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听到这话神情愉快,笑道:“昌武的话有意思,继续说!”

  崔昌武见李植有兴趣,神色一振,又说道:“天子如今要依赖王爷的威势管理江南,但是又害怕王爷的权柄过大,只许了王爷一个吏部尚书的职位。所以这件事情看上去十分不划算,完全是为天子驱策。”

  “但是王爷坐拥一镇九省,是天子所依赖的力量。以此为筹码,大可以和天子讨价还价。天子开价一个吏部尚书,王爷可以还价一个内阁首辅。”

  “如果天子让出内阁首辅的官职,则王爷可以不动兵戈,直接将王爷的雄图大志在整个大明施展。如果王爷能在整个大明讲公德均田赋,办学校开报纸,兴矿山工厂,建铁路码头,那王爷岂不是可以造福整个国家。”

  “若是能如此,王爷便是出力为朝廷办事,也算是值得。”

  众人听了崔昌武的话,一个个都有些恍惚。

  崔昌武说的是让李植去造福整个大明。但是让李植去管理整个大明,一镇九省怎么办?

  李植去做内阁首辅,不管一镇九省了?

  一镇九省的官员怎么办?

  钟峰眉头一皱,说道:“王爷,臣以为不可…”

  李植挥了挥手,制止了钟峰的话,说道:“寡人戎马倥侗十余年,打下了一镇九省的基础。如今一镇九省的百姓和官员都奉寡人为主,这份基业,寡人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一镇九省这份基业是寡人的,这是要传给李欢的。”

  众人听到李植这句话才放心下来,不再恍惚。

  李植想了想,说道:“不过如今也确实是一个机会,利用一镇九省的实力造福整个大明的百姓。”

  看了看崔昌武,李植说道:“崔昌武,寡人便推举你入朝廷,在朝廷上作为寡人的代表影响整个大明的政策吧!”。。。


第九百九十一章 助益

  乾清宫中,王德化躬身朝天子朱由检说道:“圣上,齐王提出条件,要派崔昌武担任我大明的内阁首辅,然后才会支持天子的江南政策,派兵到江南去震慑屑小!”

  “崔昌武是齐王李植的妻弟。”

  听到这话,朱由检有些不快地坐到了椅子上,面沉如水。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又看了看王德化,说道:“李植好大的胆子,他这是要控制朝廷啊!”

  “若是让李植的人当了内阁首辅,那天子岂不是事事要和李植商量?”

  “这朝廷,岂不是要姓李?”

  王德化看了看天子的脸色,说道:“然而如今文官们集体抗命,若是不依靠齐王,天下就要由文官们说的算。与其让文官们自作主张,倒不如和齐王商量。”

  “至少齐王派来的还只是一个内阁首辅,首辅只有票拟的权,最终下决定的还是天子。”

  明代以内阁制治理天下,各地的奏章送到朝廷后,先到内阁。由内阁中的大学士商量对策,最后由首辅将内阁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进呈给天子。这个程序称为票拟。

  天子收到内阁的票拟后,如果觉得没问题,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色墨笔抄一遍票拟的建议,作为最后决策。当然,如果觉得内阁的票拟不好,天子也会另写最后的决策。这叫做批红。

  所以内阁虽然有对天下大事的建议权,但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天子手上。只要天子勤政,将所有的重要奏章都亲自阅览,内阁首辅的“相权”还是相对有限的。

  所以王德化认为,此时既然要依赖齐王李植的力量,便让崔昌武来做这个内阁首辅也没什么。就算崔昌武提出各种谏议有问题,天子批红时候改了便是。

  而只要齐王以虎贲军支持天子,天子就能控制整个大明。

  王承恩说道:“票拟虽然可以改,天下人心难收!”

  “齐王已经是尾大不掉,在地方上实力已经超越朝廷。如今朝廷的首辅也让齐王的人来做,天下人会怎么想?”

  王承恩躬身朝朱由检拱手,说道:“让齐王的人做了首辅,天子不怕,天下人却怕。奴婢就怕天下的人才人物像百川汇海一样投入齐王门下,届时世人只知道齐王,不知道朝廷啊!”

  朱由检看了看王承恩,吸了口气。显然,天子也确实在担心这个问题。

  毕竟这是内阁首辅,是执掌天下的内阁之长,不是吏部尚书。

  王德化想了想,说道:“圣上既然担心李植权势过重,不如就和齐王商量商量,这派来的人就不做首辅了,便当个内阁次辅。”

  “首辅的职位,以后就空悬着,不设了。”

  按明代的规矩,首辅若在,内阁以首辅为长。首辅若不在,以次辅领事。所以王德化说不再任命首辅,将次辅职位交给崔昌武是给了崔昌武首辅的权力,却不给他首辅的职称。

  无论如何,内阁次辅的威权还是远低于首辅的。这样一来,可以让李植的权势看上去不那么扎眼。

  朱由检想了想,转头朝王德化问道:“这个崔昌武是个怎样的人物?”

  王德化拱手说道:“崔昌武是李植的妻弟,目前在天津做纪检组总长。听说是个明事理的人物。”

  “纪检组总长?”

