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父他们股份,一起合伙经营,本来就很好。

    “组建南海贸易商行?”

    “嗯,海上本来就有一条远洋贸易航线,但一直以来都只是民间商人在跑。我打算联合些勋戚们,一起出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有人的出人,一起搞家大的商行,打造海船队伍,商通南海和西域万国。”

    这家南海贸易商行,其实就是相当于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拥有强大的实力,以及很大的海外贸易权力,甚至能够殖民。

    在李超的计划里,这家公司应当是公司合营,朝廷拥有一定股份,然后就是勋戚们拥有大部份股份,再给一些商人们些股份,三个阶层。

    朝廷、权贵、民间商人,都参与其中。

    计划中,朝廷占两到三成股份,而贵族们占有五成的股份,再给普通的商人们两成股份。

    “那到底谁说的算呢?”

    承乾对于商业的事情并不忌讳,他跟着李超许久,对于钱的力量深有感触。有钱就好办事,不论是个人还是朝廷,都离不开钱。

    承乾有些奇怪,如果这个南海商行真的赚钱,那干嘛要拉上朝廷,还要拉上许多民间商人。拉上这么多人,最终到底谁说了算呢?

    “我们把发行股票,拥有股票就拥有股权,按股权来控制商行。但我们把股票设为两类,一类是有投票表决权的,就是拥有对公司的决策权的票,一类是没有投票表决权,不参与决策表决的票,这类票只享受分红收益,没有决策表决权。”

    李超计划里,贵族们的股票就是有经营决策表决权的,而朝廷手里和商人手里的票,就是没有表决权的。

    同样的,就算是贵族们手里的股票,也不相同。

    贵族们拥有的表决权股,也分为普通表决权股和多数表决权股,比如普通表决权股,就是一股只能享受一票表决权。而多数表决股,则是一股拥有多票表决权。

    通过这种办法,那么公司的股东虽多,但最终能够成为决策者的,却能集中在贵族股东手里。而贵族股东里,真正拥有决策权的,是那些手里握着多数表决权股的核心者手里。

    李超暂时不打算弄限制表决权股和优先表决权股。

    暂时就是表决权股和非表决权股,表决权股里有单股表决权股和多数表决权股。

    南海贸易商行,将是一家投资众多,实力强大的远洋贸易商行,他会有大量的商船、船长、水手甚至是武装船员,以后还可能会建立殖民地、租界这些海外商港、城市。

    这就需要极大的投资,而且这么大的商行,如果只是由一家或者几个家族来建立控制,未免风险大,也容易被人眼红攻击,拉更多的人来,减轻投资风险,同时也能与更多的人结成利益同盟,能扛更多的风险。

    而通过几种股权结构,又能保证这家商行虽然股东多,但操控掌舵的人却是受保护的。

    “商行决策,就是按股票来决策。我们以拥有表决权股的股东,建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上,以表决票数来选出商会的董事会。选出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最后由董事会来选拔任命商行的总经理等管理层。商行的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团队,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股东大会向全体股东负责。”

    “凡拥有商行的股票,那就就是本商行的股东。股票转让,但股票性质不变,始终为表决权股和非表决权股,单股表决股和多数表决股。我们可以约定每年给股票派息分红!”

    “老师,听着很复杂,但也好厉害的样子。”

    “谁拥有多数表决股,谁拿单股表决股?”

    这个李超早有算计,能拿多数表决股的,必须首先得是自己人,这样能保证商行的稳定性,其次,必须得是实力强大者,还得本身在某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比如李超,财力雄厚,同时在茶酒糖等商品方面是大佬。而如越南张仲坚家族,他们在航海贸易这块,是大拿。再比如太子,官方身份响亮,有他在,什么事情都好办。拥有多数表决股的股东,不需要太多,这批家族,手握着最重要的多数表决股,就等于实际上能占据表决股票数的大多数,能够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这些家族,其实就是李超预定的董事会成员。

    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董事们其实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撬动整个商行,取得控制权。带上朝廷和民间商人,以及大批权贵,能让商行的实力更雄厚,资本更强。

    而李超要建立这样一家商行,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贸易为了赚钱。

    他还为了带领大家,向海上拓张,给汉文化里,加入一丝冒险进取开拓的精神。

    世界那么大,不用总一直盯盯着中原这块土地,还有那更广阔的世界呢。哪怕只是撒下一颗种子,李超也觉得很值得。

    谁知道,这家南海商行,将来组建起来后,会不会有朝一日发展成为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呢?


第704章 木兰舟

    李承乾对于组建南海商行很有兴趣,大海、帆船这些在他少年的脑子里似乎拥有无穷的魅力。

    “老师,我要当董事。”

    “你怎么不要求当董事长呢?”李超笑问。

    承乾自己推动着轮椅,靠近点李超的桌案。“董事长当然得由老师来当啊,我当个董事就行了。”

    其实董事会这套,在大唐已经不新鲜了。因为几年前李超就弄过一回,李家原来刚起步时,弄了七八家国公合伙,也拼凑起过一个董事会,李超就是董事长,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他们都是董事。

