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学士拉下脸,慢悠悠地道:“今儿吏部的郎中来,是关于你调任的事,嗯……这件事已经有了定案了,嗯,杨郎中已将公文送了来,叶春秋,吏部这儿是要你立即赴任,你明白了吗?京师不能久留,今日就出发吧。”

    叶春秋道:“不知调任何职?”

    朱学士和杨修对视一眼,都不禁想笑,朱学士却是道:“噢,琼州府建昌县县丞。”

    此前是说可能贬到琼州府任同知,此后又说是建昌县县令,现在倒好,撸得更彻底,直接就是县丞了。

    叶春秋徐徐道:“能否给下官几日时间收拾一下,何况……”

    朱学士老神在在地道:“这是吏部的意思,你留在这儿,也是给人添堵,老夫说的可不是庶吉士焦黄中,而是宫里的一桩事,所以一刻也耽误不得。”

    这等于是逐出京师了。

    那琼州建昌县本就是不毛之地,人所共知,叶春秋昨夜查过资料,那儿的户籍总计不过是六百八十七户。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儿的人口稀少到只有两三千人,一方面,那里确实是多山陵,而另一方面,则是那儿是汉蛮杂居,人口是有,至少是登记在册的十倍,这等于是说,在那山中还有县城之外,至少有上万人是完全脱离官府管控之下的,何况那儿道路不通,隔三差五就有土人造乱,自洪武太祖开始,因为造乱而丧命的地方官就死了十几个。

    叶春秋抿了抿嘴,见朱学士严厉的样子,再看杨修和那吏部给事中,一副隔岸观火的表情,叶春秋道:“大人……下官……”

    

第四百七十四章:公报私仇(第一更)

    天才壹秒記住『   qu 】”

    朱学士冷笑着打断叶春秋的话,而后继续道:“你想多留在京师做什么?你在翰林院里坏了翰林院的风纪,人浮于事,不知所谓,老夫现在已经不是你的上官了,你也不要叫本官大人,本官当不起,呵……这是吏部的意思,你有本事去找吏部讨公道吧,现在本官也不过协助吏部了却这桩公案而已,你的印绶呢,赶紧交出来。”

    叶春秋再好的脾气,现在也有些恼火了:“下官有什么错?大人将下官分配去詹事府,嗯,可是詹事府如何,大人会不知吗?咱们正德朝,至今没有太子,可是下官的职责却是为太子管理图书,下官敢问,在司经局里,可有什么书册养护不善?又或者是,有什么书遗失?大人对此心知肚明,又何必非要拿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栽在下官的身上?下官刚刚上任,还是新官,不求大人能指教,也不敢来请益,但求大人将心比心,能体谅到下官的难处……”

    “你……”当着吏部人的面,万万想不到叶春秋居然会跑来指责自己,朱学士便冷笑道:“你说再多又有什么用?世情就是如此。”

    叶春秋眼中喷火:“难道下官无权无势,就该如此吗?”

    朱学士笑了,眼角的余光看了一旁的杨修和身边的吏部给事中,二人也不禁哑然失笑。

    这些年来,自先帝驾崩之后,朝中的风气日改,尤其是张彩任了吏部尚书,从前的好风气也已是一扫而空。

    朱学士抿嘴笑道:“你非要问,老夫也就和你说个明白,无权无势,本就是错,就是罪;你无权无势,怪得谁来?”

