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湘竹道:“是二少爷吩咐的。二少爷还让文竹姐姐谁也不说。要把这些丫鬟、婆子各做什么事,哪个丫鬟带了哪个婆子,哪个婆子领了哪个丫鬟做事”都要写得一清二楚。那邵家是百年大族。他们那边有接嫁的人,我们这边有送嫁的人。 
要是有个什么事,他一个妾事的人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一味地找管事们,由不让人笑话!” 
二夫人听着微微点头”吩咐结香:“你领着湘竹去大小姐那边吧?四夫人些刻只怕有话要和大小姐说,能不惊动四夫人就尽量不要惊动四夫人为好!” 
结香曲膝”应声而去。 二夫人若有所思地带着个小丫鬟去了太夫人那里。 

谨哥儿已经醒了,坐在太夫人怀里吃酥饼。徐嗣谆和徐嗣诫也在场。一个正和谨哥儿儿一样吃着酥饼,一个则〖兴〗奋勃勃地讲着和徐令宜去骑马的经历:“……我像师傅教的那样,紧紧地捏住了缰绳,身子贴在马背上,马“唆,地一声就跳了过去……” 
有些紧张的太夫人就长长地透了口气:“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你要好好听师傅的话才是。他马跑你再跑。可把祖母给吓坏了。” 

徐嗣谆笑着依了过去,拉了太夫人的衣袖:“我没来。旁边还有七、八个侍卫处的护院在呢!” 
说话间,谨哥儿已大声喊二夫人“二伯母”——他正对着门口娄着,一眼就看见二夫人走了进来。 二夫人微笑着朝谨哥儿点了点头。太夫人就着吩咐脂红:“人都到齐了,吩咐厨房里摆饭脂红笑着退了下去。; 听到动静的徐嗣谆和徐嗣诫两人都笑盈盈地上前给二夫人行礼。 二夫人望着徐嗣谆犹带几分天真的模样儿,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了徐嗣谕沉静的面教……,她笑道:“明天赵管事会和你把贞姐儿送出了燕京城再回来吧?” 

徐嗣谆点头,笑道:“二伯母不用担心。我身边有赵管事和护卫,他们会保全我的!” 
这样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的回答,二夫人不是没有听说过,可想到那徐嗣谕不过比徐嗣谆大几岁,已挑起了一个做哥哥的责任,而徐嗣谆呢,还像个孩子似的在太夫人面前撤娇!想到这些,二夫人的看徐嗣谆的神色就有了几分严肃。


贞姐儿出门的吉时定在辰正。

卯初时分,竺香就喊了两人起床。

贞姐儿想起昨天晚上十一娘磕磕巴巴地和自己说得那些事,脸就烧似地红了起来,又想起十一娘交待她出嫁后怎样“顺从”公婆、“,体贴”丈夫、“和睦”妯娌的话,她又不冉神色一正,低头细细地思量起来。

十一娘看着身子一轻。 

总算把这一关过了。 

她说得很明白了,可贞姐儿只低了头不做声不说,问她也是一声不吭,她也不知道贞姐儿到底听明白了没有。不过,邵仲然应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以贞姐儿温顺的性格,两人应该不会闹出什么笑话来才是! 

南永媳妇早就侯在一旁。见她们醒了,带了梳篦过来给贞姐儿梳头插戴净脸穿衣一一直忙到了辰初。邵家的花轿也到了。酒过三巡眼看着就要到吉时,黄三奶奶忙请盛装的十一娘和文姨娘到正厅”又有喜娘扶了搭了大红盖头、穿着大红嫁衣的贞姐儿出来。

徐令宜和十一娘分别坐在太师椅上,文姨娘立在十一娘的身后。 
新人来辞别父母。 

性情爽朗的邵仲然穿着一身红衣,不仅没有像一般的新郎官那样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反而更见飒爽。看得满屋的女眷都啧啧称赞。徐令宜一直有些沉重的表情也舒缓了不少。 
待徐令宜说了“往之女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十一娘说了“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文姨娘说了尔忱听于训言”毋作父母羞”的话之后,丝竹声响起,黄三奶奶扶着贞姐儿出了门…… 
文姨娘泣不成声地所住了丫鬟冬红!


