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开已经从床上爬起来了,闻言便点头回答道,“老邓你说得对,未来三天内可能都会持续这种强对流天气,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
接着叶开又问道,“你现在正在哪里?”
“我已经坐在车上,准备赶赴徐陵县了,打算先把警察系统动员起来,看看是否能够做点儿什么事情。”邓金友表示道。
“老邓你做得很好,你先行一步,我安排好这边儿的工作,随后就到。”叶开听了,立刻回应道。
接着叶开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不要急,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谢谢叶市长关心,我会注意的。”邓金友听了,心里面还是很高兴的,叶开对人其实比较和气,只要你不是跟他对着干,他还是很好打交道的。
此时通过跟叶开的一段儿时间的接触,邓金友也发现叶开比以前的市长孟昭强多了,而且跟着人家,前景一片光明,据说这位叶代市长可是来自京城的大人物后代,正宗的红三代。
若非如此,当初省委组织部的刘一山部长,也不会就把他们两个人,托付给了叶开,无非就是因为叶开势力够大,能够罩得住他们。
叶开放下了电话之后,一看表,才凌晨四点多钟。
他穿上衣服,推开窗户看了看,就发现外面依然在下着雨,而且雨势丝毫没有变小的迹象。
照这个样子下去,不要说山区了,就算是东山市区这边儿,要讨不了好处去。
叶开喝了杯水,然后就走到院子里面,果然发现院子里面的积水虽然消散的比较快,可是院子门口的积水就有淹没脚掌的深度。
按照这个样子来估算,街道上的积水应该能够淹没脚脖子了。
“唉,又是一场考验城市泄洪能力的战斗!”叶开看到了这个情景之后,就不由得挠了挠头。
凡是內涝的水患,都是降雨量和排洪、泄洪能力不对称造成的。
任何一个城市,或乡村发生內涝,概括起来,都离不开两个方面,无非就是排洪系统受阻,或者泄洪系统受阻而造成的禍害。
所谓排洪是指地表排水能力,不论城市或乡村,地表水排不出去,都会发生内涝。
过去东山市区的排洪能力之所以強,是因为居民区都建在高处,大街小巷都没有积水,都洠в械屯莸卮H缬龃蟊┯辏材芄槐V'有家门进水和发生內涝的水患现象。
但是随着旧城改造,东山市的城市格局也随改造而变化,市区的位置也迁移了,凡是降雨量稍大点,就频频发生內涝,最典型的洼地。
这也是因为城建部门在设计的时候,过分追求城市美观的设计理念,往往忽略了城市的排洪能力。
而泄洪则是指地下水道容载与泄放能力,以及泄放的距离。
东山市的泄洪地下水道设计能力要小得多,顶多就能够应付三年一遇的暴雨,若是雨势过大过急,或者持续时间过久,就应付不过来了,那么地下通道的雨水就会溢出来,跑到了街面上,形成更麻烦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不仅仅是东山市存在这样的问题,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当中,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地面以上的建筑,那是政绩工程,大家都看得到的,建得越多,就越能够说明你们的工作做得好,但是排水系统是在地面以下的,这东西哪个领导愿意去看?
