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不再和郭家的子弟多说,带着韩金信和钟峰往后院的库房走去。

  士兵们用手榴弹炸开了郭家库房的房门,李植走进去看了看,果然在里面找到了十几箱纹银。李植的亲卫打开那些箱子看了看,又抓起箱子抬了抬,说道:“国公爷,这是一千两一箱的银子,这里有一万多两。”

  钟峰诧异说道:“只有这么点?这郭家可是个县令,有两万多亩田地。一家人养了这么多子孙,这么多年只有一万多两银子储蓄?鬼都不信!”

  韩金信走位飘忽,在那库房里四处看了看,突然注意起库房的那根柱子起来。他用手在柱子上拍了拍,笑了笑。

  “来啊,把柱子外面的木头割了!”

  四个密卫们举起绣春刀开始切削柱子。果然,等那木头柱子被削去了一寸外皮,里面就露出白灿灿的银子出来。

  库房的四根柱子,都是银子铸成。

  韩金信还不罢休,他在库房的地面上来回踩踏,果然找到一块松动的青砖。他把那块青砖抠出来,用力一吹,库房的底部就露了出来。

  那库房的整个地基,竟然都是一层银子浇铸而成。

  李植笑了笑,暗道这韩金信还真是个人才,这郭家人藏银子的办法瞒不过他的眼睛。

  这四根柱子加上地基上的银子,起码有二十几万两。这个郭家进士做了几十年官,果然不是白干的。

  李植拍了拍韩金信的肩膀。

  韩金信笑道:“国公爷,这次抄家一百八十二户,虽然不是家家都有这郭家这么富庶,但是二千多万两银子还是有的,这下子我们不缺钱了!”

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命

  九月二十三日,李植坐在津国公府中,和麾下的将领官员们议事。

  李兴说道:“大哥,如今山东的奸佞已经被全部捕杀,我们是不是把常驻日本的五千兵马送回到大阪去。”

  李植摇了摇头,说道:“这次事情还没有完。”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都愣了愣。杀完了山东集资倒李的士绅,还没完?

  李植淡淡说道:“不杀几个围攻天子,妄议调兵讨伐我们朝廷大佬,世人不知道畏惧我李植。文官们以为躲在京城中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本公,我要让他们知道代价。”

  李植朝韩金信问道:“韩金信,这次朝堂上逼宫天子调集关宁军,是哪个带的头?”

  韩金信拱手出列,躬身站在殿内说道:“此次闹得领头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吏部尚书郑三俊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三人!”

  李植冷冷说道:“此三人,可杀!”

  ####

  九月二十八,紫禁城养心殿内,朱由检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十分的疲惫。

  朱由检在为讨伐李植失败后的善后事宜发愁。

  这次文官调集七万六千关宁军大军讨伐李植,结果在滦州完败。这事情不是这样就完了,既然没能灭亡李植,接下来就要安抚李植。如果不用安抚工作让李植满意,如果李植在对朝廷的怀疑中造反,局势就无可挽回了。

  必须杀几个人负责。

  首当其冲的就是洪承畴。

  朱由检这次给予关宁军入关的旗号的“整肃天津地方秩序”,严格说起来,朱由检并没有给东林党人开战的权力。如今打起来了,还打输了,朱由检自然要追究擅开战端的主帅责任。洪承畴作为关宁军入关的统帅,前几天被朱由检革职查办,关入了诏狱。

  不过处理相关人员的关键还在于李植是否满意。把洪承畴拿下后,朱由检一直在等李植的反应。

  然而李植显然不满意。

  李植上了一封奏章:“臣李植奉天子之命提督天津、山东兵马戎政,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无料却突遭关宁军讨伐。。。臣知此次讨伐,非天子之意,非关宁军所愿,拿下洪承畴于事无补。若天子确有重振朝纲之志,当拿下朝中东林党奸臣。”

  “臣以为,内阁首辅周延儒、吏部尚书郑三俊、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三人是此番逆潮的总指挥。拿下此三人,内可以洗刷朝政,不再将国之权柄交于奸臣。外可以震慑群小,让世间人清楚天子不是东林党可以左右。”

  朱由检把奏章往桌子上一扔,叹了一口气。

  王承恩摇了摇头,说道:“圣上,李植身边有人呐。他知道这事是东林党办的,是要东林党大佬的命啊!”

  朱由检缓缓说道:“洪承畴虽然善战,却只是一个孤臣。杀洪承畴容易。但是周延儒、郑三俊和刘宗周三人都是东林党大佬,杀此三人,会受到东林党的重重阻挠,甚至反扑,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王承恩转了转眼睛,又说道:“圣上,李植这些天在山东大开杀戒,抄斩了两百多人呐!”

  朱由检摇头说道:“如今关宁军都拿李植没办法,李植在山东如何行事,朕已经管不了了。”

  “李植如今三万大军还没有散去,始终陈兵在天津,打到京城来只要几天。”

  朱由检看着书架上的资治通鉴,想了好久。终于,他缓缓说道:“李植既然不恨洪承畴,就把洪承畴放出来吧。”

  ####

  锦衣卫诏狱中,洪承畴看着天花板上的蜘蛛,一声不吭。

  他已经被关在诏狱中十五天了。

  洪承畴觉得自己会死,因为自己带关宁军讨伐李植,打输了。

  这一战不是义战,是东林党为了维护士绅的逃税权发起的内战。如果打赢了,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今既然打输了,朝廷就要面对李植的滔天怒火。

  李植手握重兵,雄踞天津。如今连号称天下强军,一年花费朝廷四百多万两银子的关宁军都不是对手,这有多可怕?虽然说天子这些年练了八万新军,但新军从未上过战场,能否抵挡李植尚未可知。

  可以说,打败了关宁军的李植已经完全从气势上压迫朝廷。如果朝廷不拿出妥善的安抚方案平息李植的怒火,李植随时可能举兵造反!

