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乘一骑,这显然是已经重修于好了。
  虽然对这个南诏国的女婿并无好感,但只要公主高兴,百姓们自然也没什么意见。跟重要的事,此举让阿萝公主不再受辱,那更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好消息传遍全城,阁罗凤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乐见此事发生,其实当他接到禀报,被告知王源夜半上山探望阿萝公主的时候,心中便期望着这件事的发生。那晚招待王源的时候,阁罗凤故意将阿萝公主的近况告知王源,便安着这样的伏笔了。
  虽阁罗凤而言,这个结果最好不过。一来和大唐达成和议之后,最需要的便是有大唐内部的人能够交接。和王源私底下的协议其实很松散,但如果剑南节度使真的成了自己的妹夫,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什么事儿都好办的多,即便自己不好向王源开口,也可以借阿萝之口吹枕头风。
  另外一方面,阁罗凤自然也希望阿萝有个好归宿,阿萝被迫住在山上,阁罗凤也很烦心。如果有任何办法能让阿萝摆脱习俗的禁锢,阁罗凤早就做了,只可惜阁罗凤无能为力。王源的到来便是解决此事的死结,阁罗凤不信以阿妹的姿色王源会一点都不动心,所以当王源和阿萝相携下山的消息传来,阁罗凤得意不已。英雄果然还是难过美人关,而且阿萝也不必再住在山林之中终老了。
  阁罗凤立刻颁布告示昭告全程,宣布王源此来便是来迎娶阿萝公主的,两人之间的婚姻依旧有效,下令举国欢庆一日,为阿萝公主送行。
  当日,全城张灯结彩,热闹不休。午后,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子啊街上游行,跳起了怪模怪样的舞蹈,点起了各种各样的火把。到了晚间,阁罗凤命王宫卫士满街放酒,蛮族百姓彻夜狂欢,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闹腾不休。
  当晚王源和阿萝公主也出席了这甚大的欢庆游行,阿萝本是要坐在彩象背上的,但她执意要和王源共乘黑马。在盔甲鲜明的剑南道亲卫队的保护之下,在数千南诏武士的簇拥下,王源和阿萝游遍全城,接受全城百姓的祝福。
  直到此时,王源才真正意识到阿萝在南诏国的影响力,所到之处,全城百姓在街道上跪拜叩首,满大街的百姓跟随阿萝和自己的马队潮水般的涌动的情景,所有人高呼阿萝公主的名字的场景都让王源对阿萝另眼相看。
  不过王源也很得意,这个南诏的人的彩孔雀,南诏百姓心目中的圣女,最终还是被自己收入私房之中作为私宠,这大大满足了王源的占有欲。对一个男人来说,这是最可炫耀的一件事情。
  狂欢一夜后,次日清晨,王源和阿萝离开太和城回归剑南。而阁罗凤也要去长安接受玄宗的召见,所以结伴同行。不过从剑南往长安的路遥远的很,所以王源和阁罗凤在弄栋城分道扬镳,王源往北前往姚州,而阁罗凤则往东经过昆州之后往北前往长安,那样会避开难行的蜀道,行程上方便了许多。
  不过,阁罗凤和王源约定好了,在回南诏时从成都经过,好好盘桓几日,商议一些约定好的事情。两队人马在弄栋城东各奔前程,阿萝眼中带泪和她的阿兄告别。王源理解她为何落泪,毕竟从此刻起,她的身边便只有自己而没有亲人了,除了随行的贴身蛮族婢女之外,她即将要融入大唐人的世界,内心多少有些恐慌和伤感。


第529章 难题
  六月二十二,王源一行抵达姚州,随即下令驻扎于姚州的剑南大军开拔分驻剑南和吐蕃各处边镇。南诏国之忧虽解,但因南诏国的战事,大唐同吐蕃之间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随时可能爆发大战。剑南兵马有限,只能在吐蕃边境的姚州嶲州雅州汉州茂州等处分驻兵马,形成防线。
  相较而言,成都以北的边境城池威胁还不算太大,毕竟剑南节度使之北有王忠嗣的陇右节度使协同防御吐蕃人。汉州茂州处在两大节度使之间,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吐蕃人再蠢也不至于蠢到攻击两大节度所辖的结合部,那会遭受上下夹击。所以,汉州和茂州的兵力无需太多,两州各增一千兵马,维持日常的边境防御便可。
