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只怕不再遇上-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能够越来越有勇气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他们居功至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
当她讲完这些话后,台下的同伴们率先鼓掌,教授和老师们跟着鼓掌,于是整个大礼堂里旁听的同学们都鼓起了掌。
方竹伸手擦掉额上的汗,同台下的同组同伴们比了个“V”字手势,下台时,走路都是生了风的。
后面一位演讲的选手上台时同她擦肩而过,他们面对面的瞬间,方竹愣住了。
他穿着白色的毛衣,下身是牛仔裤,是她熟悉的简单朴素的蓝白色。
他对她颔首微笑,嘴角扬起好看的弧度,很友好的样子。然后落落大方地上了台,向台下介绍:“大家好,我是新闻系四年级98032班的何之轩。”
方竹坐回到同伴们中间,从同伴手里抽出表单。何之轩的名字原来是“何必”的何,“之乎者也”的之,“器宇轩昂”的轩。
他名字下面的标题叫《英雄无觅六十年》。
有小道消息灵通的同伴在窃窃私语。
“他们都是新闻社的前辈了,竟然还和我们后辈抢这个风头。”
“四年级为了进报社可是拼了老命的,得了奖就有机会直接被本城几大报社选进去,连本城户口都能办下来。”
“他们什么选题?”
“听说大四的这批新闻组老前辈前几年做社会调研的时候认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父亲在当年抗日战争时投笔从戎,那时候离开家后就再也没回去过。不知这帮师兄师姐哪里查到的资料,怀疑当年在晋察冀牺牲的一批战地记者里可能有老太太的父亲,所以就带队去查了,结果还真查到了,寒假里他们把葬在牺牲地六十多年的烈士骨灰带回来了。”
这座城市的初春略带寒意,方竹望着台上的何之轩,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股寒意。

第一章 一片痴(9)

他明明穿着朴素,站在台上却有格外慑人的力量,目光坚定,气度轩昂,如同他的名字。
等她回过神,发觉自己在仰望他。
他向大家微笑:“我得先感谢我的同学们,这是我们最后一年可以在校园里聚在一起做这样的报告。”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他说出这样长的一句句子,第一次发现他的声线原来是低沉而有磁性的,像极清晨调频节目的男主持人。
他还同其他上台报告的同学不一样,一上来就一一介绍了他的团队。她在想,他们都是大四了啊,还这样有团队精神!
方竹肃然起敬,认真听讲。
他们的选题切入点也与众不同,用游记的方式叙述,绝没有多余的修辞,平易近人得不可思议。汇报到末尾,他在台上有了些情绪波动,但是在克制,因为他根本没有结束语,只是缓缓报读了一篇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报道—“这里有你抗敌遇害时所流下的血迹斑斑,你的钢笔、你的相机,都是与你一同阵亡的战友。当我们看到它们的残骸,你那年轻而智慧的脸颜、沉毅和蔼的神色、清晰而响亮的声音……都一一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抚摩着你那已经消失了温暖和热气的血迹,便记起你所留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
他是适合演讲的,恰到好处的情绪和声音,恰到好处地调动人们的情绪。在人们的耳朵里,他说的每个字似乎都饱含了感情,有一瞬间,方竹也恍惚了。
选题汇报会后,方竹同组的同学们都开始忐忑起来。
何之轩带领的团队是强大的对手,且他们身体力行,报道是用脚和手一块儿写出来的。
“这才是记录的真谛。”有同学这么说。
方竹也忐忑,在和母亲通电话时把情况说了一说,母亲安慰她:“经验不如高年级的很正常,你要有平常心,不要太好胜。”
的确,输给何之轩实在没有任何可丢脸的,虽然自己会感到遗憾。
过了几天,评委会给亮了分,果然,何之轩的大四团队比方竹的新人团队高了两分。又过了几天,辅导员齐老师来通知方竹参加市里的比赛。
方竹问:“何之轩他们也要参加的吧?”
齐老师面无表情地讲:“学校只选送一组。你们要好好努力,为校争光。”
方竹叫:“为什么呀?”
齐老师没有答她。
这件事情随后就在新闻社里炸开了锅,同何之轩一组的学姐纪凯文在社团活动时,当众刺了方竹一句:“再辛苦也比不上有个大校爸爸。”
和方竹同一组的同学们都缄默。
方竹羞愧无比,把头低下来,半句话都回不出口。
事后,才有同学跟她讲:“何之轩是北方小城考来我市的,当年还是当地的理科状元。他的家境不好,但是学习很不错,有个硕导指名道姓要收他做弟子呢!不过他应该是毕业就要找工作的。而且大四的那几个都是外地的,当然都是想争取进报社、电视台的,如果这次比赛赢了,大约留下来就更有把握了。”

第一章 一片痴(10)

