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母亲!”她红光满面,眉宇间全是喜悦,进门就拉了十一娘的衣袖和她说悄悄话,“……我和芳

姐儿悄悄去看邓公子了!”声音压得很低,高兴地和十一娘分事着自己的小秘密,“可惜人太多,不知道

我们看见的人是不是邓公子。”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是怀揣美好憧憬、天真活泼的时候。

“哦!”十一娘笑眯眯地望着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贞姐儿却突然坐直了身子,讪讪然地笑道:“母亲忙不忙?要是不忙,我等会再过来。”

可能是想起了上次的事!

十一娘笑道:“下午没什么事。”

贞姐儿听了这才又伏到她的肩头:“慧姐儿和邓公子已经过了庚贴。芳姐儿就说去帮慧姐儿看看。十二姨

不肯去,李小姐却嚷着要去。芳姐儿就说不去了。背着两人却把我给拉去了。”

“等等,”十一娘打断了她话,“你们难道跑到邓公子的住处去了?”

“不是,不是。”贞姐儿连连摇手,“我们在林大奶奶正屋的宴息处喝茶,听到小丫鬟说邵家的几位公子

和邓公子来给林大奶问安,隔着屏风看了一眼。”

十一娘笑起来。

想到了甘兰亭。

“后来呢?”她问。

贞姐儿道:“小丫鬟说邓公子穿着件青莲色的锦袍。可那群人里有两位穿青莲色锦袍的。也不知道哪个是

的。不过,两位公子都玉树临风的,和慧姐儿倒很搬配。”说这话的时候,她脸色微微一红。

十一娘看着好笑。道:“慧姐儿的外祖父和舅舅亲自选的,想来不会有错。”

贞姐儿点头,道:“不过,听说林家五姑姑的婚事又黄了。”

十一娘有些意外:“她看不上人家吗?”

“不是。”贞姐儿道,“好像八字不合。”

这样看来,是男方看不上女方了!

这位林五小姐的婚事可真是一波三折啊!

“所以林夫人很不高兴。”贞姐儿道,“弄得家里气氛也有些紧张。”

“那你们摆春宴,林夫人可说了什么?”

“没有。”庭姐儿笑道,“不仅没说,而且下午还和我们一起游园了。慧姐儿也说,还好摆了这春宴,要

不然,真是闷死人了。”

想必林夫人也为女儿的婚事心烦,趁着机会散散心吧!

十一娘思忖着,问道:“那慧姐儿一时半刻只怕嫁不了!”

“嗯!”贞姐儿颔首,“所以大家听了又高兴起来。”然后掩袖笑,“我们可不是希望林家五姑姑嫁不出

去啊!”

样子很活泼。

十一娘笑起来。

贞姐儿有了同龄的好友,开朗了很多。

两人说说笑笑,看着天色不早,贞姐儿回韶华院换了衣裳,和十一娘、徐嗣诫一起去太夫人那里晚膳。

太夫人问起她春宴的情景。

“……厨子做了一种萝卜糕,不像一般的萝卜糕有涩味,反而入口很锦长香甜!”贞姐儿笑盈盈地回着太

夫人的话,隐去了她和芳姐儿看邓家公子的那一段。

不一会,徐嗣谕和谆哥下了学。

大家行过礼。

徐令宜还没有回来。

太夫人正要让杜妈妈去外院看看,照影过来:“侯爷说有客人,不过来吃晚饭了。请太夫人和夫人别等。

事一忙完就过来给太夫人问安。”

“谁来了?”

太夫人听了奇道。

照影笑道:“是马左文马大人来了!”

太夫人不再追问,笑着对十一娘道:“既然他不回来了,那我们就先吃饭吧!”

十一娘笑着点头,簇拥着太夫人去了东次间。

晚上,徐令宜很晚才回来。

十一娘已经歇下,听到动静睡眼惺忪地喊了声“侯爷”

,听到有人应承,她又迷迷糊糊地翻身睡了。

半梦半醒间感觉有人在抚摸她。

“徐令宜!”

她含含糊糊地嘟噜。

“嗯!”

