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掏心的话。

十一娘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轻声道:“我一直没有好好医。怕年纪小怀了孩子保不住.大人孩子一起丢了性命,又怕耽搁了医诊的时间,到时候想生没生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有些日子了!”

这也是掏心的话。

“你可别本末倒置了。”甘夫人十分真诚,“像你自己说的,现在不把身体养好了,到时候想要也没有了。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这不是你能算计好的……何况不想生,又不是没法子的事。”

十一娘听了只觉得眼睛湿润。

自从嫁人,这些全靠凭以前的一些道听途说,根本不敢肯定自己做的是否完全正确。常常觉得战战兢兢,想着要是能有个有经验的人指导自己一下就好了。可自己真正的心意又不能跟别人说……没想到,今天却突然有了这样一个契机。

“甘姐姐……”她抿了嘴,眼角有水光闪动。

甘夫人突然想到自己在这年纪的时候……

她眼睛里噙着泪水,嘴角却含着笑。

“我告诉你……”甘夫人凑到了十一娘耳边。

两个说了一个下午的悄悄话,甘夫人才打道回府。

十一娘开始陪着七娘去井二胡同求医。

徐令宜开始为谆哥的事忙碌。

他先是商量了太夫人,然后去了姜家,把自己想在两家正式下定之前争取为谆哥请到封世子的旨意跟姜大人说了。这样的体面,姜大人自然是乐于见到的。他不仅立刻答应了,还主动提出礼部那边,由他来疏通。

徐令宜和礼部的人也很熟,但考虑到他还要到宫里去磨叽,如果姜大人能帮着走礼部的路子,他也就不用两头跑了。徐令宜立刻答应了。回去就分别给皇上和礼部写了奏折。

第二天一大早,又派赵管事到宗人府递牌子求见皇上。

这样一来,府里的人都知道谆哥要正式立为世子了。

陶妈妈身边的小丫鬟当时正在厨房里等着提食盒一一自从陶妈妈被派去守元娘的院子以后,大家知道陶妈妈失了宠,虽然惧于积威不敢当着陶妈妈怎样,可对陶妈妈身边的小丫鬟之类,巳渐渐不假以色了。

明明是她点的,灶上的妈妈却把炖好的肉末鸡蛋笑盈盈地放在了另一个小丫鬟的食盒里,还反复叮嘱那个小丫鬟:“小心点,别摔着了!要吃什么直管跟我说。”

她知道,这个小丫鬟是服侍四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琥珀的。

看到这一幕,她撒腿就跑回了陶妈妈那里。

陶妈妈穿着件玄色的夏布衫,头发整整齐齐地绾在脑后,原来乌黑的头发鬓角已夹杂着几根银白。她正神色肃穆地坐在临窗大炕上抄《心经》。

看见小丫鬟跑了进来,陶妈妈脸色微沉。

那丫鬟从小服侍她,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意.只是此刻还有比陶妈妈怒火更重要的事,陶妈妈听了会十分高兴的事。她顾不得许多,大笑道:“陶妈妈,陶妈妈,侯爷要立四少爷做世子了!”

陶妈妈听着却神色一肃:“你听谁胡说八道的?”

“不是胡说八道。”小丫鬟忙道,“府里都传遍了。不信你去外面去问问!”

陶妈妈眉头就紧紧地锁了起来。

“不是和大奶奶说好了十二岁的时候请旨的吗?”她呐呐地道,“只要一日不封世子,十一娘就会误会侯爷不满意谆哥儿,心里就有一丝念想,等到自己生了儿子再做打算。现在侯爷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她想到了十一娘及笄礼的盛大与隆重,心里就打了个颤,“难道,这是十一娘的主意?她这么做又有什么好处呢?”

她不由苦苦地思索起来。

小丫鬟却没有陶妈妈这么多的想法。她喜滋滋地道:“妈妈,如果四少爷封了世子,是不是就可以单独住个院子了?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四少爷身边服侍了?”

