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几年,他在相府也是兢兢业业,颇有功劳。

    前些天,夫人说了,让他从此姓李。管家不知道多兴奋,跟着家主姓,这可是管家最大的荣耀了,何况,这还是个皇姓呢。

    管家从衣厨里挑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那套衣服,那是相国亲自赐给的衣料,也是皇家赏赐的宫中御用之物,虽说不是那种需要供起来的东西,但也是相当珍贵的。妻子和女儿亲手帮他缝制而成,平时他很少穿,也就过年过节时穿一下。

    今天这个日子很重要,他把衣服找来穿上。

    今天不但是他改姓李的好日子,也是李相国府的一个大日子。宫里的旨意已经下来了,相爷的封地又增加了,增加了二百里,虽然这二百里新赐领地是在老将军以及几位小公爷的身上,但不管怎么说,李家现在是朝廷第一位实封领地贵族,还有五百里的封邑。

    穿上新衣新靴出了自己的那个小院,一路上碰到府里的人,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家里遇喜事,夫人们高兴,便都给了下面发赏钱,拿了赏钱,个个当然高兴。

    大厅。

    夫人崔氏翻看着账本,肚子挺的大大的,眼看着快要生了,相国还没回府,不过因为是二胎,因此夫人倒也不像原来头胎那么紧张,还能偶尔翻翻账本盘盘数。

    “管家,准备好了吗?”崔莺莺问。

    管家一脸笑容,“夫人,已经准备好了,早几天我们就已经吩咐下去了,外头的各个管事们,早就忙起来了。”

    “那就好。”崔莺莺放下手里头的账本,李家如今家大业大,但家里家外各处庄子商铺等,都有一套由丈夫亲自设计的完整账册表格,会计管账出纳管钱,还有管事们主管负责,加之有家里的帐户们定期查账对账,因此这方面相当清楚,崔莺莺看的账本,都是总账,一笔笔都清清楚楚的。

    年底了,一年的总账又要到汇总的时候了,去年一年,虽然北方依然灾情很重,但李家的生意却受影响不大,尤其是李家去年重点发展的是外贸这块,收获颇丰,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以及西域丝绸之路,这三条对外贸易商路,李家都是重点开发和参与主导者,在这里面,赚了不少。

    加之做的贸易商品加工产业,糖茶酒纸书等几项,也是获利极丰。另外,李家经营的矿产、生丝、瓷器等几样也赚不少,更别说李家手里还有极赚钱的钱庄当铺这些业务。

    钱赚了很多,但前年和去年,李记的钱庄,借给了朝廷不少的钱,此外李家的各个产业,也买下了许多朝廷的债券,这里面占用了不少的资金。

    接到丈夫最新的一封来信后,崔莺莺已经开始让家里各处产业抽取资金。朝廷已经决定分封诸侯,李家的那块封地,也终于拿到了手,突厥与大唐议和,原则上是以阴山为界,但实际上的和议书上,整个阴山山脉其实都是划在大唐境内的,大唐的边境,实际上把整个阴山山脉甚至是北面山脚的不少地方都划进来了。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李超的山北领地。

    封地不再是在突厥人手里,朝廷也正式把分封制度确立下来,李家自然而然的就要开始去建造自己的封地。

    与以往分田分地不同,这次是直接赐封的领地。

    虽然这个领地不比汉代的郡国权力大,许多权力都是阉割受限的,但好歹也是封地。

    就如税收,虽然朝廷要占三分之二,诸侯只占三分之一。但是,不管是正税、两税还有商税,诸侯都是能占三分之一的,而且这个没有上限,领地里能收多少税,就能得其中的三分之一,因此领地发展的越发,诸侯的税越多。

    诸侯们能享有的利益前景很大,前提是这领地能发展的起来。

    李家产业多,实力强,但赵国公领毕竟现在一无所有,得从头开始建起,李家现在下一步的重点,还是从各个产业中抽出资金,甚至调集人手,来全力建造赵国公领,以及李家的其它几块领地。

    丈夫还在赵国公领未回,家里依然是由崔莺莺主持。

    崔莺莺手扶着肚子,预产期将近,她希望丈夫能够早点回来。幸好丈夫北上不久,就打退了突厥人,要是耽误的久,她都以为只能自己一人在家生孩子了。

    也许是生二胎的缘故,这次怀孕期,她没有第一次那么爱罪,能吃能喝一切都挺顺利的,这本来是好事,只是也因此丰腴了不少,不但胸大了许多,连腰也粗了,腿也粗了,她都有些担心,丈夫回来后,看到她这样子,会不会不喜欢。

    她知道丈夫的爱好,喜欢那种高挑的,太瘦不喜欢,也不喜欢胖的,以前自己的身材也是很好的,但是现在就胖了许多,也不知道生完孩子后还能不能瘦回来。

    “管家,那这招募的事情就有劳你来主持了。”

    “请夫人放心,我和其它几位管家商量好了,已经从家里各处,挑选了多位管事,组成了由十三位内外管事组成的招募评审团。会严格按照夫人的要求,招募选拔的。”管家一如继往的是做事兢兢业业,忠心耿耿。

    崔莺莺点头,略显富态的脸上,挂着微笑。

    “我相信管家的能力,这事我就交给你了。招募选拔,是为了建设我们灞上李家的封地领邑,因此需要的是勤劳老实,忠心可靠的人。还有一点,也是相爷亲自交待的,我们招人,不问出身,不看身份,只选忠厚老实,有才能本事的人,不管他是奴隶出身,还是蛮夷戎狄出身,都是没有关系的。”

    管家点头应声,对这两点牢记在心。(未完待续……)


第806章 招兵买马

    外院,前厅。

    已经有一群人在等着李管家了,他们是李府选出来的内外十二位管事,一起与李管家负责这次的招募选拔。

    看到李管家出来,他们远远的就起身恭喜。

    “恭喜大管家了。”

    “贺喜贺喜!”

