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产量就十分不足了。李植的新星号一船可以装十万匹布,纺织工厂一个月生产的棉布连新星号半船的量都没有。而新星号二十天就能从日本来回一次。

  更别提李植还有一艘船在造。

  李植决定把纺织工厂大幅扩张。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先范家庄城内已经建满了各色建筑,无法再修建厂房和宿舍了。要雇佣更多人,必须在城外建设新城。

  李植决定在范家庄城南扩建新城,新城城北和旧城城南连在一起,规模和范家庄旧城一样大。李植派人做好了新城墙的丈量规划,准备在农民农闲的时候雇佣他们修建新城城墙。

  在规划好的新城地址上,道路、厂房和宿舍先盖起来了。虽然暂时没有城墙保护,但李植的虎贲师足以震慑屑小,守护住这些新建筑设施。

  李植在天津附近雇来三千多泥瓦匠,同时扩大了水泥作坊,开始大规模修建新厂房和宿舍。

  厂房是最先建设的,同时李植找来五百多木匠和铁匠开始生产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零件,争取最快度先形成一批产能。

  八月二十日,能容纳一千人的新厂房已经建好,第一批织布机,纺纱机和轧花机等都已经到位,李植开始招募人手了。

  李植招募的第一批人手,先面对各作坊的工人家属——有不少老工人的家属一直没有在外面找事做,而是在家里纺纱织布。这样一来,这些工人家庭的收入就有限,甚至比不上李植新募的佃农家庭。李植要把这些闲置的工人家属从老式织布机、纺纱机中解放出来,加入到工业化大生产的队伍中。

  ####

  顾老二在自己和何家人合租的别墅客厅里来回踱步,焦急等待着媳妇的讯息。

  媳妇去扩建的纺织工厂那里面试了,还没有消息回来。

  顾老二是李植纺织工厂的工人,崇祯七年起就在李植的工厂里做事了。进入李植的工厂前他家很穷,锅都揭不开。顾老二应募上纺织工厂差事的前两天,顾家三口人饿了两天的肚子。后来是顾老二拿冬衣去当铺当了,才买了米回来开饭。

  但自从顾老二进入纺织工厂后,顾家的情况大变样了,不但吃饱饭了,而且还在范家庄和人合租了一幢别墅,过上了“楼上楼下”的生活。

  这些年顾老二在工厂食堂三餐有荤,早不是原先那个皮包骨的瘦猴子。如今的他微微有些胖,身材十分结实。二十六岁的他无论说话做事都井井有条,看上去十分自信,是一家人的主心骨。

  顾老二正在那里等待,他的大儿子大喜含着一块牛金糖跑出了楼上的房间。趴在摇篮边看了妹妹一会,大喜决定去找爹爹玩耍。他在楼上张望了一阵,见爹爹在楼下,便要从楼梯上爬下来。

  大喜如今三岁了,是顾老二的第一个孩子。以前顾老二家里穷,娶了媳妇也不敢合房造孩子。但自从顾老二在纺织工厂做事后,顾老二就和媳妇合房了。合房没多久顾家媳妇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不仅如此,去年,顾家媳妇又生了一个女儿,如今顾老二已经是儿女成双了。

  顾老二在工厂有二两的月钱,加上顾家媳妇在家织布赚的钱,顾家每个月有三两多收入。这些钱供养三个大人两个孩子足够了,何况顾老二还不在家里吃饭,一家五口人过的是温饱的生活。

  顾家媳妇天生节俭,她主持家用不但让一家四口人吃饱穿暖不落体面,还每个月能存下半两多银子。这四年多顾家已经存了三十多两银子了。三十多两可是一大笔钱,一想到这一笔储蓄,顾老二就十分自豪。

  唯一让顾老二揪心的是媳妇不愿意单独租一套别墅,硬是要和别家合租房子。儿子三岁了,和奶奶住一间房,一岁的女儿睡在摇篮里,睡在顾老二的房间里。家里人和何家人共用客厅、厨房和茅房,有些拥挤。

  不过媳妇节约,说起来也确实有道理。

  顾老二见儿子在楼梯上爬,赶紧上去抱住了儿子,拍了拍儿子的脑袋说道:“大喜不要乱爬,会摔的!”

  大喜看了看爹爹,含着糖说道:“娘亲去哪了?”

  顾老二笑道:“你娘亲去面试工厂的工作了,要是娘亲得了差事,我们就去租一整套别墅!”想了想,顾老二说道:“那样大喜你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大喜拍了一下手说道:“大喜要自己的房间,奶奶晚上打呼噜,好大声音的!”8



第三百零五章 担保


  顾老二把儿子抱了下来,拿着一个自己做的纸风车给儿子玩,让他在桌边绕圈乱跑,自己喝着茶等待媳妇。 ?

  等了一个时辰,顾家媳妇回来了。她走在巷子里满脸的喜色,兴致极高。但她又有一种当家做主的喜悦,仿佛翻身做主人了,故意想让一家之主顾老二着急一会。她进门时候却故意装作轻松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走进客厅。

  顾老二焦急地问道:“怎么样了?”

  顾家媳妇不答他,走到桌子边用抹布擦了擦桌子。

  顾老二转身问道:“募上没有?”

  然而顾家媳妇却是个没什么心机的人,藏不住事情,被问了两句就再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叉腰,顾家媳妇说道:“募上啦!将军这次专门招收老工人的家眷,我募上了织布工!月钱二两三餐有荤!”

  顾老二高兴地跳了起来,抱住媳妇大声说道:“好了,这下好了!可以租整幢别墅了!不!我们和将军大人借钱买一幢别墅下来,以后我们就有自己的房子了!”

