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野平北听到三井石关于组建银行的建议后,沉吟良久,面上他不动声色,心里却大吃一惊,接着又觉得这是一个搞日本的好机会。因为他知道长崎的对岸,一千五百里外的上海,很快的中国就要发行纸币了,到时候三井家族的银行如果也成立了,他们会不会也发行纸币呢?

三井家族的兑换所,经营京都和江户等地的汇票交易,就像晋商的票号,是日本最早的有组织的金融机构。五六十年里,幕府依靠三井将银两从长崎到大坂到江户,大大缩短了时间,还降低了风险,三井家族也由此获得了地方大名和幕府的信任。

所以三井家族如果成立了银行,继而发行有保证金的银行券,也不是不可以的。这银行券与纸币之间有着就是有着再大的不同之处,两者之间也是有着相通之处的,纸币就是由银行券蜕化出来的。中间可是学问大大的有,而日本就现在的金银比值,真的搞出了纸币来,那场景就太美妙不过了。

当时的三野平北组织了一下言辞说道:“银行不是说开就能开的,一是要资金雄厚;二是要有合格的经理人才;三是要信誉良好;四是要天下时局太平。”而这些东西对于三井和现在的日本似乎都不成问题,只要中国不对日本真正的动手。“如今看三井家是完全符合。既然贵族已经走通了幕府和各地方大名的路子,承蒙看的起三野,我三野平北愿意看到一个属于日本的银行出现在长崎。”

“鄙人也在经营钱庄,阁下应该知道,最近两年三野钱庄的资金二度有了巨大的难以令人置信的转变,让三野钱庄的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刚刚涉及到钱庄业务的我并没有太过杰出的经营,依靠的只是源源不断地资金。而这些资金来源说起来也十分简单,我所做的不过是以低息从中国上海的商贸银行套款,然后以高息出贷,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我甚至都没怎么主持过钱庄的具体事务。”三野平北是全日本都屈指可数的商贸银行的甲级信用商,从商贸银行的贷款利率当然要比乙级、丙级、丁级的要低了,而中国银行的利息对比日本又要低一截。只要他能够保证按时偿还贷款,当然可以用商贸银行的钱来为自己赚钱了。

“原来如此!”三井石恍然大悟。

三野平北的钱庄是近几年里日本发展最快的钱庄,资金源泉充沛的令人难以置信,虽然跟三井家族的兑换所还有很远很远的差距,却也在三井家族调差三野平北的时候受到了本家很多人的关注。而且三野平北的资金来源不明,这也是三井家族为什么把三野平北放在最后头才来找上门的一个原因。

他们可不是查到了三野家族是华裔的事情。

在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一百多年里,作为幕府好基友的日本佛教在整个日本社会从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幕府培育佛教,把佛教当做整肃一神教的工具,幕府要求一神教徒必须改信佛教,称为宗门改。全国人民都必须作为施主编入当地寺院类似户籍的宗门人别改账之中,称为檀家制度。而谁要出远门的时候,则必须先由你所在佛寺开出某某不信一神教的证明书,被称为寺请制度。简单说,德川幕府时期的佛教寺院,很大程度上就是派出所。或者说德川幕府其实并没有培育佛教,他是在培养片警……

迁移到日本前的王家本身就是佛教徒,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靠着双方不断加深的‘友谊’,在长崎福济寺的存档中根本就瞧不出半丝儿他们是华裔的记录。

当然了,王家能做到这一步实际上也跟福济寺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这座寺庙俗称泉州寺或是漳州寺,是由福建的漳州、泉州侨胞发起创建。宽永五戊辰年(公元1628年)中国僧人觉悔,在弟子了然、觉意的陪同下来到长崎,在岩原村主的土地上建一寺庙,奉祀天后圣母,这便是福济寺建立之始。随后的第二十个年头,由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的唐通事颍川藤左(本姓陈)与同乡人集议,延聘泉州府安平县籍的僧侣蕴谦戒婉前来住持,扩大该寺,广建庙堂,规模宏大华丽,一时成为长崎港最壮观的寺庙。之后的百多年里,该寺都是从中国延聘漳州、泉州出身的高僧任住持之职,其中有不少是擅长书法绘画的高僧。他们都留下了不少画幅和墨迹,延宝九年【西历1681年】,长崎发生大饥荒,诸多的书画墨迹被出售,每天煮粥赈济饥民。

在中日矛盾还远没有走到明治维新之后的时代里,在长崎的唐人坊还是当地日本人眼中富人别墅区的时代,王家要遮掩一下自己的身份太简单了。自然,这里面有三井家族实力还相当有限的原因。

王平北实际上就是一个金融掮客,干的就是高利贷的经营,当然手段要高明,可风险也大,如果没有一定胆量和手腕是没有办法从事这种投机生意的。

但这不仅没让三井石感到失望,反而让王平北受到了三井石更真挚的召唤。因为用人想来唯才是举,而不是单纯看重血脉的三井家族,从来不怕自己的手下人或是合作对象精明高超。

“三井家族的银行在下个月就会正式成立,日本人开银行,银行券、支票是一定会发行的,纸币或许也过不了多久。”王平北不认为有什么人能抵挡的住三五被的利润。

纸币与保障金,再加上政府信用,一两银子发行个三五两银子的纸币,不要太轻松了。“现在上海的日本人应该已经见到中国纸币的模样了。”

“这消息如果传回日本,三井家族即使能忍受得住,幕府也会忍不住的。”

“可以预见,德川幕府一定会插手进来。那些地方大名,尤其是债台高筑又有着武力基础的外样大名们,也一定会插手进来。”日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度。

