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问题,已不容忽视。

 坚持还是妥协……必须做一个选择!

 想到这里,她心里隐隐有些作痛。

 如果徐令宜遇到不是自己,生活也许更简单些吧!

 嘤嘤的低泣声中,灯芯轻轻地爆了一下。

 徐令宜坐在那里,动也没动一下。

 他轻声地道:“我听人说,你们杨家是村里的大户。怎么你父亲受辱,家里也没个出头的人!”

 杨氏心中一惊。

 徐令宜话里分明指责他父亲品行有亏,所以被族中不容。

 她不敢迟疑,低声道:“儿女不言父母之过。妾身心中也很是不安。”目光却飞快地睃了徐令宜一眼。

 没有回避,没有否定,只说着自己的无可奈何。

 的确很聪明!

 徐令宜嘴角微翘好像有淡淡的笑意。

 几番试探终于找到了方法。

 杨氏眼睛一亮,有点明白十一娘为什么会讨徐令宜喜欢了。

 “侯爷!”她学着十一娘语气尽量显得淡定从容些,“妾身知道此事不占道理。只敢求侯爷渡此难关。自此之后自当约束家里人和睦乡邻,救济孤弱……”她的手轻轻地落在了徐令宜的膝头——锦袍上的湿意让杨氏心中大定。她大胆地望着徐令宜,心底的期望如炙热的火团,让她的目光有些璀璨儿,“……决不会用永平侯府的名头去做那欺凌之事……”一句话未完,杨氏的声音已经渐渐低了下去。

  徐令宜嘴角的那淡淡的笑意已变成了深深的讥刺与不屑。

 哪里出了错?

 她全身的血液都朝头涌去,鼻尖有汗珠冒出来。

 脑子飞快地转着,话题却不敢断。怕沉默下去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妾身定会和父亲说清楚。父亲经此之事,想必也知道了世态炎凉,行事之间会多几分思量……”

 徐令宜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看重所有苦苦求生的人。看着她三番两次在自己面前做张做乔,虽然好笑,却也不失真性情。

 原想着,就这样放过她好了。

 可没想到,她父亲身陷圄囹之际,她不是想着如何救家里的人,却想着怎样利用这种劣势为自己谋求。

 他望向放在自己膝头的那双手。

 杨氏就感觉到自己的手仿佛如有火种落下般的烫人。

 她立刻明白过来。

 如果真心关心家里人,此时此刻,又怎会使出这种调情般的手段来。

 双手下意识地就缩了回来,心里悔恨不已。

 “侯爷……”她眼神变得有些慌乱,语气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流利,“您宅心厚仁,又宽和大度……妾身的父亲知道了,定会感领您的好……”

 有人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她不敢回头,眼角的余光瞥过去,就看见一双玄色福字鞋停在了她的膝边。

 来人并不在意她在说话,恭敬地喊了一声“侯爷”,然后俯身在徐令宜耳边低语起来。

 杨氏吁了一口气。

 还好有人来了,要不然,她真不知道该怎样说下去了。

 念头一闪,飞快地打量了来人一眼。

 是领她进来的小厮。

 虽然隔得近,却听不清楚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隐隐感觉提到了“春妍亭”三个字。

 她看见徐令宜的目光立刻如桌边的羊角宫灯般变得温和起来。

 “知道了!”他低声道,“你们看着点就行了,黑灯瞎火的,别崴了脚。如果进来了,也不用拦着!”语气平淡,却透着几分若有若无的欢快。

 芳溪和竺香一声不吭地陪十一娘站着,时间长了,颇都感觉手脚有些凉,不由轻轻地挪了挪脚。

 好像感觉到了两人的动作,十一娘透了口长气,突然转身:“我们回去吧!”

 “回去!”芳溪吃惊地望着十一娘。

 难道就让杨氏这样待在半月泮?

 其他姨娘知道了有祥学样怎么办?

