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没法拒绝他。跟在张超后面,望着他那高大的身形,越看越入迷。

    张家沟早有些风言风语,说张三郎和赵四娘有点什么,还有人曾说见到张三郎和赵四娘好几次在那沟坡上的竹林里幽会呢,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这些话传的挺广的,可却从没有人跟张超说过,但赵四娘知道。只是她听了那些传言后,心里没有恼,反而有点暗暗高兴。

    崔莺莺坐在一个背风的地方,正跟几位管事们说着工程的进度,然后她便看到了张超带着赵四大摇大摆的从对面坡上下来,两人挨的很近,还有说有笑的。

    她再怎么大气,这时候也觉得心头起伏。

    “那个就是赵四娘子吧?”她问。

    张管家点头,赵四娘来过张家几回,他是见过的。

    崔莺莺眯起眼睛,脸上没有笑容,那好看的脸似染起一层冰霜,“赵四娘子挺好看的。”

    红线在旁边添火,“哪里好看了。”

    “走,咱们去见见赵四娘子。”崔莺莺道。

    张超忘记了崔莺莺会来,也忘记了女人有时可以很大方,可有时却又很小气。崔莺莺愿意让红线做通房,还愿意让红线也睡上大炕,可不代表着她愿意看到赵四娘跟张超两人公然的招摇。

    崔莺莺和红线主仆两个一脸笑颜的出现在张超面前,笑的有些过份。

    张超知道他犯错了。

    崔莺莺没哭没闹,反而满脸笑意,嘴很甜的喊着赵四娘姐姐,还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夸赞她漂亮能干等等,那神情,似乎她们是相隔多年未见的好姐妹。

    张超倒是成了那个无关紧要的旁人了,他就很郁闷。

    怎么这笑声之中,他总感觉有火药味呢。

    等崔莺莺拉着赵四娘的手,谈起赵家如今的困境,还提出愿意帮忙的时候,张超明白了。

    崔莺莺这是在宣示自己的主权。

    张超站在寒风里,狠狠的揉了揉自己的脸,然后丢下三个女人自己去吃刀削面了。

    马周也端了个大木碗,打了一碗满满的刀削面在吃着,面足汤更多。他吸溜几口面汤,看了眼张超,笑道,‘咋了?’

    张超也打了碗刀削面,走到他旁边蹲下。

    “三个女人一台戏。”

    马周目光往那边望了一眼,然后收回视线,“你究竟是怎么想的,看上赵四娘了?”

    张超呵呵的笑,“你们思想太龌龊了,我只是跟她谈点生意上的事情而已,人家好歹也是邻居啊,上次买他家地还占便宜了呢。现在她有困难,总得帮忙吧。”

    马周就笑道,“是我想多了,还是所有人都想多了?你帮忙,也没必要这样招摇的吧,是个人都会想多的,十三娘子现在就想多了。”

    张超没反驳,他知道自己有时还是会按后世的一些方式行事,忘记了如今是唐朝。但他也承认,自己其实也挺享受和赵四娘子这种往来。

    家里有那么好的妻子,可男人总是按捺不住自己。

    马周指着长安城的方向,道,“我打算明年参加朝廷的科举,不知道三郎能不能推荐我。”

    明年朝廷会举行科举考试,这已经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马周想要去考科举,也很正常的。毕竟这样的人才,历史上可是当过宰相的,总不可能真的愿意在张家做一辈子的账房吧。

    “你准备去考哪科?”

    和明清时的科举不同,唐朝明年的科举虽还未开始,但已经有了许多消息出来。大致会和隋时差不多,会有许多科,明经、进士、书、算、医等等,总之就是分科考试,选拔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

    “我想考进士科。”

    进士科是这些科中比较难考的,马周要考进士科这说明他很有自信。

    “你要我给你推荐?”张超笑问。

    隋唐时的科举制度,有别有后代科举之处,一是一年一考,二是允许公荐和通榜。也就是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的考生可以把自己做的一些词诗歌赋等作品择优编成长卷,然后投给达官显贵或者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的赏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就是投卷。

    但投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投卷不能跟投简历似的投很多家。投了哪家,哪家给你举荐了,那么就跟明清时的座师一样,以后这个考生就算打上这家的出身了。

    收投卷,也是唐时很大达官显贵们收罗小弟们的一个方式。

    马周投张超,张超举荐了他,那以后马周就算中举出仕,他也是张超的人,这个对张超和马周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马周点头。

    “其实我觉得以你的才能,考不考科举都无所谓,若是你愿意,我可以直接荐举你去秦王府,给你安排个*品的参军还是没问题的。以你的才能,相信很快能在秦王府展露头角的。”

    “三郎你现在不是已经成了东宫官吗,怎么还荐我去秦王府?”马周疑惑。

    张超笑了笑,“我这不是上次随秦王在河北打过仗比较熟嘛,我现在虽调到东宫,可我还没见过太子呢,跟太子不熟。当然,你若是想去东宫,我也可以给你向太子举荐一下,随我去司经局当个校书、正字什么的*品官还是没问题的。以你的能力,到哪都能发光的。”

    他觉得,自己孤身入东宫卧底,有点势单力孤啊,若是能把马周也带过去,自己岂不是有了个帮手。

    去秦王府还是去东宫,还是去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

    马周倒是有点犹豫了。

    张超倒觉得不考科举也没关系,眼下的科举还不是中晚唐时的科举那样重要,那时科举才是官员出仕正途,但现在,科举还只是刚开始要举行的一项选才的辅助方式。

    历史上的马周也没有考进科举啊,不也一样当了宰相。

    “若是三郎愿意,马周愿意随三郎一起去东宫。”马周最后做出了选择。

    “你考虑好了?”

