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还想试探试探李植的火力,没想到却一下子折损了十七门红夷大炮,皇太极也有些心疼。

  皇太极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个李植羽翼已成,如今已经无法将其剪除了。”

  济尔哈朗看着孔有德损失惨重的炮兵,说道:“皇上,这李植太棘手了。”

  皇太极看了看西边,说道:“我们该走了。多铎在黄崖口,也该得手了吧。。。。”

  

第二百八十章 仍有可为


  二月二十八日,多尔衮忧心忡忡地坐在中军大帐内,正和诸满蒙贵族议论军情。?

  如今皇上已经到达了青山口,驻扎在李植寨垒的对面。但马里沟这个峡谷中间被李植占领,李植的大炮封锁了短短两、三里宽的峡谷,让皇太极和多尔衮的信使无法往来。即便是晚上,李植军也在炮火的威慑下在山谷里点燃火柴堆照明,硬生生截断了两边的通信。

  前天,多尔衮派了一支三十人的死士想冲到皇上那边去。结果刚进入李植大炮的射程,被十门大炮霰弹一轰,这些死士就死了二十几个,溃败下来,再不敢向前冲。

  皇上就在几里外,却无法通信,这让多尔衮十分忧虑。这样下去,即便皇上来了,也无法带多尔衮的大军出关去。

  多尔衮开始琢磨如何从山谷两侧的绝壁上爬过去,但斥候出去研究了两天,也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这个李植布下寨垒时候显然专门研究过地形,专选在这刁钻的地方扎寨。

  看了看帐中的诸将,多尔衮说道:“如今消息断隔,和皇上的书信往来不通,皇上来了也帮不了我们,诸位有什么办法?”

  蒙古旗主伊拜说道:“大将军,此时此地,只能出去攻打其他关口了。便是没有细作配合没有情报,也只能强攻。”

  阿巴泰摇头说道:“就怕我们攻打雄关,久攻不下的时候李植率领明军主力从后面夹击我们。。。”

  众人听到阿巴泰的话,都吸了一口凉气。李植的兵马这么强,如果再得到十几万明军的配合,恐怕真的会攻击五万多人的多尔衮军。到时候在明朝关口下被前后夹击,说不得就是一场大败。

  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和李植一起在这马里沟耗着?耗他半年一年?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众人正在焦虑,却看到大帐外跑来了一个亲兵,跑到多尔衮面前请了个安,说道:“大将军,多铎王爷的信使来了!”

  多铎是多尔衮的胞弟,是八旗满洲镶白旗的旗主,素有战功。

  众人听到亲兵的话都愣了愣,有些诧异。多铎不是一直跟着皇上在辽西牵制明军关、宁兵马吗,皇上的信使穿不过马里沟,多铎的信使是怎么进来的?是绕道其他关口靠细作混进来的?不过既然多铎的信使进来了,和皇上的通信就算是通了,众人闻言都是一喜。

  多尔衮挥手说道:“快让信使进来!”

  半晌,三个身穿白漆鳞甲的清兵走进了多尔衮的大帐,正是多铎军中的精锐摆牙喇。那三个清兵进来朝多尔衮屈膝请安,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将军,我家主子多铎按照皇上的布置,已经攻占黄崖口,请大将军率军从那里出关。”

  听到这个摆牙喇的话,大帐中的满蒙贵族们眼睛亮,一个个激动地站了起来。

  多尔衮站起来问道:“多铎怎么攻下黄崖口的?”

  那个摆牙喇说道:“皇上早就刺探到黄崖口防备空虚,收买了细作埋伏在内。我家主子和细作里外配合,让城里接应的人打开了关门。门一开,我大清兵一拥而入便把黄崖口给占了。”

  大帐中的满蒙贵族们听到这话,知道黄崖口是真的被拿下了,一个个都长舒了一口气。众将暗道这下子终于能顺利出关,能摆脱这个魔鬼一样的李植了。

  多尔衮站在大帐中想了想,也是喜上眉梢。

  黄崖口在西面,距离青山口四百里,多尔衮率军一路向西,十日就能到达。天津的明军即便得了消息追上来,也追不上自己。

  终于能够顺利出关了。虽然这次入关损失惨重,但毕竟劫掠了二十多万人口。有这些人口补充,我大清仍有可为。

  伊拜激动地说道:“大将军,我们快去黄崖口,从那里出关吧!”

  多尔衮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拔寨,全军往西,从黄崖口出关。”

  ####

  李植站在瞭望台上,看着南、北两面的多尔衮军和皇太极军同时拔寨,浩浩荡荡往远处行去。

  郑开成诧异地问道:“师长,这多尔衮怎么退了,他们要去攻打其他关口了?”

  李植想了想,说道:“恐怕不是,皇太极既然来了,清军就有了刺探长城众关口虚实的本事。说不定清军已经打下了不知道哪里的关口,准备出关了!”

  薛三库说道:“师长,我们要不要跟上去?等待时机打他一下?”

  李植笑了笑,说道:“打野战,我们一万人打不过多尔衮的大军,让他们走吧,我们这次立的功劳,也够大了。”

  郑开成悠悠说道:“清军入塞多次,都是耀武扬威而走。逃得这么狼狈的,这也是第一次吧?”

  周围的虎贲师军官们听到郑开成的话,都是一阵哄笑,十分地畅快。

  李植也笑了笑,说道:“给洪承畴捷报,报功!”

