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正因如此,王源才敢于说那些假大空的话,王源就是要利用这种事前掌握的讯息进一步让剑南的将领们感受到自己的英明决断算无遗策。说起来有些可耻,但王源深知在这年头是需要个人崇拜的,所以除了公孙兰外,谁也不知道内情。
  不知内情的剑南军将士们提心吊胆的走完了泸水北岸的二十里古道,终于前军禀报听到了滔滔水声,王源立刻带着众将赶往前方,站在十几丈高的山崖上往下看去,但见一条莽莽大河在山崖底部滚滚而过,就像一柄利刃将脚下的谷地一切两半。而对岸也是壁立数十丈的悬崖,通向姚州的道路在这里被一分为二。一条倾斜的羊肠小道一直通向崖下,通到下方的奔腾的河滩边。
  “副帅,这便是泸水了,两侧山梁宽度在三十余丈,原先有索道栈桥连接,姚州失守之后,索道栈桥被南诏蛮兵烧毁,现在无法渡河了。”策马立在王源身边的宋建功介绍道。
  王源点头道:“这个位置是否便是泸水之战遇袭的位置?”
  宋建功道:“正是,副帅瞧两边的山林,蛮兵藏在林间根本就看不见,他们摸到近前我们在知晓。这帮蛮子赤身裸体披着草木等物,当时天色昏暗,我大军忙着渡河。他们摸到近前便投掷出毒瘴,顿时这片河岸中全是毒瘴,数千兵马都死在这里。毒瘴迟迟不散,鲜于大帅随即下令撤退。可惜了先渡河过去的两万多兄弟,在河对岸被全部击杀了。”
  王源听他叙述当日的情形,眼睛看着周围的地势,确实够凶险的。两侧的山林蔓延到谷地百余步之处,蛮兵们可以借山林的掩护逼近百余步之内,这是极其危险的。遥想当时战事突发,毒烟弥漫之时,能想象出当时鲜于仲通和众将的恐慌。
  “当时你们用何种手段渡河的?”
  “索道栈桥被毁,大帅出兵之时便命剑南道各都督府准备了一千艘船只随军抵达这里。之后便凿宽通向崖下的道路,将木船运往下方河滩之中,将士们便是坐着船渡河的。一直渡了一天一夜,才过去两万八千人,而蛮兵就是那时候开始攻击的。”
  王源皱眉道:“这么湍急的水流,八万人靠着小船来回渡河,那如何能成?”
  李宓道:“副帅,现在我们又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了,若无船,咱们如何渡河?”
  王源道:“无船也可渡河,这里其实最需要的是重建一座索桥否,则即便拿下姚州,将来的给养物资如何供给,兵马百姓如何交通?我知道这个想法很荒谬,但我正打算这么干。”
  “造桥么?”李宓宋建功挠头不已,这事儿可不好办,副帅不愿用船只过河,也只能是造桥了,但这桥如何造法,那可是困难重重。
  王源道:“先不谈造桥之事,这里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地方,虽然现在是中午,但今日显然无法有所行动。诸位即刻下令在此扎下营盘,命士兵将两侧山谷蔓延而下的树木尽数砍伐殆尽,杂草也全部砍伐干净,军营百步之内不准有任何遮蔽之物。另营地周围和泸水崖壁之上也需建造瞭望高塔做好警戒。扎营完毕之后,咱们再来商讨过河之事。”
  数万大军立刻行动,士兵们变身成了伐木砍草的劳工,开始沿着山谷两侧将山坡上的树木一片片的蚕食。扎营的扎营,伐木的伐木,几个时辰之后,一座长条形的营地建造完毕。数十座箭塔围绕着营地的木栅栏建造起来,士兵们开始在上面瞭望四周巡逻。
