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年前,德川幕府的当代将军德川家治的嫡子德川家基在一次狩猎中突然的死去,时年十八岁,尚无子嗣留下,而德川家治的另一庶子贞次郎又早夭,因此家治并没有了男嗣。

有人说德川家基的死是因为中了毒,德川家治发狂一样搜索了一阵也没有任何发现,可不管怎么说,德川家治都已经绝后了。虽然德川家治当时才四十出头,但以他努力半辈子都只生下了两个儿子的本钱看,绝嗣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日本的贵族家族经常有绝嗣的。德川家治没儿子了,他的堂兄弟家中可有的是儿子了,过继一个就是。老中田沼意次建议立里德川治济八岁大的儿子德川治齐为家治养子,这建议跟德川治济是时便在田沼意次的手下做事有没关系,就不可言喻了。

反正德川家治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可怜之前的十年里他都在为废除天皇而努力,在不停的抹黑天皇,动摇天皇在民间的基础。哪能想到自己一转眼就绝了后,一时间家治都认为是自己做了错事被天照大神给惩罚了。

——没有了后人,就算他把天皇搞了下去,又能如何呢?

只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家治生病的时候,南京方面派出了一对太医院的圣手名医前去看望,这本算是陈汉对日本的一次抚慰。

可没有想到这俩太医的到来为家治的悲催命运迎来了转机,第二年他后宅内先后三个女子怀上了身孕。

九十九拜都拜过了,就差一哆嗦,八岁大的德川治齐就能正式成为德川家治的养子了,一切却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

后宅一下三个女人怀了身孕,谁敢说里头就不会有个带把的?

后继有人的德川家治自然不愿意再过继养子继承自己的大位,这要真有儿子诞生了,日后幕府内可就有的乱搅了。

且德川家治现今不过四十来岁,完全可以再撑二十年,得到儿子长大成人。

日本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悄然的转了个大弯,原时空位面的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被蝴蝶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三个女子为德川家治诞下了两男一女。德川家治至此不仅后嗣有望,还多了个选择呢。

江户的将军府中迎来了新的春天,德川家治的身体不仅好了,对待陈汉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恭敬、感激了。

而陈鸣这边在对此事感到稀奇的时候,也趁热打铁,为德川家治再上了一层保险,后者的嫡女被纳为了莒王正妃。

所以,德川家治是陈唁的正牌老泰山。此次德川家治亲临南京,陈鸣没有前来迎接,这不合道理。但陈喅却出现了。

陈鸣的六个兄弟里,老六陈喅和老七陈哲年纪最小,一个十五岁,一个过了年才十三岁。现在还都在成均公学里上学,而不是跟那几个十七八九岁的哥哥们一样,已经各自在皇帝那里讨来了差遣了。

陈鸣自己是定下规矩,皇后正宫之位不加外血,坐上皇后位置的人必须是纯种汉人,而坐上皇帝位置的人也必须是纯种的汉人。但是他的那几个小兄弟就不需要顾忌这个了。

除了老六莒王陈唁定下的正妃是个日本人外,老七申王陈哲的老婆就是个暹罗人,是当今暹罗王郑昭的姐姐。这不能算是和亲,却也算是和亲。

陈唁和陈哲虽然不能算是当今皇子,但他们绝对是陈汉皇族的一员,是当今皇帝的骨肉兄弟。

这两件事被敲定了之后,德川家治手底下本来还有点波澜的议论声瞬间平息了。没有谁再说将军幼子太过年幼,恐日后接替大位的时候还不能胜任的鬼话了。

因为今后,德川家治那两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不仅仅是德川幕府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他们还是陈汉一字王的妻弟了。

郑昭也是如此,他那个躲到了寺庙中保全了性命的姐姐跟陈哲的婚事一定下,郑昭的暹罗王位就立刻稳固了三分。

陈喅并不觉得娶一个幕府将军的女儿有什么不好,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强援不是?

整个日本可是东方的第二大人口国,两千多万日本人就是一笔雄浑的财富。

所以翁婿俩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陈唁拉着德川家治的手,说的话是好不亲热。“泰山大人这次来南京,就多住些日子,看一看,玩赏一番中国风物。虽然这冬日不比其他季节,却也别有一番风情。孤王求的皇兄允许,从太医院还特意请来几位杏林圣手,好好地为您调理一下身子……”

当然,陈喅为德川家治准备的还有一番‘身外之物’。比如他已经在陈鸣跟前给日本多求了几个留学名额,还有他身边的门客也将分出一部分随德川家治来年返回日本,这是德川家治求而不得的。

中国这些年,连连的对外征战,开疆扩土,那新出的世界地图可不仅仅在中国本土热销,还随之传扬到了日本。德川家治看着地图上那小小的东瀛群岛,再看了看现今中国翻了几倍的国土面积,那眼睛都通红的跟兔子一样,都要嫉妒坏了。

中国连连的对外征伐得胜,那就意味着中国的强盛强大。日本国内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叫嚷着‘师从中国’,不仅从军人,还要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师从中国。盛唐的时候他们已经跪过一次了,现在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心服口服的跪一次又何妨呢?

