岸。

    次日,日军第师团派人前往外蒙军队的边境哨卡,要求对方交还被扣留的飞行员,外蒙方面则指责日军派飞机越境侦察,要求日本政府公开道歉并保证今后绝不发生类似事件。

    第师团指挥官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向关东军司令部作了汇报,连同外蒙方面的要求添油加醋地一并上报。此时当何去何从,关东军司令部的将领们分为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应该尽速上报大本营,由政府通过外交渠道解决此事,一派认为外蒙方面仗着苏俄撑腰横蛮无理,不如趁此机会狠狠教训他们一顿,赶在对方将飞行员和坠机残骸转运走之前来一场越界突击,救回飞行员并炸毁飞机残骸。争论的结果是一面向大本营报告情况和救援方案,一面调动部队做好越界突击的准备。

    当天黄昏,从第师团抽调的500多名士兵作为突击队员,先行乘卡车抵达哈拉哈河西岸,第71和72联队各自抽调半数兵力作为支援部队赶来,飞行侦察第10战队和第24战队也做好了提供空中掩护的准备。

    晚上7时许,关东军司令部收到了大本营“相机行事”的回复,主张教训外蒙军队一顿的将领们顿时大喜,毫不迟疑地向第师团下达了攻击命令。

    得到指令,突击队员们立即从坠机地点附近分两路渡河,尽管天气尚寒,这些日军士兵依然个个脱得精光,将武器弹药和军装头盔顶在头上涉水过河。这一段的河水深度通常为1…2米,由于缺乏专门的渡河工具,日军特意选了河面相对较宽的地段,结果甲队顺利过河,乙队碰到了麻烦,迟了二十度分钟才抵达西岸。

    月光照耀下的沙地,泛着霜一般的银白色,那架迫降不太成功的九一改型侦察机还静静瘫在那里,周围并没有外蒙士兵看守。甲队的突击队员迅速抵近,然后在飞机残骸里装上炸药,只等救出己方飞行员,就把它炸成碎片,到时候任外蒙和苏俄如何指责也没有了直接证据。

    营救两名日军飞行员的任务由乙队负责,他们很快在不远处的一个边境哨卡里俘获一个班的外蒙士兵,从他们口中得知两人此前被关押在20多公里外的一处兵营,而且其中一人伤势很重。若全员徒步前往,天亮以前就能抵达,但攻击作战加上撤回,必然要在昼间暴露行踪,很可能遭到敌方战机的空袭,乙队指挥官小田少佐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派5名会骑马的士兵骑乘缴获的战马先行探路,同时要求滞留对岸的支援部队调派一个骑兵中队过河,由这个骑兵中队实施救援行动,力争在天亮前结束战斗。乙队余下的士兵分为三组,一组留在原地,一组以强行军赶路,一组以普通速度前进,有层次地进行掩护接应。

    跟制定这个营救方案的上级指挥官一样,小田少佐也是个脑袋里充满奇思异想而且自以为聪明的人,他的探哨离开后不久,一队外蒙骑兵沿着边界线巡逻而至,他们发现河面有异,旋即打出了几发照明弹,当惨白的光芒映亮哈拉哈河的河面时,那个被临时召来的日军骑兵中队无处藏身,外蒙骑兵以为日军大举越界进攻,头也不回地报信去了。
………………………………

第837章 血火哈拉哈河(中)

面对训练有素、斗志高昂的日军步骑兵,外蒙边防骑兵部队的第一波反击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但日方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们前去救援两名日军飞行员的行动因外蒙骑兵的反击而受迟滞,事实上,即便他们成功抵达敌方营地,也无法找到那两个倒霉的飞行员,因为敌情一到,外蒙军队就火速将他们转移走了。

    越过哈拉哈河的日军部队由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听到远处传来的枪声爆炸声,甲队日军果断引爆了战机残骸,而后撤退至河岸边等待下一步指令。

    乙队日军与渡河增援的骑兵中队会合一处,经过商议,由前者吸引外蒙骑兵的注意,后者绕过当面之敌向关押飞行员的兵营突进。20多公里的路程,轻装骑兵只消一个多小时就能往返。然而这支日军骑兵中队没能走出多远就被外蒙军队发现,双方旋即激烈交火,因对方部署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日军骑兵被迫撤回到岸边。

    意识到通过突袭作战救援己方飞行员的计划必定失败,日军第师团指挥官小松原中将果断命令渡河人员携所俘外蒙官兵撤回东岸,以备双方协商交换俘虏。是夜,日军阵亡9人,受伤20人,俘获外蒙军官1人、士兵6人,外蒙边防部队的伤亡估计在40人以上。

    从这一晚开始,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小松原以及关东军司令部的预判。苏俄方面对日军的越境袭击行为大为震怒,在西线扩张无望而且得到互不侵犯条约保障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早已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幅员辽阔且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无论在这个方向实施战略扩张还是战略防御,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来充当减压阀,以便降低日俄这两个军事强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外蒙古所扮演的无疑就是这个角色。近期以来,日本军队不但频频对外蒙边境实施航空侦察,居然还派遣地面部队越境搞袭击,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时候给他们一些深刻教训了。

