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李植的话,秦军的将领们陷入一阵沉默,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和东奴野战?

  那建奴都是建州的野人出身,在白山黑水间渔猎而生,日日仗着刀剑弓马和野兽搏斗,一个二十岁的鞑子就是一个练了二十年刀剑弓马的战士。这些人的战斗力,不是几天才练习一次的明军可以媲美的。明军在野地里遇上清军,要有四、五倍人才敢一战。

  然而现在多尔衮的清兵有七万人。

  这和清军野战的计策,实在不妙。

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曹将军


  洪承畴看了看众将的脸色,吸了一口气,说道:“李总兵的计策不错,然而东奴野战战力太强,我等恐怕难以匹敌。”

  李植说道:“陈新甲处的蓟、辽、宣、大兵马有五万,加上督臣和末将的六万兵马,共有十一万。我们到青山口筑垒造寨,据守于壕垒之中,东奴如何冲得破?”

  孙传庭说道:“李总兵,如今陕西、天津、蓟、辽、宣、大兵马齐聚,我大明的全部家当如今都在京畿。我大明只此一副家当!如果和东奴决战,一战败,就是万劫不复的收场。此时此刻,当以持重为上。”

  顿了顿,孙传庭说道:“既然东奴要出关了,我们跟在后面骚扰便是了,不好再生枝节。”

  李植看了看孙传庭,没想到这个锐气颇盛的巡抚也不敢和东奴野战。

  李植的下,陕西总兵贺人龙说道:“东奴野战无双,我们虽然在陕西追着流贼杀,但还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遇到东奴,还是避一避锋芒为好。”

  固原总兵郑家栋说道:“我附议,东奴战力不是流贼可比,出城野战太过冒险。”

  李植见诸将都没有野地浪战的决心,讪讪地笑了笑,说道:“诸位都是以持重为上啊。。。”

  洪承畴见场面有些尴尬,举杯说道:“是战是守,我等到了天津,和陈新甲部共议,再做决定。今天不谈这事,先喝一杯!”

  一众将领大声叫好,纷纷将手中的浊酒一饮而尽。李植笑了笑,也喝了一杯。

  第二天,洪承畴的大军就拔营,往天津开去。李植的兵马跟着洪承畴,也回了天津。大军走了五日,于正月二十五日到达了天津卫城。

  陈新甲五万大军已经守在天津,天津卫城的城墙上站满了兵甲鲜艳的关、宁军,城门口也站了站岗的宣、大兵马。洪承畴带着孙传庭、李植和几个总兵进城去,宣大的士兵上来检查了好一阵,才放众人通行。

  到了巡抚衙门,陈新甲已经率领天津巡抚查登备等在门口。

  陈新甲是个微胖的中年人,眼睛炯炯有神,嘴唇上留着两瓣小胡子,穿着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官服。

  看见洪承畴,陈新甲上去亲昵地说着话,两人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几句话就熟悉起来。说着说着,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仿佛已经成为了老朋友。李植在一边看着,为这两人的交际能力感到吃惊。

  孙传庭就有些傲气了,陈新甲抚着孙传庭的肩膀说话,孙传庭却始终一份公事公办的口气。陈新甲不是进士出身,只是一个举人,在任上也没什么战功,靠杨嗣昌的提拔才平步青云。不知道孙传庭是看不起陈新甲的战功和出身,还是孙传庭就这臭脾气,总之孙传庭有些不冷不热,远没有他看到李植时候的亲热。

  陈新甲拍了孙传庭的肩膀几下,就有些尴尬地收回了手。

  李植看着陈新甲的眼神,觉得那陈新甲眼里对孙传庭有些不满。

  接下来陈新甲就上来和李植打招呼。一走到李植面前,陈新甲就堆起了满面的笑容。他不但不让李植行跪礼,还亲热地拉起了李植的手,笑道:“李总兵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了!范家庄之战,总兵名震九州!”

  在固安县韩家庄时候,天子曾让李植兵马划归陈新甲麾下,李植违旨跟随卢象升,大大地驳了陈新甲的面子,按理说陈新甲心里对李植应该有些不满。但陈新甲此时不但没有情绪,而且根本不提那件事情。

  杨嗣昌都被李植一句话击败,陈新甲又哪里敢得罪李植?和李植的过节,他统统不愿再提。

  李植笑道:“总督过奖了。”

  陈新甲笑道:“有总兵回天津守卫,天津固若金汤!”

  李植愣了愣,暗道这陈新甲五万大军守在天津还嫌天津不坚固?还要自己来才固若金汤?看来陈新甲也绝没有和东奴野战的心思。

  李植试探说道:“如今我们有十一万强军集在天津,东奴只有七万人,总督觉得该如何战?”

  陈新甲听到李植话里有出城野战的意思,脸上变色,严肃说道:“总兵少年英雄,颇有锐气,是我国家之福。但如今大敌云集,我兵马战力不如东奴,还是持重为上!”

  看来这些总督巡抚都是一个意思,准备目送清军出关了。

  李植不再多说,冲陈新甲笑了笑。

  众官寒暄了一阵,便进了天津巡抚衙门。进了衙门,李植看到了曹变蛟、王廷臣等蓟、辽的总兵。这些人见了李植,都上来和李植见礼——如今大明的军队渐渐有了军阀化的倾向,军中以有实力者为上。李植的兵马名动天下,这些总兵都收起了轻慢,有了结交李植引以为援的想法。

  曹变蛟拍了拍李植的肩膀,笑道:“永定门前一别,我等空在京畿驰骋,而李总兵就建功立业,升为总兵了。在范家庄大败了清军三万人马,当真令我等佩服!当真是英雄!”

