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热河战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兵团负责人刘闯对这个地方还有一点印象,丁字形的大街 沿街都是店铺。 当年围场县党部就安在丁字街的南头…… 可今天热北战事太紧,他们都无暇顾及现任县长是谁,只匆匆向南边望了望。只这一望,他便看到了一个熟人,他是自己北大的同学靳开权。两人四目相对,几乎是同时认出了对方。没等他下马,靳开权上前握住了他的手……靳开权也是国共双重身份,但在这做县长的公开身份当然是国民党党员。刘闯下马徐行,靳开权就并肩送他,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只能以这种方式相见。没有时间互诉离别之事,刘闯只把自己被韩麟符招进学兵团,及此行的使命向他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相约如四十一军抗战失利,到这里暂避……他也告诉了他李锡九先生也在队伍里……李顾问曾是他和靳开权的入党介绍人。靳开权把刘闯送出街,两人互道珍重,举手道别,刘闯托靳开权帮忙为辎重团筹集军需……

    后勤人员在克勒沟镇稍稍补充了给养,大部队没做停留,沿大道走黄家店、围子和山嘴,很快到达围场县东部重镇朝阳地。

    朝阳地就是一块向阳的大平地,小镇也没多少人家。山间的这块平地,有高员外几十顷,有克勒沟白家几十顷,大庆永朱家几十顷,剩下的都是金生泰国大东家的了……朝阳地西边还有一个小村,叫西地。朝阳地南边有一条河,叫青羊山河。河南岸有一座兀立巍巍的高山;海拔四百米左右,因古代山上有过青羊而得此名。青羊山有过很多传说,清初康熙帝打围曾多次在山下歇脚,为它的巍峨和峻峭所打动,封它为一座神山。紧邻河北岸还有一个小村,叫花翎。当年康熙在此曾碰到一个姑娘,她长得太美了,康熙见了以后就心猿意马欲罢不能,遂召为妃,立即赐予一支顶戴花翎……

    这些事都是靳开权县长对孙军长大略介绍的,孙军长当然对历史和传说不感兴趣,他只关心靳县长带来了多少棉衣和物资。靳县长一来为抗日大军送点棉衣,二是赶来看看自己的老师李锡九同志。孙军长也无暇欣赏青羊山的雄姿,谢过他之后,匆匆告别,向东而去。

    军部很快过了朝阳地,向东二里许,有一小城,叫金生泰。这是国百灵大东家的商号,整个小城分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分布着住宅、当铺和杂货铺等;东半部整个是一个烧锅坊。夯土筑成的小城,南北宽二百米,东西长五百米。墙高一丈五,墙厚上宽一米二,下宽一米六,上面能通行一辆驴车。四个墙角各有炮楼一座……

    孙军长和司令部人员就停在路边,时间已要接近中午,他们刚要决定在此吃中午饭,只见从金生泰西门出来一些人,都挑着挑子。走近了才知道,都挑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是给大军送饭来了……其实一早晨他们就在路边放了茶水和热汤,许多人正在殷勤的伺候着。

    国大东家也来到路边,他没来得及打听谁是长官,放下文明棍儿,忙着帮下人们去给军人们盛饭。国大东家能言善辩、白手起家的事,刚才靳县长已向孙军长介绍过了。其实刘闯当年来克勒沟时,也听说过他。众长官就都欣赏地看过去,当然既是看国大东家和不远处它的小城,又是欣赏那些端茶送饭的忙碌身影。只见国大东家个子不算很高,大约有一米七,戴着员外帽,圆脸盘,白面书生一般。一身黑段子棉袍,足蹬青底靴,好一个大东家。有人上前为他们介绍,互相连连施礼,都不断客气着。国大东家为他们在这危亡的时候,还直插赤峰抗日,佩服不已,让账房奉上大洋五千……孙军长也感他仗义为国,送他大枪十支……并表示如能杀回,一定再表谢忱。

