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大的一支舰队啊!”

    “这可得有三百多条船啊。”

    “想不到这次朝廷对信度这么重视,不但请了太师出山,还给了这么多兵。”

    “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些兵并不全是朝廷的。”

    “啊?不是朝廷的?”

    “有北衙水师一部分,但也就十几条大船,还有三千水师。其余的船,是太子和太师,以及许多信度贵族们的。”

    这话一出,令码头上许多人都惊讶不已。这支入港的舰队,看着起码得有三百条大小船只,战船都有不下百,怎么得也有两万左右的兵马啊。可居然才三千是朝廷水师?

    “许多都是刚选好的船,不少还是商船呢,直接被贵族们联合买下来了。也有些是贵族们自家的商船,这次为了救援信度,也都武装起来了。还有许多船充当运兵船和辎重船。”

    “至于那些兵,好多都是贵族们的护卫,这回信度的贵族是下了血本了。”

    大家不下血本也不行,朝廷制度,要是丢了领地,可是有可能被收回爵位的。

    信度的分封贵族不下千家,大家凑一凑,凑出两万私兵来还真不稀奇。要不是一时间凑不齐太多船,别说两万私军,再凑两万都没问题,对于大家来说,不过是一家再多招募二十个人的事情。

    反倒是朝廷,最终只能紧急抽出十几条战船和三千水师。多了,就一时抽不出来了。

    承乾自己带了两千东宫护卫,算起来,朝廷倒是出了五千兵。

    ·····

    “殿下,让将士们上岸休息一下吧,我们在这里补充些装备和粮草,明天再走。”

    “好。”承乾点头。

    海上航行,尤其是远航,其实是很辛苦的。毕竟海上颠簸,空间又狭小,运兵船里几乎都挤满了,大家在狭窄的船舱里,只能睡吊床。

    每天除了海还是海,吃的也差。

    干粮为主,新鲜蔬菜也顶多就是豆芽了。现在还在大唐的沿岸航行还好,能够随时靠港补充些新鲜的蔬菜肉食。但等过了交州港,越往南就越难补充了。

    到时,淡水都稀缺,洗澡什么的别提了。

    都说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但在海船上远航跑一趟,更胜。

    上岸洗个澡,吃顿美食喝点小酒,顺便找个地方保健一下,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这不知道是多少海船水手们的梦想。

    ······

    船靠岸,各船上军官宣布了太子的命令。

    “小崽子们,太子和太师体恤,让你们上岸,你们可要牢记了咱们的军规。从你们上船的那刻起,你们就已经隶属于信度领总督府下信度海军陆军一员,你们不再是过去的身份,而是军人。做为军人,军纪第一。”

    “你们上岸吃也好喝也好,逛你也睡也好,都没问题。但有一点,买东西吃饭睡姑娘都要付钱,不能吃霸王饭也不能嫖霸王妓,更不能跟人斗殴!更别说抢劫**,谁要是敢乱来,到时我会亲自把他抓回来,然后吊在桅杆上,晒他三天三夜,把他晒成人干,最后切碎了扔进海里喂鲨鱼!”

    两万多人的队伍上岸,还都是兜里揣着钱的大兵哥。

    钦州港的商户早就做好了准备,官员们都在恭迎太子和太师,而商户们全都盯上了兵哥们的钱袋子。

    谁不知道大唐的将士待遇好,有钱。

    尤其是当兵的人一般都花钱豪爽,特别是水师的兵。又有钱,又豪爽。

    全城的青楼都出动了,虽然此时还是白天,可各青楼的老板们,都把自己的姑娘们全都赶了起来,也不管昨夜接客到什么时候,反正全起来,洗个澡,然后化妆,最后一车车拉到港口。

    一排排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站在那里,莺莺艳语,对着码头上刚上岸的兵哥们打着招呼。

    今天城里的许多首饰铺等店铺也发了一笔,他们向姑娘们租赁各种首饰,还有成衣铺向姑娘们租赁漂亮的衣服。

    酒楼、饭店,都赶来拉客。

    还有许多小商贩,更是直接肩挑手提脑袋顶,带着许多商货过来推销。

    下了船。

    士兵们都穿着刚换上的军便服三五结伴的走着。

    “哇,这钦州港看着好大啊。”

    “啊,漂亮的妹子好多。”

    “姑娘们好水灵啊。”

    “好热闹的地方。”

    “可别乱来,这里可是钦州港,太师家的地盘。敢在这里闹事,轻的吊在码头上挨鞭子,重的要吊起来绞死,运气好些,也要被送去挖矿。”

    码头上,一众迎接的官员前面,却是扶南总督马周。

    马周比李超先出京,但也还刚到钦州没几天,同样还没到任。

    “听说你们船快,我就在这里等你们几天,蹭你们船一起南下。”马周笑呵呵的道。

    昔日灞上的小地主张超,和当年李家的账房马周,两个老伙伴见面拥抱,哈哈大笑。

    一个信度总督,一个扶南总督,还真有几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赵王。”

    又一位老伙计过来。

    一把年纪的张仲坚,这位今年终于是爵位升了,从越南侯升为海南郡公。同时,原越南道却也被朝廷撤消了,主要还是因为越南道只是一片小群岛,地方太小了。如今朝廷把林邑和扶南还有原越南道并为扶南领。

    “老师!”