  ####

  洪承畴这天正站在天津卫城的城墙上,凭栏远望津沽的风物。

  大运河从天津城西穿过。虽然因为清军入塞劫掠的原因,运河上漕船很少。但运河两边那鳞次栉比的茶馆、驿站,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往日天津的繁华。

  这一次,这些城外的运河附属设施,都保住了。

  清军经过天津时候,并没有攻打大军云集的天津诸城,而是直接越过天津往青山口去了,这也让洪承畴长舒了一口气。如今明军不敢出城和清军野战,也不敢支援被清军包围的城池。要是清军和天津的明军死磕,洪承畴也没法保证各个州县屯堡全部不失。

  如果洪承畴和陈新甲坐拥十几万大军,却还是丢城弃土,那天子震怒之下说不定就会追究洪承畴和陈新甲的责任。清军直接越天津而去,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李植这个莽夫却自告奋勇地去青山口堵截多尔衮的大军。

  明军斥候的战斗力远逊于清军,因此就不敢冲到第一线去窥探情报。前几天青山口附近的明军斥候来报,说青山口附近还是有不少奴骑,显然清军还没有出关。洪承畴暗道清军这是和李植对上了,恐怕李植那一万兵马凶多吉少。

  洪承畴正在那里思考,却看到一个小校慌慌张张地跑了上来。

  那小校冲到洪承畴的面前,跪在地上喊道:“督臣!捷报,捷报啊!”

  洪承畴愣了愣,想了一圈,实在想不到此时哪里会有捷报传来,问道:“何处的捷报?”

  那小校抬起头,大声说道:“天津总兵李植的捷报,擒斩清兵一万一千,大捷啊,督臣!”

  洪承畴挥了挥手,又把手放了下来,愣了好久都没说出话来。8



第二百八十一章 升值的人情


  那个道:“督臣,李植说,清军已经弃了青山口,往西边开去了。?? ? 走了两天了。”

  洪承畴没想到李植能在青山口击败多尔衮。听到小校的报捷,洪承畴好久才反应过来。

  李植把一万兵马带到了青山口堵清军的出路,这是事实,如今清军弃青山口往西边去,那李植显然是真的战胜了清军。一万一千级的数字哪怕有一些杀良冒功,大部分也会是真的——如果清军不是损失惨重,又怎么会放弃现成的出关口子,往西边去呢?

  这个李植的兵马,强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植现在深得天子眷宠,就是因为能打。这次清军入关,十几万明军懦弱避战,而李植的兵马却大杀八方,几次击败清军。天子现在已经十分信任李植,甚至因为李植的一句话就迁怒于被称为杨相的杨嗣昌。如今李植再胜一场,天子要对李植重视到什么程度?

  现在的大明官场,得罪谁,也千万不能得罪李植。

  洪承畴立即走下城墙,带着亲兵往孙传庭暂住的天津中路兵备府走去。

  到了兵备府,洪承畴直接走进了院子,在二堂找到了正在和兵备闲聊的孙传庭。

  “伯雅,李植打胜了!”

  孙传庭听到洪承畴的话吃了一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惊疑不定地看着洪承畴,讪讪问道:“李植打胜了?怎么胜的?”

  洪承畴倒是没有因为孙传庭的失态而嘲笑他,刚才自己得到这个消息时候的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洪承畴一挥袖子坐到椅子上,说道:“不知道怎么胜的。但李植报了上来,说斩一万一千级!”

  孙传庭诧异地看着洪承畴,一脸的不相信。

  一万一千级鞑子级?那可是国朝少有的大功!和几个月前的范家庄大捷相当!一万人靠一个临时建的寨垒打败七万清军?斩一万多?这李植还是明军吗?怎么能打出这么不可思议的胜仗出来。

  孙传庭想起李植请命出兵时候自己的持重之言,脸上竟有些尴尬起来。大明确实只有一副家当,孙传庭只能像个小媳妇似的死死守着这家当,而李植却能靠这一副家当横扫四方,把鞑子打得鬼哭狼嚎!

  孙传庭有些后悔没有跟李植一起去青山口了。如果自己那时候相信李植,带一、两万兵马去助阵,那现在自己也早已立下大功了。想到这里,孙传庭有些懊恼地在桌子上一拍,俊朗的脸上满是后悔的神情。

  “若彼时随他同去,如今如何?”

  洪承畴也拍了拍桌子,似乎也在后悔。不过他很快就抛弃了这种念头,说道:“伯雅,你快备马,随我去青山口犒劳李植大军,查验李植的级。”

  孙传庭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随督臣去!”

  ####

  陈新甲坐在天津巡抚的大堂内,正在和蓟、辽的众将们议论军情兵事。

  查登备也坐在大堂的上,仅次于陈新甲。不过查登备属于东林清流,和依附于杨嗣昌的陈新甲有些格格不入。加上如今杨嗣昌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倒台只在朝夕,那查登备就更不把陈新甲放在眼里,说话做事都有些轻慢。

  陈新甲把查登备的态度看在眼里,一肚子的火,却又不敢出来。

  自从李植一句话打败杨嗣昌后,陈新甲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别说是查登备这样的巡抚,就是帐下的总兵陈新甲都不太敢得罪,说话办事绝不敢对这些总兵用强。

  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李植在青山口被多尔衮围住了。

  那多尔衮七万大军围着李植一万人半个月了,那可是七万鞑子,那狂徒李植拿什么阻挡?多尔衮攻下李植营寨估计要不了多久了,陈新甲每每想到这件事,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李植一死,大明朝拿什么和清军打?主战派还不是立刻销声匿迹?到时候天子还不是要重新启用主张议和的杨嗣昌?杨嗣昌一得势,自己这些跟随杨嗣昌的外臣还不是要鸡犬升天。到时候陈新甲一个兵部尚书是跑不掉的。

  那个李植,当真是个狂徒,居然要带一万兵马去堵七万鞑子。鞑子的战力,那是明军能比的?就算李植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