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副编虽然歇斯底里的抗议,但是却毫无作用,现场的所有编辑都已经卯足了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就是他们正在参与一个无比伟大的文学历史事件。

  这是足以令他们后半辈子夸耀终生的一刻。

  他们脑海中甚至都开始幻想了,他们老了坐在小区院子里晒太阳,对着一群熊孩子吹牛道:

  “嘿知道吗,孩子……当年如果不是我的话,你们就看不到小说杂志史上,最精彩的一期连载了。”

  所有那些规矩,都他妈见鬼去吧!

  十五章连发~~!!!

  新的一期发布了,携带着获得本届最佳军事小说的桂冠,这期杂志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读者惊喜的发现,这次竟然有十五章的连载!?

  随着新人诸葛亮的出场,让这部跌宕起伏,浩荡激昂的军事小说,更添加最华美的光彩。

  接着……剧情就开始就是整部中最精彩绝伦的战役——“赤壁之战”。

  而的在全华夏各地的畅销,也令无数读者看着如痴如醉。

  在燕京大学的食堂里,一个拿着捧着看的学生,已经完全不顾自己饭菜已经凉了,完全沉浸诸葛亮火烧新野的精彩计谋中。

  而离他两个桌子远的地方,几个男生头围拢着一起看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幼主!”的剧情,都是拳头捏得紧紧的,心早已随着那白马银枪的身影,一同冲向了曹营!

  一个个都在嚷道:“青虹剑!赵云要拿青虹剑啊!”

  “又冲回去了,又冲回去了。”

  “这都挑了多少曹营武将了!?”

  “我的天,你看看这段,前后枪刺,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赵子龙太勇了!”

  那个穿着篮球服的高个子,看到兴奋处,不由激动喊出书中赵云的诗句: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只有常山赵子龙!”

  丝毫不顾忌食堂里的人,用诧异的目光望着他。

  而在对面的银行大楼里,一名白领看着“张飞在长板桥上喝退百万雄师”剧情,只看到张飞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吼得夏侯杰肝胆俱裂,倒撞马下,只看着是瞠目结舌。

  旁边同事忍不住问他:“小张,你怎么了……?”

  “张飞……张飞……太牛了。”小张激动得满脸涨红,他从来没看小说看得如此激动。

  金陵省图书馆,周围都是沙沙的翻书声,角落却有几个打扮时尚的年轻男人剧集在一起,对着一本杂志,正在焦急地嚷着:

  “翻页了,快点翻~!”

  “我还没有看完呢~”

  还有人边看边笑道:“哈哈,诸葛亮真是太聪明了,竟然趁着迷雾骗了曹操的箭~”

  “最贱的是,他还让人喊‘谢曹丞相箭”,哈哈哈~”

  金陵大学的草地上,一人捧着,悠悠念道当中曹操那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引得校园无数女生侧目不以,而男生们都恨得牙痒痒,你丫买到这期了不起是吧,用曹操的诗来装帅啊!你也太无耻了!

  这一期的在整个华夏小说迷中,引发了强烈而巨大的反响。

第四百零四章 豪迈英杰!

  这连载的十五章赤壁之战的内容,可谓是章章绝伦,句句精彩!

  “三顾茅庐”

  “隆中对”

  “火烧新野”

  “赵子龙单骑救主”

  “诸葛亮舌战群儒”

  “周瑜戏蒋干”

  “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

  “庞统连环计”

  “周瑜火烧赤壁”

  每一个段落,都令人看着拍案惊奇不以。

  之前已经极为精彩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剧情到现在还能更上一个层次。

  名将,奸雄,绝代智者,奇计,阴谋……所有那个时代的无数人杰英豪,构建了这场无比波澜壮阔,令人惊叹不以的史诗篇章。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将星云集,耀眼夺目的时刻。

  每个华夏男人,都被这场风云际会的战役感染了,内心无比动容。

  仿佛都回到了那个历史瞬间,仿佛他们就站在那个江山火焰涨天的晚上。

  宛如自己就是那些华夏三国英杰中的一员一样。

  生活中的那些疲惫麻木,都被这种热腾腾的豪情冲散,什么工作上的挫折,什么爱情的纠结,学业的难题,都在这种男儿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中不值一提。

  他们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历史,是虚构,还是真实。

  可每个华夏男人心中,都种下了英雄的种子,都坚信自己是那些华夏名将智者的传承。

  原来,我们先人是这样杰出人物啊!

  每个人看着这些英雄人物,想着自己的身体里流淌在这些英杰们的血脉,都涌起对自身,无匹信心~!

  的销量更是冲破了天际,直接冲破了200万的历史大关,一周的成绩最终来到了267万本,创造了华夏文学杂志的新记录。

  全华夏的文坛,都在惊呼,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罗贯中,竟然把一本亏损的杂志社爬到了华夏最高销量的宝座啊!

