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苏怀推演,是一套崭新战术与战略的执行全过程。

  单凭一个空有概念的理论,根本不足以令在场的军事精英们信服,苏怀的推演真正令人惊讶的是他那出神入化“游击战”术。

  他提出了“地雷战”“地道战”,“铁路游击战”等非常新奇,破坏敌方后勤的实战操作方法。

  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如何避免被敌人大规模扫荡的策略,结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策略,把一场强弱悬殊的战斗,几乎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就好像,这个家伙参加过这长艰苦卓绝的漫长战役一样。

  如果说,之前“三十六计”还可以用理论知识,与华夏流传下来的兵书来解释。

  那么现在苏怀讲的关于“论持久战”的一切,就完全是属于他的自己衍生归纳出来的东西了。

  他的战术,简洁,朴实,却处处透露的狡猾与智谋,光是想想要在战场与这样的人为敌,伽利略就觉得头皮发麻。

  实在想象不到,这家伙到底是怎么研究出来这些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 你死我亡

  

  而到了苏怀讲解“论持久战”第三阶段的时,特别是讲到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台下的各国将领们,脸上的表情就从惊讶意外转变为彻彻底底的惊叹!

  作为名将的潘兴,忍不住看着双手捏住了扶手,眼珠不住跟随苏怀的讲解游动,嘴巴里不时发出“天哪!”“他怎么想到的!”的惊叹声。

  不光是潘兴,很多将领看到这场三大战役的攻防时,都不住的抱头惊呼。

  “太惊人了!”“这种调度我从来没见过谁使用过。”“这简直是神级指挥啊!”

  特别是,在面对曰军优势兵力时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顶尖战略。

  苏怀竟然主动在主力分兵两路,“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精妙战术,彻底利用地形,戏耍了曰本,从而从弱势渐渐占据了优势。

  而后,在大决战时,苏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翼大迂回,正面大突破的精妙战术,直接包围了曰本最后的主力精锐,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对方,彻底歼灭的那一段只会。

  令整个现场,都是响起一片惊呼!!

  “竟然全歼了!”

  “那可是三十万的主力部队啊!?”

  “这真能做到吗?”

  此刻,没有人注意到东乡大将,与佐井大佐等人,却是越听脸色越白,到后面整个人看着苏怀就像是看到怪物一样……

  因为在场其他人,根本没明白苏怀此刻在做什么。

  这个华夏人,正在做一场为期长达8年,整个华曰战争的推演过程。

  他的幻灯片中,包含了全华夏地区10大个战区,20多场大型战役,华夏500万兵力,曰本200万兵力,加上240万的伪军调动……进行无比复杂而精确的调动。

  其中苏怀特别点明了,曰本军队进攻的路线,兵力,推进具体时间。

  这些看似只是随口说些数字,但是真正军事专家们,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高低差别。

  像是这部小说虽然写的极度精彩,但是你对比剧情,把华夏地图拿出来一看,很多部队根本不可能像是书中的剧情那样,在短短时间内四处调动,这就证明作者只是小说家,根本不符合战争实际。

  这也是刚才苏怀谈三十六计,东乡大将根本看不上的主要原因。

  可苏怀现在推演的这8年战争……所有的曰本兵团与华夏军队调动,完全严格事实为依据的战略,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合情合理。

  而且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重点在于!

  苏怀推演的曰军的战略方针,与进攻路线,兵团调动方案,就是他们曰军陆军部在当年制定的战略计划啊!

  几乎是百分之百一模一样的!

  这可是除了曰本陆军总部的高官之外,任何人都无从知晓的军事机密啊!?

  这简直令东乡大将等人都头皮发麻。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苏怀就像是一个完全洞悉华夏战局的伟大战略家一般。

  在8年的战争推演中,把华,曰各个兵团的调动,运营,以及各个战略要地的推演,丝丝入扣,比他看过的任何曰本军部内部的推演都要完整,细节也更加丰富。

  很多战略临机的变动之巧妙,令东乡大将等人都大开眼界。

  此时苏怀已经讲道了“论持久战”的第三阶段,开始推演这场未发生的战争最后阶段。

  看着地图上华夏军队不断反攻,吞噬掉一个个曰本军占领的城市,曰本军的阵地越来越小,华夏力量越来越强大。

  此时,台下的曰本军人都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

  明明只是一个外行人推演罢了,可怎么给他们如此真实的感觉……

  每名曰本将领,都好像看到自己引以为傲,天下无敌的大曰本帝国军队,被一群装备落后,战斗力弱小的华夏人,慢慢消灭殆尽……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仿佛看到了战火中,无数的曰本士兵在惨叫,四处都是残肢断臂,残缺太阳旗缓缓倒下……枪炮声,冲锋号声,无数的华夏人排山倒海一般,从四面八方的包围过来……

  心底都生出同一个念头……这个国家不是他们与之为敌的对手……

  东乡大将更是望着台上苏怀的讲解,瞳孔都开始微微的颤抖起来,苏怀给他带来难以言喻的震撼,渐渐堆叠,开始转化成一种莫名而巨大的恐惧感。

  他禁不住开始想象,当年曰华战争不是2年就结束,而是真的持续八年,而华夏由苏怀这样人物负责华夏全国战略的话,曰军就会被彻底拖垮……完败于苏怀……

  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苏怀刚才战略推演,想象着曰本占领的城市,一点点被华夏军队蚕食着。

