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9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速增高,在汪辉祖任职的这五年里,蒙古草原的沙漠化竟然有了反弹迹象。

可以说,汪辉祖在蒙古草原的沙漠化问题上,是丢下了个大烂摊子让吼人收拾的。

作为下任的农牧林水产大臣,吴学礼在蒙古草原的问题上持减产意见,也就是消减蒙古草原上的羊群数量。但这会引起严重的经济问题,会大大降低国内的毛纺织自给率。短期内还没有太多人支持他的这种想法。并且吴学礼的这种观点也不为陈鸣所喜——这太没有技术水准了。

……

夜深人静。

沈国贞尤未入眠。

已经是十二点了,他仍坐在桌前,在鲸油灯下读着手中的书。

沈国贞并不是一个学问大家,他在中国‘士林’中的名誉也从来没被谁冠之以‘大儒’俩字过。如今连着两个晚上都熬了夜,眼睛里密布血丝,红得如兔子一般,细心无比的浏览着手中的这本书,这真的是很反常。

沈国贞的精神非常集中,每隔十几分钟,他便会将手上的书册翻,这本旨在规范地方咨议局议员推选资格和要求的册子,字数并不多,只有五大章四十七条25000字。沈国贞却翻来覆去的将这本小册子看了足足五遍。

若不是明白知道这本书是出自刘文、朱世海等人之手,又与新儒党的异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国贞是绝对不会翻看这等枯燥无味的书的。这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

就算他对着未来的《推选法》皮毛都不知道,江浙省咨议局里还会有人敢把沈家的人选掉吗?

沈国贞可是司法大臣,下一任内阁他不出意外的话依旧会是司法大臣,执掌天下法院和监察院。得罪他了,不怕被人悄悄的算总账吗?

但沈国贞并不想继续接着干司法大臣了,他想当次辅。首辅大臣他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但是左右次辅他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皇帝似乎真的不准备插手内阁的其他事物,除了敲定了首辅大臣为庞振坤外,就是把吴学礼提拔了上来,接下的位置至今沈国贞也没有看到陈鸣插手的蛛丝马迹。当然了,内务大臣的名额是有规律的,一直来都是国安、军情两部一把手轮流做,外人插不得手。

可这也足够让朝堂沸腾了。

没有皇帝压制,那就是各凭手段。

但要知道沈国贞是司法大臣啊,各地的警局也在他的负责之下,警局的力量当然不能同专门的情报部门相比,但也不是一丁点‘侦查’能力都没有的。而且他在朝中的人脉强大,至今都察觉不到皇帝对其他内阁人选的制定,沈国贞绝对自己还有希望往前多爬一阶。

熊炳章直接退休了么。他身体不好,资政院都没有进,直接回家荣养去了。

这就腾出了一个次辅的位置来。而庞振坤又上位成功,如此两个次辅都空了出来,作为老内阁的沈国贞要是还不起上一点心思,他这五年的司法大臣就白当了。

当然,沈国贞想要上位,也面临着很强大的竞争,谢瑚、郑闻,那可也是老资格。

尤其是谢瑚,早年的岭南副留守,柳德昭年代他就入阁为民政大臣,五年前外放吕宋任巡抚,现在重新杀回南京,瞄准的必然不是一般的内阁大臣。而且邮政、农牧林水产、司法、文教、财政、内务、民政、外交这八个位置当中,外交、财政,那都不是一般人能奢求的,谢瑚在地方上任职经验丰富,可在外交和财政上就差点了。这俩位置显然不适合他。内务更是军情局和国安的自留地,也不可能由谢瑚担任。

剩下的农牧林水产是吴学礼的,那要是瞄准了普通的内阁大臣的话,还可选择的就只有邮政、司法、文教和民政四个位置了。

这是个位置当中,民政大臣的重要性比邮政和文教是重多了,排位比司法也要重。这个时代的民政部门可不是陈鸣上辈子的民政部,在地方上,民政局的排位是政府部门中第一位的。民政局长的绰号还是小天官,寓意指的是过去的吏部,吏部天官。一定意义上民政局就是小一号的县丞,强势的民政局长可以在政务的很多方面插上搜,还兼任组织部长,牛逼着呢。