    李管家一脸全是笑,拱手一一回礼,“同喜同喜。”

    大家看着管家,都是一脸的羡慕。做管家,做到李管家这个地步就算是登顶了。两次蒙主家赐姓,几年来一直都做着李府大管家之位,不曾动摇过。更别说,人家李管家的儿子,如今都已经是一个六品武官了。

    李管家以前可是一个奴隶啊,一家都是奴隶呢。

    打今天起,钱管家便又成李管家了,这让他腰更挺了,背更直了,说起话来声音底气也更足了。

    面前的这十二个管事,都算是李家外方面的一把好手,许多人的办事能力那都不在他之下的,但是相爷和夫人,依然最信任他。家里能跟着姓李的,目前也只有他一人。

    “夫人很重视这一次的招募,我们身为招募评审,必须严格要求。”

    “李管家说的是,我们一定严格遵照夫人的要求办事。”

    “那好,咱们走吧。”

    大家都让李管家走在前面,然后众星拱月似的围在左右跟随。灞上李家,新朝顶级勋贵豪门,李家的一个管事,在外面甚至许多官员都得礼遇,而如李管家这样的李府大管家,哪怕是在这勋贵遍地的临时行在襄阳,也一样是有几分名气的。

    “今天第一场招募,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各项准备都做足了吗?”

    “嗯,做足了,我们抽调了一百多号人来准备,还从安保那边调了保安过来,另外也通知了襄阳衙门,他们也会派出衙役过来维持秩序的。”

    “这就好。”

    出了李府侧门,门外那巷里,已经停了一溜的马车。这些马车,基本上都是管事们的私家马车。李家的管事待遇很高,每年的收入都很丰厚。

    想做李家的管事很难,但如果能当上李家的管事,那收入绝对是丰厚的让同行羡慕的。

    只要能当上李家的管事,收入买房买车绝不是问题。哪怕就是刚当上李家管事,也能买,李家会向他们提供按揭借款,让他们能先买房买车,然后分期还款,提前享受这些。

    李管家因为在李家时间最久,兼之儿子还已经是六品武官,妻子女儿也都在府里做事,收入很丰,因此他的马车也是众人之中最好的。

    驾车的马是匹青海马,很雄骏,马车厢也是名家出品,装饰的也非常漂亮,空间大,舒适性高,速度还快。

    车夫为李管家拉开车门,还为他拿了一个板凳放在车门前,扶着管家上车。李管家很自然的享受这一切,他现在的薪水,已经足够让他过上很体面的生活。他在府中有小院居住,但也在襄阳城里买了一套不小的院子,还买了丫环婆子,请了车夫门子。

    李家对于管家他们这样的生活,并不反对,甚至是支持的。

    李家向来宽待下人,普通的丫环仆役都能有不错的收入,做为管事等这些高级下人,收入自然更丰。

    许多管事们不但有固定的薪水,还会有奖金,甚至在年底,还会有些分红。管什么产业,就有什么产业的分红,如果产业收益好,这分红的收益很高。

    管家在车厢里坐下,座椅是舒适的软座,能够很好的减震。听说家里准备新建一个马车工坊,要推出四轮的马车,不是那种普通的四轮马车,而是那种能拥有极好转向和减震能力的四轮马车。

    这种马车据说是定位于权贵地主和官僚们拥有乘坐,价格不会便宜,但舒适性能不用说,尤其是在城区中,更加合适。他已经考虑,等这马车出来后,也去订一辆了。

    管家这辆马车很宽敞,还有一个可以折叠收起的小桌,两边还有柜子,可以放许多东西,甚至能让四个人坐在这里喝茶开会。

    眼下他一人坐着,更加舒适,桌上摆着新鲜时令水果切好的果盘,还有一盘糕点和坚果,另有一壶正冒着热气的茶。

    他拿牙签插起一块冰梨,放入嘴里慢慢咀嚼品尝着,味道很好。

    吃了点水果,喝了杯茶,又尝了块糕点,马车已经缓缓停了下来。

    那个忠厚的车夫在车厢外恭敬的说了一声,“阿郎,到了。”

    管家嗯了一声。

    车夫才为他打开了车门。

    其它管事们都已经下了车,在一边等着了。

    “好多人。”

    李管家早料到李家的招募现场,肯定会有不少人,也一直强调要多加准备,可当他下了马车后,还是被招募现场的火爆景象吓了一大跳。

    “人山人海!”

    “是啊。”另一位管事也道,“灞上李家四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咱们相爷大唐第一功臣,拿到的是第一块封地,如今要招募人去建造封邑,愿意去的人非常之多。”

    “那是,我们灞上李家,仁厚之名谁人不知。”李管家抚须笑道。

    在襄阳城外,李家早搭好了大棚,然后设立了一个个的报名招募点,采用的是分类招募。

    李家要建造封地,需要很多人。

    但李家最需要的还是各种专业的人才。

    读书人、账房、大夫、兽医,还有木匠、石匠、裁缝等等,这些都是李家需要的人。

    今天招募第一场,也是优先招募那些人才。

    各个招募报名点前,都已经排起了长队,襄州衙门的衙役,甚至还有金吾卫,都派了人过来维持秩序,李家也从自家的李记安保调来了不少的保安。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