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长的逆袭-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信心靠着这样多的人马,足以守住长安一两个月,到那时不但己方的援军就会来到,而蜀军也会因缺粮自行退去了。

  长安是座雄城,仅仅围绕其一圈的城墙,就有数十里,如果要是攻城,没有几个月怕是拿不下来,这也是当年董卓迁都长安的一个原因,只要守住了东面的潼关,凭借着这渭水平原,足以支撑一段时间。

  司马懿的大军接管了长安的城防事宜,在安排妥当防御后,司马懿总算暂时放下心来。这时一个斥候军校报告军情,“大将军,蜀军在渭水北岸,城西南十余里扎下大营!”

  司马氏点点头,旁边自己的儿子司马昭说道,“父亲,如果转攻为守,那么潼关之地相当重要,要防止蜀军的骑兵直取潼关。”

  司马懿笑道,“之前我已派郭淮率三千精兵守潼关,加上那关口的原有兵马,就是有万人攻击,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第一百四十章 强攻潼关

  不论是长安的司马懿还是潼关的郭淮都没有料到的是,蜀军不仅出现在子午谷以北,而且居然有一万五千之众,同时更可怕的是,他们抱着全部的身家性命,赌上所有的尊严和荣耀,一定要拿下潼关,而且是数日之内!

  这一通攻城,无论从攻击的人数,攻击浪潮的频率,还是从攻城人马的气势上来看,都远远超出了郭淮的心理预期。

  虽然郭淮的三千精兵占据地利,可以寡敌众,以逸待劳。无数次,一座座云梯被架上了城墙,又一次次被守关魏军给击退,但对方似乎远远没有松气的打算,而是劲头越来越足。随着日头西落,天色也慢慢变得暗淡,但潼关内侧城墙外,蜀军居然早早的点上了火把,照的关前一片通明。

  郭淮都快疯了,要照这个势头,怕是根本守不到预期的日子,可能连数天都坚持不到,他只能亲自在关上压阵,而且还动手斩了几个未服从将令脱离城墙一线的士兵,才稳住了阵脚。

  “去洛阳报信的骑兵去了多久?!”郭淮有些失去方寸般不断的询问着这个重复的问题,可是此去洛阳接近五百里,等到朝廷知道消息,再调兵谴将前来,至少也得个十天八天的样子。

  关下攻城的王平和吴班等人焉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就是算准了对方去报信到来援,至少也要七八天,而长安之侧的司马大军被右将军的主力逼住,等到司马大人的斥候发现潼关被攻击的消息再分兵前来,也需要数日,因此现在最珍贵最不能浪费的就是时间了。

  吴班知道事关重大,攻城势头很猛,前面是攻城的士卒,后面就是执行军法的队伍,所有人都拼命向前,不敢后退。但即使是这样,潼关城墙上的防守也是巍然不动,似乎任凭你来多少人他们都能击退。这与之前的预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根据预估,潼关乃魏境内部关卡,不会有太多守军,一个加强式的连续波次攻击,要不了半日就应该能拿下来了。可是看目前的态势,守军绝对不止千余人,很可能是数千人,而且一定是精锐!好几次己方士卒都冲上城墙了,却又被强行打了回来。

  从上午到现在接近傍晚,吴班已经派了至少六波人马上前攻城了,但仍然未能击破,自己的人马损失还挺大,估计至少阵亡了上千人,也是另他有些着急。吴班来到后方找到王平,焦急的问道,“王将军,是否休息一个时辰,再次攻城?”

  王平摇摇头道,“我们损伤很大,他们肯定也是如此,就算是拿人头去耗,也一定要拿下潼关!每过一日,我们的危险就大了几分,只有进入潼关我们才能休息!”

  吴班一头是汗,“将军,我们这半日已经损失了一千多人,这样下去直到城破,怕是要损失四五千人啊!这都是姜大人的心血啊王大人!”

  王平沉默了半天,终于缓缓说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拿下潼关,如果因为怕损失兵力而暂缓攻势,下场会非常凄惨!不要停下,继续连夜攻城!把那几部强弩抬出来!”

  吴班一听,叹道王平是把看家的器械都提前拿出来用了,这个强弩是在原来丞相设计的连弩基础上改进的,这种弩因为体型巨大,被架在战车之上,弩引需要数人拉开,一次可以射出数支长达一尺有余的铁弩箭,劲力非常大,被击中者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吴班知道,一旦决定使用这几部东西,意味着更多的士兵要被牺牲。很快,这些大杀器被抬了出来,而攻城的士兵却还在继续,是的,他们马上要成为吸引城墙上魏军的牺牲品了。

  看到蜀军士兵不要命的涌了上来,魏军守城士兵都快将狭窄的城头站满了,没命的射箭和扔石头,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一百多步远处被夜色所掩护的几个奇怪的战车。

  无数的铁弩箭被架到了弩车上,一些膂力奇大的士兵在后面缓缓拽开弓引,带着蜀军夺城信念的铁弩箭在一声释放的号令下如闪电般飞出,向城头袭去!

  郭淮这边正在城下组织往城上运送物资,这边忽然听到隐约的无数破空之声,和普通的箭矢不同,这次的攻击似乎很不一般。果然,转瞬之间,随着由远及近的一阵阵尖利的飞矢之音,无数的破空利刃射中了城头的魏军士兵,巨大的冲击力将他们推得连连后撤,有的直接被远粗于普通箭矢的铁弩箭一穿二变为亡魂,有的则被强大的动能推得连连后退,摔落于城头之内!

