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沉吟道:“等侯爷回来了立马去打听。”

太夫人听她提起儿子,有些忧心地道:“走了三、四天了,也不给家里报个信……”

哪有这么快!

十一娘忙笑着转移了话题:“您猜,我们周夫人今天在慈源寺都说了些什么?”

太夫人见她明眸闪烁,露出罕有的俏皮模样,有意棒场,吸了口气,打趣道:“嗯,有酒味……又这么晚才回来……莫非两个人在一起非议婆婆的不是?”

第一卷 第323章 攘攘(下)



十一娘听着一怔。

她没有想到太夫人会这样调侃她。

然后心中暖暖的。

十一娘凑趣地推搡着太夫人:“娘,人家和您说正事了!”

太夫人呵呵笑起来,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你说,你说,我听着呢!”

十一娘笑着把自己和周夫人说的话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听着笑道:“只是家底太单薄了些。”

十一娘回答得含蓄:“齐大非偶。我瞧着王家十六公子的人挺不错的。”

“也是,”太夫人想着现在罗家的情况,笑道,“有人还怕过不出日子来。”

十一娘就和太夫人商量:“那我明天回趟弓弦胡同。”

“嗯!”太夫人眯着眼睛笑起来。

十一娘就着见杜妈妈含笑立在一旁好像在等待什么似的,知道她可能有话要单独和太夫人说,陪着太夫人说了两句闲话,就告退了。

回到屋里,滨菊已经回去了,贞姐儿歪在内室临窗的大炕上看书,文姨娘和琥珀、秀兰则在东间算帐。

着见十一娘回来,贞姐儿立刻迎了上来,文姨娘站起来又坐下。

有些话,自然不能当着贞姐儿的面问。

她朝着文姨娘点了点头,和贞姐儿进了内室。

贞姐儿帮十一娘打水:“母亲怎么突然想到要去慈源寺?”

还好有十二娘这事。

十一娘笑道:“现在不告诉你。等过几天有了准信,我再告诉你。”然后问起她绣花的事来,“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滨菊姐姐的针线很好。”贞姐儿笑道,“我有不对的地方,她都很仔细地告诉我了!”

能得到贞姐儿的承认就好。

十一娘更了衣,有外院的小厮进来禀道:“夫人,白总管求见!”

白总管奉命去打听李家二公子的事了。

她让贞姐儿在屋里看书,自己去了水榭。

“……李家那位二公子,人长得英俊不说,小小年纪,却十分有手腕。燕京城里略有家底的少年公子都和他交好。有什么不平之事也爱找他做个中间人。”语气中十分推崇。“李夫人十分喜欢这个次子。虽然一样在桂树胡同给长子和次子都置了院子,可二公子屋子的布置却比大公子要精致华丽很多。为这事,李家长公子颇有微词。李夫人知道后,还把长子教训了一顿。说,‘要是你也和你弟弟一样要和那些豪门公子应酬,我也照着你弟弟的院子帮你布置一番’。把长公子说的哑口无语。”又道,“李夫人虽然宠爱这个儿子,管教却十分的严厉。身边服侍的都是婆子、小厮,没有丫鬟的。二公子却从来没有为这些事违背过母亲的教诲。

又是一个颇让人意外的情况。

只有那些生活中早已确定了目标的人,才能抵御诱惑!

这个李公子,只怕不是个简单的人!

站在旁人的立场,她很欣赏这样的人。可如果站在母亲的立场,她却觉得嫁给这样的人未必就是幸福一一他们通常会为了追求无暇顾及身边的人。

晚上服侍太夫人歇息的时候,十一娘把白总管的话告诉了太夫人。太夫人听着很感兴趣,道:“李家的二公子,今年也只有十五、六岁吧!”

“有十五岁!”太夫人笑道:“老四十五岁的时候,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了!”语气中透着几份赞赏。

十一娘不好评价。

很多年以后,人们评论一个人的好坏,都会以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为标准。何况是现在!

