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劳役的命令,好在张超只是让每丁服役一月,只超出规定的十天,但因为今年洮州免租庸,百姓倒也能接受多做十天。

    洮州每天都在变化着。

    州城县城军府有士兵把守,道路上不时有联防民团的人巡逻,到处都是关卡,治安情况极好。战后的抢盗等,根本没有。

    之前有几个不开眼的,还想要趁乱抢劫,结果马上就被官兵搜捕到,然后被吊在洮州城门上荡秋千。

    到处都在忙着建设。

    田地没急着耕,但洮州的边市却没停止。

    相反一天比一天的热闹,边市已经被正式命名为洮州江心市。江心市已经初具规模,房子修起来了,商铺建好了,十字街道已经扩展为四街,有了九个区域。

    原来的十天一次边市交易,也改成了五天一次,逢五逢十就是大市,一月六次。另外不逢五逢十的时候,江心市也依然照开不误,虽没有那么多的商人,那么多的货物,但这里因为有了商铺、货栈,因此零星的交易也一样不少。

    张超在岛上不光建有交易所、拍卖行,还有商行,牙行、货栈等等。这些并不是公有的,也不是张超一人私有的,而是他让所有的洮州兵将以及官吏们一起合伙的,人人都有一份,官员相对多些。

    要说,有些类似于公廨钱。

    这些商行等赚的钱,就用做洮州的办公费用,以及是所有官吏将士们的奖金。奖金每月发一次,年底再发一次,就是把收益中的部分拿出来分红。

    至于洮州的关税,江心市的关税,则是用做府兵们的粮饷开支。

    刚刚的月初,张超已经给洮州的官吏、将士们发了第一次奖赏,拿到钱最少的普通府兵,也有五百钱,另外张超还给府兵们发了津贴,算是他们这个月都在当值做事的钱,也有五百。

    算下来,每个士兵都拿到了一千钱,另外还得了五斗粮,两斤盐,一匹布。

    拿到这些钱粮,府兵们都非常的意外,也相当的惊喜。刘使君说会有赏赐,原来真的有,还这么多。

    周边诸州,依然还没有重开边市,越来越多的商人往这边涌。

    现在洮州的江心市成了西南最大的边市,也是最大的茶马交易市场,另外青盐也成了一项大宗交易商品,唐人的茶、布匹、丝绸,甚至是木碗、陶锅等,都卖的非常火。

    张超的商行,不但做中介,帮他们撮合买卖货物,甚至还同时接受两边商人的货物预订,帮他们联络卖家,组织货物。

    吐谷浑马、牦牛、羊,各种药材,还有各种皮毛,江心市虽然开市不久,可已经迅速的成为了整个唐吐边境上最活跃的市场。

    有五千洮州唐军的保护,使得这个市场一直很繁荣和安全。尤其是张超的许多管理条例,以及市场的经营方式,让这个市场相当繁盛。

    张超也从中赚的盆满钵满的,关税、运输费、中介费,同时服务业,租赁业,真是赚了一重又一重,尤其是刚刚兴盛起来的青楼和赌坊,由于是洮州衙门独家垄断业务,虽然青楼和赌坊各有好几家,但经营偏向各不同,生意火爆。

    洮州已经能自负洮州的行政开支了,连官员们的俸禄奖金都能支付。五千多府兵的粮饷也自己解决了,甚至士兵们还能拿到津贴奖赏,士气高昂。

    只不过,做到这些,张超不是如传统的那种靠公廨田、公廨钱,也不是靠军队屯田,他靠的是商业是边市。

    一个不起眼的江心半岛,却迅速成为了唐、吐蕃、吐谷浑,以及周边大大小小的许多番族部落的一个交易中心。

    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利润惊人。

    现在张超缺的就是人口了,等人口充实了,到时城堡村寨也建立起来了,洮州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边关重镇,成为如张家口那样的商贸中心。

    每个商人前来,每人每马都得向洮州上缴十斤米,如果是其它粮食,还要按价折算。一斤稻谷只折十一两米。一斤粟米,折十二两米,如果是粟谷,只折八两米。

    这些粮食不能折钱交纳,只能缴粮,不管你是缴米缴谷缴麦缴粟,都必须是粮食。这让有些商人叫苦,使得他们每次来交易,还得费力的运粮来。

    但规矩就是规矩,没有人可以打破。

    连那些番商来,都得带粮来,当然,他们也可以用羊或者肉干等做折抵,都有折抵的标准。

    洮州目前还无法供应五千多府兵的粮食,张超只能用这种方法自筹粮食。

    不过很快就有聪明的番商和汉商,他们开始从附近地区收购粮食,然后运到洮州来,专门卖给那些来洮州互市的商人们。虽然价格很高,但对于不少商人们来说,他们宁愿在洮州买粮上缴,也不愿意自己采购运来,路上运粮太麻烦了。

    对此,张超无所谓,只要有粮入仓就行。

    不过张超在洮州增内新增加了一项税,交易税,依照是二十抽一。凡在洮州商货交易,都二十抽一。

    此外,在洮州开设店铺,还要征收住税,五十抽一。一些较小的店铺,则是定额包税。

    出边境有关税,不出境则有过税,过税较低,百分之二征收。

    洮州境内多设卡,但一次只征一次。如果交过一次税,那么同一人的同批货,其它关卡免征。但只要出入境,都要征一次百分之五的关税。

    关税、过税、住税、交易税,洮州设立的四种税收,都属于商税。张超特别成立了一个课税局,负责课税征收、稽查。

    张超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税监局,用以监督征税收税。

    他虽然自己设了四种商税,却绝不许下面的人再巧立名目,胡乱收费的。一个市场,固然征税有需要,但也不能乱征乱派,那样只会让一个市场完蛋。

    张超设了四种税,加起来税收不少,但边市不是普通的中原内地的市场,这里的交易,因为有特殊性,因此利润极高,就算完税后,依然有很高的利润。

    为了应付逃税走私者,张超还专门成立了缉私队。

    有了钱就能买粮,就能维持好洮州这块地方。等府兵家眷们过来了,到时还能拔款帮助垦荒屯田,甚至是官府出钱买牛打造农具,出租给百姓。

    长远来看,洮州最起码得自己耕种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能够自产自足粮食,这里才真正的能够安全了。

