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么,就叫不服气的人都来试试吧。

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策的影响力

对于叶开这个孙子,叶老爷子是很有信心的。
圣王新区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叶开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有的甚至都是从军情处和其他部门调动出来的叶系人马,当然是靠得住的。
胡家让胡汉过去抢位子,实际上是一步很臭很臭的臭棋,因为他们虽然知道叶开的圣王新区搞得很好,却不知道为什么搞得这么好。
“圣王新区的关键,就在于干部队伍和那几个企业,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优势?”叶开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要是别人去了也能玩转的话,就只有依靠中央拨款了,拿钱来打造政绩,这样的事情谁不会做?”
“慢慢看吧,以前没有注意过这个胡汉,不清楚他的本事究竟有多大。”叶老爷子说道。
世家子弟走上仕途,总是有很多便利的,就向胡汉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从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循着家族安排好的路子前进,等到积蓄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突然在公众面前亮相,来一个人品大爆发。
但是这开头儿的十几年,也不是那么容易渡过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出现,所以能够顺利撑下来的,基本上都有些本事,所以当有人提出了要调动叶开的时候,用胡汉接替他成为圣王新区管委会主任的时候,叶老爷子并没有出言反对,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
作为中常委,实在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为孙子说话,他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说一句叶开对手的坏话,就足以令对方万劫不复。
“这人脸皮比较厚,为人也比较阴。”叶开都是毫不避讳谈这件事情。
“哦?”叶老爷子听了之后,就笑了起来,“那你可算是遇到对手了。”
“其实我并不怕这种对手,至少大家都不要脸。”叶开说道,“要是换一个老实人来接我的班,那我倒是不好意思对他下手,欺负老实人总是不好的。当然,他最不应该的就是跑到我面前去卖弄,真当我一点儿都不计较啊?”
“这事儿我只看看,不说话。”叶老爷子笑道。
叶开也没有指望让叶老爷子出面,没有那个必要,他只是说道,“我们要出台一个圣王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都做一个安排,提交给国务院审阅。”
“这事儿,你去跟洪正同志汇报吧,反正你跟他也挺熟的,上次我碰到他的时候,洪正同志还念叨你来着,你过去见一见他也好。”叶老爷子懒得理会这种事情,因为他知道叶开已经开始给胡汉挖坑了,所以他不愿意插手进来。
“洪正同志,怕是没有时间,见我这个小副厅吧?”叶开说道。
“那倒不至于,不过他最近确实挺忙的。”叶老爷子说道,“光是一个分税制改革的构想,就让他无暇分身了。”
“关于分税制改革,中央领导们的意见如何?”叶开问道。
“基本上是支持的,毕竟中央财政的窘状,大家都感同身受,其次就是地方力量过于强势,停调不听宣,这种现象很不好,必须改变,所以分税制改革是绝对有必要的。”叶老爷子表情严肃地表示道。
目前而言,分税制改革的讨论,依然是局限于中政局常委会上,就在不久之前,中常委们专门听取了财政部长和国家税务局长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汇报。
江成同志表示,财政部要研究财政与税收制度改革问题,他指出,现在这种包干体制是一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落后体制,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这样搞的,财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如今中政局常委会打算正式批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叶老爷子说道,“分税制改革,会在近期内开始着手进行。”
不过,虽然高层已经下决心对财政包干为特征的旧体制进行改革,但是否采用分税制来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格局还不是很明确,是否在全国全面推行分税制还没有做出决定。
“依然是利益之争哦,这事儿有得吵闹的。”叶开说道。
在他的印象当中,为了推行分税制,洪正同志没有少下功夫,根本原因还在于高层内部的声音并不是彻底统一的,而一些老同志们对于此事依然怀有顾虑。
至于说地方上,对于分税制的推行,当然没有什么好的看法了,毕竟这是虎口夺食。
而基层群众的意见,基本上是可以无视的,只是叶开的印象当中,似乎在推行分税制之后的几年间,税负增长得非常厉害,个体经营者也好,私营企业主也好,都纷纷叫苦不迭,而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民间经济发展的不良话,通货膨胀得很厉害。
但是随后的几年中,中央财政收入猛增,使得政府有能力有财力去推动一些重点项目的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应该说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有的时候,一项政策的推动,很难说谁对谁错,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有些人的收入多了,就意味着有些人的收入少了,这是一定的,所以不管是多么完美的改革,总会有被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是无法避免的。
叶开记得很清楚,在他后来的记忆当中,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其中一位在国家某部委当处长,很是轻描淡写地说到给家乡批了五百万,似乎是很不起眼的一件事情。
当时在座的人都感到有些惊讶,要知道在地方上,这是个最没有实权和油水的清水衙门,而在中央机关,一个小小的处长居然有那么大的财政支配权。
在地方上,别说是县里一把手,就是绝大多数市里的一把手也没有那么大的财政支配权,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地方财政没钱,市一级还能基本维持公务员工资福利,到县一级就年年拖欠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并且急于让年满55岁的提前退休、新到职三年以内的大中专毕业生提前下岗了。
要知道,在中央,混个处长也许也就三年五载的工夫,而在地方,混个副县长也许都得半辈子。
此后是一年比一年触目惊心的国家审计报告,让人感觉到中央各部委确实有钱,几乎每个部委每年审计出来的违规资金就是几千万上亿元,不违规的可支配资金就更不知多到哪里去了。
而后来发布的每年两百亿元的违规资金,专门用来跑步钱进的问题,则不免让人大吸凉气。
有人说美国的地方官员可以不去华盛顿,但我们的官员不去京城就不行,因为大权和大钱都在京城,要钱要官都得去。
中央转移支付的不透明状态,成了各地驻京办跑部钱进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驻京机构的迅猛增长,正好契合了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历史演变,其中尤以中央与地方分税制改革之后为甚。
要知道在1991年,京城还只有186个市级以上的驻京办。
此后,驻京办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办事处之外,还有520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办事处,如果加上各种协会、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家。
可见,一项政策的影响力,实在是大得怕人。
之前是主弱臣强,而之后就是一家独大了,怎么说都不是正常现象。
虽然说有点儿担心,但是叶开还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洪正同志的召见。
老叶家的牌子还是很好用的,而叶开也是洪正同志非常关注的年轻干部,因此洪正同志接到了叶开希望拜见的消息之后,很快就抽出了时间。
通过了层层关卡,叶开来到了洪正同志办公室外面,等候召见。
这边儿等着的人已经很不少了,省部级大员不在少数,有些叶开看着都眼熟,一个个正襟危坐,都是等着被洪正同志召见的人。
毕竟,如今洪正同志是将要成为新任中常委之一的大人物了,一步迈入正国级领导人的行列,大家来拜会的时候,自然都要摆正态度,以免留下不好的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洪正同志对于手下的干部们,可是比较严厉的,颇有先总理之风。
“你是子平同志的小孩吧?”有人似乎认出了叶开的身份,有些诧异地问道。
“廖书记,您好,我是叶开。”叶开点头承认道,“没想到您能认得我,就没好意思打招呼。”
对方正是中部大省河洛省的省委书记廖松波同志,年过五十了,位高权重,是北方产粮区的一把手,叶开倒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能认出自己来,倒是有点儿意外。
“呵呵,你跟子平同志长得比较像,又这么年轻,猜也能猜出来。”廖松波书记笑着说道。
叶开也不知道这位廖书记跟老叶家什么关系,只是应酬了几句,就听到洪正同志的秘书出来喊人,“江中的叶开同志来了吗?”
“来了,来了。”叶开连忙答应道,回头跟廖松波打了个招呼道,“廖书记,我先进去了。”
“赶紧的。”廖松波挥了挥手,心里面却有点儿意外,心说洪正同志倒是很重视这个年轻人啊。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整整四十分钟