德川家治也想跟在中国的屁股后边摇旗呐喊,分上一杯羹啊。

中国人现在是亿万富豪,东瀛就是个家徒四壁的穷光蛋,中国爹爹手指头缝里露出一丁半点,都能让整个东瀛吃的肚儿圆。

要知道,如今日本人在中国服役的武士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数字比幕府手下直属的新式军队都要多,后者也才三万来人。挺身队的大名就是在日本都如雷贯耳。

虽然很多挺身队队员在站稳了脚跟之后,都纷纷把自己在老家的亲人接出了日本,或是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比如日本、福州、烟台、青岛等,可家人依旧留在日本的人还是不少的。

这些人每每寄钱寄物回日本,其家人在日本的‘富裕’生活不知道让多少穷的只剩下一把刀一条命的下层武士羡慕的眼红。

在德川家治启程来南京之前,他收到了女婿陈喅递过来的一封信,在信中陈喅为德川家治出了一个好点子——组织一个劳力输出公司。

就是德川家治自己在日本招募好了人手,然后派代表来中国跟各大劳动力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然后派出手下的日本劳力前去完成合同。其赚的利润的方式可以有三种,一是从中抽成,抽劳力薪水,也不能太多,10%,甚至是5%;二是赚取佣金,只管输出劳动力,并且按时验看、监督日本劳力的工作环境,依照陈汉的相关法律,还有在签署劳力合约的时候制定的规章制度,维护日本劳工之利益;

这种法子赚的利润或许不如第一种多,但胜在省时省力;

最后一种最麻烦,就是德川家治自己在上海、广州哪里先收购一个具有建筑施工资格的公司,显然借壳新生,自己包工做工。

这最后一种的利益是最大的,但麻烦也是最多的。条条款款涉及到方方面面。

德川家治笑的都合不拢嘴了,心中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更得意于女婿的给力。

日本现在是什么局面啊?

社会困顿,民间穷苦。

新兴的大工厂纺织业将就有的纺织模式完全更改,而除了三菱给出的薪水和条件还不错外,其他的纺织厂是一家比一家压榨人。

借着中国人对外移民,还有开发了印度、南洋、美洲和天方世界的缘故,中国境内的布匹价格比之当初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一些中国的布商甚至都跑来日本收获了。以三菱为首的一批日本纺织企业,总算是有了一丝喘息之机,还因此而变得更兴旺。

因为中国内陆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品质更高的长绒棉了,印度棉花的价格在不断下挫,这就给了日本纺织企业生存的空间。至少,他们凭借着日本廉价的劳动力,可以比较滋润的养活着自己。

可是日本的贵金属外流问题却根本无法解决。

除非日本再来一次闭关锁国,否则他们国内的白银黄金就不断地向中国流淌。

德川家治现今做梦都怀念二十年前的‘美好’日子。那个时候的日本多么安逸啊。而现在日本要是敢再玩闭关锁国,中国人的东南水师就敢火烧江户。

日本现在能够做的就只有人力输出,治安队、挺身队吞吃了日本大批的下层武士,让一个个破产的武士家庭得到了延续。哪怕这些人忠诚的对象已经变成了中国,那么很多人都离开了日本,德川家治也半点不在乎。

日本永远不缺少穷的只剩下一条命一把刀的下层武士。

德川家治可惜的只是这些人赚到的金银。

华元可是能兑换成金子的。

如果这些人把每年赚到的华元都转入国内,日本的华元储备就将迎来了一个大膨胀。日本政府手中有了足够的华元,那么他们再跟华商、中国政府交易的时候,就不用拿黄金去抵消了。

现在陈喅就为德川家治出了一个好主意,大批的日本劳工对外输出,这些人赚的是华元啊。而人身却又是由幕府来控制的,他们赚取了华元就要寄回国内供家人们花销,那么通过银行的手,这些华元就可以转变成日本幕府自己印刷的等价值日圆……

虽然按道理说,这些日圆也是能兑换成黄金的,但这些人只要有开销,黄金怎么的也没有日圆方便,绝大部分的人拿到了钱是要去花的,至少大部分是要去花的,而不是一五一十的储存起来。

这是个很好很妙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幕府财政上的窟窿,德川家治得到这封信后是大喜过望。依照这个法子他都能玩一下‘改革’了。

……

“陛下,德川家治座船已经抵到了下关码头,莒王殿下与之相谈甚欢……”

第七百九十八章 俄国使团

张家口,大雪飘飘中,一辆有轨马车在一匹匹挽马的拉动下驶入了车站。

策伯克多尔济裹着一件熊皮大衣,在一个金发的俄国人伴随下走下了马车。

陈汉不仅有内阁换届,还有大阅兵,这消息被俄国驻南京的大使穆拉维约夫迅速通报给了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然后策伯克多尔济就成了俄罗斯使臣,他身边的年青人是副使,带队前来南京。

接到这一消息的陈鸣十分的欣慰,策伯克多尔济是一个代表,俄罗斯人能以他为使团正使,说明了现在的土尔扈特人在俄罗斯境内的地位,说明了圣彼得堡对于土尔扈特人的信任。

他们此来当然是为了光明正大的看一看陈汉的大阅兵了。

兵者,国之重器也。阅兵盛状,浩荡非常。

观之景,可审一国情。

俄罗斯人是不愿意放弃这一机会的。

……

几年不见,张家口是更加繁荣了,车水马龙,人流如梭。在策伯克多尔济眼睛,这座张家口城放到俄罗斯内绝对是一座大城。可是在中国,抡起城市来,似乎没有谁会把张家口放进第一列?

策伯克多尔济脸色阴沉,内心却是高兴的。

中国越强大,土尔扈特部将来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或许他们真的有独立一国的那一天呢。

俄罗斯副使叶普根尼·维克托罗维奇·普鲁申科,是一名情报官,观察更是细致。他骑在一匹温顺的蒙古马上,缓缓的走出张家口朝南的城管甬道。

打张家口前往通州,俄罗斯使团五十余人在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