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有什么事三夫人在方氏那里吃了亏,就让要病着让方氏侍疾。这是家里公开的秘密,谁也不会点破。 
“那我也去给三婶婶问个安吧!”姜氏站起来。 
“你有身孕,还是等我婆婆病好了再去吧!”,金氏留她。 
虽然是假的,可该做的也应该做。她怀着身孕,是不适宜去看病人的。 
姜氏没有坚持,和金氏说着家常:“我听相公说,三伯调任五城兵马司了?已经去上任了吗?”,“过了端午就上任。”金氏闻言眼睛就笑成了弯月,“在五城兵马司任城南指挥使。虽然只是个正六品的官员,可好歹主事一方。不比在宫里,听上去威风,却事事要听人摆布。”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转念想到姜氏嫡房的嫡媳,笑道,“说起来,我们家相公还是沾了四叔父的光。要不是有这层关系,那么多人,他的上峰又怎么会独独推荐他去了兵马司。只是这两天相公正在办jiao割的事”又要答谢同僚,忙得团团转。嗯着四叔父那边是自家人,就安排在了最后一——他这两天就会去那边给太夫人和四婶婶问安。” 
姜氏知道金氏说的是客气话。 
虽然徐嗣俭的上峰是看在了徐令宜的面子上,可如果徐嗣俭不会做人,人家也不会这样给面子。这件事传到永平侯府的时候,徐令宜都有些惊讶,笑着说了声“这xiao子,还不错”,的话。 
“那也是三伯有才能。”姜氏说着,有人撩帘面入”笑道,“在说谁有才能呢?”,姜氏抬头,看见一个身长如yù,穿着姜黄色绫袄,墨绿色褙子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大嫂!”她笑着迎上前去见了礼,妯娌三人坐下来说了会话,知道姜氏是来送节礼的,方氏和她去后院清点礼单。 
婆婆不是说,这些事随车的婆子做就行了? 
莫非这又是三伯母为了折腾大嫂想出来的法子。 
姜氏在心里思付着,和方氏去了后院。 
方氏却把她拉到了一边的耳房。 
“说吧?你为什么事找我?”她笑着和姜氏并肩坐到了罗汉床上。 
姜氏惊讶地望着方氏。 
方氏抿了嘴笑:“你怀着身孕还来给我们家送年节礼,不是有事找我还能是什么?快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姜氏不由讪讪然地笑。 
自那天方氏为徐嗣谆解围后,她就对方氏心生好感。后来几次接触,更觉得方氏是大方爽快的的人,很投她的脾气,两人渐渐得近了起来。 