陶妈妈听着愣了愣。

是啊!按规矩,如果立了世子,就要单院住个院子。自己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从前她还有几分把握,谆哥分出去的时候自己能跟过去。可现在……如果十一娘想把院子里服侍的全换成自己的人,那简直举手之劳。

陶妈妈火急火撩起来。

大姑奶奶原先担心的是什么?

是谆哥儿活不到封为世子的时候。

陶妈妈想着,不由冷笑一声,吩咐小丫鬟:“去,看看四夫人在哪里?”

她要光明正大请假去趟弓弦胡同着大太太,然后借着这个机会和罗家的大爷罗振兴好好地说说这件事。

小丫鬟听了却没有挪脚,道:“四夫人陪着七姨太太出去看大夫去了!”

陶妈妈惊愣:“我说怎么好好的,侯爷突然封了谆哥做世子,原来她想着要生儿子了。她的心思是不是动得太早了些?”

第一卷 第342章 下定(上)

知道陶妈妈要去弓弦胡同探病,十一娘不仅很爽快地答应了,还派了马车送她过去。

七娘带了木芙过来。

“这些日子承蒙侯爷照顾。我们是姊妹,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可太夫人、五夫人那里,却不能不去谢一声。朱安平和我商量着,叫春熙楼的厨子做外疱,明天请太夫人、五夫人和孩子们明天到丛香馆去热闹热闹,也算是圆了我的心意。”

七娘和朱安平一直走亲访友、参拜掸寺,十一娘忙着招待姜太太的事,七娘也就没有提在丛香馆宴请太夫人、五夫人的事。大家都没有想到找大夫的事这么快就有了着落。现在她要开始用药了,徐府不能再住。可想着徐府附近买宅子却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七娘的事又不能等。朱安平前思后想,在四娘住的附近买了个三进的宅院,准备就这几天就搬过去。七娘就寻思着怎么也要把太夫人、五夫人接到丛香馆去聚了聚。

十一娘知道她的意思,陪着她去了太夫人那里。

天气渐热,人精神怏怏的,七娘又接得诚,太夫人笑着应了,第二天和十一娘、五夫人、孩子们去了丛香馆。

丛香馆,顾名其意,种着很多的草木花卉。春熙楼的水晶肘子又是名满燕京的。七娘在厅堂设宴,六扇雪花纹槅扇大开,屋外繁花似锦,屋内轻风徐徐,大家喝着金华酒,说说笑笑,十分惬意。

吃过午饭,几个人移到东厢房抹牌。

有小丫鬟跑过来禀道:“弓弦胡同的大舅奶奶来了!”

“这可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太夫人笑着,忙吩咐小丫鬟把人迎进来。

罗大奶奶没想到七娘设宴款待徐氏的女眷,神色间有些许的不自在。她笑着给太夫人问了安,被太夫人留在了牌桌上:“……十一娘的手艺太差,出牌之间犹豫不决,把我们都耽搁了,还是你来!”

十一娘自然是求之不得,忙让了位置给罗大奶奶,自己坐在一旁看牌。

七娘又端子绿豆水给罗大奶奶解乏。几个人欢欢喜喜地玩了一下午牌。罗大奶奶留下来吃了晚饭,起身告辞,这才有机会和送她出门的十一娘说上话。

“听说,侯爷这几天都在为立谆哥为世子的事奔波?”

罗大奶奶专程来见她,自然不是为了陪太夫人打牌的。

想到陶妈妈昨天去了弓弦胡同,十一娘早已隐隐猜到一些。闻言笑道:“大家都知道了!”

罗大奶奶含笑点了点头,委婉地问:“那,十一姑奶奶有什么打算?”

既然是奉命而来,不问清楚也不好回复。

十一娘表明自己的立场:“谆哥元配生的嫡子,按律按理都应该继承家业。如今请封世子,也是理所当然的。”

罗大奶奶听了就露出几份尴尬来:“我听娘说,按规矩,谆哥封了世子,就要另设院独居。不知道十一姑奶奶有什么打算?”

