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钱是你们的本事,以后你们的地位给提升,我们新民军讲究,百业平等,不分贱业,农工商与仕不分阶级,同等为重。”杨东方又抛出一个大杀器,今天对乔致庸说得够多了,就看他怎么选择了。

  其实杨东方明白,自己说的这些看着很美好,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就是世后也不是百业平等的,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当官有优势,还是官员高人一等的,平等?本身就是不平等。

  乔致庸就算在精明也被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给轰炸了,脑子里充斥撞击,感到有点晕,直感到眼前全是金元宝在转,这时间然萌生出一个资本意念——得银行者得天下。

  更重要的是地位可以得到提升,这是莫大的荣幸。

  乔致庸急问道:“大帅,不知这银行何人可以参与。”

  杨东方又笑了,乔致庸还真敢问呀,野心不小,便道:“凡家资二十万者可入,不过需向新民军上缴一半家财,当然家财不限金银,囊括土地山林及其它一切具有价值之物。”

  林地我们新民军都是要分发给平苦百姓的,并不是给人个私立,以后不会允许土地兼并,你们晋商手里的土地可是多不胜数呢?

  乔致庸听得心喜,同时又心惊,杨东方的暗示够明白了,这还是要杀大户分地的,现在不给迟早会死,直接拜了下去说道:“大帅我乔家愿意捐献三分之二的家财,同时所有家资投入这银行之中,不知道可否。”

  “亮财主快快请请,你这样跪我可使不得,我们新民军不兴跪。”杨东方赶紧把其给扶起道:“难得亮财主这么通达,志向高远,我现在在跟你讲讲这银行与票号之道的区别与银行的好处,未来说不不定我还要你来给新银行掌舵呢。”

  很快同治跟着慈禧慈安,还有一票宫女过来,展示在晋商面前,这些人诚惶诚恐,习惯性的给跪了下去,大气都不敢踹。

  皇帝呀,太后呀,竟然被他们给见着了,这是多大的荣幸呀,仅管他们头顶现在都带个了前朝字眼,还加上俘虏的标签,但还是掩盖不了她们本身的吸引力。

  这也让杨东方见识了三人还有巨大的能量可用,同时也明白,低层民众对满清还是有挥之不去的臣服之心,畏惧之感,二百年的打压奴隶让不少人对满清的敬畏依然非常严重。

  杨东方不知道,这一举让慈禧又生出不安分的心思,她悄悄的对慈安用满语道:“姐姐看见没,我大清还有希望,老百姓对皇上,对我们还是有念想的,只要活着,总会有机会的。”

  “妹妹说得是,在山西总比去南边强。”

  慈安终于笑靥如花,也满心幻想,想着伺候杨东方的日子虽然快乐无边,但是总有点不甘,现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以后可以更加心安理得了,铁棒的滋味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第183章 震惊的容闳

  第183章震惊的容闳

  “不是吧?曾国藩的心腹幕僚竟然跑到四川投奔我来了。”杨东方真有点意外,更意外是赵烈文还带了一个人才过去。

  这让他都怀疑是不是曾国藩的间谍了,但是这个间谍也太高级了些吧。

  而且这么明目张胆真的好吗?

  “管他呢,本大帅是来者不拒,用人不疑,正好缺人才用,不用白不用。”杨东方最后决定还是大胆的使用二人,不过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军事层面的工作。

  他直接写信发给成都的曾仕和。

  很快曾仕和拿到二人的安排,顺了一下灰白的胡子点点头:“大帅还是很谨慎的,如此到也可以省去老夫不少俗事。”

  “来呀!去把赵、容二位先生请来。”

  很快赵烈文与容闳联袂而来,曾仕和让人上好茶这才道:“首先感谢两位来到我们新民军,对我们新民军的信任,惠甫先生,我们大帅决定请你来当我们的教育部长,还希望你不要吝惜才华,充分发挥你的才干才是。”

  “教育部!”赵烈文第一次听说,感到有些新奇:“莫非是六部之一?”

  曾仕和解释道:“惠甫先生这么想也差不多,我们新民军不只有六部,而教育部便是从原来的礼部分出的单独部门,主管提学使的责任,专管教书育人。。”

  “原来如此!”赵烈文听得还是很惊心的,好家伙,一来就给部长,这个杨东方还真舍得,大气,暗暗佩服,别看教育部看起来有点冷门,可是在这个天地君亲师的年代,这个部门一点都不比兵部户部差多少。

  按赵烈文原来的思维模式,所以觉得杨东方对他已经是重视到很高的高度了,一时也感激激动,至少做为曾国藩的心腹幕僚来到这里并没有受到冷落与不信任这得多大的胸怀,一时心里的那份忐忑也消失了。

  曾仕和接着又对容闳说道:“对了,至于容先生就先做惠甫先生的副手,当副部长主持教育工作,同时兼任银行的筹建工作。”

  “什么你们还知道银行!”容闳大吃一惊,在西南腹地崛起的新民军竟然还知道银行这东西,他们不是土包子一群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大帅知道,他说这银行一道是国家的命,也是未来发展壮大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需要极早对其进行改革,盘活经济可就靠它呢。以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想过太平了就请洋人帮办,但是洋人你们知道的不可信,所以一直搁置,现在容先生来了,正好这事就劳烦你来负责了。”曾仕和把杨东方交待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出来,他都有些好奇,为什么杨东方会对这个人这么重视,视如珍宝都不为过,在信里甚至提到这个人比赵烈文还重要。