她原本只是想出来走走,也好散散心。方氏这样坦然,她不说,到显得有些不真诚。 
姜氏把这些日子生的事委婉地告诉了方氏。 
方氏掩袖而笑:“这还不容易。既然四叔连四婶婶都不想让知道,二叔只怕是从其他地方得到的这消息。而且还只是有可能冬天才回来。你用不着这么着急”不如看看再说。 
“是啊!”姜氏眼睛一亮,“我怎么糊涂了。”她眉目舒展开来,“就算是公公冬天回来,等他们回来了我再送些yao材之类的过去给公公和六叔补补身子也不迟啊!”,她不由拉了方氏的手:“多亏有大嫂指点我。”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罢了。 
”说话做事都要把握个度,近之让人嫌,远之让人怨。方氏笑着转移了话题,“今天的端午想好怎么过了吗?” 
“听说想在hua厅摆酒吃一顿。”有些话,也不能再说深了。姜氏笑着和方氏说着家长。 
有xiao丫鬟进来禀道:“大少nainai,大少爷说这两天就回来。让xiao厮给您带了点东西回来。” 
姜氏听着一愣:“大伯不在家吗?” 
方氏笑道:“你大伯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去年net天的时候我就把我陪嫁的庄子jiao给了你大伯打量。你大伯每年出去收四次帐。偶尔南货北买或是北货南买,做些xiao买卖补贴一下家用。”说的很含蓄”可看方氏用钱的那大方样,只怕这样的卖买很有些赚头。 
姜氏笑着,xiao厮奉了个红漆描金的匣子进来。 
“大少爷说,这是给您的。老爷、太太和三少爷、三少nainai等人的随车一起回来。” 
方氏就问那xiao厮:“大少爷怎么没随你一起回来?” 
xiao厮笑道:“大少爷还有两笔帐没有收齐。又怕大少nainai担心,就让xiao的先回来禀大少nainai一声。” 
方氏放下心来”赏了那xiao厮银子。抬头看见姜氏冲着她直笑,脸一红,解释道:“你大伯是这样的xìng子。” 
姜氏就望着那匣子笑。 
方氏脸上挂不住。 
“哎哟!怎比得上四叔每天为四弟妹亲手做hua灯。” 
姜氏也闹了个大红脸。 
两人互相打趣一番,看着时间不早,姜氏起身回了荷hua里。 
徐嗣谆正和王树在说着什么,见她进来,丢了一句“买一千匹回来”给王树,微笑着迎了上前:“坐了大半天马车,你还好吧?”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她。 
“我挺好的。”姜氏说着,目光落在了手里拿着团鹅黄色绡纱的王树身上:“相公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外院没什么事吗?” 
这几天,徐嗣谆回来的都挺早的。 
“哦,外院的事有白总管呢!”,徐嗣谆不以为意地说着,扶她到临窗的炕上坐了,“我让王树买几匹绡纱。” 
“怎么买那么多的绡纱啊?”姜氏笑道,“我库里还有些。相公要用,我让袁妈妈全拿出来,你也可以少买几匹。” 
“不用了!”徐嗣谆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道,“我要的绡纱,要轻薄透韧,只有东大街韩记能定制。一般的绡纱都太厚了。”,意思是她库里的都不合要求。 
“相公要这样的绡纱做什么啊?”她有些不解。 
“做点东西。”徐嗣谆含含糊糊地道,“对了,大伯父那边差了人来,说明天给我们送凉扇,你准备些赏钱吧!” 
这是姜氏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按风俗,娘家人要送扇子和凉簟。 
姜氏笑着应了,转移叫了王树来:“四少爷要订绡纱做什么?” 
王树笑着不说:“……到时候少nainai就知道。” 
姜氏眉角微挑:“是不是做灯笼!” 
王树尴尬地笑。 
“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又是婆婆的生辰,相公是不是想做个别致的灯笼送给婆婆?”姜氏追问。 
既然已经被点破,王树也不好再瞒,喃喃地道:“四少爷让谁也不告诉…………准备让大家高兴高兴……不是做了一盏,是做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盏,到时候挂到后hua园,请了太夫人和四夫人到穹凌山庄赏办…………”说着,他有些激动起来,“那绡纱,三两银子一匹了,再点上专程让人去四川万县订做白蜡烛,四少爷说,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到时候满院子的灯,火树银hua,如银河九人……太夫人和夫人看了,肯定会喜欢的……” 
姜氏没有说话”半晌才道:“你下去吧!”声音低沉,透着几份疲惫。 
这样大的手笔,太夫人和夫人肯定喜欢。怎么四少nainai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王树在心里嘀咕着,低奂应“是”,退子下去。 
姜氏想到徐嗣勤的踏实,徐嗣谕的奔波,徐嗣俭的努力,徐嗣诫的刻苦……再想到徐嗣谆……”,……公公回来问起来,白总管会怎样回答? 
她心里泛起股无力之感,呆呆地坐在太师椅上,直到暮色四笼


673章 微动(中)

端午节那天,徐家后花园灿如星河。

太夫人一手携着徐令宽,笑呵呵的行走在挂着灯笼的花树间,不时回头和身后的十一娘、五娘等人说上几句话,孩子在花灯间穿梭、嬉闹,比过年还要热闹。姜氏的目光不由朝十一娘投去。她正应着太夫人的话,笑意盈盈,表情温柔。

