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明了,原来只是自作聪明。
  “撤!快撤!弓箭手,弓箭掩护。”常元图大声咆哮道。
  数千弓箭手立刻上前朝着芦苇荡中乱射箭,但其实这种射击毫无意义。对方的弓箭手的位置在两百步外,那里是弓箭的射程之外。而弓箭手们也绝不会深入芦荡小道上进行射击。即便能看到他们在芦苇荡中起伏射箭的身影,其实也是望尘莫及。
  混乱的屠戮持续了不到一刻钟,但这一刻钟的时间却漫长的难以接受。终于,大部分的士兵得以连滚带爬的败逃而回,当他们一个个面无人色的冲到了寨门内的平地上时,才有空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当所有人回首刚才逃离的那十几条小道时,被那里的情形吓的魂飞魄散。
  小道上满是匍匐的尸体,不少人还没有死去,正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在地上蠕动着,缓慢的爬行着。阳光下,道路两旁的水洼之中反射着红色的光芒,那是被鲜血染后了的污水。此情此景让人肝胆俱裂,让人不敢再看第二眼。
  当叛军士兵们终于逃离死亡之地后,埋伏在芦荡中的唐军弓箭手们也销声匿迹。放眼望去,眼前的大片芦苇荡中苇叶翻卷如浪,如一片波涛起伏的绿色湖面般的安静。看上去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般。可是所有经历过刚才一切的人都明白,这安静只是一种假象,那里边藏匿着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常元图呆呆的发着愣,他还没有从刚才的事情中恢复过来。看着身边的数千名惊魂未定的士兵,看着芦荡小道上的惨状,常元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正是自己的盲目自信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对方明显是故意放刀盾兵过去肉搏,芦荡中的伏兵并未现身。而自己却一厢情愿的自作聪明,从而让手下的士兵遭受了惨重的伤亡。
  “常太守,现在该怎么办?咱们该怎么办?”死里逃生的马副将在旁问道,话语中掩藏不住他心中的恼怒。
  “咱们死了多少人?”常元图咽着吐沫问道。
  “多少人?短短时间咱们便死伤近一千六百人。他娘的,死伤了这么多人,偏偏咱们连对方一根汗毛都没摸到。这他娘的也算是打仗?当真是窝囊的很。常太守,请你下次下命令慎重些,你既不知对方有没有埋伏,便不该拍着胸脯说没有埋伏。你是安然无恙,这一千多兄弟可白白的被你坑死了。当真他娘的窝囊废,信口开河的蠢货。”马副将大声骂道,最后那一句已经是明显的针对常元图的辱骂了。
  常元图忽略了对方话中对自己的辱骂和不敬,他暂时没有心情去和马副将计较,同时此事也确实是自己的过错,他也心存歉意。
  “莫提了,马副将,立刻传令下去,全军撤回营中借助工事防守。”常元图喘息道。
  “那对面的刀盾兵兄弟怎么办?咱们不管了么?”马副将皱眉叫道。
  常元图目视前方厮杀的战场,那里四千刀盾兵已经死伤了一小半了,正在苦苦的支撑着。
  “鸣金让他们撤回,咱们无法支援他们,再打下去他们都要死。快传令,快!”常元图大声道。
  铜锣哐哐响起,那是鸣金撤退的信号。已经剩下不到三千人的叛军刀盾兵听到鸣金之声也无心恋战,纷纷掉头逃回。当他们穿过芦荡中的小道时,眼前的惨状也让他们目瞪口呆。而且他们可再没来时那般好运,芦荡之中的弓箭手不再客气,他们纷纷冒头朝着仓皇奔逃的刀盾兵放箭。也幸亏这是刀盾兵,他们有盾牌防身。三千士兵只付出了四百人的伤亡便成功的逃了回来。但即便如此,这四千刀盾兵也损失了一千六百多人。
  待刀盾兵撤回,叛军大军毫不停留立刻撤离大寨,顷刻间翻翻滚滚退的干干净净。一个时辰前还气势汹汹而来,意图攻入对方营地阻止对方渡河的叛军,被歼灭三千多人后铩羽而回。常元图的自信心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后悔不迭,自己根本就不该动手的,盲目的自信让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方这只兵马根本就不是自己手头这点兵马所能战胜的。
  东边的战场上,士兵们正开始打扫战场。王源一边解下盔甲,一边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蜂拥撤离的敌军大队兵马,脸上满是疑惑的神色。他不明白的是,为何对方会派兵硬闯明知有埋伏的芦苇荡,这岂非是太过愚蠢的举动,明明昨晚上还吃了大亏,他们居然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冲过来,岂非是自找不自在。
  之前王源之所以没有下令在对方刀盾兵攻来之时让埋伏的士兵放箭,原因仅仅是因为对方是刀盾兵而已。弓箭手的克星便是盾兵,箭支对刀盾兵的杀伤力有限,浪费大量宝贵的箭支去射杀刀盾兵是不合适的。那样做还是无法阻止对方通过伏击圈。
  见对方刀盾兵的数量只有三四千人,王源果断的选择了正面迎战。只要能让对方后续援兵不继,这几千刀盾兵王源还真不放在眼里,毕竟自己的手头兵马也自不弱。或者说王源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他也只能选择与之正面交锋。
  然而,对方后续的兵马居然就这么直通通的冲过来,这便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王源是一点也没明白对方主帅的意图,如果他知道对方领军的太原太守常元图把自己让刀盾兵通过的举动视为兵力不足,甚至是凭空想象出一个空城计的戏码来,王源怕是要笑掉了大牙。
  王源想不明白倒也不想再费脑筋了,此战又是一场大胜,加上昨夜的伏击,对方死伤兵马应该超过了四千人。总共两万余人的对手也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余人,也难怪对方主将选择了立刻撤退,再不识抬举,王源都敢于主动出击了。但王源当然还是不想和对方拼命的,目的便是保护渡河的行动,真要拼个你死我活倒也没那个必要,此刻叛军显然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剩下来的时间除非对方不长眼,否则渡河应该是不会受到打搅了。


第871章 援军