“松波兄,那小伙子是谁?”旁边儿有人问道。
“敬怀兄,那是叶子平同志的孩子叶开,现在江中的圣王新区任职。”廖松波向旁边儿一位头发略显花白的男子介绍道。
“哦,他就是叶开啊,以前只是听说过,倒是没有见过。”说话的人是湘南省的省长卫敬怀,这一次过来也是有事儿要找洪正同志汇报的。
“年轻有为啊。”廖松波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道。
“呵呵。”卫敬怀干笑了一声,心里面却有些不以为然。
世家子弟们,还不是主要依靠长辈们的余荫们?真正的本事如何,真的不好说的,大部分都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辈。
卫敬怀在湘南省工作了几十年,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
不过看叶开能够得到洪正同志的亲自接见,而且还越过了其他人,倒是让卫敬怀省长感到有些诧异,因为对于洪正同志,他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这位新贵一向比较严谨,总不可能就在办公室里面搞特殊待遇,给客人们分个三六九等。
或者,是因为叶开牵扯到了什么比较重要的工作吧。
“松波兄,这一次洪正同志召见,是为了什么事情?”卫敬怀问道。
“还能是什么事情,多半儿就是那件事情呗。”廖松波回答道。
两个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彼此心里面都很清楚,这一次洪正同志召见,怕是又要据理力争一阵子了,分税制改革这件事情,影响太大,对于地方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大家的心里面都没有谱儿。
虽然说财政部和国税局方面都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测算,但是他们那个测算结果的可靠性有多大,大家谁也说不上来,因此受到召见的廖松波和卫敬怀,此时的心情都很复杂,想着要面对严苛的洪正同志,心里面就有些危机感。
分税制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中央觉得钱袋子瘪了,所以打算给地方重新制定利益分配方案了,以前的时候中央的钱不够了,就向地方借,但是借了之后还不还钱,那就两说儿。
如今做得更彻底,干脆明确一下,那些是我的,那些是你的,省得再搞借钱那样的事情,不但脸上无光,还要跟地方上纠缠半天,一点儿权威都体现不出来。
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中央政府没有钱花,成何体统?
所以这事儿迟早是要扭转过来的,廖松波和卫敬怀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这一次奉召过来谈话,心里面也都是忧心忡忡的,一不小心的话,就成了地方上的李鸿章了,不得不签订丧权辱省的不平等条约,回去之后实在是不好跟地方上的同志们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