  洪承畴觉得,自己率兵攻打李植,这是首当其冲,李植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而且天子给这一次讨伐的旗号是“整肃天津地方秩序”,如今开打了,打败了,天子肯定要处理自己,以彰显天子自己并没有开战的意思。

  洪承畴叹了口气。

  自己戎马一身,先是在陕西平贼,后来又到蓟辽御奴,被朝野上下誉为善战名将。自己在锦州之战依赖李植取得大胜,受封伯爵位极人臣,本以为可以风风光光地过完这一生。没想到最后还是躲不过朝堂上的暗潮汹涌,落得一个革职拿办,身首异处的下场。

  洪承畴看着天花板上的蜘蛛动了一下,原来那蜘蛛网住了一只蚊子,过去吐丝了。

  洪承畴叹了口气,此时他觉得权势滔天的李植就是那只蜘蛛,自己就是那自投罗网的蚊子。

  洪承畴暗道自己是不是该咬舌自尽,自杀在诏狱中,也算死得体面一些。

  然而他终究是个十分自爱的人,哪里舍得丢弃这副皮囊?叹了口气,洪承畴无奈的倒在了牢房中的唯一一块木板上。

  正在洪承畴绝望的时候,大狱的门口被打开,一个太监带着三个锦衣卫走了进来。其中一人打开了洪承畴的牢房,走了进来。

  “庶人洪承畴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洪承畴跪地听着那圣旨,却惊喜地发现,那圣旨不是来宣布自己死刑的,而是放了自己的圣旨。

  天子不杀自己了?自己带兵攻打李植,如果李植要自己的命,天子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洪承畴跪在地上,想着想着,突然泪流满面。接过那太监的圣旨,洪承畴咬牙说道:

  “李植活我!”

第六百一十六章 杀人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十月初一的皇极殿早朝上,气氛凝重。鸿胪寺的官员唱完了朝会的开头,全场的官员就陷入了沉默。

  文官在等着天子难。

  前天,天子把洪承畴放了。这消息一天就传遍了京城,所有的文官全知道了。

  如今关宁军打败仗,朝廷已经拿李植没办法。既然无力打垮李植,就必须杀几个人向李植负责,以安抚李植了。

  东林党调关宁军入关讨伐李植,天子给出的旗号是“整肃天津地方秩序”,天子在这里留了一手。如今打败了,天子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的,因为根据那旗号在那里,天子根本就没有给东林党开战的权力。

  本来最好的替罪羊是洪承畴。洪承畴素来以军功晋升,在朝中关系不深,杀了他给李植一个交代,影响不大。

  然而天子却放了洪承畴。

  这其中的道理也不难琢磨,显然天子是不会为了洪承畴得罪东林党的。如今洪承畴不死,肯定是李植上疏救下洪承畴了。李植和洪承畴两次共事,一起对抗东奴,大概李植并不恨奉命办事的洪承畴。

  既然如此,既然是李植上疏救下洪承畴,那么天子肯定也只能按照李植的上疏杀人了。这次山东“倒李”的浪潮说到底是东林党在运作,李植要杀的人肯定是东林党大佬。

  不过天子要杀东林党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朝堂上,文官们手持牙牌站在一起,一个个默然不语。没有一个人上奏朝事,也没有一个人说话,朝堂上的气氛与其说是皇帝在处理大事,倒不如说是文官们和天子在对峙。

  那气氛,看得站在一边的王承恩十分紧张。十月的阴凉天气中,王承恩额头上竟流出一道细汗。

  许久,才由朱由检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

  “此次关宁军入关,本是整肃天津地方秩序。然而奸臣作梗,关宁军最后在滦州便攻击津国公,酿成大错!祖宗留下的辽西四百里国土,一朝全弃。一万多关宁军士卒战死,关宁军元气大伤。”

  “津国公李植更是极为愤怒。津国公一心为国绝无二心,然而竟在朕尚不知情之时,受到关宁军攻击。”

  “奸臣操纵朝政左右军情,罪不可赦!”

  听到天子的话,文官们脸色微变。显然天子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要拿东林党开刀了。

  天子要杀谁?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内阁辅周延儒,私传命令控制边军,玩弄计谋欺瞒君上,是此次关宁军作乱一事的罪魁祸。朕意已决,夺去周延儒官位。下狱等候三司的审查!”

  周延儒听到这话,脸上再无人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天子已经把罪名说得这么清楚了,还等什么审查?既然自己是关宁军战死士兵的罪魁祸,是津国公受到无端攻击的元凶,那肯定是要杀头了。

  周延儒想不到自己宦海沉浮几十年,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一时间跪伏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朝堂上的文官们对视了一眼,没人说话。

  周延儒虽然也算东林党,但却是半路出家加入东林党的。崇祯初年周延儒第一次入阁的时候,周延儒和东林党并不对付,东林党人还创造民谣传颂来讽刺周延儒。

  周延儒向东林党靠拢,是在崇祯崇祯十四年他再次启用的时候。那时候复社领袖张溥想通过周延儒遥控朝政,筹集巨资贿赂朝中东林党要员,最终让周延儒重任辅。从此周延儒因为这一层关系投靠东林党,大力启用东林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