  扎好了营盘之后,众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过河了,傍晚时分,王源带着身边的一干亲卫到了河边指指点点了半天,直到天色全黑才回到营地里。晚饭后,李宓和宋建功两人打算找王源商议此事,到了王源的帅帐前,见里边黑灯瞎火。帐前守卫告诉两人,王副帅身子乏累,已经睡下了,吩咐不让人打搅。两人面面相觑不得不回去休息。
  这一夜过得可不安宁,虽半夜里守夜的剑南军士兵听到了不少动静。两侧山林中确实有南诏蛮兵蠢蠢欲动的身影。夜半时分,前军营地处,有数百人手拿着树枝和茅草伪装成树人和草人往军营边摸去,却被瞭望塔上的剑南士兵发现,一声令下,埋伏在营地栏杆内的弓箭手一顿乱射,将他们射的飞逃而走。
  其他地方也发现有蛮兵偷摸靠近的事情,也都被剑南军士兵发觉,没有造成什么危害。
  天一亮,李宓和宋建功便去找王源,被告知王副帅带人去泸水岸边的,说两位将军要是来找便请他们去岸边峭壁上去。两人忙匆忙出了大营来到岸边峭壁上,王源果然在峭壁上和几名亲卫指指点点的说话。
  见李宓和宋建功前来,王源笑着招手道:“两位将军,来的正好,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一位是我贴身亲卫谭平,他曾住在山中,善于使用绳索搭桥,我正同他商议如何搭建索桥之事。”
  谭平上前见礼,李宓和宋建功下了马问道:“谭兄弟有何妙招?”
  谭平道:“刚才和副帅说了,两岸之间搭建绳索,铺设木板栈道便可,方法并不难。命人携带细索乘木排过河,再将粗索拉过河岸对面,以绞盘绞紧固定在崖壁上。百余根粗索便可搭建出可行车马的简易栈桥索道。若是想牢固些,今后再多加绳索便是。”
  谭平边说便在地上画图形,倒也简单明了,李宓和宋建功都看懂了。
  “这倒是可行,副帅,但是有个难题副帅想过没有。桥容易建,但对面若有阁罗凤的兵马埋伏,这桥无论如何也是建不成的。”宋建功皱眉道。
  王源笑道:“宋将军,瞧见那崖壁上的大山包了么?只要守住那处山包,在山包下方的崖壁下搭建索桥便有了保护了。”
  李宓皱眉道:“能守住那大山包倒是可行,但需要兵马渡河。这不正是我们的难题么?”
  王源笑道:“士兵渡河其实有更简单的法子,我建索桥是为了让马匹粮草辎重也跟着过河,将来也可作为连同南北岸的通道。我只问两位将军,若是让你们守住那大山包的话,起码需要多少兵力?当然是按照阁罗凤的全部兵马都在对岸埋伏的情形下。”
  宋建功道:“若是光守的话,一万兵马足矣。迅速修筑工事,携带大量弓箭可以轻松防守住。”
  王源道:“好,我给你一万五千兵,弓箭每人两壶,你必须坚守两天以上,因为这索桥建好起码需要两天。”
  宋建功道:“一万五千兵慢说两天,十天二十天也没问题。”
  王源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李宓瞪眼道:“为何便交给宋将军了,老夫只要八千兵。”
  王源笑道:“老将军便不要跟宋将军争了,让了宋将军便是。”
  宋建功得意的笑,忽然皱眉道:“说了半天,这一万五千兵马如何运过河去我还知道呢。木排肯定是不成了,难不成要飞过去不成?”