  李植说道:“侥幸获胜而已,岂敢称英雄?曹总兵杀贼的事迹我辈早有耳闻,勇冠三军,被称为小曹将军,是我辈楷模。”

  曹变蛟咧嘴笑了笑,拍了拍李植的肩膀。

  到了大堂,大堂的墙上挂着一张硕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天津附近的诸多河流、城池。洪承畴和孙传庭一进大堂就被那地图吸引,站在地图前面细细观看起来。

  陈新甲站在一边等着,许久才问道:“尚书欲驻扎哪一城防守?”

  洪承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头看向李植,问道:“李总兵是天津人,知道天津的虚实,李总兵欲在哪一城防守?”

  李植拱手说道:“范家庄兵马不足,末将请增强范家庄的防御!”

  陈新甲看了看李植,知道李植担心自家在范家庄的产业,哈哈大笑。如今李植不但有勇名,而且更有天子的眷宠,没有人敢轻视。陈新甲有些巴结李植地说道:“总兵不用担心,我自会在范家庄加派人手。”

  陈新甲看了看帐下的武将们,最后看向了骁勇善战的曹变蛟,说道:“李总兵,我派玉田总兵曹变蛟率四千人驻守范家庄,为李总兵守住门户!小曹将军最骁勇善战,有他在,便是清军大军围城,也决计攻不下范家庄!”

  李植点头说道:“既然范家庄有小曹将军固守,李植就不担心了。”

  顿了顿,李植大声说道:“诸位督抚,既然后方无忧,李植决意率帐下一万人马赴青山口筑垒造寨,拦住想从那里出关的东奴大军!”

  李植一句话,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之中。听到李植的话,大堂中的大小官员们一时都呆住了。8



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山口


  洪承畴看着李植,沉吟不语。?

  李植如今势头正盛,天子十分信任,便是杨嗣昌都斗不过他。洪承畴名为李植的领导,实际上也没法指挥李植。若是洪承畴不让李植去青山口,李植一封奏章上去参洪承畴畏敌不战,洪承畴就吃不了兜着走。李植既然决定去青山口狙击多尔衮,洪承畴只能让他去。

  孙传庭听到李植的话,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植,摇了摇头说道:“李将军还是锐意要杀奴,我等拦也拦不住啊!”顿了顿,孙传庭又说道:“然将军再善战,一万人筑起营寨,能不能挡住七万人。。。”

  那陈新甲也不看好李植,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陈新甲是杨嗣昌的人,李植击败了杨嗣昌,陈新甲的前途一下子就没了。如果李植战死在青山口,主战派就会风头大减,杨嗣昌说不定能从新受到重用,那陈新甲的前途也就回来了。

  陈新甲是巴不得李植战败出丑的,听到李植要去青山口,大喜过望。他抚着李植的肩膀说道:“总兵如此敢战,国家之福!我为总兵壮行!”

  衙门里的一众总兵惊讶不已,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曹变蛟似乎是为李植的胆气所摄服,激动地走上来,重重一拳打在李植的右肩,大声说道:“李总兵英武!天下的明军,也只有你敢硬撼鞑子了!你放心,我曹变蛟用性命担保,一定会为你守住范家庄!”

  李植准备让两千虎贲师士兵在李兴率领下留守范家庄,加上城中的辅兵、炮兵和曹变蛟的四千兵马,就有六千多人守在范家庄。范家庄外面壕沟陷阱遍布,再有这么多兵马留守,清军就算七万人攻城,没几个月也打不下。清军如今惶惶想出关,一般来说不会进攻坚城。如果清军真的围攻范家庄,李植有充足时间率兵回援。

  如此安排,李植并不担心范家庄的防卫。

  李植拍了拍曹变蛟的肩膀,说道:“小曹将军,此战若胜,李植便欠你一个人情。”

  听到李植的话,曹变蛟激动地血气上涌。

  李植是什么人?手握重兵,天子眷宠,权雄势胜。若是曹变蛟有难了,李植上奏天子一句话说不定就可以救命!李植这一个人情,那是比白银万两更重。曹变蛟欣喜地说道:“好,李总兵,你这个朋友曹变蛟是交定了!”

  李植抱拳朝大堂中的诸将拱手一礼,说道:“兵贵神,李植这就回去准备了,诸位,告辞!”

  大堂里的武官们被李植李植的胆气所摄,都高看了李植一眼,纷纷喊道:

  “李将军保重!”

  “李将军一路小心!”

  “我等在此等李将军得胜归来!”

  天津巡抚查登备虽然和李植面和心不和,但此时也被李植的忠勇摄服,慢悠悠地走到李植面前,说道:“总兵孤军北上,可要小心了!”

  李植不再多说,一甩披风,大步走出了巡抚衙门。

  回到范家庄,李植就开始整理队伍,准备北上。

  这一次,李植带上了一直跟随自己转战京畿的三千名辎重民夫,用三千辆马车运送物资。

  李植这次带上了八千石粮食随军。这些粮食足够一万人吃五个月,足够让士兵们坚守在营寨里不愁伙食。

  实际上清军入塞一般选择的都是冬天,出塞一般都在三月,不会在正月以后还打持久战。

  清军在东北种的是春小麦,三月播种七月收获。鞑子中的披甲人虽然大多有包衣阿哈种田,自己不需要下地,但主人不在管理上会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春播的妥善。而且鞑子中还有几万辅兵跟役,这些人大多需要自己耕种粮食养活自己。对于这些人来说,误了农时是要饿肚子的。

  所以鞑子每每在七月收完麦子,忙完入仓磨粉,就举起刀剑到关内劫掠一番后,然后在第二年春播前就赶着回东北。

  更何况鞑子这次劫掠这么多人口到辽东去,这一年的粮食压力更大,更需要赶回去给这些新奴隶分地耕种。

  不过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怕万一鞑子疯了长期包围李植,不攻不退。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