同学说得有点恻然。
这场比赛于新人来讲,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一场表演,可于何之轩来讲,是前程上的一只砝码。
方竹因为一时好胜,轻而易举就毁了别人的一场努力。
她掏出手机,狠狠地摁着号码键,父亲那边无人接听。她颓然地松开手,父亲是爱护她的,她何来立场指责?虽然这种爱护在无意间伤害了其他人。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方竹自觉很难面对一起合作过的同学们。后来,他们又一起合作参加了市里的比赛,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最后他们还是输了。
没有参加比赛的何之轩领着他的团队做了一期《英雄无觅六十年》的黑板报,就发在食堂门口的黑板上。板报排版大气,图文并茂,字体优美。
方竹听说上面的字和图都是何之轩的手笔,她还听说他大二的时候就用课余的时间给广告公司打工,做企划和图文设计工作。
他是真的忙,除了给广告公司打工,他还在KFC里打过工,赚一个小时三块五的辛苦钱。实际上,他的成绩好到可以年年拿五千块的奖学金。
这么拼,一定有情非得已的经济现状,否则他也不会逼自己把学习和各种工作都完成得这么出色。
也许,何之轩的团队参加比赛就不会输,方竹不知为何会生出这个念头。她一直想找他道个歉,但自从比赛以后,她在校园里几乎碰不到他。
不是没有刻意找过他,他不是在外面试,就是帮着导师做报告。不过终于还是被她撞到过一次,那天她正巧看到他在操场跑步,依旧是白汗衫、运动裤和回力球鞋,汗衫半湿,不知道他跑了多久。他跑步的动作很矫健,浑身有使用不尽的力量。
方竹先在操场外围等着,看着他跑了一圈又一圈,她等不下去了,干脆跟在他后面一道跑。
又跑了两圈,何之轩猛地停下来,方竹止不住刹车,差点摔倒在操场上。
何之轩伸手擦了擦汗,很随和很随意的样子,问她:“什么事?”
方竹不自觉又结巴了:“我……我……”她想,是不是应该先道歉,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他忽然就笑了:“如果是比赛的事情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我等一下还要去打工,先走了。”
她叫住他:“喂—”可是没想好要说什么,于是随便扯了个话题,“我也想找个兼职。”
何之轩欲走的脚步停了一停:“下周三学校大礼堂有个兼职招聘会。”
方竹点一点头:“我一定会去。”
何之轩朝她挥挥手,转身离开了操场。
方竹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后悔竟然没有及时讲出“对不起”。
在下一个周三,方竹准时去了学校大礼堂。
大礼堂门前摆了一只巨大的易拉宝,上面印着露齿微笑的广告美女和一支牙膏。方竹认得这牌子,算是有名的国产老牌了,母亲常常会买来用,称它又便宜又好用。只是近年来很少能在超市看到它了。
第一章 一片痴(11)

有人在易拉宝前派发试用装,所以围了很多同学拿“免费午餐”。
方竹在人群里看到开学第一天遇见的小学生李晓,她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大学生们一起派发试用装。小大人一样装腔作势,让人发笑。
方竹没有同她打招呼,她径自先走到另一头的易拉宝前立定。这一处是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形象广告,上头是看起来很精英派头的西装男士拎着手提快步如飞地行走。易拉宝旁边也立了一位貌似精英的男士在派发宣传单。
因为只有宣传单没有试用装,所以易拉宝前头除了方竹没有其他同学。
方竹把易拉宝上头的文字仔细看了一遍,对男士讲:“你们只做广告不招兼职啊?”
男士笑容可掬,态度可亲:“欢迎同学们将来应聘PMG。”
方竹有心胡搅蛮缠:“可是你们现在不招我们。”
“因为你们还年轻。”
“那为什么又来摆摊位?”
“为了迎接你们辉煌的未来。”
“听说在你们那儿做,第一年车子第二年房子第三年棺材!”
“你们可以买好房子的时候顺便买健康保险。”
方竹大败,但是心头很有活力,笑嘻嘻地收好宣传册,走进大礼堂。
里头和外间同样热闹,并没有形成强烈对比。因为所有招聘单位的摊位都放在观众席的第一排,不过堪堪十几家,后面的观众席一片空旷。但观众席第一排离大荧幕十五米,由于供不应求,于是这里的十五米也变成缝隙,新生们还有不少老生都在其间挥汗如雨。
有人不住抱怨:“说什么要给新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励自力更生,结果才拉了十家单位来凑数,分明僧多粥少走过场。”
方竹好奇地找了个同学问:“都是些什么单位?”
“翻译公司、家教中介,还有KFC,PMG在外面做广告,哦,还有一家国营的日化厂,土鳖死了。”
“大学新生,又一拨廉价劳动力。”有人叹。
方竹跟着点头,伸着脖子往队伍的尽头望了望,心里丈量了下,距离超过十五米。
“家教和翻译那是人人抢的活儿,看来我们只好去洋快餐那边做苦力。”热心的同学同方竹讲。
有对小情侣听见这句话,女孩马上对男友讲:“你不能去KFC,听说那里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畜生用,再多钱也不去,更别说一小时才三块五,都不够买回一斤汗。”
何之轩把KFC的兼职做了两年多啊!方竹想。
小情侣携手退出了队伍,方竹填了进去。只是一转眼,她看见了何之轩。
他坐在“土鳖死了”的日化厂摊位前,是“土鳖死了”的日化厂招兼职的面试官。他们招的是兼职文案。
方竹低着头,跟着小情侣溜出了KFC劳力大军的队伍,排到了何之轩面前的队伍里。
队伍排得很快,因为面试官何之轩只是负责发一份考卷。排到何之轩面前时,他头也没抬,就把手里的考卷递给方竹。
她想叫他一声,但是排在后头的同学催了一声“快点”,她只好领着考卷走到一边。

第一章 一片痴(12)

考卷上写着简单的招聘需求:“兼职文案(兼校园推广),要求文笔好,擅长各类文体写作。”招聘需求下头就是考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不限主题和题材的一千字以内的写作,可以由面试者拿回去写好,用Email或者邮寄的方式发给面试方。第二部分—方竹瞪大了眼睛—竟然列了十题关于使用牙膏的消费者调研问题。
“这算什么招聘啊?这么大张旗鼓的是来打广告!”方竹不满地咕哝。
“没错。”回答方竹的是纪如风,“我们的确有介绍我们的品牌给同学们的打算。”
纪如风长得很美,喜欢穿白色套装,涂淡粉色的口红,因为眼睛够大够亮,所以从来不画眼影,只略略描了描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