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亡朝不过如此-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人员的侧目。
  一段沉默过后,韦昌辉的嘴巴似乎在动,他要说话了,他要说话了,他到底要说什么??只听“散会”这二字从韦的口中吐出,石达开瞬间面瘫,他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但一下子又想不通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只好带着两名随从急忙走出会场。
  石达开还算多留了一个心眼,他留下一人打听会后的情况,看看韦昌辉到底在玩什么把戏。这不听不要紧,一听吓尿了。原来今天要开的根本不是什么《内乱和谈座谈会》,而是《石达开灭门行动专题部署会》。
  韦昌辉向全体与会人员灌输石达开如此谴责干掉杨秀清的行为,那一定就是和杨秀清是一伙的,必然与杨秀清有着一样的谋反之心,一定要诛杀。
  随后,会议对干掉石达开一干人等的行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屠杀方案,那气氛比过年还热闹。
  石达开知道之后马上连夜逃出天京奔命去了,但这个灭门行动还是如期进行,石达开的家属也惨遭杀害。
  事实证明,人和畜生是没有共同语言的,想和疯狗讲道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这种畜生,只有一个字——打!
  石达开跑回安庆召集部队准备找韦昌辉报仇雪恨。天京内的洪秀全被全体将士强烈要求处决这个韦昌辉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疯狗。结果韦昌辉理所当然地被“阖家铲”(粤语:全家杀光光)。
  此时的天朝政府争权惨案才告一段落。
  可悲,清朝还没被推翻,天朝自家就开始为将来那个还不知道有没有的皇位而争夺厮杀。原本天朝的核心领导至此变得支离破碎,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战死,东王杨秀清自取灭亡,北王韦昌辉又犯众怒而被处决。现在的天朝核心就剩下洪秀全和石达开了。
                              

  ☆、第81章 10万人集体跳槽事件

  石达开平乱有功,载誉归来,洪秀全不得不对其加官进爵以示表扬。按道理,石达开是一路跟着洪秀全打天下的功臣,文武兼备,屡立战功,可以说的德高望重,由他来主持天朝的政务,大家都觉得比较信服。
  但是天朝政府不是由群臣百姓说了算,洪秀全虽然还是稳稳当当地坐着第一把交椅,经历两次内乱,他已经变得疑神疑鬼,他不再信任外姓人,达开同志不姓洪自然也被洪秀全归纳到外人的一个类别。
  为了牵制石达开,洪秀全又安排了自己的兄弟洪仁发和洪仁达当安王和福王和石达开一起共事,洪秀全这俩兄弟都不怎么样,无德无才,但是权力倒挺大,石达开平时处理一些政务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两兄弟的唧唧歪歪,就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
  石达开心想:我擦,为了天朝我献了青春献子孙,南征北战立下战功,为了给你铲除杨秀清的这趟事儿擦屁股还赔了一家老小的性命,到头来还是不信任我,我跟着你继续干还有什么前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走!
  说走就走,1857年6月,石达开决定另起炉灶打天下,为了拉拢一批士兵跟着自己干,石达开向全体太平军发了个通告,意思大概就是告诉大家,洪秀全这人只爱自己的亲兄弟,不信任和他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外姓人,我实在干不下去了,我要自己出去打天下,愿意跟着我的就一起走,我保证对待大家都想亲兄弟一样,愿意继续跟洪秀全的我石达开也不强求。
  通告一出,大家都对洪秀全这种忘恩负义又自私自利的做法予以谴责,大家都打算跟着石达开干。结果证明石达开这招心理战术是非常成功的,几个月后,石达开就把太平军中的10万部队给拉走了,开始了独立的军事行动。
  *同志说过一句著名的军事作战理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话已经充分展示了军队作战团结一致和集中火力对敌人进行打击的重要性,任何分化自身力量的行为都是战争失败的导火线。所以,石达开的这次拉人集体跳槽的做法无论是对太平军还是对石达开自己都是致命的。
  天朝之所以能和清朝一直抗争,主要就是部队能够做到劲儿往一处使,现在太平军中的10万人跳槽跟了石达开,力量就被严重的削弱。当时洪秀全是认识到这一点的,所以他把洪仁发和洪仁达的王位给削掉了,希望通过这种补救措施能争取石达开回来天朝继续为自己效力。可惜好马不吃回头草,石达开心意已决,开始了独自作战的活动。
  事实也证明石达开这次出走是绝对错误的,十万大军一离开天朝就在与清军的作战中节节败退,导致军心不稳,一部分跟着石达开出走的人后悔了,还四处嚷嚷着要回家,其中以吉庆元和朱衣点为首的后悔分子代表们游说了一大批太平军跑回了天京,使石达开的部队实力进一步削弱,然后悲剧最终在四川发生。
  1863年5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被清军包围,随后被击败俘获,随后被押送到了成都切了生鱼片(凌迟处死)。那一年石达开才33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事到如今,天朝往日的鼎盛一泻千里,昔日的核心领导阵营只剩下洪秀全一个光棍司令,同时先后失去了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苏等地区的统治权,天朝又一次陷入了清朝的包围之中。
                              

