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胡说吧……”楚静萱听了之后,顿时露出了笑容,虽然他并不相信叶开这话的真实性,不过看他能够这么快就表现出诚恳的态度,倒是也不能说他怎么样。
那位港岛合盛行的财务经理丘玉笙看到叶开跟楚静萱卿卿我我的,感觉有点儿尴尬,只好低头吃东西。
眼前的两位年轻人,任何一位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他们身后的背景更是令人侧目。
如今的港岛,虽然依然是英国人在当家,可是距离回归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英国人固然想着要回老家,但是港岛人的心情就比较复杂,想要回归的自然是有的,但是想要离开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么多年来,那些跟大陆关系不善的大人物,不是投靠了英国人,就是移民去了加拿大,留下来的有钱人越来越少,只有几位根基深厚,实在是离不开港岛的大商人,不得不跟大陆方面进行私下的接触,探讨是否能够让他们安心地留下来的条件。
毕竟大陆这么多年来实行的政策,让他们的心中有些顾虑。
港岛合盛行这边儿,属于是英国人的势力,早晚是要退出这个舞台的,而丘玉笙基于自己的一些私人原因,却不愿意去英国发展,所以他才会试图跟想要进入港岛市场的楚大小姐进行接触,转投到楚氏财团的旗下发展。
对于港岛人而言,如果能够投到楚氏财团的旗下,就相当于是有了一张护身符,不管九七之后,港岛的形势向哪个方向发展,也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楚静萱和叶开又闹了一阵子,这才消停下来。
“那女孩儿看起来有点儿面熟啊,长得也不错。”楚大小姐看了看那边儿坐着吃东西的汪晴,有点儿挪揄地说道。
“她叫汪晴,是西北军区唐济川副司令的女儿,只不过父母早年离异,她跟她母亲的姓。”叶开对楚静萱解释道,“最近因为一些事情,跟她打交道,所以顺便管她一顿饭。”
“唐济川,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好像是什么军中的少壮派,鹰派人物。”楚静萱想了想,就对叶开说道,不过她又看了叶开一眼,提醒道,“哎,我可听说唐济川这人脾气比较火爆的,你跟汪晴走得太近了,当心她老子找你的晦气,别说我没有提醒过你。”
“我对她又没有什么想法,他老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叶开矢口否认道。
“那你对谁有兴趣?”楚静萱很想顺口问他一声的,不过她也知道叶开的情况,所以将这句话又给忍下来了。
作为一个聪明的女孩儿,又是叶开的正牌儿未婚妻,楚静萱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维系好两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必要自己去制造隔阂,然叶开对她有了疏离感。
“你不吃点儿东西吗?”楚静萱问道,“我点了这么多菜呢,还有你喜欢吃的酥螺。”
“倒是想吃,可惜肚子饱了,刚才是在我二爷爷那边儿吃的饭。”叶开说道。
楚静萱点了点头,“对了,还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一下,你让我投资的那几个重点项目,最近的发展都不错,我已经追加了投资,现在差不多花出去一个多亿美金了。”
“你花钱倒是很爽快,是资金不够了吗?”叶开问道,“那我再给你拨点儿过去?”
“那倒是不需要了。”楚静萱摇头道,“全靠你的投资的话,我做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乐趣?其实等到VCD影碟机的前期投资回收之后,这几个工厂简直就是现金奶牛,根本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对于楚静萱的话,叶开还是比较认同的。
VCD这个项目,国外并没有看好,因为此时已经有了DVD技术,但是因为版权方面的原因,大家对于应该采用那一种格式作为商业规范,还在协商之中,所以这个情况被叶开所利用,就钻了VCD影碟机空白这个机会。
如今国内的VCD影碟机项目已经做起来了,楚静萱也按照叶开的建议,一口气投资了好几个厂子,分别生产不同品牌的影碟机,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
如果不是内行人的话,真不知道这几个厂子都是楚大小姐名下的产业。
这么一来,倒是拉动了各地经销商们的热情,而那几条光碟生产线在提供了初期的正版影碟之后,也开始向外转移技术和设备,如今在江南一带,盗版影碟生产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产品所需要的片源有了保障,低价的盗版影碟对于VCD影碟机的销售而言,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VCD影碟机提前进入了火爆期的一宗重要原因。
到了这个时候,楚静萱才彻底理解了叶开一定要让她将光碟生产线推广出去的真实目的,如果没有盗版影碟这种低价片源保证的话,她的收益绝对没有这么高。
“你们龙城有没有投资的需求,我过去给你撑一撑场面?”楚大小姐的心情很好,又知道了汪晴的身份,明白她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威胁力,便问起了叶开,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可以帮得上的。
“这个,暂时就没有了。”叶开回答道,“毕竟我只是个纪委书记,干部违纪什么的,我才管得到,其他的经济工作跟我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真有需求的话,你不说我也要跟你讨人情的,自己老婆还用客气?”
“谁是你老婆了。”楚静萱白了他一眼,拿起红酒浅浅地啜了一口,心里面倒是美滋滋的。
尽管她知道叶开的女人不止一个,可是作为一场盛大的世家联姻的男女主角,她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很好了。
至少叶开人品不错,人长得帅,又有钱,还是高官,今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老叶家的力量雄厚,甚至已经超过了老楚家,这样的夫婿还有什么课挑剔的?
