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张三郎却能在短短时间里,把那几个亡命徒收服,甚至还让王永安这票人数更多的勋贵子弟给慑服了。

    这冲这点,梅志宁也不敢小看张超。

    何况,张超处置刚下来,那边郑善果就过来探监了。原本杨仁恭是禁止一切人探视,就是要给这些人一点苦头偿偿的。但郑善果过来,跟杨仁恭谈了几句后,张超就获得了特别探视权。

    “荥阳公带你妻子过来探视你。”

    会面的地方安排在外面一间屋子里,张超刚挨过板子,因此梅志宁是让人抬着张超去见面的。

    崔莺莺一见张超被抬着进来,立即就哭出了声。

    郑善果面色阴沉,狠瞪着梅志宁。

    “我们也是依照圣旨,杖责二十。放心,只是点皮外伤,没伤筋动骨。”梅阎王在堂堂民部尚书兼大理卿面前,也不得不小心陪着说话。

    张超握着崔莺莺的手,一只手帮她擦拭眼泪。

    “别担心,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二十大板嘛,打不死人。”

    “你还说,行事鲁莽,也不三思,如今落得这下场,不但免了官职,还被杖责收监,下次你还敢不敢这样鲁莽了?”

    崔莺莺又急又气,“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担心你,你不为自己想,就不为我们着想吗?”

    “放心,半个月后我就回去了,你就当我在外面办个差。”

    梅志宁解释了几句,也就退了下去。

    张超趴在那里,面对着郑善果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胡闹丢官也罢了,还连累着郑善果也罚了半年俸。

    “舅父,这次连累你了。”

    郑善果叹气一声,“你就算不在意仕途官职,可也总得爱惜自己的名声。如今你也算是声名鹊起,却突然闹出这种事情,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传这事的吗?说你们在青楼为一妓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你知道不是那样的。”

    “什么不是那样的,那个杜十娘,你不是已经带回家去,还让十三娘替你收为通房了吗?”

    张超无言以对,这也是事实。

    “我对你很失望,刚刚有点成就名声,结果就弄出来这些狗屁事情,亏你还建了白鹿书院,还自己写出了张氏家规,你自己想想,你好意思吗,你不惭愧吗?”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德,有才无德,毫不可取。”

    张超被郑善果骂的狗血淋头,却还只能一直点头,装做诚恳的样子。其实他心里暗道,我这么年轻,不可能一直当着缩头乌龟,偶尔也得张扬一下,要不然老虎不发威,人人都把我当成了病猫。

    我又不想当一个什么道德完人,只想活的潇洒自在一点。再说了,早看王永安不爽了,而且这么闹一闹,现在这做牢虽有点出乎意料,但不是更加得太子信任了嘛。

    虽然整个事情他也有许多欠考虑的地方,但年轻人嘛,谁不犯点错误,只要不是那种不可挽救的大错,都算不了什么。

    “能不能把我们提前弄出去?”张超腆着脸笑道。“这里面条件实在是太差,里面不但有跳蚤还有老鼠,我看到有老鼠胆大的直接就去睡着了的犯人的脚。我可不想在这里养一身的跳蚤虱子,更不想睡着的时候,被老鼠啃掉几个脚趾头或者手指头。”

    “而且过几天就是我义父和单叔他们迎亲大喜,我总不能缺席吧。”

    郑善果对张超的嬉皮笑脸没什么好脸色。

    他坐在那里哼了一声,“你现在想起这些来了,你跑去打断别人腿忙着抢女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这些?自己做的事情,就得自己承担后果?你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蹲完这半个月时间,在此之前,什么也别妄想。”

    张超撇撇嘴,怎么郑善果跟秦琼一个样啊,咱们是自己人啊,别这样严肃苛刻。

    “十三娘,你能不能给我送架床,再送套干净床单被褥来啊。里面床都没,只有一堆发霉发臭的麦秸杆。你再给我弄几套衣服来,最好是再安排福满楼每天送几桌席面进来,这里每天只有两顿窝头吃,又黑又硬,粗粮还掺糠,里面还有石子,太没良心了。”

    崔莺莺流着眼睛,只是点头。

    张超松了口气,有了这些半个月好熬了。

    “不要理他,一样也不许送。你就是送来了,监牢里也不会给你送进去的。这半个月,就让他在里面好好反省,反正就是半个月时间,也饿不死冻不坏。还真当自己是在庄园休假?要这要哪,还要酒席,你要不要十三娘把你那个抢来回的***给你送过来唱曲弹琴陪你喝酒啊?”

    郑善果一副恨铁不成钢模样。

    “十三娘,咱们走。”

    崔莺莺还是很心疼张超的,可惜郑善果很不客气,最后崔莺莺十分不舍的离开了,留下张超趴在那里,十分想骂娘。

    秦王府。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道,“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你去跟舅父说一声,就说是我的意思。”

    “就这样到此为止了?”长孙无忌十分不解,这不像是妹夫的性子。若是早几年前,他这个反应他还能理解。可如今都到什么时候了,自封了天策上将后,太子那边是动作不断,早把他们视做了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好不容易得了个反击的机会,秦王为什么退缩了,难道他又开始犹豫了?

