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布贝卡家族是纯粹的外来户,在中国根基浅薄的很,最最缺乏根基和人脉。他的孙子如果进入成均公学,几年同学下来那就等于编成了一张人脉关系的大网,一块对于他们家族最最重要的网脉,那时他家才算真正的融入陈汉顶层。

所以,千万别以为此刻他这个侯爵有多么的尊贵,别以为他要封侯了,就距离陈鸣有多么的‘近’。千金买马骨罢了。只是陈汉拿来摆在明面上的幌子,一个排位。索性,阿布贝卡本人也十分的识趣。

陈鸣当然不知道不远处的国宾馆里一个他并不挂在心上的人,同时也不把他挂在心上。

队伍出了鲁山,仪仗就被陈鸣抛在后面,在身边百来名亲卫的拱护下,快马向着武汉驰去。

此时的武汉汉口码头上,一艘不怎么大的沙船在万众瞩目中驶入泊位。

在汉口码头数百艘大小货船中,这艘不大的沙船就像鱼群中的一条小鱼一样,如果没有周边拱护的八艘战船,还有那些荷枪实弹的一个个士兵,这艘沙船一点也不引人瞩目。可是有了外在的衬托,它就是整个汉口码头最最受关注的明星!

没人知道这艘船里装载了什么。自从这艘船只抵到码头后,就直接由士兵做劳力,操纵着转臂式起重机,从船上吊下来一口口的大箱子。然后这些样子由部队直接护卫着,全部运入了一个空空的物资仓库中。

与这些箱子一块下船的还有几个黄头发绿眼睛的洋人,再多的,外人就看不到了。

踏着冰霜火速赶到武汉的陈鸣,盼望的就是这些箱子里的机器【零件状】与资料。

陈鸣去年就向英法提出购买蒸汽机,在瓦特蒸汽机还没有问世的情况下,蒸汽机这东西的实用性很内个啥。英法都不怎么重视这个东西,它们现在只能抽水么,还耗能巨大。而陈鸣为了掩饰自己的用意,对于蒸汽机的关注也很平平淡淡的,陈鸣把自己的主要‘关注点’放到纺织机械系列上,棉纺毛纺,包括珍妮机、卷轴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等一系列的新发明全在陈鸣的购置列表上。除外还有非工业性质的镗床,这东西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成品,就跟现在的蒸汽机一样,正处在实验室向实用性前进的阶段。

还有大量的科学仪器,主要是天文化学。海量的欧洲书籍,从哲学、神学到自然科学,反正这东西他又不看。陈鸣向罗伯特、佩里埃他们还提出了聘请西方技师,以及学者的请求,那都是有着丰厚的酬金的。

西方文明发展到现在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就是整个西方文明最最精美的结晶!

只是处在和平时期的欧洲,那里的技师和学者对于远渡重洋到陌生的中国来兴趣不大。

亦或者罗伯特和佩里埃他们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找,这次英法两国随船前来中国的技师和学者拢共只有十一个,其中还有四个因为健康原因中途留在了印度,他们都生病了。

陈鸣之前曾经向西方人透漏了茶叶、豆芽等等避免败血症的手段,这些事情有没有在西方引起轰动陈鸣还不知道,反正今年从上海、宁波、广州往西回的欧洲商船,可都有进购豆子。

然万里海波,危害人健康的何止败血症一样呢?那四个人在印度修养着呢。

或许有人会讲,以陈鸣现在的身份,只是眼下的这点东西,值得他亲自出马吗?可实际上陈鸣来武汉的官面理由却是一场工商署召开的以纺织业为主的商会议谈。自从明面上看,那些西洋来的‘奇淫技巧’还整不是他的菜。就是这一举动把陈鸣重商的名头给坐定了。

陈鸣不管这个,珍妮机、卷轴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这些玩意儿来到了中国可不能只被陈鸣自己握在手中,推广开来才是正途。而这个推广,靠的就是即将在武汉召开的纺织业商会议谈。

陈鸣还希望这个明年就将成立的纺织业总会能够凑出一笔资金,来公开悬赏更加先进的纺织业机器和改进蒸汽机。借这个机会,以后中国的《专利法》也会应运而出。

有这张虎皮在,估计谁也不会陈鸣来武汉是因为那些机器和书籍了。

满面风霜的赶到汉口,陈鸣在柳德昭等人的恭迎下到了落脚地,稍作休息就亲身抵到了那个储备仓库。大大的仓库里一座座铁木相交的机械已经被组装好了大半,陈鸣也真正见到了一眼珍妮纺织机,而不再是图纸上了。

“怎么样?看了这些有何感触?”

摸着还未完成组装的蒸汽机,陈鸣对身边的柳德昭、潘振承、韩腾等人说道。

柳德昭之前已经看过了这些机械的相关介绍,潘振承、韩腾等也一样清楚这些机械的作用。他们现在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介绍书时候的震惊和不敢置信。

“西人奇淫技巧之能,巧夺天工,匪夷所思矣。”

区区几个器械,同等的人力、时间里,竟然能使得棉纱、布匹产量暴增数十倍。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他们几个都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怎么会不知道布匹、棉纱大降价后的深重影响。想想都不寒而栗!