至于说花心的问题,楚静萱也认了,毕竟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
而且,她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抓住叶开的心,那么他在外面稍微放纵一些,也不是不能够忍受的事情。
总比嫁给那些不知所谓的衙内们,要强太多了。
“好了,你招呼你的客人呗,我还要跟丘先生谈点儿事情。”楚大小姐对叶开说道。
“嗯,那你们谈吧。”叶开点点头,他看了一眼那边儿的汪晴,已经吃完了,正有些无聊地坐在那里挑指甲。
等他走过去之后,汪晴就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楚大小姐没有生气?”
“为什么要生气呢?”叶开白了她一眼道。
“看到你跟别的女孩儿在一块儿吃饭,她就不吃醋吗?”汪晴问道。
“没有啊,她还特意让我过来陪你,说不能冷落了客人。”叶开表示道。
“你老婆可真大方!”汪晴听了,有些感慨地说道,“遇到这样的老婆,真是你的福气啊,以后在外面想要花天酒地,估计她也不会说你什么,你真是太好命了。”
叶开白了她一眼,显然是对她的这种不着边际的话,没有什么好气。

第六百三十章 小小抱怨

为了配合岳山书记,叶开在回龙城之前,还是拜访了一下各位重量级人物,争取他们对于河东省建设高速公路的支持。
叶老爷子那里是首肯了,楚老爷子那边儿也打了招呼,江城同志不大管这些具体的事情,云总理最近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主事之人是身为副总理的洪正同志。
因此叶开就联系洪正同志,要跟他见面,说一说这件事情。
“高速公路嘛,这事儿我听说过一点儿。”洪副总理立刻就答道,不过也表示了质疑,“你们河东省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达成一致嘛,而且交通部方面也有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不按照正常渠道来准备,非要找我说情呢?”
洪正同志一向是铁面人物,最不待见的就是没有什么能力,却喜欢四处说情的干部,因此叶开一说这事儿,他就不大高兴了,要不是对方是叶开,早就把电话给撂了。
“这事儿是有内情的,交通部卡住项目方案,不是因为做得不好,而是因为报价太低了。”叶开倒是很直接地点出了问题的原因。
洪正同志听了之后,半天没有吭气儿,良久才说了一句,“知道了。”
等到洪正同志挂了电话之后,叶开还能够感觉到他的那句话中,所蕴含的怒气。
作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同志,洪正同志有自己的政治理念,他是想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将工作做好的,可是有的时候阻力实在是太大,事与愿违,你即使在上面三令五申,底下的人照样是阳奉阴违。
“这种事情,应该是你们省里领导出面,怎么偏偏是你打电话给洪正同志?”楚大小姐为叶开设宴践行,是在一旁听着他打电话的,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道。
“如果是岳山书记跟洪正同志汇报工作的话,有些话是不方便说出来的,但是我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交通部那边儿,我只认识常务副部长曹秋明的儿子曹剑飞,其他人一概不知,所以私下里面讲一讲他们的坏话,也没有什么。”叶开表示道。
“这几年交通部的油水可是不少,各地的路桥建设纷纷上马,虽然多数都是地方筹款,但是项目审批方面,哪一样儿也离不了交通部的支持。”楚静萱说道,“其实,洪正同志也未必就能够压得住交通部,毕竟他还没有把头上的那个副字给去掉。”
“这也是体制弊端。”叶开有些感慨地表示道,“缺乏群众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权力,肯定会演化成为腐。败。洪正同志尽管在主抓这事儿,可是也没有多大的脾气。就像当年的王安石,推行新法,政策一到了下面就变样儿,反倒是成了地方官吏鱼肉百姓的借口。”
改革这两字,并非是现代人的专利,只不过当年叫变法。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王朝,如果顺顺当当地延续了上百年,那就几乎一定会出问题,因为历代王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即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其合理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成员普遍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的。
正因为普遍贫穷落后,这才不但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实体(朝廷)或权力象征(皇帝)。一旦富裕起来(不贫穷),强盛起来(不落后),或贫富拉开差距(贫穷落后不普遍),王朝发展成超级大帝国(突破规模),麻烦也就接踵而至。
与此相反,行政的效率则越来越低,国家的活力也越来越少。
因为承平日久,忧患全无,朝野上下,慵懒疲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情况便是如此,五个宰相副宰相,除王安石生气勃勃外,曾公亮老气横秋,富弼称病求退,因此每到王朝的鼎盛时期,动乱的烽烟便已悄然升起,帝国的丧钟也已悄然响起,只是大家看不见也听不见。
他们看见听见的,是形势大好,是歌舞升平,但等到麻烦一来,就后悔莫及了。
大唐便是这样垮掉的,宋神宗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王安石是一个动机至上主义者,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好的动机,并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效果。有此信念,他理直气壮,信心百倍,无所畏惧。
在他看来,就连士大夫的意见,也都是可以不予理睬的,什么民意民心之类,就更加无足挂齿!即便民众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失,那也只是改革的成本,这些成本是必须付出的,因此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司马光他们原本也是改革派,只不过和王安石相比,他们更看重效果而已。
实际上北宋时期的旧党和晚清时期的保守派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是真正的腐朽愚昧,前者却是明白人。
正因为是明白人,就不能只图一时痛快,不考虑实际效果。
可以肯定的说,对于帝国和王朝的弊病,司马光比王安石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