她稍后和文姨娘说起来,文姨娘道:“妻凭夫贵。要是这李家二公子真有这样的气度,其他的到也可以马虎一些。”

成与不成,徐令宜最有发言权。

十一娘笑了笑,问起文姨娘帐目的事来。

“永和二年的帐已经整了一大半,明天就可以完结了。”她说着,犹豫了片刻,道,“要是夫人不反对,我想让秀兰每天晚上去我那里练一个时辰的算盘……”

十一娘笑着点头,端了茶。

文姨娘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十一娘躺在床上想贞姐儿的婚事。

觉得这个也不满意,那个也不好。又怕挑来挑去名声在外让人退避三舍,又怕看人不准丢了西瓜到时候只能捡芝麻……半晌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给太夫人请了安,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后,她带了些礼品回了弓弦胡同。

罗大丅奶奶着着她大吃一惊,忙拉了她的手往屋里去:“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可出了什么事?”

神色十分焦虑。

“没事,没事。”娘忙道,“我这不是很久都没有回来了吗?趁着端午节前有空,来看看四嫂,看看姨娘。还有件事要和大嫂商量。”

罗大丅奶奶就遣了屋里服侍的,低声道:“什么事?”

十一娘就把王泽的事告诉了罗大丅奶奶。

罗大丅奶奶听了面露喜色:“出身高门,又有功名在身,如果能成,这到是桩好事。”然后起身,“我这就去跟娘说一声去。”

十一娘笑着和罗大丅奶奶去了大太太那里。

六姨娘正服侍着大太太喝水,看见十一娘,也很诧异。

待十一娘给太太行了礼,罗大丅奶奶就笑着将十一娘的来意说了。

六姨娘当时就露出了笑脸,大太太却闭着眼睛半晌也没有开口。

屋子里一片寂静。

六姨娘焦急地朝着十一娘使眼色。

十一娘见这样面面相觑也不是个办法,笑着站了起来:“四嫂有了身子,我还没去恭喜她呢!”罗大丅奶奶见状也笑着跟着站了起来:“这几天四弟妹正不舒服,我陪十一姑奶奶去着看!”

“这是件好事。”罗大奶奶领着十一娘住四奶奶那里去,低声道,“我来劝劝娘。王家那边,你也去探个口气。”

十一娘低声应“是”,和罗大奶奶去了四奶奶那里。

四奶奶见她们进来,忙坐了起来。

“四嫂别管我们。”十一娘见她要下床,上前携了她的手,“原是来着着四嫂,要是因此让四嫂不能好好地歇息,反倒是我的不是。”一面说,一面打量她。见她气色很好,没有一点怀孕的怏然,又是好奇,又觉得放心。

四奶奶听了有些不好意思,道:“多亏十一姑奶奶介绍的那个孔太医……本来要去谢一声的,可你四哥却说我这样上门不好。就托大嫂去说了一声。”又道,“我好得很,可你四哥却非要我躺着不可。

我也怕有个万一。倒让十一姑奶奶见笑了。”正说着,有小丫鬟端了青花瓷的盘子跑了进来。见罗大奶奶和十一娘坐在一旁,畏畏缩缩地又要退下去。罗大奶奶见这小丫鬟上不了台面,不喜,道:“什么事?慌手慌脚的!”

那小丫鬟不敢再退,怯生生地捧着盘子:“四爷让给四奶奶送酸李子来。”

大家听着俱是一愣,随后都露出微笑来。四奶奶满脸的绯红:“放下就是,怎这样多嘴!”