    有些话,朱学士不想说透,不过这个叶春秋非要问个明白,打破砂锅问到底,索性……他就直言了,这个小子,一来就得罪了焦黄中,焦黄中是什么人……自然是活该这个叶春秋倒霉了。

    叶春秋抬眸,冷冷瞥了朱学士一眼,便躬身道:“好,下官受教。能不能容请下官去詹事府整理一下下官的物品。”

    话不投机半句多,到了这个份上,叶春秋深知胳膊拗不过大腿。

    朱学士本想摇头不肯,倒是一旁的杨修道:“罢了,给你两注香的时间,你快去吧。待会儿,本官亲自送你出京。”

    叶春秋从正心堂出来,便发现这外头竟有不少的翰林探头探脑,这些同僚们很多时候都是无所事事,见了有乐子看,自然掩不住八卦的天性。

    不过绝大多数,不过是假装在廊下走动,或者是拿着公文,假装在外候着想入内请朱学士批准罢了。

    等他们一见叶春秋出来,许多人的眼眸里透着冷漠,自然,同情者也有,可毕竟稀少,翰林院就是如此,这么多的清流,谁都想崭露头角,谁都想冒尖,这叶春秋的风头太盛了,掩盖了许多人的光芒,此时更多人是幸灾乐祸。

    叶春秋没有理他们,举步要去詹事府,吏部的一个差役却是尾随着他,待叶春秋到了自己的公房,那差役则是抱手在门口立着,而此时,叶春秋反而最头痛的是自己这些仪器的问题,这都是易碎的物品,如何搬运的问题却是不小。

    倒正在这时,外头却有人道:“焦待诏来做什么?”

    接着便听到焦黄中的声音,焦黄中的声音显得神气十足,道;“我奉学士之命,特来监督叶县丞收拾行装,这司经局是什么地方,里头所藏的书册都是珍品,若是失窃了几本,如何使得?”

    他一面说,一面带着几个差役来,很不客气地推开了公房的门,此时他的脸依旧肿得老高,眼睛因为面部的肿起也眯成了一条缝隙,这缝隙里掠过冷光,死死地看着叶春秋,带着几分仇恨,又有几分大仇得报的痛快,他呵呵想笑,偏偏嘴角一动,便疼得眼泪要掉下来。

    他今儿特地来上值,为的就是看看这个笑话。

    叶春秋默默地收拾着东西,焦黄中则抱手看着,一旁随来的差役看出了焦待诏的心思,便禁不住道:“焦待诏,天色不早了。”

    焦黄中咂咂嘴,道:“是呵,天色不早了,不可再磨磨蹭蹭了,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吏部那儿明文,今日就要出京去,呵,建昌县丞,以叶县丞之能,想必去了那儿,说不准……”

    他洋洋自得地说着,叶春秋却懒得理他,却是朝一个差役道:“能否寻个包袱来……”

    这差役便小心翼翼地看着焦黄中,焦黄中只是冷笑,不予理会。

    叶春秋便道:“那我回去取。”

    焦黄中便道:“这是什么话,时候不早了,叶县丞,朱学士和杨郎中还在那儿等着呢。”

    叶春秋皱眉道:“这些东西都很是贵重……”

    焦黄中却是冷冷地道:“叶春秋,你没有规矩了吗?记着,要叫大人,现在你是末流的县丞,我是翰林清贵。”

    叶春秋将他的话当耳边风。

    正在这时,又有差人来催促道:“朱学士问,收拾完了没有。”

    焦黄中便嚷嚷道:“快一些,叶县丞,我等还要急着交差……”

    叶春秋则是将自己所有的手稿都取出来,足足有一沓之厚,至于其他的仪器,只怕要舍弃了。心里这样想着,不免生出遗憾之感,这些仪器,都是自己花费了重金打制的,其实银子倒还好,现在叶春秋并不缺银子,只是花费的时间却是不少。

    隔三差五的催促了几次,叶春秋总算收拾好了,便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去,吏部那儿便来了人,督促着叶春秋出京。

    叶春秋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书信交给老书吏,吩咐道:“这些是写给家父和一些在京朋友的书信,望程书吏代为转交。”说罢,他朝程书吏行了个礼。

    程书吏看了一眼一旁凶神恶煞的焦黄中,有些犹豫,最后咬咬牙,将书信接过放入怀里,才道:“学生明白,叶编撰好走。”

    

第四百七十五章:太后明察(第二更)

    天才壹秒記住『   qu 】

    叶春秋却只是淡淡一笑,背着行囊,潇洒转身出去,出了詹事府,吏部的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那杨修亲自过来,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叶春秋一眼:“走吧,时候不早了。”

    叶春秋料不到,当初来这里时,春风得意,可是现在却是被赶着出京师,他回眸看了詹事府一眼,颌首点头:“走!”

