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厥战士已经全都整装待战,一个个都在准备着冲入楼烦关,大肆屠杀劫掠。

    寒夜漫漫。

    晚上霜风起,慢慢的霜风冻的人牙齿直打战,也把那心头的亢奋一点点的浇灭。

    一壶酒已经喝尽,那盘牛肉也吃的差不多了,时间过了许久,但人却迟迟不见回报消息。

    “派人过去看下,到底怎么回事!”

    再次派出一队斥候后,突利坐下。

    心头有些烦燥。

    “再温壶酒,再来盘牛肉。”

    突利把石坚叫了过来,“坐,陪本汗喝点。”

    第二壶酒喝完,然后第三壶。

    

    天亮的时候,突利喝完了三壶酒,整个人眼睛通红,里面全是怒火。

    一夜过去,又是毫无收获,城头上依然没有半点回应。

    “要不再等等?”石坚问。

    突利一脚踹翻了面前的小几案,拔出了腰间的刀,直接架到了石坚的脖子上,“你耍我?”

    “可汗何出此言?”

    石坚丝毫没有慌乱,很镇定,镇定到突利刚才心里的那点怀疑又打消了。

    升帐,聚将。

    一大群的突厥将领到来,大家连着吃了两夜霜风,都很是不满。

    “可汗,既然关里没有反应,那咱们就直接攻吧。”

    突利红着眼睛,现在真是骑虎难下。

    手里的粮草不多了,他从马邑来楼烦,就是要找突破口的,现在不可能这个时候又退回去。而且退回去了,他一样拿马邑没有办法。

    可面对着连续沉默了两天的楼烦关,突利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

    他不知道关城里的人有没有暴露,还只是没有找到机会。

    “可汗,不如让康庆入关,若是已经暴露了,那没办法,若只是找不到机会,事情还有可为,让他搞清楚状况。”石坚很体贴的在旁边为突利献策。

    “也好。”

    突利也想直接攻关,但见过楼烦关的高大,也在马邑城下吃过攻城的亏后,突利并不想去硬打楼烦关城。

    “要不你也进关去看看?”突利望着石坚道。

    “有康庆进关去就好,我的外貌比较显眼,就还是在可汗这里呆着就好。”

    突利点了点头,对石坚再次放心了一些。

    “那就这样,让康庆想办法多带点人进去。”

    一群突厥将领们望着突利,“可汗,那我们现在?”

    “继续等!”突利咬牙答道。

    楼烦关下。

    康庆带着一队人马,做商旅打扮,还没靠近关门,便有一队唐军守兵骑马出来围住。

    “我是太原石家商团的管事康庆。”

    康庆看到身边假冒他手下伙计、护卫的突厥士兵都把手摸到了刀上,主动的喊道。

    “哦,原来是石家商团啊,你们可真大胆的,这个时候还敢在塞北,真不怕突厥狼崽子们把你们给杀人劫货啊。”

    一名唐军队长笑着说道。

    康庆在突厥人的注视下,伸手掏出一张纸。

    “一点小意思,给兄弟们喝茶,辛苦了。”

    有了这张纸,唐军守卫的盘查便有些例行公事的感觉,随便翻了几下,然后道,“嗯,你也知道,照老例,你们可以过关,但得交税,另外刀枪这样的家伙什是不能通关的。我们要扣留,但放心,只是暂寄在此,等你们下次再出关的时候,你们可以再认领带走。”

    “这我知道,麻烦兄弟们了。”康庆感谢的笑道。然后一伸手,又是一张纸递了过去。

    唐军便再不说话,在前带路,引他们入关了。

    “那唐军怎么那么好说话?”突厥斥候首领警惕的问康庆。

    “那是李记钱庄发行的庄票,也称银票、钱票、支票,我刚给那军官的是二十贯的庄票,不记名见票即兑付的庄票,大唐十七道三百余州,如今有近二百州都是通兑的。”

    “一张纸值二十贯铜钱?”突厥斥候首领有些惊讶。

    “确实如此,李记钱庄的庄票非常方便的,信用很好。”

    突厥斥候们一路小心谨慎,越靠近关下,越紧张,康庆甚至能听到他们呼吸变的粗重。

    “放轻松些,这些守军我都熟,平时没少打点,他们不会为难我们的。”

    吊桥放下。

    康庆带头踏上去,后面的突厥斥候紧张,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城楼上。

    如凤凰展翅的城门楼上,摆着一张茶桌。

    阳光透过云层,斜斜的落下,照在茶桌旁的几个喝茶人身上。

    李超端着一个紫砂茶杯,在手里慢慢转着,看着升腾的水汽,低头轻抿了一口。

    “天气晴好,阳光正暖,坐在这高高的城门楼上喝茶,看着这城下的风景,倒是挺舒适的。”

    李秀宁也抿了一口。

    李超喝的是红茶,她却喝的是蜂蜜花茶。

    “柯庆回来了。”

    一边的苏烈喝的是煎茶,这是以前传统的喝法,茶里加了许多的调料。他还是喜欢这种茶,更有味道些。

    “我现在是真佩服那些突厥人了,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么麻木、愚蠢,居然到现在,还能沉的住气,还在想着里应外合夺下楼烦关呢,这些人啊,这白日梦做的,真不忍心惊醒他们啊。”

    “确实是这样的,都三天了,突利凭什么以为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他们呢?他们离这里不过十余里地,这得是多么一厢情愿啊。”李超抿了口热茶,也是笑的很开心。