 可这里还有个竺香,就是要劝,也轮不到她出头。

 她忙朝着竺香使眼色。

 谁知道竺香却笑着扶了十一娘:“夫人,夜露重,小心脚下滑。”一句别的话也没有提。

 芳溪没人办法,只好嘟着嘴上前几步走在了前面,帮她们照着下坡的青石台阶。

 小厮退下,屋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

 杨氏跪在徐令宜面前,却双手放在膝上,背脊挺得笔直,眼睑下垂,显得端庄又大方。

 ******************************* 一写到男女狗血的桥段就会删了又改.改了又删……pS:先贴个草稿,等会再捉错字!


第500章 选择(上)
 徐令宜望着杨氏时,已面无表情,看不出悲喜。

 杨氏暗呼庆幸。

 如果不是那小厮进来一番打扰,此刻的形势只怕难以收拾。

 生死关头,片刻足矣。

 “侯爷!”她已完全冷静下来。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既然沉稳持重的时候能打动他,就再也不可做出楚楚动人之姿。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表现出风骨峭峻的刚烈来。这种刚烈越明显,就越能掩饰刚才那暧昧的行径,让人觉得她是情急之下的无心之举的错觉。“妾身虽性情粗俗,却也知道正不容邪的道理。侯爷为难,妾身何曾不心中难安。可为人子女,顺从为先。兄弟手足,骨肉相连。妾身实在是……”说着,她已泪盈于睫,却语气微顿,眨着眼睛让水光渐渐融入了眼眶之中,“如若家门有幸,能得侯爷救助……”她表情一正,脸上就露出几分刚毅之色来,“妾身愿意从此青灯古佛,为家父赎罪,为太夫人,侯爷,夫人,诸位少爷小姐祈辐。”说完,手背贴着额头,手心触地,伏在了冰冷的水磨石青砖上。

 心里兜兜转转。

 如果换做是自己,是不会相信的吧?

 前一刻极力谋求,下一刻却要遁入空门……可事情从来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后生的——杨家被抄、唐家三少奶奶因病送入寺院静养…如果她再被送进寺院,别人会怎么说?徐家刚死了两位姨娘,又将拿什么来做借口呢?

 除了这法子,她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了。

 徐令宜自是不相信的。

 “青灯古佛!”他望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女子,嘴角不由扯了扯,眉宇间就有了几分不以为然。

 女人里面,她也算是有勇有谋的了。

 不过几息的功夫,就想出了脱困之计。

 念头一起,十一娘坐在临窗大炕上漫不经心地摆弄花草的样子就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还好自己当初没有让十一娘接她的茶,要不然,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这样一想,又想到通往半月泮的那条荆棘小径。

 只有一盏灯,也不知道看不看得清楚。要是划伤了那里就不好……

 不知道她有什么要紧的事见自己?

 说起来,他这些日子一直歇在半月泮…每天被她絮叨,突然少了那个说话的人,一个人的时候不免会觉得太过安静……

 想着,徐令宜心中一跳。

 十一娘,会不会也有些不习惯呢……

 他突然有点渴望见到十一娘,想知道她为什么而来!

 杨氏的心却紧紧地提了起来。

 她全副心思地注意着徐令宜的动静,他语气里透出来的那种嘲讽她又怎么感受不到。

 事到如今,她唯有让他相信自己的诚意了。

 杨氏咬了咬牙,只好道:“侯爷,妾身出身乡野,不明事理,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她放慢了声调,就有了一份凝重,“只是妾身从小在祖母身边养大,得她老人家的教诲,知道菩萨面都是打不得诳语。求侯爷着在妾身一片诚心的份上,恩谁妾身入寺修行!”然后身子又低了低,态度更为恭谦了。

 徐令宜回过神来,眼底就闪过一丝嘲笑。挑了挑眉,正要说什么,临波进来。


 “侯爷!”他在徐令宜耳边悄语,“夫人又折了回去!”