    ………………

    此时在紫禁城里,朱厚照几乎是被张太后吼来仁寿宫的,连连催促了几次,他才不情不愿地来。

    近日他在琢磨他修建别宫的事,有了银子,底气也变得足了,虽然上次挣的银子或许还不够修几个大殿,却还是给了他不少的底气。

    谁晓得这时候,张太后直催促着他前去仁寿宫,朱厚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等到了仁寿宫,却发现这儿的情况有些凝重。

    便见张太后一脸深沉的坐在榻上,而一旁的寿宁侯张鹤龄则是乖乖地垂手而立站在一边。

    张太后看了刚进来的朱厚照一眼,慢悠悠的道:“皇帝,你来坐。”

    朱厚照忙是坐下,道:“母后,这是怎么了,儿臣不是清早才来问安了吗?这几日也没犯什么错。”

    他瞥了一眼张鹤龄,心里不由想,不会又是告了什么状吧。

    却见张太后不露声色,只是道:“噢,且等一等,等一会儿就知道了。”

    事实上,张太后此刻的心情是有些激动的,关于药效的事,张鹤龄已经绘声绘色地说了,用张鹤龄的说法是,已经多年不举,不过用药之后,便如狼似虎,仿佛有虎豹附体,此前他也曾寻医问药,却大多无用,倒不是诋毁了古时的x药事业,实在是从前因为过于放浪形骸,这方面的药用得多了,所以这几年来,无论寻什么药,都是一丁点效应也没有。

    这病情,不正和朱厚照的妃子以及身边的伴伴们所说的一模一样吗?

    陛下也是如此,只是陛下从前更胡闹一些。

    张太后的激动可想而知,自个儿……说不准还真能抱上龙孙啊,若是如此,这可真是祖宗保佑了。

    见朱厚照不安地坐着,张太后突然道:“哀家听说上一次筳讲,陛下问编撰叶春秋近来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是在炼药……”

    一听这个,朱厚照更加坐立不安起来,这是他的隐疾,平时母后虽然心里跟明镜似的,却是不好对他直说,现在竟是直接问起,顿时使朱厚照无所适从,朱厚照硬着头皮支支吾吾地道:“儿……儿臣……”

    张太后慢悠悠地道:“叶春秋这个编撰哪,是真正为陛下好的……”

    朱厚照的脸色不由红了起来,张太后这样说,不正是说,叶春秋炼的药是为自己准备的吗?

    一旁随来的刘瑾只是低眉顺眼地站着,心里暗暗嘀咕,怎么又横生了枝节呢,太后何故问起这个事?

    正说着,那小橙子去而复返,心急火燎地道:“娘娘,娘娘,不好了……”

    他猛地跪倒在地,道:“大事不好了。”

    张太后心里咯噔了一下,冷着脸看着小橙子:“怎么了?”

    小橙子道:“那叶春秋……叶春秋被罢黜了,奴婢去了翰林院,问了人,他们说叶春秋已被贬出了京师,即刻去琼州府上任……奴婢找不着人,一面命人快马去追,让他立即返回京师翰林院候着,一面前来禀告。”

    他这么一说,顿时让所有人大惊失色。

    张太后顿时露出怒色,琼州是什么地方,她怎么会不知?十个官去那儿,有五个活着回来就不错了!且不说土人作乱,单单水土不服,因为瘴气而感染了疾病死在那儿的人就不少,现在……叶春秋怎么就被吏部给罢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