    三天,这三天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李超相信,这三天又消磨了突厥人许多锐气士气。同时,突利的军粮又少了三天的。

    “老师,咱们还不动手?”苏定方问。

    “急什么?突利的白日梦做的正好,我们得厚道些啊,扰人美梦总是不好的。他要做梦,那我们就给他造梦,他梦做到什么时候,我们就陪他玩到什么时候。”

    反正这样拖下去,对唐军更有利一些。

    李超急什么呢。

    只要突利不掉头,那李超就不会让尉迟恭、单雄信他们出来。

    “那倒是辛苦了尉迟将军、单将军和牛将军他们了,也陪着在外面风餐露宿了三天。”李秀宁道。

    “为了能把突利这九万兵马吞掉,这点苦又算的了什么。”李超一边看着城门处柯庆带着那队突厥人进城,一边很平静的说道。


第775章 六扇门

    “李相在风陵渡北上去了河东,目的地是楼烦关。”

    紫薇宫御书房,一个宦官向李世民禀报,这个宦官却是李超的老熟人。内侍省的王太监,平日里仿佛人畜无害永远都在笑着的老王。

    可连李超都不知道,王太监不但是内侍省的两个太监之一,还是李世民手里最隐密的一支势力的首领。

    王太监还是六扇门的首领。

    六扇门只是一个代号,名字来源于衙门的大门。

    官衙的大门有个特点,无论多大的州县,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州县衙门也俗称六扇门,衙门里的差役、书吏则俗称为六扇门里的勾当。

    六扇门和八字墙一样,算是衙门的标配。

    但此时,王太监所统领的六扇门,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扇门。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夺得大唐的最高权力,既为了防范太上皇和废太子们的势力,也为了扫清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的绿林豪强,于是李世民建立了一个秘密的训练基地,训练战争中的少年孤儿,名为鹰犬,这支势力,就由李世民的亲信王太监暗中统领,并取代号六扇门。

    到了眼下贞观元年底,在李世民的暗中授意和支持下,在王太监的积极努力下,现在的六扇门,已经是一个集武林高手、江湖豪侠、密探、捕快、刺客为一体的秘密组织。

    这个势力由王内侍统领,十分隐密,只向李世民一人报告。六扇门的任务,也从原本最初防范太上皇和废太子旧部,监察隋末乱军余党,到现在的暗中监察宗室、百官、将领。

    六扇门不仅仅是自己训练鹰犬,也开始直接在江湖上招募网罗人手,这个势力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

    六扇门有一个重点盯防目标,那就是当朝宰相,太子老师李超。

    王太监手里,有一个专门的李超秘密档案,里面记载着六扇门里鹰犬们收集到的各种李超的消息。六扇门在李超身边不断的安插间谍、线人,有李世民从宫中赐给李超的宫人,有派到李超府上的侍卫,有应聘上门的仆佣奴婢等。

    这些人就是一双双眼睛和耳朵,盯着李超的一言一行,然后按时上报。

    王太监定期汇总这些消息,然后制作成档案,秘密进呈给皇帝。而李世民也对这情报非常看重,每次都会认真的阅读,甚至亲自做询问。

    听说李超没去朔方,却去了河东,还去了楼烦关,李世民哦了一声。

    “李靖没有遵守李超的命令退回长城关隘,李超也没按计划去朔方。”他喃喃的念诵着。

    “陛下,李相国身边的眼线回报,李相对陛下一如既往的忠心。”王太监小心的说了一句,他觉得李超人不错,一直很疑惑,为什么陛下似乎对李相国很不信任的样子。似乎自从太子坠马之后,皇帝就不再是对李相国毫无保留的信任了。

    如今陛下依然重用着李相国,可对李相国的监视却越发的紧了,六扇门前前后后在李超和李府身边安插了无数的眼线。

    可这么久了,那无孔不入的眼线,依然没有发现半点李相对陛下不忠,甚至是有半点怨言的证据。

    李相对大唐皇帝陛下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忠心于君。

    李世民没有回答王太监的话。

    “继续监察李超,记得不要暴露了。”

    王太监小心的点头,他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皇帝做了两年皇帝,越发的深沉了,犹如一汪深潭,深不见底。以前他跟着皇帝,还能猜测出皇帝五六分的想法,可如今,他看不透皇帝了,就如皇帝对李超的态度。

    以前那真是无保留的信任,无比的信任。可现在,依然重要,但这信任,却不再是无条件的了。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隐隐为李相国感到难过。

    待王内侍出去了,李世民将手里的密报在烛上点燃,然后扔进了炉中,看着那纸片一点点被火焰吞噬,最终化为了灰烬。

    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李世民叹了口气。

    他也想信任李超,但当了皇帝之后,他不可避免的想的更多了。李超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李超,地位不再普通,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李世民不得不考虑更长远些。

    “朕不是不信任李超,朕只是希望能够保全李超,不希望过多的放纵,让李超走上错路。朕只希望和李超君臣一场,能够有始有终。朕不是杨广,也不希望李超成为杨素。”

    对着那一堆灰烬,李世民在空寂的御书房里喃喃自言自语。

    “待这次北方战事过后,朕得调整李超的位置了。”他叹息了一声。

    晚上,李世民直接去了长孙皇后的殿里,皇帝经常来,因此宫人们早就习惯了,笑着上前迎接,又有人通报皇后。

    皇后殿外,一些宫人内侍看到皇帝进了皇后的殿中,都失望的回去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