这样的场景谁人不爱。

姜氏不由轻轻的叹了口气。宴席散了,她轻声的劝徐嗣谆:“公公和婆婆吃穿都不讲究,你这样,公公婆婆会不会觉得太奢侈了些?”徐嗣谆不由皱了眉头。

从用晚膳开始,妻子的情绪就有些低落,在看到满院的花灯时,脸上的笑容甚至变成得有些勉强了。现在又问出这样的话来……

他想了想,握着姜氏的收:“我也知道银子花的有点多,不过,我没有动用公中的银子,用的全是我们体己的银子。我是想,我成了亲,就是大人了。这是我成亲后的第一个端午,也是母亲的第一个生辰,如果能给母亲置办一份特别一点的生辰礼物,母亲肯定会很高兴的。”他说着,声音低了下去,“也想让你高兴高兴……如果你不喜欢,我以后再不自作主张了,事事都和你商量好了再办,你说好不好?”

姜氏大急。听这口气,好像她舍不得似的。

“能让长辈高兴,花多少钱也不为奢侈。”姜氏急急的道,“我只是想说,这送礼也要讲究送礼的法子,要是对了脾气,那种高兴又不同。好比是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都是正正好的事……”

“我明白你的意思。”徐嗣谆眼底却露出几分困惑,“祖母和母亲都见多识广,那些稀世的首饰、贵重的面料她们手里就有很多,根本就不稀罕。我想了两个月才想到这个主意,又雇了三个花灯铺子的师傅,用了一个多月才把这花灯做好……”他笑起来,“你也看见了,祖母和母亲都很高兴,可见也很喜欢这份礼物。”

姜氏只好抬出徐令宜:“要是公公回来问起……”

“那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徐嗣谆笑着,眉眼都舒展开来,悄声道:“父亲曾经花八千两银子为母亲买过一套祖母绿的头面,我只不过花了三四千两银子……父亲知道了,肯定不会说什么。”

祖母绿的头面可以当成传家之宝,可这绡纱的灯笼,用过两次就不能再用了。再说了,家里的产业都是公公挣下来的,公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他的体己银子或是公公给的,或是去世的婆婆留下了的……这怎么能比!

“相公……”姜氏还想劝他两句,可她刚开口徐嗣谆已笑道:“好了,好了。你别杞人忧天了,就算父亲责怪下来,还有我顶着,你就好好的睡觉。”说话间,收已轻轻落在了她凸起的腹部,“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你睡不好,他也睡不好……”

他的话让她想起另一桩事来。

“相公,要不要让蛾蕊来服侍您……”话未说完,神色间已有些扭捏。

徐嗣谆成亲前,收了贴身的丫鬟蛾蕊做了通房。姜氏嫁过来后,很快怀了身孕。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正室为了防止这种和主子打小就有情分的通房做大,会安排自己的贴身丫鬟去服侍。可徐嗣谆对姜氏一望情深,姜氏看蛾蕊为人又很老实,就把她留了下来。

“不用了!”徐嗣谆帮姜氏掖了掖被子,“2哦在这里陪你,你怀着孩子呢!”姜氏心里甜甜的,刚才的不快烟消云散。

她紧紧地握住了丈夫的收,陪着长辈逛园子的疲倦很快就让她沉沉睡去。

过了几日是徐嗣谆的生辰。太夫人和十一娘商量着请了亲戚朋友来,给他摆了三桌酒席,请长生社的人来唱堂会。

台上锣鼓喧天,台下喧笑不断,大家吃吃喝喝的,也都很高兴。

十一娘送了徐嗣谆一个巴掌大小的莲蓬模样的琉璃水晶盏:“是你五弟帮我在相国寺门前淘的,很漂亮吧!”

徐嗣谆爱不释手:“很漂亮,我很喜欢。”笑着向徐嗣诫道谢。

徐嗣诫笑着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青花瓷透雕着缠枝花的灯笼:”这个是在多宝阁看到的,代六弟送给你、“又拿出个海碗大小的绘西山四景的羊皮走马灯笼,”这个是我的,和母亲那个琉璃盏一样,从相国寺门旁的地摊上买到的。”吧东西一股脑的给了徐嗣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