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略大宋-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朔说完了,并且还间接的下了逐客令,这让赵子偁吃惊不小。

    比例的事情是说完了,但还有一件事呢,大宋要提升造船比例的事情还没谈呢?

    难道赵朔当时说的可能,是在忽悠他?赵朔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水军上压制大宋和蒙古?

    赵子偁的脑海中,闪过很多个念头,但对于赵朔的最终目的,他却怎么猜都猜不透。

    “赵大人,你还有事吗?”见赵子偁不开口,也没有离开,赵朔又问道。

    赵子偁在沉思的时候,无意间瞥到了赵朔放在一旁的件,件的字体很小,但赵子偁还是通过理解瞟道了一些。

    ‘大理开始造船……暹罗归顺……造船……李朝出兵……印度洋……有国家……富有……’

    通过断断续续瞟到字,赵子偁得出了一个结论。

    李朝和大理发现了新的陆地和国家,那里比较富有,暹罗归顺赵朔,在建造船只,打算跟李朝一起联合出兵。

    不用想,他们这次出兵的目的,一定是新大陆上的新的国家。至于他们想干什么,那一定是洗劫财富了。

    赵子偁觉得,他已经知道,赵朔为何要大力发展水军,并且,还想再水军的发展上压制大宋了。

    “王爷,你不是说,我们可以谈一谈提升大宋所占比例的事情吗?”有了想法的赵子偁,鼓足了勇气,问出了这个问题。

    赵朔蹙眉,然后看了一眼放在一边的件,赶忙将其翻过去,随后,看向赵子偁。“好,那就谈谈吧!”

    。

第517章 无奈的选择

    赵朔看着赵子偁,就那么看着。此刻的他,在等待着赵子偁表态。

    既然赵子偁想谈,现在的赵朔,等的就是赵子偁的选择,做出的取舍。

    其实,取舍已经定了。上次赵朔已经说了,大宋要想提高造船比例,那就要拿蜀地作交换。

    既然现在赵子偁提到这个了,那赵子偁就应该明白,他们将失去什么。

    赵朔不语,但赵子偁扛不住啊。他咬了咬牙,道。“王爷,你上次说,可以用蜀地换取大宋的造船比例?这事还算吗?”

    赵朔点了点头。“虽然当时是随口一说,不过既然是本王说的话,自然是算数的。”

    顿了顿,赵朔眯着眼,笑问赵子偁。“赵大人,难道真想拿蜀地交换造船的比例啊?这可是件大事?你要不要询问一下我那个叔叔呢?”

    赵朔这话,让赵子偁有些吃惊,但更多的却是震撼。

    按理说,拿蜀地换取一个造船的比例,怎么看,都是大宋吃亏。但赵朔的话里话外,竟然透露着一丝不乐意。这看起来,实在太不正常了。

    但这种不正常,很快就在赵子偁这里变得正常了。因为,他想到了赵朔那无意间暴露的密信。关于印度洋的密信。

    海外出现了新大陆,出现了新的国家,那里的土地面积,必然不是一个蜀地可以比拟的。赵朔担心大宋水军发展起来,能跟他分庭抗礼,在海外跟他竞争,所以,他对于当初说的话,后悔了。

    但毕竟是一个王爷,就算后悔了,说出去的话,也要承认的,毕竟,作为王爷,是要主意形象的。

    尤其是赵朔,说是王爷,其实跟皇帝没啥区别,君无戏言啊,要是他说的话,可以朝令夕改,那以后的名声,可就真不好说了。

    赵朔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只能让赵子偁说出,承认三方造船比例,不以交换蜀地换取造船比例,这是最好的结果。

    赵子偁想了好久,算是捋顺了自己的思路,他斩钉截铁的开口道。“王爷上次说,可以用蜀地换取造船的比例,这话应该没错吧。”

    赵朔有些为难的笑了笑。“话是本王说的,不过这事,赵兄做不了主吧。”

    赵朔如此,更加坚定了赵子偁的想法。他呵呵一笑,道。“王爷,这次谈判,包括蜀地换取造船比例的事情,陛下都全权交给了我,所以,这事,我能做主。”

    “蜀地这边连接秦岭,那边连接大理,并且,距离李朝也不远,要是大宋把蜀地给了我,那以后,本王可就是从北、西、南三面对大宋形成包围了。”赵朔盯着赵子偁。“这可不是小事,还请赵兄三思后行啊。不然,回到大宋让我那个叔叔不能跟天下百姓交代,他可是会杀掉你的。”

    “哈哈哈……”赵子偁大笑了起来。“王爷是大宋的王爷,王爷的封地增加一下,也是因为王爷立了大功,这无可厚非。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而大宋的造船业发达,若是压缩的话,那对于大宋才是损失。”

    顿了顿,赵子偁接着道。“况且,海外世界那么大,若是没有强大的水军,岂不是要错过些什么了。”

    赵朔脸色忽明忽暗,旁边的几页纸,被攥的褶皱了起来。“既然如此,那就签订合约吧。”

    随后,赵朔让人群取来了纸笔。

    “王爷,不要急着写,我还有一些事情想问王爷。”赵子偁拦住了已经拿起笔的赵朔。

    “赵兄难道要反悔了吗?”赵朔笑看赵子偁。

    赵子偁摆了摆手。“王爷误会了,我只是想问问王爷,这蜀地换取的比例是多少。咱们三方的比例又是如何分配的。”

    “三方比例是5:3:2,现在大宋用蜀地换取一定的比例,自然是4:4:2,以后本王和大宋的造船数量相当,这难道还要讨论吗?”赵朔道。

    “呵呵……王爷,这比例我觉得不对,应该要重新讨论才行。”赵子偁笑道。

    “怎么,难道大宋的造船比例要比本王的还高?”赵朔扔下攥着的笔。“若是如此的话,蜀地本王不要了……”