  曰本的那些最精锐老兵死完了,就只能召集国内的青壮年,用新兵蛋子上战场。

  而华夏的士兵们经验却日渐丰富,双方的战斗力会进一步的拉近。

  最后双方就会变成一场拉锯战。

  曰本国内的资源,国内的青年男人,都会投入到这场犹如绞肉机一般的战场中来。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激战中,华夏分散的力量会不断的凝聚,破碎的民族将形成一股无匹巨大的合力,而孤悬海岛的曰本,则终将渐渐枯竭。

  这时候,曰本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其他弱小了东亚国家,吞并他们,占领更多的资源与华夏抗衡。

  可那样就会开辟新的战场,面对新的敌人,新欧洲还是会来,俄国还是会进攻他们。

  他们从头到尾都错了,这场战争从一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不顾一切与华夏死战,最后曰本终究会被耗尽,整个国家都会彻底崩溃。

  那时候,就算战火烧不到国内,曰本整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事情发展是那样,那曰本今天不仅仅是输掉了一场战争了。

  还会彻底失去主动对华夏这个邻国为敌的勇气。

  在如此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科技,经济,巨大优势下,曰本依然无法战争华夏。

  这就证明了,苏怀一开始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除非华夏自己内部动乱,否则没有军队能征服华夏!”

  曰本当年不行,今天不行,以后更不可能!

第三百九十六章 围城必缺


  东乡大将,只感觉自己心中突然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抽空。??

  几十年来,他心中怀着无比骄傲“曰本必胜华夏”信念,都在苏怀这场旷古绝今的军事推演面前,彻底轰塌。

  苏怀的这个“持久战论”,彻彻底底击败了他们当时曰本6军三大名将制定的战略。

  这个结果意义,远不仅仅是推演出了当年战局失利,更是会让曰本军部精英认识一个令他们绝望的事实——“曰本永远不可能战胜华夏”

  从而彻底丧失了那种“我绝对能打败华夏”的心理优势。

  日后就算国际形式风云突变,曰本再强大起来,华夏再衰弱,只要华夏将领依照苏怀这个“论持久战”的方略,曰本就永远赢得不了这场战争。

  这究竟是什么样天才,拥有如此宏大的大局观,才能制定出的方略啊。

  东乡大将面如死灰,松井大佐在旁边几番提醒,该他言反驳了,这位老将却双腿不住抖,连站起来力量都没有。

  苏怀望着台下正在微微颤抖的东乡大将,感受到望向自己目光中的恐惧,心里却是一阵冷笑。

  曰本军部虽然战斗力很强,士兵也是被洗脑不惧牺牲,但是论到战略战术,你们根本与华夏将领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华夏历来乱世出名将,三国时期是如此,抗曰战争更是如此,在华夏最动乱的时代,永远会涌现出一批令人惊叹的人才,拯救这个即将衰败的民族,这就是华夏数千年来延续至今的原因!

  东乡,你真以为这场6年的战争是我在纸上画出来吗?

  与你们这些纸上谈兵的推演不同,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每场战役的数据,都是无数炮火,鲜血,牺牲锤炼出来的。

  你看到不是我苏怀想出来的,而是抗日战争中武术的华夏名将们的精心谋略。

  8年……35oo万军民的伤亡,换得的一场胜利,不值得骄傲,却是无法撼动的事实!

  旁边松井大佐看到东乡大将呆如木鸡,也是急了,苏怀推演得再好,也只是理论,而且他这个理论当中有个巨大的漏洞啊!

  东乡大将,难道您这没看出来吗?苏怀推演的这一切有个明显的漏洞啊!!难道你是老糊涂了?

  松井大佐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抢过东乡大将的话筒,站起来,对苏怀反驳道:

  “苏先生,果然是军事理论高手,但是这一切都是理想化的结局。”

  主持人急了,连忙制止道:“松井大佐,现在还不到你的言时间……”

  华夏军官们那个气啊,怎么你松井大佐又来插嘴了,你们这是想二对一吗?

  论辩规则,一方只能拍出一个代表,难道你这小胡子鬼子不懂吗?

  众人正怒火滔天间,却看苏怀波澜不惊地对主持人压压手:

  “松井大佐有什么想说,就让他说吧,我可以回答他的任何疑问。”

  “可苏老师……”华夏军方主持人对他连连摇头,示意别给这些鬼子机会了。

  苏怀却不以为意,作了一个“让他秀”的手势。

  没办法,主持人只得重新让工作人员打开了松井大佐的话筒信号。

  “喂喂……”松井大佐的话筒一能声,就大声质问苏怀道:

  “你说的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华夏人在战争中顽强抵抗我们攻势的结果,可华夏人哪里有你想象的这么团结!?在华曰战争初期,那么多华夏军阀不战而降。

  我们不费吹灰之力打下了东北三省,几个月的时间拿下了你们都金陵,以你们华夏人的脾性,你觉得你们还有勇气抵抗我们强大的大曰本帝国吗?”

  伽利略,潘兴等军事专家都听着不由微微动容,这个松井大佐真是见识过人,一下子就找出了众人都忽略的关键细节。

  而且松井大佐提出的疑问,确实是事实,苏怀的“论持久战”极为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