    他与众位长官虽是一面之缘,但打鬼子保家卫国的心,是相通的……

    由于天太冷,越往北走更冷,部队行进速度慢下来。为了御寒,有人必须停下来,找墙角避一避。国大东家又送了几匹棉布,还有一些棉衣……

    各部队轮换着用饭,吃饱了,喝足水,立刻前行。过了石泉河村,黄窝铺村,往东是小喀喇村。再往东过罗圈背河,还得翻苍苍坝梁。原打算27日尽量开进赤峰,看来是无法实现了。

    大部宿营在猴头沟村一带……

    118旅和炮旅18団,辎重团一部,宿营于初头朗和东山嘴一带。

    119旅和教导团大部,宿营于牛家营长。

    117旅和特务团,独立团一部,通讯营一部,从新拨直到五营子,一边补充给养,一边换上战马,已经不像原来的部队,因为都穿上了白茬皮袄,或披上了羊皮。丁旅长、吉副旅长、张参谋长、韩处长和李奇等旅部所有长官参谋,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召开一次军事会议。会上决定,27日宿营哈达黄洼,明日一早,赶到沟门店和道口一带,然后展开队形,向巴林桥攻击前进……

    从新拨、御道口到五营子起,从牧民手里购置大量的马匹,不会骑马的士兵,由牧民临时教一下。晚上,部队附近的牧民没有那么多蒙古包,有的部队就宿于树林和沟帮子,人与马挤在一起取暖。又不能点火,只能忍着。让将士们深深地领教了热北的倒春寒。

    韩处长的提议下,许多长官下到连队看望士兵,并安排学兵团的战士不断下去鼓励士气。好多士兵冻坏了脚,有的还冻掉了手指……

 22。进城

    22。进城

    1933年2月28日晨,孙军长率领炮兵旅13团、18团和警卫团、辎重团大部、通讯营大部、随军医院以及其他军直属各部,天一亮就从猴头沟启程,浩浩荡荡地向赤峰城开进。

    虽然他们头天晚上大都住的是老百姓的房子,可早晨起得又早,感到特别冷,倒春寒可真厉害,所有将士忍受着平生第一次挨冷受冻。冻坏脚的也很多,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和发牢骚。四十一军绝大多数的兵都是河南、陕西、湖北等南方籍的,谁都没见过这么寒冷的天气。这叫见平生所未见,尝平生所未尝。

    学兵团此时更加发挥了作用,不论分到那一部分,都深入连队,从民族大义和保家卫国的高度鼓舞士气,好像是他们压根就不怕冷。一分队战士苗学良是热河一中的学生,他和几个同学是由陈镜湖介绍从承德赶到鞍匠屯参加学兵团的。他反应敏捷,意志坚定,积极上进,在大部队由隆化开往四合永的路上,韩麟符秘密报请李顾问批准,介绍他由共青团员,转入中国**党员。由他起草大伙集体参与创作把花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等编成了快板,派人到处去说:

    哎哎,咱今天不把别的说

    单说花木兰替父从军

    抵御外族入侵

    保山河

    那一年,边关告急狼烟起

    朝廷要木兰之父披挂上阵

    去把命搏

    花木兰

    怎忍心看着父亲古稀之年

    去拼命

    花木兰

    杏眼圆睁暗骂匈奴无端起战火

    关山迢递霜如雪

    征程万里音书隔

    忽然她灵机一动

    有了办法

    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去斩妖魔

    …… ……

    边关冷啊,那是三九寒天滴水成冰

    ……

    花木兰她女扮男装

    不怕冷

    花木兰

    她巾帼不让须眉

    阵阵冲杀总在前面

    立功多

    …… ……

    长官和士兵都被花木兰和穆桂英的事迹感动,打心眼里佩服这两位女流,也更佩服学兵团的人,从而都忍得住寒冷,耐得住寂寞,为杀鬼子做好准备……

    学兵团成员高志航与韩处长一样,都是热北的家。他家就住在大新簸勒村,他看到士兵们实在忍受不了寒冷,也正好路过家门口,就跑回家去找御寒之物。他的父亲到南河收租去了,母亲一看他回来了,以为他从学校回来探亲来了,就忙着吩咐人给他做好吃的。

    他说:“老娘,儿子这次回来有顶顶重要的事,现在同行的人都被冻坏了,咱家里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和棉鞋吗?”