    李世民从桌上又捡起一卷书,看了起来。这是张超写的资治通鉴,目前才写九章。张超每写一章出来,太子都会让人抄录大肆宣扬,好像是他写的一样。李世民每章都会搜集,然后亲自抄录,反复的品读。

    他发现张超写的这本史书,不事于以往的史书。

    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岐异处,还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使得这本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而另一方面,这书又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当然,最让李世民喜欢这书的,还是其中张超以‘臣超曰’的形式,写的史论。他用这种形式,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政治和历史观点。

    张超的许多观点,就与李世民的相符合,让他越读越有一种惺惺相惜,甚至是找到知音的感觉。

    原来与张超谈话的时候,李世民也会觉得张超有时会透露出一种特别的睿智,可还不明显,但看了这些书稿,却让李世民真正感觉到张超的智慧深如大海,博大精深,深不可及。

    “事情就到此为止。”

    “可是。”

    李世民抬起头,放下手中书卷。“打仗的时候,要懂取舍,明白时机。不能在不该撤退的时候撤退,也不能在不该进攻的时候进攻。这次舅父他们已经出手,但陛下的反应却很值得深思。陛下虽出手处置了东宫犯事官员,但这处置却是极轻的,这意味着陛下在有意维护着太子。我们这个时候越是咄咄逼人,却越只会适得其反。”

    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让李世民很是沮丧,虽然这也是早在预料之中的。

    长孙无忌也有些丧气。

    “殿下,过几天就是秦琼婚礼了。”

    “我知道。”李世民点头,又拿起了书卷。

    “殿下,让我亲自再去找叔宝谈一谈。”秦琼转投太子,这对秦王府的士气和实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必了,想走的人你也留不住,留的住人也留不住心。”

    “哼,我只是没想到秦琼是这样的人,真是他娘的看走了眼,就跟那张三一样。”


第245章 伪君子(第四更!)

    第四更送上,求订阅啊!

    崔莺莺站在张家的大门口,看着空中飘飘洒洒的鹅毛雪,目光一直望着村口的风向。今天是三郎出狱的日子,可老爹早就下过严令,今天谁都不许去长安接三郎。

    那语气十分坚决,崔莺莺也不好忤逆。

    她只希望三郎出来后,能够自己早点回来,到时给老爹敬上一杯茶赔罪,让这次的事情就这样过去。这半个月,她一天都没过好,白天魂不守舍,晚上也是反转辗侧,难以入眠。一想到三郎在雍州大牢里面,没有床没有被子连顿热乎的饭菜都吃不上,她就心里难受。

    她知道丈夫比较喜欢享受,平时是不愿意半点将就的。现在呆在那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甚至都不知道他挨板子的伤口怎么样了。她几次派人往监牢送东西,可都被挡回来了。甚至就是想打探一点消息,都得不到。

    煎熬的半个月。

    自从三郎被关进大牢后,老爹也就没再去东宫当值,他请了假在家。

    家里的一切都挺好,崔莺莺不能管事了,也没心管事,但红线这丫头接过了她的班,用心的管理着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打理的也井井有条。雕版坊先后招募了二百名学徒,柯八爷郑木匠他们带着这些学徒,整天在那栋木屋里制木板,刻雕版,他们甚至还自己动手,在那小木屋边上又搭起了数栋木屋,最后还围成了一个大的院落。

    二百多人在那里日夜没停的干着,三郎之前交待的那套三经字和张氏家规的版都已经雕刻好了。

    酒坊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红线那个香水小作坊,订购的一批瓷瓶和檀木盒丝绸袋子等也都送了一批样品过来,红线看过很满意。

    还有三郎用那个发酵池沤的粪肥浇的菜,长势也非常的好,比周围施其它沤肥的菜好的不止一点,绿油油的,甚至白菜上果然少了许多虫子。

    一切都挺好,可一切又都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这个家里,差了三郎。

    “下雪了,天更冷了,三郎怎么还没回来?”崔莺莺如望夫石一样站在那里。

    “十三娘,外面太冷了,你还是先回屋里去等吧。三郎肯定是先去秦爷家了,或者可能去东宫了也有可能呢。”红线给十三娘披了一件大氅,好声劝说。

    看着十三娘这个样子,她好心疼。

    半月时间,十三娘都瘦了一圈,下巴都尖了。

    崔莺莺望着渐被乱舞纷飞雪花所摭挡的村口,固执的道,“爹不让我去长安接三郎,我只能在这里等他,我不能让三郎在长安没人迎接,到了家里也没有人迎接。”

    “那我跟你一起在这里等。”

    红线扭头冲着了院里喊道,“杜采薇,去拿把两把伞来,再拿两件厚的斗篷来,再拿两暖手炉来!”

    院里,杜十娘听着红线那颐指气使的呼唤,心里气苦。忍不住抹了把眼泪,跟着张三郎来到张家,本以为脱离了烟花之地,以后能能做个名士高官的妾侍,日子会很舒服。可谁知道,她刚跟着过来,三郎就被给带走了,还被免官夺职,关押收监。

    张家人因此都觉得她是个祸水,没有人给她好脸色。

    十三娘还只是冷眼相待,最可恶的就是这个郑红线,仗着自己是妾侍,又是十三娘的陪嫁,因此处处刁难她,白天要在十三娘跟前立规矩,一站一整天。晚上这红线又各种使唤,睡半夜了,还叫她起来给她和十三娘端茶,每次还要她烧水煎茶,有时她折腾了大半天,结果红线却睡着了。

    有时想想,真后悔。

    可现在契约还在十三娘的手里,她根本没的选择。

    唯一的希望,就是盼着三郎早点出狱回来了。

    长安,秦王府。

    李世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大雪纷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