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夫人就携了十一娘的手:“我想请你帮出面帮着我们家勤哥儿说媒!” 
 说媒,有好几种。一种是如镇南侯世子爷和余怡清为王泽、十二娘说媒,什么事双方都商量好了,请有名望的人去为婚礼锦上添花,类似于现在的主婚人,请的也多是男子。还有种如刑部给事中黄仁的夫人和福建布政使王大人的夫人给五娘、钱明说媒,一个代表女方,一个代表男方,具体商量聘金、嫁妆。各家的情况不同,时常会出来女方嫌男主的聘礼少了或是男主赚女方的嫁妆少了的事,这个是时候,说媒的就要各自代表所托一方出面讨价还价……处理得不好,男方或是女方嗔怪起来,婚事有了变故,常会把责任推给说媒的,说是说媒的把话传偏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都不能喜欢做媒的原故。 
 徐嗣勤连日子都订下来了,肯定不是会请她去做主婚人,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女人去做主持人的。那就是想让她出现和方家的媒人讨论聘礼、嫁妆的事了。 
 如果是别人,十一娘还会试一试。可托她的是三夫人——她为人小气,雁过都想拔毛,不是自己的东西都要想办法变成自己的,更别说名正言顺地向女方要嫁妆了!到时候她不怕掉底子狮子大开口,自己还没这个脸去向方家要! 
 不过,既然三夫人开了口,也不好就这样拒绝。 
 “我自生了谨哥儿就元气大伤,”十一娘委婉地道,“连家里的事都由娘在主持。勤哥儿的事,我只怕是有心无力了。”  
 说着,笑道,“不过,我们侯爷常常问起勤哥儿什么时候成亲。三嫂如果能请侯爷给勤哥儿媒人,侯爷心里定会十分高兴的。“如果是想借永平侯府的名声,徐令宜去做主婚人,也是一样。 
 三夫人听了很是失望。 
 她想了想,道:“要不,我让我娘家的大侄媳妇来帮你?有什么事,让她帮着跑腿就是。你只到时候只管跟方家的媒人说说话,把具体的婚期定下来!”犹不死心。 
 十一娘就更不想答应了——谁知道三夫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既然这样,我着不如就请三嫂娘家的大侄媳妇做媒人好了!”她道,“你那大侄媳妇我也见过,是个精明、能干的。交给她,三嫂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三夫人心中很是不快。说了句“既然四弟妹不方便,那以后再说”的话,快步上前,昂首走在了十一娘的前面。 
第四百九十章 得意(下)
 十一娘无奈何地笑了笑。

 回到屋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徐令宜:“…也不知道三嫂怎么就看中我。让我这个毫无经验地去给勤哥儿做媒。”她语含笑意,尽量把这件事说的轻松随意。


 徐令宜听了笑道:“你还没经验?贞姐儿不是你做的媒?十二姨不是你做的媒?你都没经验,还有谁敢说有经验!”


 “那不同。”十一娘辩道,“我那是牵线,成与不成,看两人的缘纷。三嫂上让我说媒——我怎么知道多少茶叶算是重礼?几套衣裳算是厚嫁?我去和方家的媒人说这些事的时候,难道还能把宋妈妈带在身边,方家的媒人说一句,我就回头和宋妈妈和语商量一番不成?”


 徐令宜听她说的有趣,忍俊不住大笑。


 小丫鬟端了汤药进来。


 十一娘不理他,径直端了青花小碗,一饮而尽,含了颗盐渍的橄榄在嘴里。


 徐令宜就问她:“你现在好些了没有?”表情很温柔。


 “好多了!”十一娘笑着点头。


 徐令宜望着的表情更显温和。


 顾妈妈抱着吃饱了的谨哥儿进来。


 徐令宜看着嘴角就弯成了一个愉悦的弧度,他小心翼翼地抱了孩子。


 谨哥儿立刻笑起来,高兴的冲着他直“哦哦”。


 徐令宜亲了亲儿子的小脸,坐到了炕上,提醒十一娘:“你快去梳洗吧!今天早点歇了,今天早点去娘那里——三嫂既然打了这主意,难保她明天不起今早床到娘面前去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姻缘。偏偏你身体不好,到时候娘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弄得大家都为难。”  这点十一娘早想到了。


 她笑道:“我已经嘱咐值夜的婆子帮我注意着三嫂的动静了一一无论如何要赶在三嫂之前给太夫人问安!”


 “鬼机灵!”满脸是笑。


 十一娘转身去了净房。


 谨哥儿就在父亲的你里“啊啊”地乱嚷。


 “你也是个鬼机灵!”徐令宜笑着又亲了儿子一口。抱着他了下了炕,在屋里随意走动。一会儿停下来看看摆在花几上的文竹,一会到厅堂看寿挂着的五联珠大红灯笼,一会儿到长案前看看玉石葡萄盆景。


 谨哥儿安静下来,张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那边三爷和三夫人已经歇下了。


 “十一娘不答应!”三夫人蹙着眉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这件事可怎么办?”


 三爷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四弟妹不答应。

 那就找你娘家的大侄媳妇做媒人好了!你先前不也说,你这大侄媳妇精明能干,由她出面帮着周旋,你放心吗?”旅途的劳累让他打了一个哈欠,“你也早点睡了吧!明天去娘那里请安的时候,记得跟娘把这件事说了。”他嘟呶着,躺了下去,


 “方家的特意请了刑部刘侍郎的夫人做媒人。我们已经到了京里,就应该早点去拜访刘夫人才是,免得别人觉得我们不诚心。不管怎样,方县令这人挺不错的,何况你也说方小姐长得十分漂亮,不像知府家的小姐,矮矮墩墩、呆头呆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待三夫人俯身望去的时候,他已发出轻轻地鼾声。三夫人不由为之气结。


 她不禁推操着三爷:“你先别睡啊!我还要话要说!”