送走了贞姐儿就到了谨哥儿的生辰。 

一大早,十一娘亲手做了什锦面请府里的人吃,算是帮谨哥儿过了三岁的生日。又过了十几天”送亲的人回来。徐嗣谕把一路上的情况和贞姐儿的婚姻排场讲给太夫人等人听。知道他们路途平安,贞姐儿的婚礼也十分顺利,太夫人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话没有说话,眼角已有了点水光。 

十一娘想到贞姐儿出嫁那天太夫人的伤心,忙劝老人家:“沧州不过三、四天的路程。您要是想贞姐儿,哪天写信让她回来玩几天就是了!” 

太夫人听了认真地思考了片刻,嘱咐十一娘:“她嫁得过,一月回门。我看”到时候让谕哥儿亲自去接一趟好了!”说得十分认真。

徐嗣谕听了笑道:“我马上就要回乐安了。我看,就让大哥辛苦一趟接大妹妹回门吧?姜先生让我明年参加院试。还说我耽搁了很多的功课,让我就在乐安过年!” 

“这怎么能行!”太夫人立刻反对,“哪有在外面过年的道理。”
徐嗣谕不像徐嗣谆。徐嗣谕没有时间——栅他不能顺利地通过院试就没有功名在身,没有功名不管是前程还是娶妻,都成了一个大问题。这才是当务应该解决的。纠结着这些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夫人没有发现任何意见,只是微笑地站在一旁。五夫人只好言不由衷的笑着劝太夫人:“谕哥儿的前程是大。这也是为了光耀徐家的门楣!” 

太夫人听了没再坚持,可但心里还是不舒服。留了十一娘说话:“你跟老四说说看”劝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谕哥儿在外面过年!”,十一娘也劝老人家:“谕哥儿年纪也不小了,连弟弟俭哥儿都娶了妻,他的婚事总不能就这样拖着吧!”又道,“侯爷一心谋划着谕哥儿的前程,他早些有了功名”也可以早些成家立业”您也就能快点抱上重孙了!” 

太夫人叹了口气,算是同意了徐嗣谕回安乐。但想到这都立冬了,又心痛徐嗣谕一路上餐风宿露,过年也不能团聚,私下喊了徐嗣谕过去,给了他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让他收着:“……想吃点什么,穿点什么,或是笔墨纸砚,你自己大补小贴地先用着!” 

徐嗣谕谢了太夫的赏赐,一出门,遇到了结香:“二夫人请二少爷过去”说有东西要交给您!” 

徐嗣谕匆匆去了二夫子那里。

二夫人送给徐嗣谕的是几套前朝的殿试卷试:“虽然早了些,你可以看看这些卷子的行文。从上往下俯视,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徐嗣谕而已,这比金钱更重要。 

他小心翼翼地收了。 

回去收到十一娘送来的冬衣。 

“四夫人说,吃得苦中若,方为人上人。让您安心在乐安读书,争取明天能顺利通过院式。”

徐嗣谕去给十一娘道了谢,选了十月二十四的吉日启程去了安乐。 

到了十一月,太夫人派了徐嗣勤按贞姐儿回门。 !‘

贞姐儿原来的娴静中有了几分潋艳。 

太夫人看着定下心来,细细地问起她嫁过去的情况。

知道邵太太对贞姐儿很好,她嫁过去就让她帮着管理家里中馈,邵家的宗妇也十分看重她,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遇见了都要和她打声招呼,慧姐儿和夫婿也带了女儿去看过她,太夫人微微颌首。

欧阳家和邵仲于十月底交换了庚帖,太夫人虽然不担心邵家的态度,却担心邵太太会用欧阳家的女儿压贞姐儿,这样才能两边制衡。

“那你要好好孝顺你婆婆才是。”

贞姐儿连连点头:“祖母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徐家丢脸的!” 