“万幸有殿下明察秋毫,明见万里。使我华夏亦有此利器。否则西人棉、纱愈贱,倾销于我国,久必生祸乱。”柳德昭继续恭维着。

似乎一点都不知道这种机械如果落到了商人手中,如此短时间里迅速在中国铺展开来,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经济又会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那水力织布机等器械根本不是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们可以拥有的,如此棉纱、布匹在未来几年里就会大幅度的降价,对于小老百姓来说,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柳德昭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这一点。但他并没有对陈鸣说。韩腾、潘振承也没有说。因为他们的背后与无数商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反倒是刘武在陈鸣返回住处后提出了这一点。

“成千上万破产的农民,受到巨大冲击的小农经济……”陈鸣脸上流露出一抹怅然,但没有说什么,而是摆了摆手让刘武退下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前世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屁民的陈鸣,真心解决不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劳动力问题与小农经济瓦解、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和谐共处’这一‘悖论’。

这俩问题是一体两面的。资本发展,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崩溃瓦解;而想要小农经济继续持续下去,资本又如何得到他们足够扩张的需求市场呢?就跟英国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一样,就跟老美的南北战争一样……

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或者用上辈子的话来说,就是减少农村居民,增加城镇居民,解放劳动力!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残酷,很不人道。但它确实能让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被逼无奈的从田地里走出来,能让中国的内需市场不断地发展、扩大、壮大。

一切工业国家都首先要有一个最先的基本盘,那就是国内市场。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时代!

如果中国继续陷入小民经济,继续走在自然经济的路上,万万千千的老百姓在地方上都能煳口度日,将来复汉军就是打下了再多的疆土,那也是海滩上的沙堡。经不起冲击的!

说不好听的话,中国历朝历代开边填边的百姓,不多是穷的叮当响的贫民么?英国人开发殖民地不也是靠着国内穷的叮当响的破产者、无产者,乃至罪犯吗?

说起本质来,那都是一个理儿。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可这句话如果换个壳子,放到最下层的农民身上,那就是——他们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去想别的路——移民——吧?

土地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也是最能束缚老百姓的‘生产资料’。

不把这个盘子砸烂,以后美洲、东北、外东北、南洋、澳洲,狗年马月才能凑够人去填满这些地皮啊?

经济上的破产至少能让百姓移民的主动倾向更大更旺盛一些吧?如此总好过官府拿鞭子抽着,拿刀枪吓唬着,一路哭爹喊娘,跟上刑场一样的‘移民’好吧?

这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至于国内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逐渐集中,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为原材料供应。陈鸣不奢求如后世老美、欧洲那样的先进农业,要面对现实,现在科技水准还达不到那个地步。但中小家庭农场模式也比佃户、自耕农模式强啊。

陈鸣是水准真正有限,很多事情都要走一步才能看下一步。万幸的是他是一个穿越者,怎么说前瞻性上还是靠谱的。

——前途是绝对光明的,可道路上也他么是绝对曲折的。摸着石头过河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西方来的汉学家

商会召开了,那些代表着西方文明精华的机械,陈鸣也看到了。可是陈鸣的兴致却一下低落了下来。是刘武的发问太沉重了吗?

确实。陈鸣心里现下沉甸甸的。

他的这一决定未来的后果可能(一定)就是中国万万千千的小农经济破产,也就是万万千千的农民破产。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祖辈生活的故土,进入到陌生的城市里辛苦谋生,或者在未来的某一时候被官府以‘赤贫’为理由,强制的送上移民的道路上。

只要一想起来数以百万、千万的农民绝望无助,‘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陈鸣心理面就沉甸甸的。

商会议谈陈鸣只在开幕式上露了一个脸,就再没有露面,但他全部的意图被毫无改变的执行了下去。

各地纺织业的大佬们被珍妮机、水利织布机等给震惊了,继而就又喜上心头。至于未来注定的棉纱、布匹大降价对男耕女织的农家产生的影响,这些人才不在乎呢。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些机器能为他们赚取多少的钱!

陈、黄、高三姓权贵出资开办的华夏制造公司,刚刚宣布成立,在武汉的厂房还都没有奠基开建呢,他们公司的产品就被大批的纺织业大佬挥舞着钞票——金圆券,订购了两千多台。

很高很高的数量。珍妮机、卷轴纺纱机、水力织布机……,两千多台的总数啊,这个数字估计都不会比现下的英国机械数字少了。可这个数量多吗?一点都不多。

在场的这些人里肯定有很多人打着另找洋人购买机械,或是拿到了机子后自己找人来仿制的主意。否则的话,两千多台的数量再翻一倍也不止!

陈鸣露了一次面就不再出现了,反而是跟随船抵到武汉的欧洲技师、学者们聊起了欧洲的事情来。

陈鸣现在对欧洲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了,第五次俄土战争还在激烈的进行着,在过去的一年里,俄国人的第1集团军在多瑙河区舰队的协同下,于西历2月占领了久尔久,3月封锁了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要塞。多尔戈鲁科夫将军的第2集团军在亚速海区舰队的协同下,于6月25日攻下了彼列科普,并占领了克里木。

而奥军主力推进到俄国边境之后,俄第一集团军转入积极防御。该集团军分3个集群在一千公里的正面上作战,从6月到10月多次击退土军优势兵力(12万人)对多瑙河左岸的进攻。俄国舰队在地中海的胜利,促进了北非地区的埃及和中东地区叙利亚的阿拉伯人反土起义的爆发。

可以说第五次俄土战争,局势正在向着毛熊倾斜。但是优势还不是太过于明显,奥斯曼军还有着一定的战斗力。陈鸣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璀璨的将星啊!

除了整个欧洲关注的俄土战争以外,其他的地方都还保持着和平。但很出乎陈鸣预料的是,在后世耳熟能详的《不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