而郑闻也一样不可小觑。因为郑闻的背后有熊炳章的支持。而熊炳章不仅自己在皇帝跟前比较有脸,他同汪辉祖的交情也很好。郑闻跟熊炳章、汪辉祖都出身前清官员的幕僚,幕僚系或者说师爷系,在陈汉政坛上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官职、资历和功绩上,郑闻的份量还差一些,但他要是有了前任首辅和右次辅的共同推进,那赢面就比沈国贞厉害了。

既然入阁了,他们彼此间的资历、功绩就不会差多少。这个时候人脉的重要性也就尤为重要。

沈国贞现在面临一个抉择点,他要不要跟他手中翻阅的这本书的‘作者’联系一下?

这也是豫王殿下的意思。

一本《推选法》竟然扯上了刘文,这家伙可是全天下众所皆知的陛下心腹啊。在文教部侍郎的位置上一坐二十年,在陈汉政坛的顶尖层次中的位置不高,权力却不小,在朝堂上的份量更重。

他的亲兄弟刘武,三十多年里始终待在陈皇帝左右,侍从室的大主任已经做了好几年了。而侍从室的品阶名义上低部级尚书半格,但谁会真正的这样看?刘武的绰号可是‘刘御前’!

刘文的出现似乎就可以看做是皇帝对这份《推选法》的最直接态度。从某个侧面上也说明了新儒党异类们的价值。

在沈国贞眼中,这世上的东西截然两分,于己有用,以及于己无用。

而人,也一样如此。

在还没等到一个有用之人的回复前,沈国贞就算躺到床上,也是一样睡不着。

油灯中灯油一点点的减少,但沈国贞等待的消息却始终不见回音,今夜或许还是一个空等。最后他在又一次看完了手中的书后,将手上的书丢在了桌案上,躺在床上呆然的望着窗外。

不知过去了多久,窗户外的漆黑被一抹灰白给代替……

又一天过去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中国的官儿

透过玻璃窗,一盏灯笼飞快的接近庞振坤的书房,而灯笼后的光影中,两条人影疾步前行。

很快,门外传来了一嗓熟悉的声音:“老爷,戴大人回来了。”

就在沈国贞连连活动的时候,庞振坤也在活动,只不过他的目的是巩固地位。皇帝已经为他搭好了台阶,庞振坤还需要给石头做的台阶上刻上一些花纹,让它变得更加威严。

庞振坤停了一下才出声回应:“荷之【戴衢亨字】啊,进来吧。”现年四十五岁的戴衢亨是庞振坤的秘书,同时也兼任着内阁办公厅副主任。

他原籍是安徽休宁隆阜人,但因为战乱逃到了江西大庾。父亲戴元第是满清翰林院编修,可以说就算没有陈汉革命他也没啥大前途。叔叔戴均元、哥哥戴心亨都是由进士而步入仕途的满清官员,戴家可以说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但戴衢亨则不一般,他不是满清的进士,而是陈汉的进士,才二十二岁就中了陈汉朝的进士,并且是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入仕二十三年,戴衢亨如今已经是从三品官员。等到下个月庞振坤正式成为陈汉朝的第六任内阁首辅大臣,戴衢亨也很可能会再高升一级。内阁办公厅和皇帝身边的侍从室是一个级别的,一把手官比大部侍郎衔。换到兔子时代,就等若是副部级的。

“相爷。”戴衢亨进来后对着庞振坤行了个礼,递上一封书信:“这是沈阁老的回信。”