尽管早已接受了嫁到徐家来就是为了照顾谆哥的原由,可十一娘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如被蚂蚁咬似的刺痛了她不由挺直了脊背,道:“谆哥是在太夫人膝下长大的,如果世子之位定了下来,我想,太夫人也好,侯爷也好,都会应该有所安排吧?至于我,自然是希望陶妈妈能到谆哥院子里做管事的妈妈。她可是大姐的乳娘,又是着着谆哥长大的!只是这请封的圣意还没有下来,现在说这些,不免为时过早了!”

罗大奶奶见十一娘神色肃然,更觉不自在:“十一姑奶奶的话有道理。说这些话为时太早了些。”然后匆匆地别了十一娘。

琥珀望着罗府远去的马车不由有些忿忿然。

“这个陶妈妈,太不安份了!我看,要好好教训教训她一番才是。”

“那到不用。”十一娘淡淡地道,“她原就是大姐留下来照顾谆哥的,如果谆哥自己设院子单过,她跟过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何况陶妈妈为人精明,有她在谆哥身边,也可以为我们担些责任。”

琥珀知道十一娘说的有道理,可一想到陶妈妈在冬青的事里全身而退,现在又挑唆看罗家派大奶奶出言告诫十一娘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还想说什么,拾头却看见几个小厩簇拥着穿着朝服的徐令宜朝这边走过来。

他今天进宫去见了皇上的。

琥珀忙打住了话题,跟着十一娘的身后给徐令宜行礼。

“怎么站在这里说话?”徐令宜笑道。

“刚送大嫂走!”

徐令宜知道今天七娘请客,不疑有它,和十一娘住垂纶水榭去。

“谆哥的事,可有眉目了?”路上.十一娘关切地问。

“皇上准了。”徐令宜道,“只等在礼部奏请的折子上批红就行了!”

“这么快啊!”十一娘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会拖些日子呢!”

“快慢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徐令宜笑道,“皇上有了口风,礼都自然要快一些。皇上不开口,礼问自然要慢一些。何况谆哥是元配嫡子,又没有什么纷争。”

十一娘点头:“那我们岂不要开始准备谆哥下定的事?”

徐令宜点头“我们这边我准备请顺王做媒人,你意下如何?”

“如果顺王答应,自然再好不过。”

两人说着进了屋,徐令宜就从怀里掏了几张笺纸给十一娘:“你看看。派去沧州的人回的信。”然后去了净房梳洗。

十一娘坐在临窗的大炕:仔细地看着内容。

笺纸上写着,邵仲然那个房头子嗣一向不旺,曾祖父、祖父都是独子,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才有两兄弟,到了邵仲然这一代,从伯兄弟也只有三人,邵仲然行一,有个胞弟,一个堂弟。父亲有武秀才的功名,十分精通庶务,家境富足。母亲出身沧州大户。

十一娘有些意外。

没想到邵仲然的父亲很会理财。

待徐令宜收拾完了,十一娘和徐令宜商量:“我看这件事也跟文姨娘说说吧?这些日子,她一直为贞姐儿的事担心呢!”

徐令宜听着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过了一会才道:“让她听听也无妨。只是你不可心软,让她插手贞姐儿的婚事。免得和文家的人扯上关系。”

所以上次才急着问她文姨娘都说了些什么。

十一娘应喏,第二天一大早叫了文姨娘过来。

文姨娘看着一喜,道:“邵公子的父亲今年才刚刚三十八岁。”

十一娘不解。

文姨娘笑道:“贫贱夫妻百事哀。邵公子的父亲精通庶物,又正值壮年,那邵家至少二十年都不用为钱财担心。要是定下了邵公子,有什么过不好的!”

十一娘强忍着才没有笑出来。

之后说给徐令宜听。徐令宜冷着脸“哼”了一声:“她心里就只知道惦记着这些!”可也不能否定文姨娘的话有道理。可如果就这样决定与邵家结亲,心里还是有些可惜了李霁这样优秀的儿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