  华夏最富有生命的文学评论家巴金老师,形容是“华夏文学史上的奇迹”,“跨时代的巨著”

  “创造了一条全新的商业小说写作方式,采用多条主线并进,所以普通读者,一开始会看得比较乱,但是当多线收拢到最后最精彩的战役——赤壁之战时,多线收拢达到最顶峰的效果,这是非常罕见的手法。”

  而华夏文坛另外一位评论家路瑶则感叹佩服道:

  “这部小说,让我真正感到敬畏的地方是,他不像是一部小说,因为他一直在杀死重要角色,吕布,关羽,孙策……我听传闻后续主要角色几乎都会死去,这已经完全违背了通俗小说的写作规律。

  可这部小说还能如此受到欢迎,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这部小说,可以看得你心潮澎湃,同时悲痛不以,如果你以为你曾经看过的任何一部小说能称得上史诗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没看过……”

  在看过“赤壁之战”的章节之后,华夏的书评人都称罗贯中是“饱经沧桑的伟大小说家”,希望他老人家身体健康,能再接再厉把这本旷世巨作写完……

  苏怀,纪巧巧听到这个消息,都要笑趴了,苏怀才多大啊,还“他老人家”,真是太有趣了。

  在热潮高涨间,的“最受喜爱的小说”的票数,竟然已经逼近了欧洲的奇幻小说阵营。

  这让通俗小说最大的阵营,位于的新欧洲文学编辑们也大感震撼。

  而对于这个“三国热潮”,新欧洲那些一向以西方中心论的媒体,也终于无法忽视了,因为在的评分,已经逼近了“奇幻至尊”9·7分……

  而且这本华夏小杂志,竟然在新欧洲这片文学热土上,出现了一卷难求盛况。

  原本这本在新欧洲发行量不足5000本的小杂志,销量飙升至了57万本,依然还出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所有新欧洲的文学编辑都在问:“你看了那个吗?”

  “罗贯中到底是谁?”

  这两个名字成为了通俗文学界,最热门的名词。

  “我们现在纽约一家报亭前,现在才刚刚早上6点,天气很冷,还下着这么大的雪,但是这里就像迈克杰克森演唱会售票一样,非常热闹。”

  新欧洲卫视新闻节目,电视屏幕里,一名花白头发的男记者手持麦克风,对这个镜头讲述道:

  “这些书迷们,一大早就排在这里,都是为了等待早上从印刷厂新出版的新一期杂志,这本华夏小说杂志,在这三天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屏幕镜头一转,便看到大雪纷飞的中,几个白人读者正在搓着手,紧紧地盯紧着路口,还有人在打着电话,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记者拿着话筒问一个穿着羽绒服的白人中年人,把麦克风对准她问道:

  “先生,请问您是来买的吗?”

  那个中年人低声道:“是的,要不谁这么大冷天早上跑到这里。”

  记者又问道:“为什么你这么急切想看到这本杂志,您是在追吗?”

  那中年男人,满脸嫌弃地道:“看到?拜托我早就看完了好吗,这里所有的人都看完了这次的连载,我们来是为了收藏,你根本不懂得,这期连载的意义!

  如果单独把这十五章的拿出来,所有,这些新欧洲任何一期杂志都无法相比。

  我觉得罗贯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托尔金,jk罗琳的水平。”

  后面的人喊着:“来了来了~”只看运送杂志车出现,排队的人群都是一片沸腾~

  节目导播把画面切回了直播间,支持人则采访身边著名小说书评人白凯西:

  “凯西,请问你怎么看这个华夏小说引发的热潮?你觉得它这算是优秀的军事小说吗?意味着亚洲小说崛起?”

第四百零五章 机会与计划

  白凯西不赞同这个观点:“不,当然不是优秀的军事小说,我很难想象在战争时,双方会各出自己指挥官,互相单挑决斗来决出胜负……

  但是很显然,用奇幻小说的观点来看,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可如果用奇幻小说的标准来说,这本又太过写实,所以我最后的结论是它很——‘不伦不类’~”

  主持人又道:“让我们来听听杂志社编辑的意见。”

  镜头转到杂志社一位编辑,那位编辑笑道:

  “我知道现在很热门,但是他有多热门?不过是200多万本而已?拜托伙计~新欧洲三大小说杂志在全世界销量都在5000万本以上~!

  这种小说完全是个彻头彻尾的冷门题材,角色太多,剧情太杂,有着数不清的确定,我承认他质量很好,可也仅此而已,说白了杂志社,在我们这边进行饥饿营销而已~~”

  业内的立场与观点,就是如此。

  在通俗小说中只是冷门题材罢了,虽然赢得了一批死忠书迷的狂热支持,但总体上,并没有引发新欧洲文坛的巨大轰动。

  可在高端的读者面上,情况却截然不同了。

  由于在军事小说竞赛中夺冠,的影响力,已经传到了商政两界了。

  在京东商会内部,对苏怀恨得咬牙切齿的东山策,自己也翻阅了一下,这一看之下也是大为惊讶,因为这本小说的谋略部分,完全都是用在商界上。

  特别是苏怀直接解说“三十六计”,更是商战上高明手法。

  京都商会内部,很快也开始风靡这部军事小说。

  而新欧洲的商界也是同样如此。

  可由于市面上还没有单性本,唯一流传出来的就是军事竞赛上,那些军官私自带出来的版本。

  很多企业老总,都是抱着“无论如何也要学习一下”的想法,四处收购这全本的。

  市面上简装版的一本都被炒到了50000多天价。

  听说这种情况,让苏怀也吓了一跳,赶紧问段洋道:“这流传出去,可不是会有盗版吧?”

  段洋却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