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个质问,叶春秋道:“万死。”

    “很好,来人,且拿下吧。”张懋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接着道:“因是国公,也不便为难,暂时请镇国公委屈委屈,且先到五军都督府做客,因为所涉的乃是锦衣卫副千户,也就不将你送至锦衣卫了。”

    做人留一线,显然是张懋的处事原则,像张家这种延续百年的家族,大抵就是如此。

    他们不愿意牵涉进朝中的争斗中去,因为他们不用争不用抢,富贵也就摆在面前;也正因为他们超然的地位,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将人得罪到底,比如这叶春秋,虽然他犯了事要拿人,这个坏人是张懋来做,可是之后,却声言绝不送去锦衣卫,这分明又是告诉叶春秋,你自管放心,在朝廷下罪之前,你叶春秋的安全就由他来负责了,当然不会让叶春秋吃什么苦头。

    “且慢。”朱厚照连忙打断,心里急了,看向张懋,正待要说话。

    反而叶春秋很平静,对朱厚照道;“请陛下记住臣弟的话。”

    说罢,叶春秋竟是露出会心一笑,不需人催促,率先走了,所过之处,一个个生员带着不舍,有人站出来想要拦住叶春秋,叶春秋用目光阻止。

    等到叶春秋到了王守仁面前,才道:“若是许杰和叶世宽的身子好了一些,记得给我传一个口信来,无需担心,英国公会好生照拂我的。”说罢,叶春秋很认真地看向英国公张懋。

    张懋感觉心里就如同被一万头草泥马奔过,也不知该怎么答,最后哂然一笑,被叶春秋的随性所感染,这家伙,就像是一丁点也不怕似的,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犯下的是什么事吗?

    正在此时,那刘宇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看到终于来了人,怨毒地看着叶春秋,那眼眸就如同毒蛇般,恨不得一口将叶春秋吞没。

    叶春秋只是淡淡地看了刘宇一眼,没有理会他,已是快步而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京师里,已经足足乱了一夜,等到天罡拂晓的时候,叶春秋已经被安排入住在中军都督府。

    张懋确实会好生照顾叶春秋,至少……所住的地方很干净整洁,居然还有一张沙发,那差役道:“英国公有吩咐,若是镇国公有什么需要的,大可以说,镇国公权当在此暂住。”

    叶春秋颌首道:“能否多拿一些笔墨纸砚来。”

    “这个……好说。”这并非是过份的要求,显然这位镇国公非但是公爵,还是状元,文华无双。

    “还有……”

    “嗯?”

    叶春秋坐在沙发上,很舒服地道:“这沙发是哪里买来的,什么价格?”

    “噢,是采买了一批,大致……价格是在八九两银子吧。”

    叶春秋摇摇头,叹息道:“买贵了。”

    

    《

第九百七十二章:很强很暴力(第三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现在朝中争议不断,天子似乎更倾向于保住叶春秋,偏偏厂卫那儿,又在搜寻着叶春秋谋反的罪证,此时此刻,若是在这僵局的局面里,周王殿下肯出来打一打擂台,整个情况可能会一面倒的改观。

    而那诸王,还在沉默,可是沉默的背后,却又不难猜想到,可能是等到拿捏住了叶春秋的把柄,再给予致命的一击。

    譬如,现在的周王殿下,就已经屡屡入宫面见太后,可到底谈了什么,却无人知晓。

    偏偏……这位镇国公,现在居然还如此的乐观,竟在纠结着沙发的价格问题。

    叶春秋很认真地对眼前的差役道:“一般的出货价格,也不过五两银子而已,八九两银子,这也太吓人了,不是采买之人贪墨了钱财,就是供应的商贾有问题。”

    “呃……”这差役哭笑不得起来,就算知道上头有人采买时贪墨,可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人物,哪里敢说上头的不是啊,这不是找死吗?

    叶春秋也就是有点职业病的心态,笑了笑,知道和他说这些令他为难,也就不再说了。

    等到那差役取了笔墨纸砚来,叶春秋居然很坐得住,事实上,他一直希望找个时间好生地休息一下,好好地构思一个问题。

    新军的规模已经抵达了六百人,六百人已经算是为数不少了,而实际上,如何更快地提升新军的战力,一直都是叶春秋必须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叶春秋一直都希望给镇国新军装备远程的武器。

    而唯一的远程武器,除了火铳之外,似乎也难寻其他的替代品。

    说来也是可笑,每一个人都认为叶春秋大难临头,众人还在外头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担心,有人落井下石的时候,叶春秋竟是在这里全心全意地思索着镇国新军下一步的问题。

    镇国府已经能够造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规模的钟表作坊,不但培养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新式机械匠人,更重要的是,已经渐渐培育出了一个产业,这就使得,在加上研究院搜罗和培育了一批能工巧匠,一些基础的机械原理,也开始在镇国府大行其道,许多人开始孜孜不倦的学习,这就导致镇国府无论是机械水平,还是熟练的制造匠人,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叶春秋绝不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人,他很清楚,自己所为跨越时代的知识,就算一次性丢出来,怕也没有人愿意去学习和汲取,这倒并非是古人愚蠢,最单纯的理由却是,无利可图。