    “嗯。”


第202章 赎身(第四更,为失忆LOVE敏加更)

    第四章送上,为失忆love敏万赏加更。

    也不知道崔莺莺跟赵四娘谈了什么,总之等回到家的时候,她告诉张超她答应给赵家借一笔钱。

    听到这话,张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原来崔莺莺借给赵四娘钱是有条件的,她把自己和张超在泾阳和新丰的几块散地跟赵家置换,换成了赵家在南塬的另两个庄子八百亩地。然后崔莺莺借贷给赵家三千贯钱,做为置换的条件之一,崔莺莺这三千贯钱借出去,半年内不收息,若半年后不能还款,则开始按月利八分收息。

    一年期限到期赵家不能还款,则崔莺莺有权拿赵家置换过去的原张家的田产折抵收账。

    张超听完崔莺莺带着点得意的话,心里甚至突然有点发寒。他怎么也想不到,原来崔莺莺还有这么厉害的一面,就算是斗个小三,也没必要如此狠吧。

    他都不知道这是在帮赵家,还是在坑赵家了。

    赵家两块很完整的地,尤其是紧靠着张家洗澡沟和南塬的地,置换成新丰、泾阳、栎阳三个县里十分零散的十几块地,就算张家的地多些,两家田产价格相当,可肯定不太划算啊。地越整越值钱,零零散散的当然不利于买卖。

    崔莺莺给赵家的补偿是借三千贯钱免半年息。

    不过张超觉得崔莺莺肯定算准了这三千贯钱借出去,赵家也不可能马上翻身。一旦到时赵家拆了东墙去补西墙,那半年后这东墙又没的补了,那崔莺莺可就开始收息了,月息八分,基本上就是羊羔利了,一年后可就得翻个倍,比起九出十三归好的多,但也很重的息了。

    一年到期,赵家如果撑过去了,能还上这笔钱,崔莺莺也没亏,他收息近一倍呢。如果赵家没撑过来,到时还不上账,那崔莺莺又能拿先前置换给赵家的那些地抵账。

    张超的神情里流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惊叹,崔莺莺居然还有如此狠辣的一面。她不吵不闹,跟着赵四娘笑呵呵的,转身就掏出了一把这么锋利的刀子,又挖了如此大的一个坑等着赵四娘。

    崔莺莺笑道,“替她担心?”

    张超仰头看着屋顶,没有说话。他抿着嘴,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崔莺莺望着他这副样子,突然觉得自己也许反应过度了,她想起那时她们在青龙寺约会,她向他倾诉委屈,他安慰自己的样子。

    崔莺莺轻声道,“你是不是生我气了?”

    张超扭头对着她笑了笑,“我只是在生自己的气,在外面行事放浪,没有顾及你的感受。”

    崔莺莺摇了摇头,“你没有错,是我反应过度了,我不该管的你太久。男人风流也没错,尤其还是你这样年轻又有本事的男人。三郎,我明天请人去赵家提亲吧,赵四娘年纪虽然大点人,但人还不错的,娶回来给你做妾,这样以后也不会有什么风言风语。”

    张超笑笑,笑的有点牵强。他都不知道该说十三娘这样的妻子是太好,还是什么。这岂不跟有些家长一样,孩子在商场里觉得哪个玩具好看,家长马上就买买买。

    “我只是把她当邻居的,互相帮助而已,真没想过要怎么样的。”

    崔莺莺没再做解释,她觉得丈夫没有拒绝,那么就是默认了。一个赵四娘而已,不值当让他们争吵。如果自己一意的去争,争赢了又如何。

    “三郎,其实男人纳妾也很正常,张家就你一独子,更需要多繁衍开枝。”张超如今是五品京官,按制可纳三妾。只要张超愿意,崔莺莺其实是不能拦着的,虽说纳妾需要经父母妻子同意,但张超想纳,难道老爹和七娘会反对?

    崔莺莺能反对?

    “三郎?”

    “嗯?”

    “你还在生我气?”

    “没有。”

    “你明明就有。”

    “三郎,你不要生我气好不好,我只是想尽好一个大妇的责任。为丈夫纳妾,也是做妻子的本份。”

    张超被崔莺莺的话说的有些心疼她,“好了,别说了,我不生你气,我们睡觉吧。”

    夫妻没有隔夜仇,一点小误会,在两人搂着睡了一夜之后,早上又和好如初了。

    吃完早饭,张超就又往洗澡沟工地上跑了,今天会有更多的人过来帮工做事,张超打算安排一些人到沟底挖淤泥,一些人在坡上砍树割杂草。沟里的淤泥可以挑到已经取土后整平的新开梯田里,砍下的杂树可以当柴火,草可以直接在梯田里烧了,草木灰也能肥田。

    马周手里拎着小算盘跟在张超后面,今天特别有劲头。

    张超选了块背风的坡下,他虽然来这里,但不是来干活的,只是这热闹的场面让他看了觉得高兴而已。

    栓子和柱子两长随,把张超的躺椅扛了过来,找块平地放好,还在上面铺上了狼皮垫子,手里握着小暖炉,前面还生了一堆火,头戴着貂皮做的雷锋帽,披着件军大衣款的狐皮大衣,张超躺在那里,晒着太阳烤着火,看着大家干活,挺惬意的。

    大牛有点扭扭捏捏的来到张超面前。

    “三郎,有个事情想求你作主。”

    张超躺在椅子上,两手笼在袖里,握着个小铜炉。

    他笑问道,“有什么事就直说。”

    “我,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