耳边传来醇厚的低笑声。

十一娘抬脸,看见一双又圆又长的明亮凤眠……慵懒地闭上眼睛,搂了身边人的肩膀……早上醒来,她

一个人躺在床上。

身体的衣裳整整齐齐,让她有片刻的怔愣,分不明昨天晚上是一场倚梦还是真实的存在。

她起身掀了中衣。

和湖色抹胸上绣着的点点红梅奕辉相映的是初雪般肩头上残留的殷红色吻痕。

十一娘驼鸟似钻进被褥蜷缩了半晌,才喊了值夜的雁容进来服侍穿衣。

“侯爷一大早就出去了。'

雁容低声道,“二少爷、大小姐、五少爷和姨娘都在外面等着给您问安。'

说着,她语气一顿,“乔姨娘也来了!”

“哦!”

十一娘挑了挑眉,穿了件樱草底素面妆花褙子,选了对赤金镶贝壳玉兰花耳坠戴了,去了厅堂。

乔莲房清减了很多,穿了件青碧色杭绸小袄,石青色的综裙,乌黑的青丝随意馆了个纂儿,眉宇间合着

几份浅愁,如花照水,楚楚动人。

看见十一娘进来,她拂花分柳般地上前几步盈盈曲膝:“夫人!”

姿态放得很低。

十一娘淡淡地笑着点了点头。

文姨娘已经笑吟吟地上前给她行了礼:“夫人,您今天的气色可真好!”

十一娘看见一旁牵了徐嗣谕的贞姐儿,笑道:“可能是春天来了。'

文姨娘听了不住地点头:“可不是。

天气温和了,人的精神都好起来。'

秦姨娘趁机上前给十一娘行礼。

十一娘坐到了厅堂的太师椅上。

徐嗣谕领着贞姐儿、徐嗣诫给她行了礼。

十一娘端茶让几位姨娘散了,留孩子们吃了早饭,然后去给太夫人那里。

谆哥巳在屋外迎着,给十一娘行了礼,一起去给太夫人请安。

之后徐嗣谕和谆哥去了学堂,贞姐儿回了韶华院,南永媳妇抱徐嗣诫回了丽景轩,十一娘则去了花厅。

管事的妈妈鱼贯着进来请她示下。

结香求见。

“……二夫人想回娘家一趟。

烦请四夫人帮着拔辆马车。'

十一娘忙让琥珀拿了自己的对牌去安排二夫人回娘家的事。

晚上两人在太夫人那里碰见,她笑着朝十一娘点了点头。

十一娘客气地和她见了礼。

太夫人道:“老四说今天有事,让我们别等他!”

十一娘笑着应“是”

,吩咐小丫鬟们摆饭。

二夫人则搀着太夫人去了东次间。

饭后,二夫人和贞姐儿回韶华院,十一娘服侍太夫人歇下,又问了问谆哥的功课,这才到垂纶水树。

迎面却碰到了二夫人。

十一娘错愕。

二夫人已笑着和她打招呼:“四弟妹回来了。'

又道,“侯爷让我打听件事,我特意来回侯爷的。'

解释着自己的到来。

然后带着结香袅袅而去。

十一娘怔了半晌才回屋。

徐令宜看见她满脸的高兴,朝她招手:“我有个事要和你说!”

十一娘狐惑地走了过去。

“我准备和项家结亲!”

他眉宇间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帮谕哥和项家的二小姐订亲。

你看怎样?'

前两天徐令宜拜访韶华院,今天二夫人回访徐令宜……一切好像都明白了,又好像全然不明白。

“侯爷什么时候决定的?'

十一娘眉宇间的温柔渐渐敛去。

徐令宜看着神色一滞:“那天见到项大人后就有了这个想法。'

就是说,并不是二夫人的意思。

“项家可同意了?'

十一娘望着徐令宜的目光虽然平静,却也清冷。

“刚才二嫂来,就是说这个事。'

徐令宜感觉到十一些娘的不悦,神色也渐渐淡了下来,“项大人同意了。'

“侯爷决定和项家联姻,然后托了二嫂去项家说项,订下了项家的二小姐。'

十一娘声音冷静、从容,却有一种轻霜般的冰冷,“既然一切都已成定局。

不知道侯爷刚才招妾身,还有什么事吩咐?'