王平北现在完全不把自己当做一个日本人来看待。祖宗的影响还在,中国的实力也完全碾压日本,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当一个日本人,而不做中国人。在他知道陈汉的太子殿下,现在的皇帝陛下要搞日本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日本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了。

在日本生活了三十五年的王平北也从来没觉得‘天皇’两个字和‘九州岛’这个地理名词是那般的刺耳朵,现在的他却是一想到小小的日本君王竟然敢自称天皇,就气不打一处来。且‘天皇’这个称谓还是当初李治的名号,李治死了才十年,小日本就拿起来用了。

一想到这个民族一边跪着对唐宋中国屈膝磕头,喊着‘爸爸’,一边却带着‘天皇’的帽子洋洋得意,自吹自擂,王平北就禁不住恶心。简直是让人呕吐!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看看现在的王平北,这句话真的是再正确不过了。

“嘿嘿,日本人什么时候搞纸币我不知道,但要是把日本人搞纸币的消息传回国内,陛下一定会忍个三五年!”等到整个日本都开始用纸币了,等到日本地方上的外样大名也开银行发银行券,甚至是发行纸币了,那再对日本动手,整个日本的经济都会崩掉吧?

在日本这么多年,唐飞鹏很清楚日本外样大名与德川幕府的真实关系。那就像强盛时候的中原王朝与北疆游牧民族,灭不了,只能羁縻。而当中原王朝没落的时候,那些当初臣服在脚下的北疆异族就会再次向着中原张开满嘴的利牙。

对于萨摩、长州这些百万石的强藩来说,他们与德川幕府可没什么真正的忠诚。何况现在的外样大名哪一个不是欠了一屁股的外债?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德川幕府拿纸当钱用,而自己无动于衷吗?

日本会有的乐子瞧得。

第五百五十七章 刺杀

“油茶来啰,五香油茶……”

南京城的街道上传来了买油茶的熟悉吆喝声,绝对的汝州嗓音,隔着马车传进了陈鸣的耳朵中。“去买几碗油茶,用银角,看那小贩怎么找钱?”

马车内点着熏香,味道很淡,沙发式的座椅上陈鸣一身便服,马车周边六个随从,但是在马车的四周人流当中,数十名侍卫正混迹其中。陈惠已经离开了,纸币这东西在国内推广也大半个月了,陈鸣今日出宫就是要亲眼来看一看。

挑开点马车布帘,透过那道缝隙陈鸣看着不远处的小贩伸出个手指头跟那侍卫比划了比划,然后利索的拿出两个竹筒杯,从大大的油茶壶中,带着一种茶博士沏茶样儿的美感,利索的在两个竹筒杯中倒满了冒着热气的油茶。

这东西在南京这地界属于‘舶来品’,之前根本就看不到的。也就是陈汉迁都这里来之后,大批的河南、湖北功臣将士涌入南京城来,把中原、湖北百姓爱喝的油茶也带到了这里。

“老爷,油茶是一角纸币一杯,竹筒杯两角纸币一个,两杯油茶加竹筒杯一共六角。小的给他了一个银角,那人找回来五块铜圆。”两杯油茶已经被人接了过去,侍卫向陈鸣出示了买油茶的找回来的五块铜圆。

陈鸣眼睛看着侍卫手心里的铜圆,认认真真的数了一遍,略作点头,然后把窗帘一放,人倚在软软的沙发里闭着眼睛,无数个念头就在他心里转过。

油茶和竹筒杯的价格并不虚高,让他重视的是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义。

五个铜圆,六角纸币,一个银角子对一块二角纸币,一块银元对十二元纸币。老百姓们已经自觉的把银元与纸币的兑换率定格在一银元十二元纸币了吗?

陈鸣心里高兴又担忧。他高兴的是,官方定格的兑换率在民间得到了认可,没有出现官方定的兑换率是一比十二,现实买卖中却是一比十五,乃至更多。比如刚才那个买油茶的小贩找给侍卫的不是五块铜圆,而是六块铜圆,四块铜圆就顶六角纸币,那就悲剧了。那意味着,民间百姓对纸币的认值要比官方定律低得多……

可他担忧的呢?就是眼下这一比十二的兑换率只是一个前期的优惠时间,等到五月中,三个月之后,官方的兑换率就变成了一块银元比十块纸币。那个时候民间的震动又会怎样呢?

“去买两份生煎……”

马车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路,陈鸣就闻到了一股肉香。他让侍卫去那店里买上一次,这家生意是店面,不比之前的买油茶的,那是熘达街沿途叫卖的。这一次侍卫给的是纸币,侍卫不吭声,看那店老板是自己把钱找了,还是问了后再找钱,找回的是纸币还是铜圆。结果是纸币!

由小见大,这些小商小贩当然不能代表整体国人,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于陈鸣来说是很有必要很重要的。“这心里总算是有数了。”纸币发行了半个来月,各地兑换数额还没有汇报到汇总到中央,虽然地方政府还有国安部门的眼睛一直牢牢盯着市面,汇报都说无有骚动。可陈鸣不亲眼看一看如此放心呢?

之前的几个月里纸币准备充足,总印刷额就足足有五十亿!从一分的面额到最高的一百面额。

“殿下,李裀遇刺了……”陈鸣就要让马车往评事街笪桥去,那里是南京城真正意义上的繁华商业中心,比夫子庙可要繁荣多了。虽然在后世它一丁点的名声都没有。但是现在,笪桥这座横跨在古运渎上的单孔石拱桥,是赫赫有名。

陈鸣觉得,现在的秦淮河夫子庙与评事街相比,应该就是后世城市的游乐园与商业中心。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李裀遇刺了。“人死了没有?”陈鸣嵴梁瞬间挺直。

“生死未卜,正在接受抢救。”

“在什么地方遇刺的,什么人干的?可有抓到凶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