    扶南领提督崔琰也连忙上来拜见。

    李超跟一众老友、学生们一一打着招呼,为他们介绍太子。

    其实大家都认识,承乾对大家都很客气的打着招呼。

    “走,我们在城中摆下了接风宴!为太子殿下与太师接风洗尘。”

    大家笑着向城里走。

    张仲坚走在李超旁边,向他轻声道,“我们已经占据了狮城,修建了我们的海军港。另外我们最近与羯荼交战,节节胜利,现在已经在黄金半岛中部夺下了十余处港口。”

    “很好,回头我们再细谈。”李超笑着道。




第1222章 清君侧

    几万人涌入钦州城,顿时整个港城都沸腾起来。

    饭后,李超坐在钦州醉仙楼的五楼窗边,倚窗看着下面街道上的行人。

    “钦州真的是热闹起来了。”

    “不到十年,钦州就聚起了三十万人口,往来客商更是络绎不绝,钦州港的市舶司每年收取到的税钞,更是进入了大唐关港前十。”

    “嗯,当初规划的三城,如今已经住的差不多了,那些商业区店铺基本上都满了,非常热闹。”李超也很满意这一切。当初他重金投入,建造这座大港。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成功了。

    钦州已经成了岭南仅次于广州和交州的大港,甚至已经有赶超交州港的趋势。毕竟是大西南的出海口,尤其是这些年,朝廷迅速深入广西、湖南、黔中、云南等地。

    “都是太师平定岭南之功。”马周佩服的道,没有一个稳定的西南,自然也不会有发展。李超当年下岭南,几下就把岭南彻底的服帖了。尤其是开议会后,定下了大西南发展的基调。

    这些年,也没有谁敢做妖使乱了,大家都奔着发展去。而有了这个议会,那些汉酋、俚帅以及新来的汉商等各方势力,也有了一个内部协商的平台。大家可以坐下来谈,避免了许多麻烦。

    “也多亏了这些年岭南一直是比较开明的官员在位。”

    马周苦笑了两声,“你就直接说这几年都是我们这些新党官员好了。”

    “朝廷也是给了我们这些想做事的人一个机会嘛,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李超道。

    这些年调来岭南的官员,上到宣抚使,下到县令,基本上都是朝廷中的新党,是那种比较开明的官员。算是新党中的激进派了,而且多是些出身比较普通的官员,被派到岭南来。

    也正是这些官员当政,让新政在岭南很好的实行。

    “为朝廷开疆拓土,教育民众,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只是,陛下对太子的做法,还是有些让人担忧。”马周道。

    “没什么可担忧的,陛下也四十了,又还能有多少春秋呢?而太子殿下如今不过十九,哪怕再过二十年,了不过三十九。我们能等!”

    李世民现在看着正年富力壮,但可是只有十二年好活了。

    十二年说久其实也并不久的。

    况且,现在太子已经出京在外,不跟皇帝在一起,总不用担心再得罪皇帝。

    捱十二年就好了。

    “我还是有些担忧啊,这次文远你被远调为信度总督,某为扶南总督,褚遂良为河中总督、岑文本为北庭总督、孙伏伽为安西总督、王珪调为漠南总督、虞世南为燕北总督、韦挺为辽北总督!”

    “文远,朝中最支持太子的大臣,都被远调至最边疆了。”

    “咱们已经离朝堂太远了。”

    今年,朝廷又一次调整了大唐的边疆诸地,将之统一划分为八个总督领。

    安西、北庭、河中、信度、漠南、燕北、辽北、扶南。

    这些地方都是贵族分封的边疆之地,朝廷现在统一设为总督领,派驻总督、提督等官员,负责协调领内的分封贵族,以及负责民政税收司法等。

    如马周说的一样,朝廷这次调整边地行政后,总督等官员,几乎都是如马周等这些官员。全是支持太子的官员们。

    在马周看来,皇帝这是对去年五月事变后的继续清算。

    他们一步步的远离了朝堂了。

    “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好事啊。”李超却笑着对马周道。

    “到了边疆,我们可以安心做点实事。”

    “边疆之地有什么实事可干?”马周有些无奈道。

    “实事还是很多的,比如你去了扶南,可以把扶南夺回,甚至还可以用兵真腊。这可是难得的建功之机。你仕途顺利,欠缺的还是军功,也欠地方主政经历。如果你安下心来,在扶南主政十年,这对你大有助益。将来,你再回中枢,有这丰富的履历,再度拜相,也没人可说什么。”

    他压低了点声音。

    “况且,若是真的朝局有变,真到了万一的时候,我们一起发声,甚至起兵清君侧,也是一记杀招。”

    清君侧。

    听到李超直言不讳的把这句话说出,马周脸色都有些变化。

    “我当然希望不会有那一天,但如果到时朝中生变,我们必须得保护太子,要扶保太子登基继位。那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人表明态度,联合边地的贵族们说话了。”

    “真的会有那一天么?”

    “谁能保证呢?”李超道。

    世事无常啊,李世民历史上晚年还开始吃丹药呢,晚年不少行事都是受后来批评的。

    李世民也许把朝中比较支持太子的官员都发配来边地,认为这个就能避免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同时,这些人也确实都是比较实干能干的官员,派他们到边疆,既夺一压他们,也给他们一个办事的平台。

    但在李超看来,这也确实给了他们机会。

    朝中太子…党们贬到边疆,如果沉下心来,干个十年八年的实事,那么既能建立声望政绩,同时还能与边地的贵族们打好关系。

    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真有那一天,李世民比如说要取缔议会,或者废除哪个新法,或者要废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