    老娘看他焦急的样子,也顾不过来问他细节了,就给他找了几身,他嫌少,又就扛了一卷父亲买回来的粗布,返回了连队。好多士兵穿得太单,冻得没治,就撕一块粗布披在身上,也管一点事儿。

    一路上,高志航尽和同学一起去找士绅大户做工作,晓以大义,动员贡献棉衣、棉鞋……

    士兵们手脚冻得疼得受不了,但还是紧握着武器,脚步向前疾进,其义昂扬。

    炮兵旅13团进驻南梁,14团占领八家,18团跟随旅部进城,占领南门。

    119旅于28日上午,占领土城子,已抢修完工事,受到孙军长的嘉奖。

    118旅前卫236团占领鸭子河、八家待命,官兵抓紧抢修工事。其他团等主力陆续开到,过八家,到南门与军部汇合。

    2月28日上午,赤峰县县长孙廷必率领赤峰商会会长吴良栋、农林司司长盛瑞裁、中学校长宋子安、小学校长刘竟三等赤峰头面人物及商学兵代表,和商号东家等士绅多名,还有中小学生,出西门,在路边列队迎接。

    他们按小学生在前,中学生在后,接着是工农商学兵代表,最后是士绅名流和官员,排着整齐的队形,依次从三道街到二道街,再拐到西门,来到鸭子河东的大路上,排开队列,向西看着一队队士兵匆匆而过。

    时间过得真慢,等到十二点钟,好像等了半年。队伍依然是铿锵有力地走过去,没见有一个人像是长官的样子。等得人真是心焦,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小学生,都向西望眼欲穿。等人等得口渴难捱还都是第一次。

    下午三点都过了,还是没见孙军长的影子。孙县长非常着急,他叹息着,看着那身着灰蓝色军装的士兵如风般往东走,仔细地想发现孙军长的影子。太令他失望了,他觉得自己好像是眼花了。也难怪,长官没有肩章标识,士兵也个个气宇轩昂,真看不出哪位是长官。

    这可把人急坏了。

    无奈,吴良栋盯上了一个一脸络腮胡子的身影,他斜跨短枪,胖胖的身体,好像一步一步向前蹿。吴会长上前一步,朝他抱拳施礼,叫他停一下。

    大胡子军人一看有人叫他,一步跨出队列,一个标准的向左转,然后啪地一个立正,抬手敬了一个军礼。才抖着络腮胡子,钢声钢气地说:“本人四十一军警卫团第三营营长卫长胜,请问老乡们,找我可曾有事?”商会会长吴良栋一抖得体的棉袍,正了正绸缎瓜皮帽,向他一笑作着揖说道:“长官是卫营长呀!我介绍一下,这位是赤峰县的父母官,孙县长……”

    孙廷必笑容可掬,声音洪亮地说道:“不才孙廷必,率领赤峰各界在此恭候多时了,能在此认识卫营长,真是三生有幸……”

    卫营长又行了个军礼,说道:“言重,言重……”他笑了一下,定睛看着孙廷必,只见他一身蓝色中山装,平底布鞋,个子一米七左右,腰宽背阔,白净的脸上,双目如电,鼻直口方,两耳前兆,很是威风。卫营长又扫了几眼,心下很是欣赏,沉声说道:“卑职一介武夫,没什么文化,在此认识赤峰各界父老,实在是我平生之大幸。我代表我们警卫团韩团长和我们孙军长两位长官,谢谢诸位,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