戴衢亨口中的沈阁老就是沈初,乃现任的文教大臣。当然这一任之后也是要去资政院的。

沈初也是江浙人,但跟沈国贞是完全两码事,崩看他们同出江浙,还一样姓沈,还一样是书香门第,可血缘上俩人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前者是遭了秧,被鞑子判罚于披甲人为奴,后者可是正儿八经的江浙官宦世家。

庞振坤很清楚沈国贞的人脉和影响力,沈家在江浙都能称得上第一名门了,汪辉祖如日中天的时候,汪家的名头在江浙也要弱沈国贞一筹。庞振坤就很有必要跟第二沈拉一拉关系了。

沈初的家族名头是还要弱沈国贞一头,但沈初家族也是有资格与沈国贞家族并列‘江浙二沈’的。

“嗯。”

庞振坤的神情出奇的平静,似乎眼前的这封信根本不是他等候了俩仨小时的回信,表情完全看不出一点急切和烦躁。伸手从戴衢亨手上接过回信,打开来看。很快的,笑容就浮现在他的嘴角,庞振坤便难以自抑叫了一声,“好!”

信里的笔记充分说明了沈初的态度。

庞振坤在内阁的人选定论上有自己的算盘,他所中意的左右次辅里头可没有沈国贞的位置。现在沈国贞在这儿上蹿下跳的,这让庞振坤很不高兴。

虽然从某种方面来讲,他们应该算一国的。与豫王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具体到实际事物,那还是有着不小的分歧的。

戴衢亨垂首待问,聪明的秘书是不会去关注上司的失态的。

庞振坤兴奋了须臾片刻,便放下了信,和声问道:“沈阁老还说了什么?”

“沈阁老赞同相爷支持法国人的看法,说欧洲事,两强争霸比一家独大更有利于我朝。但是法国之政乃歪门邪道,与华夏之道南辕北辙,法兰西可用而不可取!”

沈初说的看似是对欧洲局势的看法,但实际上又那里真是在褒贬欧洲的英法争雄啊,这实际指的是江浙的情况。而沈国贞同新儒党的异类们虽然还没亲密的接触,但无形中已经走近了三分。沈初是坚定反对这一点的。

而新儒党异类归异类,他们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同沈国贞搅合在一起了,沈国贞的实力自然就再加强了。沈家在江浙的影响力过于重大,对于中枢政府可不是太好。欧洲是两强争霸,江浙也该学一学欧洲的啊。而沈初的家族是愿意做这个挑战者的。

庞振坤嘴角微微扯动,在灯光下露出了一个嘲讽的微笑,官员啊,天生的演员,就没一个不虚伪的。但沈初既然如此有自知之明,他就可以安心了。

“辛苦荷之了。今晚就在客房歇息一宿。”这是庞振坤对戴衢亨的表扬。不是谁都能在下任首辅大臣的家里睡觉的。

戴衢亨自然满是感激的退下了。庞振坤从桌上抽出一本账簿,打开来端端正正的将这笔‘交易’记了下来。

当庞振坤可以放松下来休息的时候,一股安心感涌上他的心头。

又给自己拉来了一个同盟。

沈初在文教部多年,亲自主持了多所大学的建设、筹备工作,在如今社会可以说影响力很大的。能把这样的一个人拉到自己的船上,那是在给船舱底儿增添了一块大压舱石啊。

只要这几日的情况持续下去,庞振坤不愁在廷推的最后关头插不上手,自然也不会发愁在新时代来临的时候,控制不了内阁。

沈初已经七十了,他早就在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了。现在他进了资政院,与庞振坤几乎没有利益冲突,但实际地位却真真的再弱了沈国贞老大一截。

当一个人走到一定地位的时候,那他就代表的不是自己本身,而是一个集群的利益。

后世的人常说,灯塔国的总统乃只是大财团手中的傀儡而已,是被人推到前台的玩具。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政治人物,背后岂能没有力量支持呢?这么说他们也是背后力量的傀儡吗?

那当然不是。因为这当中有一个区别。有一个以‘自己’为主和以‘自己’为辅的区别。

江浙二沈的背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