  顾家媳妇瞪了顾老二一眼,笑道:“瞧你那样子,不就是想住大房子吗?日里也想,夜里也想,还要我出去做工。”

  顾老二一横眼睛,说道:“出去做工有什么?何家媳妇还帮人看店呢!纺织工厂里‘女工厂房’里全是女的,你还有人说话,比在家里织布好!”

  顾家媳妇笑了笑。

  她突然想起崇祯七年顾老二进李家工厂之前,家里两天没饭吃的日子,眼泪就一下子流下来了。她擦着眼泪,说道:“好,什么都好!”

  顾老二吸了一口气,帮媳妇擦去了眼泪,说道:“这是喜事,你哭什么?真是的!”

  ####

  八月初,李植的第二艘大尖头船造好了。李植把第二艘船命名为信德号,让人给船上装上了大炮和蒸汽机,让新培训出来的船工上船,还抽调了一百多选锋团士兵上船做水兵。

  李植不可能长期亲自带队跑船,跑了一次海搭建起组织架构起来,便要把工作交给手下。他让选锋团的副团长吕虎做两艘船的舰队长,专门带船跑日本航线。吕虎炮兵出身,做两艘炮舰的舰队长能挥船只的火力。郑开达则常驻日本负责销售货物。两人配合做好贸易路线上各项工作。

  然而此时纺织工厂的扩建还没完成,李植并没有大量的精布卖到日本去,便只能在市场上购买生丝和其他商品贩卖。新星号和信德号二十天就能来回一次日本,两艘船又是大船,每条船都能装四百多吨货物。几个月下来,两艘船的大批量收购把天津的生丝价格抬到了一百九十两一担,把天津的生丝贸易变成微利的买卖。

  不过李植两艘大船快在倭国和天津往返,运量实在惊人。虽然生丝涨价,李植的两艘船在生丝上也有一万五千两的月收益。再加上回程捎带的日本铜,李植一个月能有两万多两的收益,很快就赚回了船钱。

  李植让王老大继续造新船,继续扩大自己的海上武装。

  李植是赚钱了,天津附近的海商就苦了。生丝进价涨到这么高,这一年跑一次的利润薄到没法做。好在天津附近几家海商都没什么武装,自度打不过李植的大炮巨舰,否则这些海商早把李植的船劫了。

  八月二十七号,查云克找到李植,抱怨天津生丝的价格飙涨。

  “大都督,你这两艘大船这样跑下去,我们其他天津海商的船都要亏本了!”

  李植笑了笑,说道:“等我的精布工厂建好了,我便不再做生丝的买卖!”

  查云克啐道:“可大都督你还在造新船啊,你的精布工厂扩张再快,能有你的船造的快?”

  李植全靠查云克介绍帮忙,才能出海。此时他听见查云克抱怨,实在没法对查云克摆黑脸,只能笑道:“下个月我买些普通棉布、铁器贩到日本去,少买些生丝,天津的生丝价格能降一些!”

  查云克十分后悔介绍李植跑海,没想到李植的蒸汽机船这么厉害,二十天就能往返一次倭国。这机器真是太神奇了,把海洋贸易的格局整个改写了。

  原先李植说尽量不做生丝买卖,如今却在利润的驱使下还是做了。李植还要造新船,那以后天津附近跑日本的利润要被摊薄到什么程度?

  查云克叹了口气,暗道这李植不能帮,一帮就青云平步大杀八方,把别人饭碗全抢了。

  查云克琢磨着以后这生意怎么做,自己的饭碗还有没有,一时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李植想了想,暗道查云克帮自己起家,自己不能这样断人财路,笑道:“查公子,我的一艘船加上一船货物十万两成本,加上技术投资作价三十万两。你不如到我这里入股一条船三成股份。比如我正在造的这条新船,你出九万两入股,以后每个月三成的利润就归你。”

  李植顿了顿,说道:“我的船跑得快,一艘船一个月有一万两利润。一年下来三成的利润也有三万多两,和你四条小帆船跑倭国的利润也差不多!”

  查云克愣了愣,没想到李植还有这样的主意,激动说道:“大将军所言不虚?”

  “我如何会诳你?”

  查云克想了想,喜上眉梢,笑道:“我明日就送银子来入股,以后就不出海了,全靠大将军的分红过日子了!”

  李植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将军果然是义气的人!”

  查云克这下子才恢复了一些神采,喝了一口茶说道:“大将军知道不知道?阁老杨嗣昌去督师平贼了!天子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去襄阳灭贼。”

  李植愣了愣,问道:“他督师能成么?”

  查云克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哩。他力主议和,逼死卢象升,结果清军入关大肆劫掠。若是他平贼再成不了事,天子一定会要他的命!”

  ####

  到了九月初,范家庄新城中已经建好五百多幢新别墅,有了住宅,李植就开始在周围州县招收新纺织工人。这次李植为了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尽量把夫妇二人一起招来。这样夫妻二人拿双工资,生活水平会高很多。

  不过李植招募人手不是随意招募,为了新工人中不混入满清奸细,李植要求应募者必须有范家庄城中居民做保。当然,虎贲师的士兵做保也可以。

  李植工厂中的职位是人人想要的好缺,附近的居民一听说范家庄招新人都想来。于是城中居民的担保就变得十分珍贵起来。

  如果有人做保进了范家庄,一辈子的好日子就稳了!范家庄居民们的亲朋好友都来讨求,希望自己能被担保,选入纺织工厂做工,成为范家庄的一员。

  李植的工人和士兵们,一下子全都门庭若市,一个个忙着处理来求担保的亲戚朋友。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