  王源微微一笑道:“便让你飞过去又如何。”


第424章 阿萝
  泸水南岸密林之中,一座简陋的营帐搭建在林间空地上。营帐前后左右都用树木遮盖掩映着,里边摆着简陋的桌案等物。营帐周围的林地里,大大小小用树木长草搭建出来的简易的庇护所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分布在空地周围方圆五六里的树林里。
  这里是阁罗凤的密林大营,他率领的三万兵马已经早早便埋伏在泸水南岸。北岸他只派出了两千多蛮兵沿途对剑南大军进行骚扰。
  对阁罗凤而言,这段日子是很煎熬的。当嶲州之战吐蕃大军和爨崇道的兵马被全部歼灭的消息传来时,身在曲州南乌蒙山中的阁罗凤是极为震惊的。之前的曲州得而复失其实阁罗凤并没放在心上,因为很大程度上那是他自己的主动放弃。他不想抵达曲州的剑南军主力进行厮杀。即便是要打,最好也是在密林山谷之间作战,那才是他最有把握的。所以,对于新任剑南军的领军副帅王源,阁罗凤并没有看在眼里。
  但当嶲州之战的消息传来,特别是得知此战的情形的时候,阁罗凤惊的目瞪口呆。爨崇道的兵马竟然跑去攻击吐蕃大军,和吐蕃大军厮杀的两败俱伤,结果被王源占了大便宜。进一步的了解细节之后,阁罗凤不得不承认,这个王源确实有些手段。爨崇道也是愚蠢之极,居然妄想同大唐合作,生出取代自己成为云南之王的野心来。他的下场完全是活该,阁罗凤对他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然而,恼恨归恼恨,爨崇道这一死,自己失去了一只可用之兵,也无人替自己去冲锋陷阵了。而且吐蕃三万大军也被歼灭,西路战线顿时一马平川畅通无阻。若嶲州的大唐兵马直取姚州的话,岂非将自己的后路给抄了。于是阁罗凤来不及多想,第一反应便是立刻从曲州退回姚州。他不想成为瓮中之鳖。
  但阁罗凤对守住姚州是没什么信心的,守城不是他的强项,而且姚州的城防也并不坚固。阁罗凤也并不打算去守住姚州。他想的很清楚,要保住姚州必须故技重施,利用地利的优势再来一次泸水之战。只有在半路上利用高山密林的优势击垮剑南军,才有可能让剑南军知难而退不敢对姚州染指,除此之外,绝无守住姚州的办法。
  剑南军在之后的半个月里按兵不动,阁罗凤也利用这段时间里补充物资毒箭毒瘴药物等等,并且已经在泸水之南的密林中摆好了架势,就等着剑南军到来。随着准备的充分,阁罗凤的信心也在一点点的恢复,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重新夺回战事的主动,他可不是个容易认输的人。唯一让人心烦的是,他重新派去吐蕃的使者被吐蕃人割了鼻子耳朵凄惨的回来了,带回了一封吐蕃大相倚祥叶乐怒斥他的信件,指责他的手下居然和唐军联合攻击吐蕃大军,并扬言一定要报复云云。
  阁罗凤除了大骂一顿死去的爨崇道之外毫无办法。虽然做了解释,但毕竟爨崇道属南诏国,他的行为应该由自己负责。阁罗凤明白,吐蕃的报复之言也许只是吓唬吓唬自己,倚祥叶乐自己也上了当,只是将责任往自己头上推罢了。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将这只苍蝇吞到肚子里去。虽然依旧有修复的可能,但短期内想让吐蕃国再出兵帮助自己是不可能的了,吐蕃国内部怕是也吵翻了天了。
  阁罗凤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之艰难,但他并不打算放弃,因为他并不想像父亲皮逻阁一样在大唐和吐蕃两国之间低声下气的游走。虽然他承认父亲的策略是成功,让南诏借助了他国之力统一了苍山上下,洱海之畔的众多部落和势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但阁罗凤认为,那样的阶段不应该再出现了,自己的使命是要摆脱这两个恶邻的控制,不再听他们的摆布,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必须这么做,而且自己也有能力办到。
  那么要想做到这一切,必须要挺过眼前的难关,必须在泸水岸边再来一次完美的伏击。只要再有一次完美的伏击战,阁罗凤相信,大唐将不得不放弃姚州,不得不放弃征服南诏的想法。
  泸水岸边的消息不断的送来,阁罗凤对剑南军的行动了如执掌。何时剑南军开拔,何时扎营,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阁罗凤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得知剑南军在泸水北岸扎下牢固的营盘的时候,阁罗凤其实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剑南军渡不渡河,如何渡河,一旦对方开始渡河,那便是战幕的开启,也是自己最好的战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