  城头的守军头目们都纷纷叫道,“快趴下趴下!!。。。”大家都发现这恐怖的东西厉害之处,不敢再站在城上当靶子。

  吴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擂鼓阵阵响起,蚁附在墙上的蜀军士兵赶紧趁机往上爬去,转眼间就有好几个云梯上的士兵成功登上了潼关城墙。

  郭淮等将军吓坏了,大叫着,“快防守!!!快杀掉城头的敌人!!”听到头头的命令,趴着躲箭的士兵赶紧爬起来和蜀兵撕咬在一起。

  哪知道那收割生命的无情铁弩箭又到了,后面的吴班心里在滴血,却横着心下达着继续射击的命令,无数如死神般的铁弩箭再一次的离弦飞出,直袭敌方城头。

  守军绝望的发现,这敌军攻城的夺命凶器居然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有些蜀军士兵和对手一起被射中,完全不分敌我了!

  郭淮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心中绝望的念头升起,对方是豁出去了,就是要靠数量压倒自己!

  旁边一个副将哭喊着对郭淮说道,“将军,我们撤吧!坚持不住了!目前已经死伤过半!再这样下去。。。。”

  郭淮想起司马大人的嘱托,眼中露出了必死的目光,“所有人都不许退!哪怕拼至最后一人!!。。。”接着不顾旁人的阻拦,亲自率兵又冲上了墙头。

  这场潼关争夺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城头上的血流淌下来,渗透在城墙外壁上,似乎整个关头的每一块地面都被两军士兵的鲜血所覆盖。

  吴班终于登上了敌人的关卡,到了最后,他自己都杀红了眼,亲自上阵,终于一鼓作气摧垮了敌人的最后一丝防守。这一刻,他浑身都是鲜血,缓缓走在这堆叠了满满的尸身的城头,默默的踢下最后一支斜插着的魏军旗帜,换上了一支由自己的无数兄弟热血换来的代表着胜利的蜀军大旗,面颊上也留下了两行热泪,随后跪倒在这如同血之地狱般的城墙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负隅顽抗

  吴班和王平不负重托,终于以损失接近六千人的代价,拿下了这座决定了长安城司马大军命运的城池,潼关。

  由于王平的坚持,他们花了仅仅一日的时间,不惜自身的重创,攻进了敌人的关卡。手下人回报,潼关城头和城内死伤的魏军接近三千人,而且看起来是精锐,但是没有捉到守城将军,听俘虏的供述,之前守关者为郭淮,而且还是专门奉司马大人的命令,率三千精兵到此。

  两位将军都不由钦佩司马懿的远见,此刻郭淮逃走,距离洛阳派援军前来可能不会超过十日,不过己方仍有接近万人。只要援军不超过两万人,他们有信心守上半个月一个月的,这次他们的辎重本来都是准备用来打长安等雄城用的,没想到有不少用在了打潼关上。开始的时候王平吴班还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可是没料到却正好派上了用场。之后如果有魏国援军前来,搞不好还指着这些新式强弩呢,可不吗,稍微调整下角度就可以往外射了。

  二人正在安排手下兵马整顿和布防,一个军校过来道,“将军,在几处粮仓中发现不少粮草,但皆被烧毁,可能是对方败退之前做下的手脚吧。”

  王吴二人听此言便急忙前去查看,这些粮草似乎正准备被装运走,估摸着是一批关外支援长安的粮草,刚刚送到潼关,没料到这么快蜀兵就杀了进来。吴班想了想大笑道,“王将军,看来这次我们无心之下又立了一个大功啊。”

  王平点头道,“确实,这样看来,司马懿的粮草马上就要不济了!”

  ………

  魏斌按照徐军师的建议,将大营扎在了长安附近,但心下也是有点发虚,不知道这长安城要花多久才能困死。满打满算自己这边一共才一万五千人,要攻城肯定是不行的了,也就只能用眼神进攻法了,困死对方,等待对方没粮的那一刻寻自己决战吧。

  想到这,魏有点带着怒火问手下,“去探查潼关情况的人回来了没有?怎么那么慢?”

  徐庶看到魏心急火燎的样子笑道,“将军为何对王平和吴班如此没有信心啊,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相信经过这次磨难,此二人必能克敌制胜,拿下潼关!”

  魏斌听着徐疯子的话,突然有点找回当年听课时的犯困的感觉,正要回答,外面有个满脸喜色的军校奔入道,“右将军,徐军师,长安东侧传来消息,王平和吴班人马已经拿下潼关!王将军命人前来报信,称损失了五六千人马,现在率所余兵力坚守潼关,请右将军尽快与司马主力决战!”

  哦?!这个消息来得如此及时,让魏和徐庶精神大振,但魏斌随即有些发愁的问道,“军师,我们如何逼司马懿出来和我们决战啊?”

  徐庶哈哈大笑,“大人,何必为此事烦恼。我料魏廷再得知消息后肯定会乱成一锅粥,现在潼关被我方占了,他们很难获取非常准确的关内军情,因此司马大军是死是活,我们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他们都未必判断准确。所以援军派多少人?由谁来领军?都是很大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真的选出一个人率领援军前来,也肯定一两个月的事情了。”

  魏斌点头道,“这么说,司马懿会主动出来与我们决战?”

  徐庶道,“确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提前有所准备,防止夜袭、或引诱我军进攻等对手策略的执行。”

  ………

  司马懿这两天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首先夏侯霸的残兵终于赶回,清点人数后,发现损失惨重,二者这几日长安城外非常安静,一直等待的攻城行动并没有出现。而自从郭淮率三千兵马去守潼关并顺带督促粮草补给后,还没有一丁点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