第一卷 第286章 操持(下)

十一娘在徐令宜的心中一直是温和恬静,宽容大度,甚至有点敦厚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十一娘。

神色从容镇定,说话柔中带刚。

一时间竟然语凝。

十一娘垂下眼睑:“侯爷这样,让我情何以堪!”语气很是伤感,颇有些垂泫欲泣的味道。

徐令宜大为尴尬。忙道:“这件事有些复杂,不是我事先不和你商量……”

“侯爷!”没等他话音落下,十一娘骤然抬睑望着徐令宜,“您是一家之主,儿女们的婚事本该有由您做

主。”她没有笑容的面孔如皑皑雪峰般冷寂,“想来是妾身见识浅薄,所以侯爷才把挑选媳妇的事交给了

二嫂。”说着,她语气里流露出几份沮丧来,“既是如此,妾身谨嘱侯爷吩咐就是。”让看惯了十一娘笑

颜的徐令宜心里很不是滋味。解释的话就脱口而出:“先前只是我自己有这打算,也不知道项家同意不同

意,因此不好跟你说。后来马左文来,给我的那份皇长子妃的人选解了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困惑,我忙着安

排区家那边的事,没机会说……顶家那边一定下来,我不就第一个跟你说了吗?”话到最后,已隐隐透着

几份无奈。

十一娘很是意外。

第一个?难道这件事徐令宜连太夫人也没有商量?

又好奇皇长子妃的人选为什么解了徐令宜这几个月以来的困惑。

可想到徐令宜有所作所为,她不由强压下心底的狐惑,侧脸朝窗外望去。

而徐令宜看见妻子一副拒绝听他解释的祥子,不由苦笑,起身坐到了十一娘的身边。

“默言,有些事,你不清楚。”徐令宜神色微凝,“徐家是公卿之家,走的是荫恩。谕哥是庶子,以后爵

位与他无缘。偏生我为家族安危三次拒绝了皇上的封赏……”说到这时,他语气一顿,“断了谕哥儿的前

程。做为永平侯,我无愧列祖列宗。可做为父亲,我却亏欠谕哥良多。”

十一娘渐渐有些明白。

“我总得为这孩子找条出路。”徐令宜语气有些唏嘘,“好在他还算聪慧,与其让他无所作为地等到我晚

年为他求个荫恩,还不如让他试试走科举入仕。这样一来,他们兄弟之间也许能更亲热一些。”

十一娘吃惊地望着徐令宜。

徐家的子弟不是不走科举入仕的吗?当年三爷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考了个秀才就没再下场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徐令宜见妻子脸上少了几份清冷,语气更是柔和,“之前我虽然有这想法,却没有这

样的机会。这次我见到项大人,发现他比从前更加务实、干练。只要他不出什么大错,再有个十几二十年

,封疆大吏指日可侍,如果运气好一点,入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你也知道。

我们既是公卿又是外戚,我又是带过兵打过胜仗的人。寻常人沾了一头都要被人眼红,何况我们家三样占

尽。谕哥走荫恩的路子还好说,凭我的余威,故交的情份,军中多多少少要给几份颜面。可要是走科举的

路子,他的出身反而成为被那些清流攻讦、同僚排斥的原因,不受我连累就是好的。”说到这里,他微微

叹了口气。

十一娘默然。

御史最喜欢弹劾外戚和公卿。

在他们眼里,外戚能享受国家奉养,全是“一人得师鸡犬升天”的原因,公卿则是一群靠着祖宗余恩浪费

国家粮食的蛀虫一一他们对得道之人尊敬,对开国功臣尊崇,可对于跟得道之人升天的鸡犬、早已没有了

   

祖先峥骨的纨绔子弟却没有客气的道理。偏偏这些人还比你的官大,享受的权利比你多,不免让人那些经

过十年寒窗苦才有了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