  连续两天,叛军兵马再没有发动任何一次进攻。他们只在瓦岗寨外围游荡窥伺,但却根本没有敢于发动攻击。这也让唐军的渡河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两天时间,渡河船只几乎昼夜不停的往南岸运送百姓。每两个时辰便有两千多百姓被送往对面安全之所,两天下来,四万多百姓已经有两万三千多人被成功送到对岸去。虽然渡河途中也出了不少意外,发生了几只渡船在河中心颠覆惨剧,导致了数百百姓的溺亡和失踪,但这已经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随着大寨之中百姓数量的减少,王源颜真卿等人的压力也逐渐的得到舒缓。只要再坚持两天时间,渡河行动便可大功告成。抵达南岸后便可沿南岸州府进行慰问鼓舞,之后便可迅速赶回长安一带大军之中了。高仙芝率大军在长安左近,不知道会不会有机会和长安守军交手,王源可不希望错过夺回长安的战斗,所以最好是一切顺利,那么自己便可早日赶回大军之中,参与夺回长安的重要战役。
  所有人的心中现在其实最担心的不是外边的一万五千多叛军的虎视眈眈,他们担心的反倒是天气。他们祈祷的不是敌军的威胁,而是来自老天爷的威胁。他们希望不要刮风下雨,那样给渡河带来的威胁比那些敌军要危险的多。
  不得不说这种心理很是奇怪。无视现实的危险而去杞人忧天,怎么想怎么觉得有些不正常。然而这却是大家的真实感觉。因为现在的唐军军民之中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有王元帅在,恐怕没有什么兵马能够战败他。即便是兵力处于劣势,王元帅也能神奇的完成逆转,这已经是大伙儿的一种共识。
  更何况眼下外边那一万五千多叛军已经在第一天就被杀的大败,更是让所有人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老实说他们能在瓦岗寨外安稳的呆着都是一种幸运。很多人都相信如果王元帅想去击溃他们的话,怕是有一百种办法让对方崩溃。在军民们心目中,其实对王源已经有一种近乎盲目和狂热的崇拜,对王源也近乎有些神化了。
  然而,对王源而言,他却没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虽然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但王源从不会在事情没有彻底结束前便敢断定结局,特别是在眼前这种尚有许多让王源难以安心的局面下,王源更是不敢放松警惕了。
  虽然敌军没有进攻的迹象,但王源总觉得事情有些怪怪的,因为既然敌军并不打算进攻,那又何必屯兵于前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渡河?既然不肯退兵,那只能说他们还在酝酿着进攻的计划。然而在王源看来,对方这一万五千兵力若是常规进攻却已经无法取得进攻的胜利,对方应该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要想有所动作,对方必要有自己都想不到的奇谋妙计才成。王源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了想办法,发现除了硬攻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既然如此,对方又何必呆在这里硬撑着,岂非毫无意义?
  给王源的感觉便是,或许对方正在酝酿着什么连自己都无法预料出来的奇谋妙计。正是因为连自己都想不出他们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让王源觉得有些心中难安。总觉的好像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般。
  王源将自己这种感觉告诉颜真卿已经身边众人时,颜真卿等人都乐观的认为王源不必有这样的想法,不必将神经蹦的太紧。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对方不是有什么奇谋妙计,而是黔驴技穷而已。王源对此也没什么好辩驳的,因为毕竟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而已。对方不愿撤兵或许只是不甘心失败,待到己方人员全部渡河而去的时候,他们恐怕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头了。
  渡河的第三天也在平静和顺利之中结束,由于对岸的贺兰进明想尽办法多增加了十余条渡船,渡河的速度也增加了不少。第三天渡河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一万七千人。第四天凌晨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成功渡河,北岸营寨中剩下的便只有千余名俘虏以及三千余青壮百姓和五千兵马了。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到次日凌晨,应该便可以全部渡河成功。唯一麻烦的是近两千匹战马该如何渡河的问题,那样的渡船恐怕是无法让战马渡河的,大家这几天也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王源虽然很不情愿,但他也暗暗下了决定,这些战马恐怕是要丢弃在黄河以北了。临渡前全部杀了,绝不能留给敌军。
  然而,凌晨时分,在瓦岗寨周围同样严密侦查敌军动静的哨探送回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这消息让所有人都从梦中惊醒,并且惊的目瞪口呆。什么战马渡河的问题,什么渡河后如何安置行动的问题统统都变得不重要起来,因为这个消息的到来直接让所有人都开始考虑的是这最后一天的渡河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这一万多人还能否活着逃离的问题了。
  那消息便是,敌军来了的大批的增援兵马,正陆陆续续的抵达西边数里外的敌军营寨,人数暂时无法估算。
  得到这个消息的王源立刻便明白了为何对方一万多兵马死活不愿离去,情愿在旁眼巴巴的目睹渡河过程。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在等待援军的到来。
  距离敌军军营里许处的一处土包上,王源和公孙兰颜真卿等人策马而立,看着远处黑压压如乌云一般正汹涌抵达的叛军兵马,所有人都没有紧皱沉默不语。敌军援军的数量超出了想象,以王源领军的经验来看,这批援军的数量足有五万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