  但在姚州嶲州雅州这三处,形势则完全不同,这三座城池以姚州最为冲要。因为姚州一旦失守,便被遏制住南方的通道。往北可攻剑南,往南可攻南诏,这是最棘手的。所以,王源给李宓留下了一万五千人马,要求他牢牢的扼守住姚州城。嶲州和雅州各驻一万兵马,这也是目前王源能给于的全部兵力了。这两处城池当然也很重要,两处城池随便被攻下一处,便打通了通向剑南腹地的通道。攻下这两座城池中的一座,便可直接威胁到成都的安危。
  但好在,这两处城池的西边和吐蕃接壤之处皆为沙漠。上一次吐蕃人进攻便不得不从律賁城顺着金沙江往东南攻占了会川小城,之后才转头北上攻击嶲州,活活的饶了个大圈子。当然那一方面是协同南诏国的兵马作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沙漠的阻挡之故。
  无论如何,手中的牌也只有这些,王源也只能物尽其用。好在,并没有迹象表明吐蕃人正在酝酿进攻南诏,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就算没有战事,剑南大军也需要分派各地进行驻守的。
  两日后,王源一行抵达嶲州。在嶲州意外的碰到了在此招募士兵的刘德海。在王源离开的这二十多天里,刘德海负责招募补足朝廷新增的两万兵额的事情。募兵之事将刘德海忙的四脚朝天,这件事太难了。
  刘德海见到王源便开始诉苦,这二十几天,他从北往南跑遍了七八座城池,但所募之兵极其有限。目前为止,所缺的一万三千兵额只招募了不到五千人。百姓们大多不愿意加入军队。特别是剑南道这大半年时间里,先是鲜于仲通手上损失了近四万兵马。即便王源接受后损失较少,但和南诏的几场大战下来,损失兵马也近两万人。这六万损失的兵马都是剑南道百姓们的儿子丈夫,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大量阵亡的将士,这对百姓们的影响着实不小。也难怪很多百姓看到剑南军募兵的事情立刻远远走开,连看也不看一眼。
  “大帅,这么招募兵马搞得跟要饭似的,我堂堂剑南军还要求着这些泥腿子进不成?要不然按照鲜于仲通数月前募兵的老办法,强行拉丁入军便是,何必搞什么招募,什么自愿?跟这些剑南的泥腿子们搞那一套作甚?我觉得根本没必要。”嶲州都督府衙门里,刘德海喷着吐沫道。
  王源皱起了眉头,原来剑南道一向招募兵马的人方式便是强拉丁入伍,抛却其他原因不谈,光是这种招募兵马的方式便很有问题了。这么硬拉入伍的士兵首先从心理上是不愿作战的,其次这种方式对老百姓的伤害是巨大的。
  “断断不能这么干,原来鲜于仲通一向是这么招募兵马的,这岂非成了赶鸭子上架了么?剑南军宁愿全是自愿参军的精兵强将,也不要强拉入伍的乌合之众。”王源斥道。
  刘德海咂嘴道:“但这么一来,兵额可是招募不满了。”
  王源皱眉踱步道:“要百姓自愿参军,除了不能用强迫拉丁的方式之外,最好的方式是对他们有吸引力。军中兵饷不高,又要冒丢了性命的危险,也难怪众人积极性不高。若是能提高兵饷待遇,佐之以其他方面的好处,譬如参军之家捐税减半,或者是给予一切优厚的待遇,我想募兵一定不难。”
  刘德海愕然道:“大帅的想法虽好,但这可不是嘴巴说说的。现在剑南军士兵的兵饷每月一贯,要吸引百姓主动加入剑南军,起码要两贯以上,若是有两贯兵饷,我相信募兵的难度会大大的减少。”
  “你是说提高到两贯之后,百姓们便会趋之若鹜?”王源道。
  “那还用说?两贯的兵饷,谁不愿来当兵?在京城一个壮年男子一个月能收入两贯也能养活几个人了。更何况是在剑南。”刘德海道。
  王源微微点头道:“你瞧,解决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提高兵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根本不用强迫的办法。”
  刘德海睁大眼睛道:“大帅,你没开玩笑吧,提高军饷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提高一贯兵饷,便需要老兵新兵一起提。五万剑南军一个月便多了五万贯钱,一年便是六十万贯。这钱朝廷可一文不给,大帅有这么多钱补贴养兵么?”