  “你们大帅真这样说。”容闳这回站起来了,是真的激动难耐,好像遇到了知音,不过他问道:

  “虽然你们大帅有如此见地,在中国实属难得,实在是新民军之福,中国之福,不过我此翻前来还有几句话要问,如果曾大人能如实回答我,容闳才能接受杨大帅的任命。”

  容闳是带着条件来的,他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他是抱着爱国强国的情怀回国的,他并不是贪图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所以当年他冒险去过太平天国,问过洪秀全,能不能按他的几条意见行事,如果能他就帮他打天下,不能就悄悄的离开了。

  后来到了曾国翻那里,虽然受到重视,但是却没有机会实现他的抱负,明面上湘军对他重视,其实对他那一套不赞同,只是利用他留过洋董英语的身份而以,让他买机器造武器,给当翻译同声专译的工作。

  所以这次赵烈文来四川,他是主动跋山涉水来的,并不是拐骗的。

  “容先生可以先说说你的建议。”

  容闳在国外长大,在耶鲁大学毕业,养成西方人直白的个性,可没这么多的含蓄,于是把意见说了出来,什么是要成立一支组织纪律良好的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建设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培养新式的后辈人才,改革币制等等。

  听完容闳的意见,曾仕和颔首笑了,他终于知道杨东方为什么重视此人了,因为这个容闳太符合杨东方的胃口了。

  于是道:“容先生如果是这些的话,我想你必须要留下来了,因为第一我们新民军是一支有良好纪律,不欺民重纪律的军队。

  第二我们早在好几个月前就在铁山成了一所简陋的讲武堂,不过主持讲武堂的人因为平乱去了康藏,所以学校重新搬迁现在成都正在筹建新学堂,很快就能开课,老师都是前线受伤的的官兵,与大将。”

  “第三早在一年前我们大帅就在广州收集聪敏少年,花巨资赴英留学,学习海事,未来肯定是要回国建新海军的。而第四我们因为身在大西南人才匮乏了一些,所以不得不精简机构,为了适应前线战事所需,所以政府还是很高效的,也不能不高效。

  第五的话,就是你跟赵先生现在要做的事了,我们大帅已经说了,要成立蒙学、小学、中学、大学,阶梯教育制度,蒙学2年是全民免费,小学3年,中学2年,大学3年。

  为此我们还修编简化汉字,让人民能学得更快,目前快完成了,为的就是给广大百姓扫盲,未来学会简化汉字的学子与教师们晚上要去给想学字的百姓上夜课,免费教授百姓,提高我国民的素质,不知道容先生觉得这样还满意吗?”

  轰!

  容闳感觉头有点晕!

  一点都不真实,又有点像是沙漠中的一滴水终于找到组织流向了大海,开始畅游。

  不管是太平天国还是湘军或是满清那里,容闳明白自己说的那些在他们手里一个都实现不了,没想到在偏僻的大西南,这一切已经早有人在实施了,而且进展有序。

  这让他终于拨开了押在头顶的浓雾,看见了日升的希望之光。

  苍天!我大汉民族有救了!必兴!

  就连一旁的赵烈文也被深深的震撼了,这个杨东方果然不愧是天降帝星,出手果然不同凡响,竟然有如此多的创举,未雨绸缪,规划了如此利国利民之事。

  难怪能短短一年半崛起西南,北伐成功,一切都在冥冥注定之中,不由抬头望向了东边,心里暗叹:“老师,遇上大帅这样的人只能是您的悲哀了,希望您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是。”

  就在赵烈文与容闳彻底被杨东方的前瞻征服的时候,杨东方已经又动身了,他收到了军情四外的消息,清军有向山西娘子关进攻的迹象,于是他决定去一趟北京,给这些人敲打敲打。

  “刘六麻子,我来找你借枪来了!淮军不要太嚣张呐!江南不会让你们太平的,我跟你们玩玩新的江南之战。”

第184章 东征开始

  第184章东征开始

  董海川等人打听到刘铭传的五千人分兵守偌大的北京城,精力消耗极大,原本五千人便无法集中在一起使用。

  首先刘铭传只留了一千人守在紫禁城,而且驻地就设在午门外以前亲卫营的营房。

  杨东方一个多月没有现过身了,淮军从开始的紧张,夜夜提防,安排人手潜伏,到慢慢的麻木,这样自己人玩守株待兔实在太累了,就连刘铭传都产生了厌烦。

  甚至他都能猜出来,要是新皇帝一天不回北京,杨东方都懒得出现。

  杨东方有意避开淮军不战,这其中的深意还是值得他思考的,更是听到太原失守,杨东方出现在山西与山东之后,他又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

  暗暗佩服杨东方玩得一手好的计某,淮军大部兵就在北京这一线,便没有精力去顾忌山西了,新民军便趁机攻取山西,还把潼关给夺了,西北失去联系对大清又造成一次重击。

  杨东方的目的就是在一块块的割掉大清的肉,一口口吃掉偌大的大清,从地图上看去,新民军已经占了一块高地上,俯视东方。

  从南到北,各个地方都可以发起俯冲攻势,这对大清与湘汉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忧心忡忡的刘铭传开始建议展开反击,夺回山西。

  山西对直隶的威胁太大了,绝对不能让新民军在山西坐大,否则真有一天新民军冲出太行山,那时就麻烦了,那时局面会一发不可收拾。

  刘铭传想对山西进行试探反攻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杨东方果断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