 徐令宜错愕:“知道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临波看了一眼正支着耳朵听的杨氏,声音压得更低了,“夫人在春妍亭站了一会,又原路折了回去!”

 三更半夜,走到半路又回去了。

 那就不可能是有急事!

 想着,心就像开了的水似的翻滚起来。

 或者,真如自己所猜的,十一娘只是来看看他。。。。。。

 徐令宜突然有点燥烦起来。

 他既然不准备收杨氏,自然想过如何处置杨氏。

 她年纪轻轻的,总不能让她就这样守活寡吧!

 如果安排她再嫁,毕竟是他名份上的妾室,颜面上不免有些过不去。如果遣送回家,她相貌出众,失去了权贵的庇护,只怕际遇更为凄凉。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名换姓,以孤女的名字,他出面送给官吏之家做养女。

 这件事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些难。

 一是不知道杨氏的性情如何?如果是个跋扈之人,冒冒然送到别人家,反而给别人家添了祸乱;二是不知道杨氏意愿如何?如果根本不愿意,他剃头担子一头热,好心反而办了坏事;三是这样的人家不好找。知根知底的没有合适的,不知根底,又怕把杨氏送入虎口,出了什么事,他鞭长莫及。

 这样一来二去,就到了第二年。先有秦姨娘之事,后有十一娘难产……这件事又耽搁了下来。

 照波说杨氏孤身来见他的时候,他以为她是为父亲之事而来,准备趁着这机会把话跟她挑明了,让她也做个决断……

 可现在,他突然觉得坐在这里和杨氏说这些、做这些都很无聊。

 画虎画皮能画骨。

 就这样吧!

 他倏地站了起来。

 “既然你一片诚心,我跟夫人说一声,这两天就送你去寺里静修吧!”

 “侯爷!”杨氏闻言抬起头来。

 居高临下望着她的徐令宜,背着手,身姿挺拔,目光冰冷,神色严峻,隐隐透着睨视天下的傲然。

 火石电光中,她突然明白——自己弄巧成拙了!

 徐令宜看似温和,心中却有铮骨。

 他珍惜徐府的名声,却也不会因为怕被人非议就忍辱受屈。

 一时间,杨氏的脑子乱糟糟,身子止不住颤抖起来。

 徐令宜却懒得再看她一眼。

 脱了身上被沾了泪水的锦袍丢在了太师椅上,吩咐临波:“帮我更衣,我去看看!”

 临波忙服侍徐令宜进了一旁的内室。

 屋子里寂静无声,只有杨氏,孤零零地跪在地上,伴着一团莹玉的灯光,和在灯光下流淌着幽暗光泽的锦袍。

 十一娘洗了头,换了件半新不旧的玫瑰红遍地金的小袄去了暖阁。

 谨哥儿像翻肚的小青蛙似的,一个人仰睡在炕上,神色安祥又恬静。

 十一娘笑着把他的小手放被子里.他撇了撇嘴,又举在了脑袋旁。

 顾妈妈小声在一旁解释:“小孩子都是这样,大些了,睡姿就好看了。”


  十一娘点了点头,怕吵醒孩子,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低声问跟过来的顾妈妈:“晚上冷不冷?”

 这两个月,谨哥儿十分敏感。如果身边有人说话或是翻身,他就会闭着眼睛哭半天。十一娘没有办法,把他放在暖阁,一个人睡了暖阁的炕。在炕边并放了两张贵妃揭,顾妈妈和值夜的丫鬟就睡在贵妃榻上。谨哥儿从此一夜睡到天亮。十一娘却担心顾妈妈不习惯。

 “不冷,不冷。”顾妈妈忙笑道,“屋里点了地龙,竺香姑娘给我铺了两床新褥子,又给了一件灰鼠皮的袄子——晚上起来可以披一披,平时搭在被子上,不冷。一点也不冷。动一动有时候还觉得燥热。”

 今天值夜的红纹,她见十一娘的头发还湿着,则笑道,“夫人,我帮您烘头发吧?”

 “不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