  王源摇头道:“没有。就算有,也不可能我来出。”
  刘德海道:“是啊,那不是白说?”
  王源皱眉道:“怎么是白说?我们这不是讨论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么?只是这办法暂时无法实施罢了。目前情形下,咱们的募兵还用不到这个办法,所以我本就不会这么干。”
  刘德海道:“我的大帅,那现在剑南军所缺的八千兵额怎么办?我可是焦头烂额了。”
  王源道:“好办的很,将各州府的团练兵马统统升级,纳入剑南军统辖之中,剑南几十处州府的地方团练兵马足有七八千,全部升级为正式兵马,这不就解决了?”
  刘德海愕然道:“团练兵马全部成为剑南军?这……兵部能同意么?”
  王源叹道:“兵部少了团练兵马的兵饷支出,高兴还来不及呢。麻烦的是我们。团练兵马纳入剑南军之后,地方上的治安便只能靠剑南军维持了,说白了,我剑南军花钱养的兵马,却要干团练兵马的事儿,这事儿是我们吃了亏明白么?”
  “哦哦哦。”刘德海连连点头,其实他也并没有理解王源这么做的用意。
  王源这么做的用意当然也并非是他口中所说的是吃了亏。王源所想的是,团练兵马纳入剑南军后,整个剑南道在军事上便只有剑南军这一支兵马。而各地州府的治安便只能仰仗剑南军维持,这会更好的控制整个剑南道的局势,剑南军可以控制住所有的城池,这是形成剑南道归于自己一手控制的很有利的一步。
  将团练兵马纳入地方正规军的作法其实是不合规矩的,但王源相信,杨国忠不会不同意自己的作法。站在杨国忠的立场上,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都会默许,只要不是太过分。
  然而长远来看,兵员的问题还是个大问题。王源可不满足于手头这捉襟见肘的五万兵马。五万兵马虽然看似是个大数目,但一想到即将发生的大变乱,王源便觉得远远不够了。而此事的根源其实不在于剑南的兵源不足,根本上说是剑南军队百姓们没吸引力。在不能拉壮丁入伍的前提下,要想百姓们能主动参军,则需要有优厚的待遇。所以所有的问题的症结便归于一个字:钱。这些不是小钱,而是大钱。小钱好筹,大钱便难了,光是靠向别人伸手是绝对不成的。王源忽然之间意识到,原来自己还缺失很多的东西,很多足以支撑自己前行的重要的东西。
  离开嶲州北上,二十七日中午,王源带着阿萝公主终于回到了成都。走在成都的大街上,阿萝的打扮引起了众多成都百姓们的瞩目。且不说一个蒙着脸的女子骑着马儿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更惊讶的是,这个女子跟剑南节度使王大帅并辔而行。王节度使对她还很是照顾,满脸怜惜之情,不时的和她说笑。
  百姓中不乏有消息灵通之人,很快,阿萝的身份便被揭开。王节度使将南诏公主娶回家做妾的消息也传遍全城,满城百姓议论如沸,个个神头鬼脸的议论着此事。
  有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