    赵朔的话还没说完,赵子偁已经开口了。“王爷,我不是那个意思。”

    见赵朔冷静下来之后,赵子偁解释道。“王爷的比例是五,这是早就商量好的,自然是不能降低的。所以,王爷还是五。”

    “本王是五,大宋也是五,那蒙古怎么办?他们可是你们的盟友!”赵朔心里已经知道赵子偁的意思了,但此刻依旧装着糊涂。有些话,有些事,赵子偁提出来,比他说出来,要好的多。

    “王爷,这话可就不对了啊。”赵子偁道。“王爷造船比例是五,大宋是三,蒙古是二,这是我们商议好的,岂能改变。”

    见赵朔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赵子偁继续解释道。“三方比例已定,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现在要谈的是另一个事情。因为对于造船比例,大宋不满,所以用蜀地换取造船比例。以达到跟王爷相同的境地。也就是说,大宋造船比例的五,并不是三方讨论的五,新增加的二,是用蜀地换来的。如果蒙古觉得不公平,自然也可以用土地换取新的造船比例。”

    说完之后,赵子偁看着赵朔,那意思很明显,我解释完了,你懂没懂啊。

    赵朔点了点头,然后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啊。就是说,我依旧是五,而大宋以后也是五,蒙古还是二,对吧。”

    “是的!”赵子偁道。

    “呵呵……”赵朔嘴角上扬,随后对赵子偁伸出了大拇指。“赵大人厉害,厉害啊,本王佩服,佩服之至。”

    说完之后,赵朔提笔写了起来。合约的大意是,大宋用蜀地换取造船比例二,以后大宋与赵朔每年的造船数量相同。

    写完之后,赵朔把合约递给赵子偁。“赵大人,你看一下,要是没有意见,我们就签字盖上吧。”

    赵子偁接过合约,看过之后,点了点头。“王爷好笔法,真是龙飞凤舞……”

    赵朔无语,自己的毛笔字自己最清楚,赵子偁这种夸赞的讽刺,让他实在不舒服。

    “没意见,就盖上吧。”说完之后,赵朔拿出印绶,在合约上盖上了大印。

第518章 蒙古西进伐西辽

    合约就这么签订,随后,赵子偁返回大宋,而赵朔继续处理这新式学校和新式法律的水情。

    那封关于开发印度洋的密信,被赵朔彻底扔到了一边。不是赵朔不想去开发,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个时候,让李朝和暹罗去折腾一下就好了,他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改革。

    时间过得很快,恍恍惚惚间,便来到了五月份。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新式学校已经有所成就,这让那些抵触新法的官员,相当不是滋味。

    好多官员因为抵触新法,已经被罢免了。本来,这些人认为,赵朔手上人才稀少,只要联合抵触,便能组织赵朔推行新法。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赵朔雷厉风行,只要抵触者,一律罢黜。

    他们认为赵朔缺少人才,但赵朔完全就是实力打脸,哪里有官员不满,或者不全力推行,罢免之后,立刻会有新的官员到任,这些新的官员,层出不穷,并且,对于新法的推行,那是尽心尽力。

    后来,这些官员才知道,这些新官员,主要都是从长安的新式学校出去的。

    本来,对于新式学校,很多学子是反对的,但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前往新式学校的学子,很快就被安排了新的官职。这可比以前的科举考试厉害多了。

    以前要经过乡试,省试,殿试,就算最后考中了,也要等待后补,别说马上当官了,就算等个几年,甚至十几年,也未必就能当上官啊。

    但是现在,这新式学校的的学子,有的才几个月,就已经有缺后补去当官了。

    这大大的刺激了那些不接受新式学校的学子,他们纷纷放弃旧有的观念,接受了新式学校的教训方式。

    可以说,老官员的不作为,间接的推动了新式学校的发展,而新式学校的发展,正好培养人才,顶替老官员。

    这形成了一个循环。

    国内的改革热火朝天,赵朔觉得,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必然可以出现工业革命那般的壮举,到时候,整个世界就都是他的了,他的太平思想,那个时候,便可以彻底实现了。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蒙古又给他惹事了。

    “王爷,蒙古已经绕过克烈部,现在正在攻打西辽,西辽已经派人向西夏求救。”张初九将收集到的消息交给了赵朔。

    “蒙古还是西进了啊。”赵朔看都没看那些消息,喃喃自语了起来。

    “西辽来我们这的求救使者已经在路上了,对于西辽,我们要不要救援?”张初九问道。

    “蒙古这次带兵的是谁啊。”赵朔问道。

    “是蒙古皇帝,木托本人。”张初九回道。

    “看样子,这一次,他是下了狠心了啊。”赵朔有些无奈的说道。

    “启禀王爷,李仁孝求见。”侍卫葛山进来行礼道。

    葛山出使过大宋,本来赵朔要给他升官的,可这家伙,愣是要给赵朔当护卫。

    无奈的赵朔,最后封葛山为少尉,但依旧做护卫。

    “看来,西夏坐不住了啊。”赵朔沉思了一会,才道。“让他进来吧。”

    葛山退出去之后,李仁孝很快便来到了大厅之内。

    “大夏太子李仁孝拜见王爷。”李仁孝进来之后,恭敬的行了一礼。

    这段日子,李仁孝一直在赵朔的额新式学校,跟完颜亶、折彦野一起学习。三人对于赵朔新式学校的任教,都充满了好奇。但一番学习下来之后,却又都是敬佩不已。

    这么好的改革方式,李仁孝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