    学这些有什么用,你这些机械原理,这些齿轮和弹簧的制造工艺,学了我不如去种地,不如去读书,毕竟那才是能让人吃饭的东西;这便是叶春秋非要造车的原因,只有让车坊生出利润,才会更大规模的雇佣巧匠,给予优厚的待遇,正因为待遇优厚,大家才肯去究其原理,因为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而到了而今,显然制造枪械的时机已经有些成熟了,当然,现代枪支叶春秋倒还没有指望,不说其他,就说那后世的子弹工艺,对这个时代也几乎属于是碾压般的存在,所以制造枪械容易,制造子弹反而是困难重重,叶春秋唯一所能寄望的,就是后装击发枪上,现在的水平能达到历史中南北战争枪械制造的工艺水平,对叶春秋来说,已是极限,甚至可能,水平还要更差一些。

    当然,即便如此,显然叶春秋要构思和设计的火铳,依然可以领先这个时代两百年,这对叶春秋来说,显然已经足够了。

    

    《

第九百七十三章:非同一般(第四更)

    《



    集合了许多枪械的构造,叶春秋用笔勾勒出了一些构造。

    光脑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它能够避免让叶春秋走上许多的弯路,后世几百年的历史都可以成为叶春秋的前车之鉴。

    就以这小小的后装枪为例,什么样的膛线,什么样的设计在现实中会暴露什么问题,这些统统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自然,设计虽然容易,照猫画虎就可以,可是若不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却也是完全不可能,毕竟镇国府的工艺水平摆在这里,固然可以因为枪械的制造,而努力去突破某些工艺的问题,可是有些障碍,想要突破,却还需要时日。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艺的提升也是如此。

    所以一些过于困难的工艺,只能想尽办法去规避,寻出一个替代的方案,至于其他的扳机、弹仓、操作杆、弹簧之类的机械构造,其实还算简单。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子弹,想要运用到后世那种高精度的子弹,显然是不可能了,可是如何克服南北战争时期的子弹工艺标准,却有许多难题,许多人总认为从无到有,制造出一个东西来,便可改变世界。

    可事实上,却完全不是如此,人类历史上,多的是各种发明创造让人惊叹,只可惜,绝大多数的所谓发明,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因为从无到有,固然可以有了想法,然后寻上几个能工巧匠,不吝钱财,重金缔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

    可是它无论再如何精美,有什么用处,却不要忘了,它只是能工巧匠花费了许多精力创造出来的,它固然可能有用处,可是花费却是不菲。

    这种东西,其实就和皇帝的通天冠一样,看似精美绝伦,而实际上,没有个屁用。

    至少在叶春秋的字典里,他在这个时代的创造是以实用为主,要生产容易,可是要大规模生产却难,要请几个高明匠人去制造容易,可是如何能大规模地让匠人去分工制造,且产生一套检验标准,并且保证它的价格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才是至关重要。

    若是要造出一颗子弹,需要一天的时间,花费一两银子,然并卵,这样的子弹,估计每射出一发,叶春秋都会想哭。

    因此,叶春秋除了所谓摘抄一些后世好的设计方法,却还需查阅无数的资料,去研究工艺的流程,以及一些贵重材料的替代方法。甚至还要结合当下的生产水平,去进行修改和简化某些设计。

    这绝对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而幸好,他在中军都督府,过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呃……其实他就是想出门,只怕也不容易,因为在外头已被人重重围住了。

    所以他索性将一切的烦恼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什么刘芳,什么锦衣卫,什么刘瑾,什么周王,这些暂时和他无关,他宁心静气,脑子里反复地构思着各种可行地方案。

    大规模的制造,就必须得有工具,现在的炼钢水平,倒是勉强可以接受,尤其是枪管,枪管对于材质的要求极高,火药在膛内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威力,若是钢材不过关,就极容易造成炸膛和枪管变形,这也是为何现下的火铳往往较为厚实的原因,有的火铳铳管足足有手指厚,就这,填装的还只是黑火药而已,若是威力更大的火药,这种劣质的钢材根本支持不住。

    但是合金钢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在铳管中划过膛线,也是一个难关。

    叶春秋有时坐在沙发上不发一言,冥思苦想,有时查阅光脑中的资料进行比对,有时伏案,画出一个又一个草稿。

    而每一份草稿,叶春秋都不会随意地丢弃,他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即便将来定了稿,这些草稿也会一并送去交给研究院,毕竟对于那些研究员来说,即便是失败的设计,也可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而要制造枪械,显然不是一个单位可以完成的,这其中涉及到了与火药相关的化工,除此之外,还有机械和冶金,甚至于木具的加工也有极大的关系。

    叶春秋甚至在想,等自己解决了眼下的麻烦,就要组织一个多部门的研究讨论,正好也可借此让研究院所有人都广泛参与进来。

    叶春秋非常明白,相互学习和摸索,往往容易给人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在这里住了几日,叶春秋完全没有闲着,稿子已经堆积如山了,那差役对叶春秋的照顾倒是无微不至,只是到了第三日的正午,差役突然过来道:“镇国公,英国公要见镇国公一面,再过半个时辰即到。”

    张懋要来?

    沉寂了三天不到,英国公突然出现,令叶春秋的心里有些惊讶。

    对于这位英国公,往日虽没有深交,可叶春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