 三爷被她这么一闹,睡眼惺松地张开了眼睛:“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好了!”


 “三爷!”三夫人不禁拔高了嗓子,“这可关系到勤哥以后的前途,你到底管还是不管?”

 三爷听了忙睁大了眼睛:“我怎么不管了!你说,你说,我听着呢!” 
 三夫人这才脸色微霁。她低声道:“想当初,要不是知府把你的政绩定了个‘差’,我又怎么会求到知府夫人那里去?我要不是去求知府夫人,又怎么会遇到方县令的夫人?”说到这里,她想到知府夫人那斜眼看人的不屑的表情,不由咬了咬牙,


 “要是知府夫人礼贤下士,好好和我说几句话,我又何苦和方县令的夫人搭讪?要不是和方县令的夫人搭讪,又何至于说起儿女的婚事一一方县令的夫人也不用抱怨方县令眼光高,把女儿留到了十六岁,我也不会提起勤哥儿,说他被太夫人叫回了燕京,要亲自为勤哥儿保媒……”


 这些话,三爷已经听了很多遍了。


 妻子去求知府的夫人还不忘要面子,把知府夫人给惹毛了,待送走方县令的夫人就不怀好意地给妻子出主意,说什么方县令的哥哥和知府大人不仅是同科,而且还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与其求她给知府大人吹枕tou风,还不如请方县令出面说项一一这毕竟是男人的事,枕   头风未必就管用。又说那方县令为人耿介,决不会在这种事上给人说项。可方县令有个毛病,就是惧内。只要是方夫人的话,方县令从不敢违逆。而方夫人这个人,又是个明理贤淑的,官场上的事,从来不插手。要是从前,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现在,方夫人有个心病,就是长女的婚事……要是两家做了儿女亲家,那又不一个样了……又语带讥讽说些“你们家看中人家,人家未必能看得中你们家”之类的话。

   想当初知府家的女儿那样的人品、相貌,想把女儿嫁给勤哥儿的时候都是一副降尊行优的模样,何况方家书香世家,在清流中素有声誉……勤哥儿再好,没有这些读书人重视的功名,就不算好——这是他们夫妻这几年为两个孩子的婚事到处碰壁后明白的一个道理。


   妻子知道这是知府夫人在借机羞辱她,面皮涨得紫红的回了家。


   可没几天,就有“徐县令想给长子求娶方县令的长女,结果被方县令的夫人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的话传出来……他们两口子知道这话是谁传出来的,可也没有半点办法。

   没想到方县令和夫人亲自登门拜访,向他们澄清这件事。


   这才有了之后两家的来往……而当妻子看到方县令长女的时,竟然真的就动了求娶之心。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进展的很顺利一一不管是他的考绩还是儿子的婚事。


   三爷闲上了眼睛。

   凭心而论,这门亲事他很满意。不管是亲家的为人还是媳妇的出身。

   长子的婚事定得好,次子的婚事自然也就顺利了。他不希望有什么意外,想早点把媳妇娶回家!


   靠在床头迎枕上的三夫人却没有注意到丈夫的小动作,她继续道:“我这些日子仔仔细细地想了很久。方家虽然是清流,可清流总要吃饭穿衣吧?何况亲家的大伯早是昨日黄花了。方家答应这门亲事,肯定是瞧中了永平侯府这块招牌。

   现在亲都没成,那些人就说方家小姐低嫁,要是成了亲,我们家勤哥儿在妻子面前哪还有夫纲可言?十一娘一向会说话,要是能请了她出面说媒,一来是议嫁妆的时候,我们家肯定不会吃亏,说不定还可以压一压方家;二来好让方家的人瞧瞧,我们家勤哥儿在永平侯府可是太夫人的心头肉。那方家想着也要掂量掂量才是。”说到这里,她语气里隐隐有了几分兴奋,“三爷,我跟您说。上次我去李县令家吃喜酒的时候,听李县令说,方家准备一万两银子嫁女儿。不知道是真是假?李县令的夫人一向老实,我觉得这话不是假的。你说,要是十一娘知道我们媳妇有一万两银子的陪嫁,到时候也会高看我们家媳妇一眼的。”

   三夫人说完,等了半天也没有待到丈夫的回答。  
   她不由俯身。


   三爷已经睡着了。


   三夫人推了三爷几下:“三爷,三爷……”

   三爷翻了个身,睡得更沉了。


   “每次和他正经事的时候都睡了!”三夫人只好吹了灯,在黑暗中喃喃地道,“勤哥儿怎么也是长孙,明天还是要去太夫人那里一趟才好!”

   第二天一大早,秋雨服侍十一娘梳洗。


   “三夫人还没有出门!”

   十一娘点了点头,吃了点粥,亲了亲在床上和徐令宜玩的儿子.去了太夫人那里。


   “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太夫人让人端了羊nai子她喝。


   十一娘也不瞒太夫人,把三夫人求她给徐嗣勤做媒的事说了:“……我这做婶婶的,本应该帮忙,可这时机太不巧了。”

   “她就是要面子。”太夫人听了反而安慰她,“你不必放在心上。你虽然不能帮勤哥儿说媒,可老四到时候做媒人,也算是全了她的心思。至于说媒,她要是求到我这里来,我就帮她请黄三奶奶走一趟。那也是个口舌伶俐的。”


   十一娘安下心来。

   太夫人问了问她的病情,知道她渐渐好起来,不住地嘱咐她好生休养。然后留了她吃早饭。


   刚放下碗,三夫人来了。


   看见十一娘在,她有些惊讶。笑道:“我有三年不在家,没想到家里的规矩都变了。四弟妹也不像住常辰初差一刻来给娘请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