  ☆、第82章 一物降一物  湘军克太平

  天朝最终的灭亡,清政府底下的湘军要记首功,但湘军严格来说并不是清朝的正规部队,当时清朝的中央军只包括了八旗和绿营。这两支部队的作战能力如何,从天朝早期占领的那么多地域,那么一片大好形势就能侧面反映。
  所以,清朝并不指望自己的中央军能干掉天朝,反而把希望寄托到了地主团练(民兵)上,湘军就是地主团练之中的杰出代表,而湘军的创始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清朝名臣曾国藩。
  在与太平军作战的那些日子,清朝一共在湖南、安徽、江苏、直隶、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福建、贵州等地任命了43名帮办团练大臣,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湖南人,所以他组建的团练部队又称“湘军”。
  其实当时曾国藩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地主,他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在朝廷当过礼部右侍郎,相当于如今国务院秘书长的职位。
  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他要回家奔丧,那时太平军刚好又攻入湖南,清政府觉得反正曾侍郎也要回家守孝,回去湖南也别闲着,任命你当个团练大臣,帮政府训练一批胸口贴“勇”字的出来和太平军对抗,一边守孝一边守国。
  我对清政府这种物尽其用的用人制度表示无比的赞赏,曾国藩也不推辞,回到老家后化丧母之痛为力量,在家乡地主罗泽南和王鑫招募的上千名团勇的基础上训练湘勇,也就是后来的湘军。
  为什么连八旗和绿营都搞不定的天平军最终会宰在湘军手上,曾国藩对这一疑问做出了回答。
  首先,湘军的组织架构优。
  湘军以营为基本单位,500人一营,每营分四哨。全军有陆军13营,水军10营,一共一万七千多人。每次开战,水军和陆军一定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优势互补,等同配置了海军陆战队的基本阵营,使战斗力大大提升。
  其次,湘军的硬件标准高。
  在用人上,湘军的部队领导层例如担任营官的干部都需要达到地主知识分子的标准。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当指挥官,仗才能打得好。
  在选人方面,营官的下属从哨官一直到一线士兵全部由各营的一把手自行招募,保证了上下一条心。当然,招募的条件是曾国藩有硬性标准的。其中市井无赖不选,游手好闲的也不选。只有那些年轻懂事的,肯吃苦耐劳的老实人和农民牧民才会被优先考虑。选这类人来到队伍,主要是保证士兵在命令上的绝对服从,不让那些诡计多端的小混混进入部队捅乱子。
  最后,湘军的软件质量好。
  被挑选进入湘军的士兵不仅仅要训练过硬的杀人伎俩,还要进行经常性的洗脑,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曾国藩还常常兼职当讲师给士兵们上课,向他们灌输“忠信”、“忠义”“献身国家”的军人道德思想。
  士兵们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实年轻人,被老曾这么一洗脑,个个都热血沸腾,报国之心满满,恨不得马上上阵杀敌,为国效力。
  就这样,湘军被曾国藩*成一支结构科学,身体和心理素质过硬的军事部队,在与太平军的对抗过程中一改清政府军软弱不能战的局面,成为了太平军的一支劲敌。
  当然,太平军也不是吃素的,两军早期交战多次,各有胜负。湘军也没有压倒性的实力去摧毁天朝,太平军也暂时摆脱不了湘军的纠缠,不过这一切将从洪秀全成为光棍司令之后得到改变。
                              

  ☆、第83章 最后的反扑

  天京之乱后,为了让自己不当光棍司令,洪秀全开始天朝的领导干部岗位进行重新调整。并于1858年恢复了五军主将制度,一批军事管理新秀浮出水面,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
  这种阵营重新调整了太平军的军事结构,启用了一批新的军事管理人才,使太平军再一次激发了埋藏已久的战斗力。
  1857年,湘军李续宾部从九江进犯安徽,连续攻陷太湖、桐城、舒城,大军压境庐州南部要冲三河镇。
  当时的天京已经被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围困,如果三河镇再被湘军攻陷,那么天朝政权将岌岌可危。
  此时的洪秀全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调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部队回援,与湘军决战三河,局势就此扭转。
  11月14日,太平军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率领下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把湘军围困在三河,随后发起猛烈的攻击,这种困兽斗的方式似乎异常见效,经过数日的激战,6000湘军在三河被太平军全部杀光,统帅李续宾自杀,连曾国藩的老弟曾国华都被干掉。
  三河大捷有力振奋了军心,士气大涨。太平军一口气接连收复舒城、桐城等实地,解除了安庆之围。此后,太平军一路捷报,李世贤在皖南地区打败政府军,扭转了不利局势。杨辅清攻占了江西的景德镇。天京上游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稳定。
  陈玉成和李秀成论功行赏,被封英王和忠王。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重赏之后勇夫更勇。升级进阶后,这双王的攻击力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1860年,忠王李秀成率数万大军从天京出发,一路破城,5月克常州、无锡;6月攻陷苏州、嘉兴、江阴、昆山、太仓、嘉定;7月夺取松江,逼近上海,开辟了苏南根据地,设立了苏福省,以苏州为省会开展生产和贸易,天朝的苏南阵营由此建立。
  而英王陈玉成也不甘示弱,从宜兴一直打到浙江,直逼杭州,浙江阵营也出现了。
                              

  ☆、第84章 最终的覆灭

  湘军在三河打败使其失去了皖北战场的主动地位。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曾国藩通过这次失败了解到,要击败太平军不能直捣黄龙,要循序渐进。所以他提出了“先剪枝叶,并捣老巢”的战略方针,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