太大人笑容里有了几分满意,贞姐儿的目光却落在乎十一娘的脸上,让十一娘心里“咯噔”,一下!!!!


第571章 怜惜中

满屋的客人,相逢的喜悦,都让十一娘不好多问。她强忍着心底的不安,直到华灯初上,太夫人神色间露出几分倦容,大家各自散去,这才有机会和贞姐儿在丽景轩贞姐儿原来的内室说体己话。
“刚才是怎么回事?”十一娘问她,“突然说起什么‘对得起’、‘对不起’之类的话来!”
贞姐儿脸色一红,喃喃数语,声如蚊蚋,实在是听不清楚在说些什么! 十一娘就笑道:“你这次不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说。你想清楚了,到底说不说?” 三天后贞姐儿就要回沧州了,从此以后晨昏定省,循规蹈矩地做邵家的媳妇了。
“我,我是怕母亲担心。”贞姐儿脸儿更红了。十一娘一愣:“怕我担心?怕我担心什么?”贞姐儿还以为十一娘在打趣她。期期艾艾地道:“母亲不是说,没了这个,还有那个……让我别总想着防人,要想着怎样……”说到这里,脸像朝霞似的,说不下去了。十一娘这才明白。她不由汗颜。主要是那天她也挺紧张的。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有些连自己都不记得了。邵仲然身边有通房。十一娘怕贞姐儿嫁过去了吃醋,建议她与其盯着几个通房不放,不如想办法展示自己的优点,让邵仲然对她难舍难分。她当时没指望贞姐儿能明白,现在看来,贞姐儿显然已经明白了。
十一娘不由微微地笑起来。贞姐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给母亲斟杯茶!”
“不用了!”十一娘笑道,“你从沧州赶过来还没有喘口气就陪着太夫人说话、应酬家里的亲戚,一直也没有好好歇歇。时候不早了,你睡吧!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
贞姐儿知道十一娘自从生了谨哥儿身子受了损,这些年一直好生养着,不敢多留,送她出了门。可心里的话却如鲠在喉,让她不吐不快。她不由喊了声“母亲”。声音里透着几分迟疑。十一娘想到她有些懦弱的性子,笑着停住了脚步。竺香就朝小丫鬟们使眼色,大家远远地站定。
贞姐儿看着,平添了几份说话的勇气。“母亲。”她有些羞赧地望着十一娘,“相公这些日子,一直歇在我屋里!”又道,“正如母亲说的一样!”声音低得几不可闻。十一娘明白过来。贞姐儿成亲已经有一个月了,又没有怀孕,肯定来过小日子了。按惯例,她小日子的时候应该安排通房侍寝。一直歇在她屋里,也就是说,邵仲然拒绝了通房的侍寝了。她不由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使劲地握了握贞姐儿的手,半晌没有说话。 贞姐儿却是满意的。她嘴角高高地翘起,形成一个愉悦的弧度。
送走了贞姐儿,家里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的事。项太太突然回了燕京。她来给太夫人问安。“……四夫人几年不见,出落得更是清丽了!”项太太应酬着十一娘,眼睛却落在了谨哥儿的身上,露出几份渴望的神色来,“我走的时候,还没影儿!这一晃眼,六少爷都在地上跑了!”
太夫人看在眼里,呵呵笑道:“常言说的好,只愁生,不愁养。”然后问起孩子们的事,“亦嘉今年应该有二十一了吧?说的是谁家的闺女?可许了婚期没有?”
项太太听了,表情变得有些尴尬。“奕嘉还没有定亲呢!”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连着两年下场落了第。老爷一气之下把他送到了嘉兴寺读书。期间有媒人来说亲,一律被老爷给推了。只说没立业,怎么能成家!我也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亦嘉就这样拖到了今天!”
太夫人笑着宽慰她:“成了家,身边有了照顾的人,这心也就渐渐收回来了。我看,亲家太太要劝劝舅老爷才是。”然后问起三位小姐来:“……可都好?”
“托太夫人的福”,项太太听了,竟然是副如释重负的感觉,“柔谨前几年就和老爷的同科、工部侍郎周大人家的长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