    次日,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向远东军区和远东特别集团军下达了作战命令,授权布柳赫尔元帅调动陆空部队坚决反击越境之敌,允许他们在反击行动中进行越境攻击。

    刚满50岁的布柳赫尔元帅是苏维埃俄国的第一批统帅人物,就影响和战斗荣誉而言,是能够与图哈切夫斯基媲美的强人。他原是梅季希镇的一位普通钳工,后来成为荣膺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的第一人,他指挥的部队在各个战场上威名远扬,功勋卓著,闻名全苏。他是西伯利亚的征服者和守卫者,是战胜远东白卫军和日本武装干涉者的英雄,是无数次交战和大战役的胜利者。在战斗中,他全身18处受伤,是一位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的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长,名声卓著、享有盛誉的战将。1924年和1926年,两次受苏俄政府的委派,化名“加伦”来华担任中国革命政府事顾问、黄埔军校顾问组长,在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1929年发生中东路事件后,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远东所有武装力量统一编入远东特别集团军。布柳赫尔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司令。1929年中东路冲突时他指挥军队打败了奉系军阀部队,并且在远东建立了强大的防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斯维尔德洛夫的领导下,失去东欧“半壁江山”的苏俄克服重重困难,在列强战争的夹缝中顽强发展起来,其领土面积、统治人口乃至军队规模虽然不及旧时空的苏联,因为没有发动残酷的大清洗,军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向心力,诸多功勋战将和著名技术人员依然在为军队建设做着贡献。

    接到最高指令,布柳赫尔元帅迅速搭乘军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飞赴乌兰巴托,并亲自调派部队完成发动军事反击的各项准备工作。出于对日本关东军的深刻了解,布柳赫尔元帅一开始就将此次反击作战定为军团规模,因此将驻扎外蒙的苏军部队尽数派往哈拉哈河一线,并从远东地区调来精锐的陆军航空部队。对于日军提出的交换战俘的建议,在请示了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后,布柳赫尔元帅决定置之不理。

    在日军突击队渡河袭击外蒙边防部队之后的第六天,苏俄和外蒙联军在诺门坎一带悄悄渡过哈拉哈河建立阵地此地历来是蒙满边界的争议地区,外蒙方面主张的边界位于哈拉哈河东岸,满洲方面的主张则是以河为界,为此双方边防巡逻部队曾多次出现过剑拔弩张的武装对峙。

    苏蒙军队积极调兵遣将,日本关东军那边也没有闲着。除驻海拉尔的第师团所属部队陆续开抵边界地区备战,战力强悍的第7师团也作为预备部队开赴海拉尔,关东军司令部还将直属第1战车旅团的两个主力战车联队增派到了前线。

    一如旧时空的历史轨迹,日军的战车部队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都是发展较慢的,在侵略中国、横扫东南亚的战争行动中,他们的轻型战车足够应付各种攻坚战和运动战,加之日本的大多数军费都投入了海军建设,着实没有精力和财力来发展战车部队。苏俄军队恰恰与之相反,由于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战略处境非常糟糕,他们的海军建设被置于末位,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发展得到了优先保障,而且在二三十年代,苏俄利用自己武装中立的特殊地位从美英阵营获得了大量的援助。至30年代末,苏俄军队装备的战车和装甲车多达35000余辆,其装甲部队在规模上足以跟德**队相媲美,而且主力战车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装备数量最多的c…35即为20吨级的中型战车,装备57毫米长管炮,装甲厚度为10…50毫米,标准配置是5名成员,总体作战性能较日军的“小豆战车”高出了几个等级。

    对于苏蒙军队在诺门坎地区的行动,日军很快做出了反应。引发冲突的“元凶”日本关东军飞行侦察第10战队,会同第24战队展开了频繁的航空侦察,将苏蒙军队的部署规模和军事动向摸得一清二楚,日军第师团和第7师团藉此调整作战部署,将主力部队集结至诺门坎东部和南部,关东军司令部向********和海拉尔增派了航空第7、第9战队,而且调来数千人的伪满部队。

    日军突击队渡河袭击外蒙边防部队过后的第11天,完成集结部署的苏蒙军队以惩戒之名对日军发动反击,400多架苏军战机首先对日军在海拉尔等地的航空基地和交通枢纽展开空袭,摧毁日军战机三十余架,破坏了海拉尔及周边的铁路设施。同一天,苏蒙军队向哈拉哈东岸的日满军队阵地展开猛烈炮击。

    持续好几个小时的炮击结束后,置身堑壕的日军士兵们先是听到沉闷的发动机轰鸣声,紧接着,视线中出现了一大片黑色潮水,潮水迅速蔓延而至,当他们现那是一片由战车、装甲车、摩托车以及卡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时,一个个目瞪口呆。

    苏俄军队的数百辆战车和装甲车如同一柄锋利的镰刀,急速向日军阵地扫来。当日军急急忙忙将大炮调转方向进行阻拦射击的时候,苏俄军队的装甲集群已经一头扎进日军延绵十数公里的防御阵,然后化身成为一把巨大的电锯,在日军阵地上咆哮着、撕扯着。

    日军士兵惊恐地看着这些涂着红色五星的钢铁巨兽横冲直撞,自己却无法用子弹、刺刀和机枪对它们造成伤害。为给己方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