惹得罗大奶奶一阵笑。小丫鬟慌慌张张地放下盘子退了下去。

罗振声的丫鬟倚柳就笑着捧了盘子请罗大奶奶和十一娘吃李子。

十一娘看见倚柳梳了圆髻,戴了支小小的鎏金如意簪。

“四弟妹做主,把倚柳收了房。”罗大奶奶见她打量倚柳,笑着解释。

十一娘想到了地锦。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又很快收敛了心思,掏出荷包拿了四个八分的银锞子赏给倚柳:“先前也不知道。这个给你买花戴。”倚柳红着脸收了,曲膝给十一娘道谢,在一旁服侍茶水。

十一娘在四奶奶那里坐了一会,去了五姨娘那五姨娘正坐在临边的炕上做小衣裳。她眼角眉梢全是柔柔的笑意,静谧的如一幅画。

十一娘顿了顿才开口喊了一声“姨娘”。

“十一姑奶奶!”五姨娘脸上绽开一个灿如夏花般的笑容,忙起身圾鞋,“快到炕上来坐。”又转身去收给针线。显得有些慌乱,又有些笨拙。却让十一娘心里一软。

她上前携了五姨娘的手:“您别忙了,我就来看看您好不好!”

“我好着!”五姨娘笑把她让到炕上坐子,又招呼罗大奶奶,“您也坐啊!”又吩咐小丫鬟去给两人斟茶。

“不用了!”罗大奶奶笑道,“我还有些事,您和十一姑奶奶坐坐,我就不陪了!”起身告辞五姨娘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十一娘:“姑奶奶可好!”

十一娘笑着点头:“我挺好的!”然后和五姨娘说起闲话来。

六姨娘突然闯了进来。

她脸色很难着,也不征求谁的意见.直接吩咐小丫鬟:“你先退下。”

那小丫鬟看了五姨娘一眼,见五姨娘朝她微微颔首,这才退了下去,还细心地把门给带上了。见屋里没了旁人,六姨娘立刻咬牙切齿地道:“她怎么就不怕自己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十一娘心知肚明,没有做声。

五姨娘听了却忙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六妹妹可别这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六姨娘看了一眼五姨娘,又看了一眼没做声的十一娘,眼泪突然落下来。

“哎呀!”五姨娘忙掏出帕子递给六姨娘,

“你这是怎么了?”

“十一姑奶奶,你可要救救我们家十二娘啊!”六姨娘接过帕子却朝十一娘哭道,“这样好的一门亲事,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太太却说……十二小姐年纪还小,等过几年再议亲也不迟。”

第一卷 第324章 端午(上)

五姨娘听着吓了一跳,困惑地望着十一娘:“十一姑奶奶……给十二小姐说亲了吗?”

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十一娘本不想让五姨娘知道了操心。现在六姨娘一番哭诉,她只好把事情的经过跟五姨娘说了说:“……看着那户人家还可以,就和大嫂提了提。”

“大太太不同意吗?”五姨娘听了沉吟道。

看六姨娘这架势,大太太肯定是不同意只是还没有等十一娘回答,六姨娘已道:“她死死咬着十二小姐年纪还小,不同意结这门亲事。”她说着,眼泪又落了下来,“家世清白,又是长子,还有功名在身,品行端正……这样好的姻缘哪里找去?说十二小姐年纪小了些,可谁家是一说亲事就成亲的。三书六礼下来,也要个三、四年,到时候十二小姐也要及笄了,正是娶嫁的时候。”又道,“大老爷说了,我们过了夏天就回余杭去。一旦离开了燕京,想找个像王公子这样人品、出身的,肯定比登天还要难了。她这样,不过是嫌弃王公子是旁枝,家底薄,以后十二小姐嫁过去一则钱物上不能帮得上忙,二则也没什么名声。你看我们家几位姑奶奶的婚事就知道了……”话一出口,想到十一娘还在眼前,强忍着把话咽下去了。但还是意难平,怨道,“难道要像十姑奶奶似的,只要个好名声,管她是死是活!”

六姨娘说的,也是十一娘担心的。

女儿是用来联姻的。自己帮十二娘说的这门亲事,对十二娘来说自本文首发于55ab社区然是再好不过。可对罗家来说,却没有什么利益可言。要讲实惠,王泽是王家的旁枚,怎比得上永平侯徐令宜,要讲名声,王泽只是个在镇南侯府当差的秀才,怎比得上已是举人的钱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