    不过那一次,纯粹就是瞎胡闹,国公们也没当真,就李超自娱自乐而已。但这回不一样,李超打算建的这家南海商行,募集的股本金额打算直接弄一百万。

    一百万贯,不是一百万钱。那可是整整三十万块的银元,十八万多枚金币。

    金额相当具大,因此股东也会非常的多。

    直接发行一百万股,每股就是一千钱。

    而决策股虽然也是一千钱一股,但还会有些附带的合作条件,比如李家的商品、张家的航线等。

    募集这么多股本,投资这么大,当然就不能再是自娱自乐了,得有一套详细的规则。认可的,就一起加盟,不认可的,当然就算了。

    不过就算是投入那么大本钱,招募那么多股东,但最终这家商行,依然还是如各大豪门们经营产业的模式是一样的,都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李超就算成为大股东,他也不会亲自在里面挂名经营,李家会选一位优秀的掌柜管事,代表李家。

    承乾身为太子,当然也不可能让他在一家商行里当什么董事,哪怕这家商行规模再大,肯定也不行的。

    “你可以找一个自己信的过的人,代替你在商行里面,做为你的代表,担任董事等职。”

    李承乾有点失望。

    “当然,你选出的代表,只是在台前,你还可以在幕后掌控嘛。你的代表,当然是代表你的意见,他还是听你的啊。”李超笑着道。现在各大豪门甚至勋戚士族,哪家不是这样。谁会亲自抛头露面的经营产业啊,都是选出管事或者亲戚等,让他们在外奔走操持,但大的方向,肯定也还是这些当家人在幕后把持操控的。

    他们只是认为经营商业有失颜面而已,但哪家不经营产业?

    “老师,我没有这样的人啊。”承乾叹气。

    他虽然已经有一个东宫,也有不少官属。但东宫重要的官员,现在基本上都是有朝官们兼任的,比如李超是太子詹事,马周是太子中舍人,房玄龄是左庶子,杜如晦是右庶子等,李超还兼了一个太子左卫率呢,东宫的重要武卫都由李超率领着。

    李承乾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几个心腹。

    “老师你帮我推荐几个人吧,李家管事多。”

    “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帮你。”

    李家最早也没有人,早前李超还得自己抛头露面主持生意呢,但等有了些实力后,李超也不再抛头露面了。一开始,人是秦琼程咬金他们给的几个。后来自己买了几个,再后来娶了崔莺莺,她带来不少人。

    然后是李超名声大了,主动来投效的。

    渐渐的,李家现在门下也收罗了一大批人。

    承乾主要还是太年轻,要不然,想投太子门下的人不要太多。李世民夫妇对太子管的较紧,宫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他们以前身边的老人。人是可靠,但都是皇帝皇后的人,并不是很让承乾满意。

    “老师你在做什么呢?”

    承乾看着李超桌上好些图纸,不由的好奇的问。

    “一些海船的图纸!”

    “海船图纸?”承乾越发的好奇了,这个老师总让他觉得无所不能的样子,现在居然还在研究海船图纸。

    他转着轮椅绕到李超身边,凑过去看着桌上摆开的图纸,这些用铅笔画的图纸,很详细,各种线条图形,还附有许多数据。

    虬髯客他们远渡重洋的海船,称为木兰舟。

    这种船跟花木兰没有关系,是用一种叫木兰花树干做成的巨型远洋海船。这种船相当大,可同时搭乘六七百人。

    结构坚固而且抗风浪能力还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都声名远播,甚至在波斯湾中航线行,因为船身过大,这些船只能依靠在后世伊朗南部的港口,货物得换小船才能继续向西航行至幼发拉底河口。

    虬髯客等中原海商,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固安全的木兰舟远洋贸易,他们还拥有很娴熟的航海技术,擅于利用季风扬帆航海。

    虬髯客他们的商船,每年都是在冬季等候季风到来后,在冬春季出航到南洋各地。而在夏秋时,他们就会从波斯、印度、南洋等地扬帆起航回中原,或者从中原航行到新罗和日本去。

    李超跟张仲坚已经算是达成了合作协议,虬髯客也把这些海上的具体情况说了许多给李超听。

    李超听的都不敢相信,隋唐之时,居然就有了这么成熟的航海技术。

    对于木兰舟,他也很好奇。

    虬髯客给过他木兰舟的图纸,还有不少详细的数据。这种船,应当说还是比较古老的,远不及后世的宝船、盖伦船等大帆船,可他们却依然就靠着这样的船,能一直航行到波斯湾去。

    让人惊叹。

    更让人佩服的还是他们对于季风的掌握和利用。

    也正是因为他们早就掌握了季风的利用,使得以前的海商们,在海外的时候因等待季风而要暂时居住海外,珍珠岛的那些汉商,最早正是为了等候季风而暂时居住在那里。有的人后来在当地开起了商铺,有的人娶妻生子,还有的人则是因为逃离中原,有家难回,渐渐的,许多人不再回去,珍珠岛等航线上,就有了许许多多旅居在外的汉人。

    不过惊叹之余,李超这段时间对隋唐时的航海技术做了仔细的调查之后发现,木兰舟其实也没有那么牛,航海技术也没有超出时代的限制。

    这时代的航海,其实不是那种李超原来想象中的直接从东南沿海,一直航行到波斯湾。而是分段航线,比如从广州出发的木兰舟,可能只航行到交州。船进港,货物下船,然后再转由交州港的船装货南航,航行到林邑,换林邑的船到珍珠岛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