    甚至有了足够的粮食,还能供应这里的市场,让这里可以保障更多的商人的需要。

    目前,光靠那些商人上缴的那点粮食是远远不够的,张超得拿出不少钱来购买粮食,从外面买粮,最大的麻烦不是购粮的钱,而是运粮的花费。

    洮州是个好地方,能开垦的河沟谷地有很多,这里水也充足,地也平坦,是个陇上水乡。但要把这里开发出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移民,安置移民,垦荒,修建水利,同时还不能忽视军事,总之,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因此如野利部这样的,张超实在没有多少功夫陪他们闹。

    “兵马已经点齐了吗?”张超问。

    “回都督,点齐了一军两千六百人!”乙速孤神庆回道。

    洮州有五千多士兵,野战是两个军的编制,而驻守则是六个军府编制。只要是不出洮州境内,张超这个边州的使持节都督,有权调动辖下的这两军士兵。

    今天第二章加更,还欠十一章!求订阅求打赏啊!


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四更!)

    第四更送上,求订阅求打赏!

    “姓名?”

    “柯庆!”

    吏员提笔写下柯庆两字,然后头也没抬继续问道,“原籍哪里?可有亲属在洮州?”

    “原籍灞上白鹿乡张家沟,不过多年前随父至江淮投亲,并未有亲属在洮州。”

    史员抬起头,目光警惕的打量着眼前这个中年男子,看着很普通,三十出头,衣着普通,长相普通,眼神也很普通。

    “并未有家属在洮州,那你怎么来了洮州,可有保人?”

    虽然刺史说过,欢迎中原的汉人百姓移民来洮州,但却得对于他们的来历身份查详实,绝不能让来历不明混进来。

    柯老爹在一边忙道,“长官,柯庆是我本家侄儿,早年随我那堂弟外出,前几年我那堂弟堂弟媳去世后,柯庆曾回来寻祖,我们都是确认过的。这次他听说来洮州能有田分,便跟着一起来了,我愿意替他父女担保。”

    “你还有个女儿?”吏员问。

    柯庆把女儿唤到身前,“这是我女儿,柯青,今年二八。”

    吏员仔细的打量了柯青几眼,又看了看柯庆,然后又看过了柯老爹的户贴和身份牌。

    “按规矩,你还得找四户张家沟的村民为你做保。”

    柯老爹直接从旁边叫了几个人过来,一一出示户帖和身份牌,都是张家沟人,如今是白鹿村民了。他们都愿意为柯庆做保,史员验过后,终于给柯庆发了户贴和身份牌。

    “按户贴上的地址,到所在乡去报道,然后分田。”

    柯庆来自张家沟,但因为白鹿村一百户村民已经满了,因此他只得分到隔壁村去。

    拿到这张户贴和身份牌,柯庆父女就能去分一百五十亩地。七十五亩是永业田,柯庆看着那户贴微笑。

    “爹,以后我们就是这洮州编户齐民了。”

    柯青也笑着道。

    若是在中原,特别是在关中灞上,想要落户可没有这么容易。但是在洮州,有个来历,再有五个保人,他们就能落户在这里。甚至不管过去他们是商是工,到了这里都能成为编户齐民,成为良民,从新开始。

    “爹,我挺喜欢这里的。”

    “那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买些田地,买些山坡,再买些牛羊,买点奴隶,嗯,还可以在城里开家客栈,那种兼营货栈,同时也替客人中介买卖货物,帮他们订货的客栈,卖酒卖茶卖饭菜,也提供住宿!”

    “爹,那样的客栈得好多钱呢,还得很多人。”

    “咱们有钱人,你忘记咱们在张记钱庄还存了四千贯钱了吗?足够我们在这里买下一大块地,建个农庄,然后再在城里开家客栈了。客栈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有间客栈。”柯庆笑着道。

    “爹,你真不担心齐王找咱们麻烦?”柯青小声问。

    “怕什么,爹这辈子从来没怕过谁。咱们现在可是在洮州,这里天高皇帝远,三大王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再说,有谁知道我就是聂庆呢?我这副面目,见过的人都只知道是柯庆。”

    洮州安抚经略使衙门。

    安抚经略使虽无品衔,但却是个钦差衔,这个职衔可比刺史或都督更高级一些。不过仅看这个头衔的安抚和经略两个字,就知道朝廷虽然给了张超一个大权,但却并不希望张超在这边搞风搞雨。

    刚打了一场莫名其妙三线开战的大唐,此时也急需要舔伤口。

    江淮之乱还没有平定,李孝恭、李靖捷报频传,但战事还在僵持着,一时半分估计还灭不掉江淮军。

    朝廷打退了突厥,但并没有赢。不说此前李道玄战死,平阳受伤,光是被掳掠的北地百姓就不下十万,无数村庄城镇被抢掠一空,焚为白地。最终虽然突厥退却了,可唐朝也没占到便宜,双方依然维持着战前的边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