  “齐王的纪检组专掌风纪台谏,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一样的职位。”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说道:“原来是个御史。”

  想了想,他说道:“此事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让崔昌武来一趟京城,朕要亲自见见他!才能做决定。”

  ####

  齐王府的怡宁宫中,崔昌武坐在崔合面前的椅子上,笑道:“姐姐莫要担心,这是好事。”

  崔合抱着小儿子李荣,摸了摸李荣的鬓角,说道:“好事确是好事,只是我听说京城中的规矩和天津大不一样。那边讲究出身讲究资历,你终究只是一个秀才,京城里的官员一个个都是老进士,我怕你去那里被人排挤。”

  崔昌武笑了笑,说道:“姐姐莫忧,愚弟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愚弟的背后是王爷。就凭这一点,那些文官们也要一个个上来巴结愚弟。愚弟只担心到了京城风头太劲抢了天子威风,倒是不担心会受人排挤的。”

  崔合说道:“怕你是怕你的,但是心里排斥你也是有的。就怕到了关键时刻,那些文官给你下绊子。”

  崔昌武想了想,说道:“姐姐放心,愚弟会小心的。”

  崔合想了想,又说道:“弟弟,你这次到了朝堂上不是去抖威风的。你凡事要多顺应天子的心意,不能为了天津的利益处处和天子针对。”

  “这些年你姐夫平步青云,把天津的事业发展成这么大的一镇九省,如今连南洋都打下来了。姐姐这些年唯一担心的就是天津和朝廷的关系。”

  “这异姓王终究是不合体统的。今天你姐夫能坐得住,却不知道我儿李欢能不能坐住。”

  “你姐夫是星宿下凡,处处人心向背。他在的时候天下百姓都向着他,自然是无忧无虑的。然而他若是不在了,朝廷会不会卷土重来废了天津?会不会记恨李家人的飞扬跋扈?会不会追杀我们母子?我日日担心的,就是你姐夫百年之后,李欢能不能维持住天津的人心。”

  “所以你这次到朝廷去,你要多给些好处给朝廷上的大臣,多尊重天子,让朝廷看上去体面。你如果在朝廷中能建立起一些根基,拉拢一些大臣真心跟着你,以后你外甥继承了王位后也算是朝中有人,也算是有一个大的助益!”

  “到时候天津内部有叔叔李兴帮衬,外部有你这个舅舅扶持,李欢这个不合大明体统的异姓王位才能坐得住。”

  “否则到时候人心一散,都去巴结天子去了,天津就垮了。”

  崔昌武看了看崔合,觉得自己的姐姐平日里虽然什么都不管,看上去甚至有些稀里糊涂,实则是个明白大事的人。

  平日里什么都不管是因为不用管,是因为李植已经把事情办好了。但对于关键的事情,姐姐却是心细如发。

  崔昌武拱手说道:“姐姐放心,崔昌武这次带着天津的资源去京城闯荡,一定为姐夫,为李欢闯出一片天地出来。”。。。


第九百九十二章 答对

  崇祯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朱由检在乾清宫见到了崔昌武。

  崔昌武恭敬地朝天子行了一个跪礼,听到免礼的声音,才站了起来。

  “赐座!”

  崔昌武拱手说道:“臣不敢!”

  朱由检见崔昌武十分拘谨,一点没有依仗李植的权势而跋扈,十分满意。他抚须说道:“崔相公何方人士?”

  崔昌武答道:“天津卫城人士,和齐王是一个街坊长大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上下打量着崔昌武。

  “崔相公的样貌不凡,如此英武,做我大明的辅臣倒是撑得住场面。只是看上去年轻了些,少了些上位者的威严。”

  崔昌武笑了笑,说道:“圣上明鉴。为人臣者以才取,不敢言威。齐王常教导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让百姓得利了,让国家富强了,这官便是好官。只要是一个好官,便是没有一丝官威,也能取人心。”

  朱由检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琢磨了一会儿,哈哈笑了起来。

  “这么说,天津的官员们不图私利?都是为百姓劳碌的?”

  崔昌武拱手说道:“在天津,以前还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官员。不过自从臣做了纪检组总长后,抓了几十个人,硬是把牟私利的屑小都震慑住了。如今天津的官员不说个个大公无私,但敢中饱私囊的没有了。”

  朱由检抚须看了看崔昌武,似乎是在琢磨崔昌武的话。

  许久,他才说道:“我大明的辅臣虽无前朝宰相的权,却有宰相的职责!若我以崔相公为辅臣,这大明该如何治理。”

  崔昌武听到天子说辅臣,而不说首辅,琢磨了一会。然后他拱手说道:“如果天子以臣为辅臣,臣首先要做的是在江南均田赋。”

  “所谓民富国强,士绅不纳田赋盘剥百姓,是我大明的蛀虫。只有断了士绅盘剥百姓血汗的渠道,百姓才能富裕。百姓富裕了就不会跟随流贼造反,朝廷也能收得到税收,才能养兵。”

  “所以臣若为辅臣,第一件事情就是敦促齐王发兵南京,落实在南京驻兵两万的事情。而且这南京的兵马必须是骑兵,要保证能日行百里,能最快速度杀到江南的任何地方,抓捕违抗圣旨的奸佞。”

  朱由检和王承恩对视了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

  显然,崔昌武已经代替李植答应了驻兵南京的事情。崔昌武显然已经接受了不做首辅而做次辅的安排,准备督促李植出兵。

  有了崔昌武这句话,事情就成了一半。

  朱由检笑道:“崔相公如何站着说话,坐!来人,上茶!”

  崔昌武想了想,坦然坐了下去。过了一会儿,便有小宦官送上了乌龙茶。

  崔昌武说道:“臣这些年跟着齐王,倒是学了一些治国的方略,请圣上明鉴!”

  朱由检抚须说道:“崔相公请讲!”

  崔昌武说道:“齐王常言,民以食为天。我大明朝这些年灾荒连年,最缺的就是粮食。一些遭灾地方粮食价格翻了几番不止,百姓易子相食,争先投贼。所以臣以为,治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