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天津县管辖军事的河间府知府带着几十两的礼物上门,硬是在李植的二堂里坐了一个时辰,东拉西扯。这些接待工作,把李植忙得头晕眼花。

  好不容易接待完了访客,李植才闲下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李植找到查登备的侄子查云克,和他商量造船的事情。

  李植现在身为天津总兵,身上也有海防责任,自然是可以扬帆出海了。明末正是大航海时代,最赚钱的就是海洋贸易。且不说西方各国都是在这个时代称霸海洋开拓新大陆,打下世界霸权的基础,就是在东方也有郑芝龙、郑成功之类的海上霸主,富可敌国。在这样的时代,李植当然不能孤守于天津一隅,放弃辽阔的大海。

  当然,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植不可能还使用这个时代陈旧的风帆商船出海。依靠风帆的话,只能依赖季风航行,一年也只能往返一次,效率十分低下。特别是在东亚做贸易,从大明到日本,到南洋一两个月就到了,一两个月就回来了,剩下的时间都在岸上等季风。

  如果船只不依赖季风,一年可以跑五、六趟,甚至更多,这效率就是风帆商船的数倍。

  能够不依赖季风的船,当然就是轮船。李植准备造几艘蒸汽机驱动的明轮船出海做贸易。蒸汽机李植研究过,作为一个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知识的工业设计师,李植当然研究过早期的蒸汽机,看过不少论文。如今李植有镗床有轴承,有制作步枪枪管的铁匠,打造蒸汽机出来难度不大。

  不过李植先要把造船事宜操作好,否则造出蒸汽机没有船,不知道又要等多久。

  查云克和李植有生意往来,和李植的关系倒是比他叔叔好。李植派人去叫他,他立即赶到了总兵府。

  进了总兵府,查云克拜倒在地,喊道:“查云克见过左都督大人!”

  李植扶起查云克,笑着问道:“今年生意如何?”

  查云克爬起来拍了拍衣服,说道:“两艘船上个月时候已经乘东北风往倭国去了,估计三个月后就会返航。船上多是生丝之类的货物,销路是老关系了,还行,就是价格有些卖不上价钱。”

  李植好奇问道:“怎么卖不上价钱?”

  查云克嘘了一口气,忿忿说道:“天子为了收税,去年正月开了福建的海禁。结果福建一下子多了几十条船跑东洋贸易,运往倭国的生丝超过了倭国的需求,价格一路走低,我的生丝反而卖不上价钱了。”

  说来讽刺,查云克一个海贸商人,却对崇祯开放海禁愤愤不平。

  不过也好理解:查云克作为一个依仗权势的走私商人,做买卖靠的是权力上的垄断。天子为了收关税开海禁,就让查云克背后的权力不值钱了。没有了权力的垄断,他做买卖就赚不到超额的利润了。

  李植看见查云克的样子,当真是觉得好笑。

  李植咳嗽了一声,改变话题,说道:“查公子,我要造两艘大船,倒是要找你介绍造船匠人!”

  

第二百八十九章 肋骨


  听到李植的话,查云克琢磨了一阵,没有说话。

  李植也要跑海。

  作为一个商人,查云克是不希望出现一个竞争者和自己竞争买卖的。多一个竞争者,生丝在天津的进价就会更高,在倭国的售价就会更低,查云克的利润就会降低。

  但查云克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官商。官商最重要的就是人脉。李植权势极盛,帮助李植出海可以赚取李植一个人情,以后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如说,查登备和李植的关系似乎不太好,自己帮李植一个忙,以后关键时候说不定可以用上。

  查云克权衡再三,最后还是说道:“太保大人,这些造船匠做的是非法私造船舶的事情,一般人是打听不到他们的。一般人若是要和我打听造船匠,我也是决计不会说的。但是太保大人既然开口了,我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

  李植笑道:“查公子是个有趣的人!”

  查云克说道:“我明日就带造船的匠头来见太保大人,太保大人便在府中等我吧。”

  李植拱手说道:“那李植就在家中等查公子了。”

  第二天一早,查云克带着三个粗头巾包头的匠人进了总兵府。

  “这个领头的便是王家湾的造船匠头王老大。”

  李植打量了那个领头的匠人一番,见他低矮身材,皮肤黝黑一手的老茧,看上去像是个渔夫。

  李植问道:“你会造什么船?”

  那王老大似乎也见过不少大官,看见李植这太子太保,正一品左都督倒也不畏缩,只是坦然说道:“太保大人,小的会造大沽本地的尖头船。这船比福船头尖,比广船身扁,特别适合在北方的海上跑。一般的尖头船用料两千料。船长能有十丈,水面上三层甲板,船室分为十来个水密舱,能跑东洋。若是胆大,跑南洋也能跑,只要不遇上飓风就没事。”

  明代一尺和后代一尺类似,三尺一米,十丈是三十米。李植琢磨了一会,觉得这王大头说的船大概有两百多吨的排水量。

  查云克解释道:“大人,这王老大说的两千料是民料,和官料又有不同!”

  李植问道:“造这样一艘船要多少银子?”

  王老大说道:“那要看大人想造怎样的船了!造船的这些木料,有好有坏,还需要阴干,阴干的年份不同价格又不一样。若是大人要造好船,要修修补补能用上六、七年的船,便需要四千两银子,需要杉木六百零二根、杂木两百九十八根、株木四十根、榆木舵杆四根、栗木四根、橹坯七十六支。若是差一些的,只用两三年的劣船,所用的木材大不一样,接合处也不用兴榔竹浸蛇皮内膏,用铁钉钉上便可,造价两千两便够了!”

  一艘两百多吨的好船要四千两银子,倒是不便宜。

  李植说道:“我若是要造更大的船呢?比如造四千料的大船。”

  那匠头看了看李植,说道:“那我也能造,只是需要的人工又多了,若是要造能用六、七年的四千料大船,大概要一万两银子。”

  “造两艘四千料的大船,若是要快些,要几个月?”

  “小的把附近相熟的工匠全找来,五个月能造好。”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你知道船肋骨吗?”

  那个匠头愣了愣,想了想说道:“小的不知道。”

  李植说道:“我要在船上装大炮,必须在龙骨两边铺设木肋骨做支撑才行。你不懂不怕,我可以教你。”

  明代的海船普遍采用水密舱结构,这种船舶结构技术上十分超前,能让船舶在局部破损的情况下整体依旧能够航行。水密舱的舱板还能为船只提供横向支撑。不过这种支撑比较有限,承受不住重炮的后坐力。六磅炮的后坐力水密舱是能支撑的,但如果想在船上装十八磅重炮,就必须铺设船肋骨。

  十八世纪以后横行几大洋的西式帆船,全是采用肋骨构架。李植以前了解过木质帆船船肋骨的结构,此时刚好派上用场。有李植的知识加上这些老船匠的经验,相信一定能把船肋骨造出来。

  那船头没想到这总兵大人还懂造船的技术,在那里半信半疑。

  查云克却知道李植是个巧匠,知道李植发明了不知道多少新物事,他相信李植说的船肋骨一定是有用的新物事,冲王老大说道:“王老大你运气来了,帮大都督造船还能学新本事,这一趟赚大了!”

  王老大这才挠了挠头,说道:“我真不知道什么是船肋骨,要大都督指教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两艘四千料的大船要二万两银子?能便宜些么?”

  王老大坦然说道:“大人,我们赚的全是手艺钱,材料上用的足足的。有多少银子就买多少材料造多大的船。若是大人少给些银子,我们就只能少买些材料做小些的船了,又或者买次些的材料,船就不能用那么多年。大人给多少银子都可以,但最后做出来的船就有不同了。”

  查云克也说道:“大人放心,这些船匠都是本分匠人,只是赚一份手艺钱,不会贪墨大人的银子。我的船也是他造的,而且这些年每年都在他这里修理船只,花的银子都是物有所值。”

  李植想了想,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我先给一万两给你采买木材,不过我要派一个人去和你一起去采购,登记做账。木材到了之后,我再教你做肋骨。另外我还要造两个明轮,到时候我一起教你们。”

  王老大说道:“行!大人放心,你下的本钱这么足,我一定进最好的材料,保证大人的船能用七、八年!”

  李植笑了笑,点了点头。

  ####

  二万两的造船成本不是小数字,李植要派一个人监督船工的用费,便把郑开成的弟弟郑开达派去监督王老大的采买。韩金信值得信任,李植相信没人盯着韩金信,这个前锦衣卫百户也不会乱花钱。郑开达这个密卫副使,便先去做造船督办了。

  布置好造船的事情,李植就静下心来,开始研究蒸汽机了。

  

第二百九十章 油浸麻布


  李植回到范家庄,在大炮作坊里找了个独立的院子,作为蒸汽机的研究场所。??

  蒸汽机的原理非常简单,无非是利用水加热变成蒸气时候的膨胀压力推动活塞运动,然后又利用蒸气冷却成水时候产生的真空吸动活塞运动,这两种运动结合在一起,就带动了活塞不断上下推动,进而对外传输动力。

  在后世的历史上,实用的蒸汽机是在十八世纪早期出现的,距离此时的崇祯十二年也就几十年。其中比较有名的便如纽卡门蒸汽机。这种蒸汽机原理十分简单,就是用蒸气的力量推动活塞后,往气缸中喷入冷水冷却蒸气,让产生的真空再把活塞吸回来。反复这两部运动,变可以往外传动。

  在历史上,这种结构简单的蒸汽机一度生产了几千台,广泛应用于英国的煤炭矿井,用于从矿井中抽水。这种蒸汽机的使用,帮助英国成为十八世纪初欧洲最大的煤炭产地。

  李植没有实际做过蒸汽机,决定从最简单的纽卡门蒸汽机做起,先易后难。先把纽卡门蒸汽机做出来,再升级改造它。

  不过要做蒸汽机,李植先要做的是简单的车床。没有车床就没法精加工钢铁物件。李植此前已经做出了镗床,车床的结构也类似了,只不过一个是旋转镗刀,一个是旋转要加工的物件,但同样的地方是都是旋转一个东西去磨另一个东西,结构是类似的。

  李植指导铁匠,花了五天的时间做了一个简易车床,用自己炼出来的坩埚钢做车刀。最后做出来的车床只能说是原始车床——但已经足够李植使用了。

  车床生产出来后,就可以用来车制活塞了。李植先要做一个直径三十厘米的汽缸,先用生铁铸成,然后用镗床精加工成型。在镗床里面,要放置一个同样直径三十厘米的活塞。李植让铁匠用生铁铸造成型,然后车床精加工。

  经过反复的比对,加工,再比对,再加工,最后李植得到了两个严丝合缝的汽缸和活塞。李植把底盘打开的汽缸放在烧开的水上面,现这个活塞完全不漏气。想来即便是较高压的水蒸气压进来,漏气的度也会很慢。

  李植在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