况且大部分的地下管网都是看不到的,领导们也不会钻进下水道井里面,去看这个工作是不是做得扎实。
就目前而言,还真没有能够做到这一步的高层领导。
上行而下效,大家自然都对建设地下排水管网没有多大的兴趣了,这东西耗费资金巨大不说,还达不到宣扬自己政绩的目的,属于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再说了,暴雨一年当中也未必就能够遇到几次,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只要不死人,就没有大问题,冲毁了房子可以重建,于数额庞大的建设地下排水工程的投入相比,那只能说是毛毛雨,所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是选择性无视的。
叶开站在门外看了一会儿,看到雨水顺着街道向低洼的地方流过去,心里面就有点儿走神儿。
虽然他有心将东山市的底下排水工程给重新改造,可是想到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工作量,还有可能会引来的各方反对,一时之间也没有了脾气。
在目前的东山市,确实还不具备整体进行地下排水工程的改造条件。
叶开并没有立刻起身去徐陵县,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刚从龙城市赶回来,大家都很疲惫,此时上路不利于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他认为现在大雨刚刚下起来,还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候,毕竟当那些泥胚房子在大水中泡上几天后,才会轰然倒塌。
现在就过去的话,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反而会影响到地方上的抗洪防涝工作的正常进行。
如今邓金友已经先赶过去,叶开就不需要太着急。
还有一个,就是他要召开一下常委会议,讨论一下目前的工作重点,给每个人都安排点儿活儿,作为代市长兼代行书记职权的东山市一号人物,叶开没理由把所有的工作都一个人扛下来。
通知是八点半点钟准时开会,等到人来齐了,却已经是快九点了。
“不好意思,车子半路熄火了。”来得最晚的是宣传部长何沐阳,一进门儿就连连道歉。
叶开看了他一眼,就发现何沐阳的裤子都湿了一多半儿,鞋子上面也是泥水滴滴答答的,可想而知在路上受了多大的罪。
“老何别急,先坐下喝口水,这天气确实够呛,大家也都是刚来不久。”叶开也没有说别的话,让工作人员给倒上热茶水,端了过去。
“谢谢,谢谢。”何沐阳听了,松了口气。
事实上,这些人来的都不算早,最早过来的是副书记李文海,他住得比较近,饶是如此也到了八点四十才出现在会议室里面。
等到大家都安静下来了,叶开看了看手表,就说道,“一场大雨,把咱们常委们的准时记录都给打破了。”
“这雨确实够劲儿……”李文海听了,立刻就点头赞同道,“我刚才去街上转了一圈儿,内涝情况确实比较严重,车子没法开了,人也走不快,这才迟到了的,想必大家都差不多。”
“是啊,问题确实比较严重,我听说这场雨至少也要下三天,这对我们的城市防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组织部长林继文就表示道。
众人纷纷表示了赞同,然后就对城市排水工程表示了非常的不满。
常服吴市长宋林生也迟到了,他听了之后就说道,“其实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先前我们建设城市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这些事情,现在地面建筑物多了,地下的事情反倒是不方便搞了,结果一旦遇到了这种大暴雨的时候,城市里面就跟遭了水灾一样。”
“防洪排涝工程,市里面还是应该多投入一些的,要不然的话,每年就算是来上这么两三次,大家也吃不消啊。”宣传部长何沐阳就表示道,“其实这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一块儿短板,这个问题不解决,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够让大家满意。”
“是啊,这是一个额大难题。”叶开点头说道,“群众生活无小事,其实现在影响到的已经不是仅仅是群众利益了,就算是我们自己,一样会感到非常不方便,非常难堪。”
“叶市长打算重建地下水道工程了?”副书记李文海听了叶开的话,顿时就皱起了眉头,“这可是一老大的难题啊!”

第八百八十七章 化排为储

“叶市长打算重建地下水道工程了?”副书记李文海听了叶开的话,顿时就皱起了眉头,“这可是一老大的难题啊!”
李文海对于叶开的出现,还是有点儿不服气的。
无论如何,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而且还是党政一把抓,这种事情搁在五十出头的李文海身上,肯定是受不了的。
还有一个,就是叶开最近经常跑来跑去的,也不安心于工作,不知道在外面搞什么名堂,这让李文海很看不起他,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成绩,说什么都是虚的。
尤其是此时下了一场暴雨,叶开就隔空指挥,让他们干这干那的,大家心里面肯定不大乐意的,毕竟大家都是市委常委嘛,凭啥就被你叶开支使得跟三孙子一样?
纪委书记段飞就说道,“李副书记说的也没错儿,这项工程不但规模大,投入资金多,需要人力也多,而且还有季节上的要求,真要把工作干起来的话,没有一年两年的时间,解决不了问题。”
“我的意思是讲,这个问题始终是要解决掉的。”叶开表示道,“虽然说现在可能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有机会就要搞一个解决方案出来,等到财政上面宽裕一些了,就要落实下去,总不能我们发现了问题不去解决,非得将此事推给下一任领导吧?”
“叶市长说得对,这是勇于任事的表现。”组织部长林继文听了,立刻就赞同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看来,这一次暴雨,除了给我们的出行造成不便,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应急体系的不完善。如果气象部门能够提前一小时预警,而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部门如市政、交通、警察等及时联动起来应对的话,可能情况要比现在好得多。”
“林部长的建议角度不错,这个也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的重要一点。”叶开点头赞许道,“政府部门不作为,或者没有忧患意识,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一点我这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随后要搞一个联动机制,在自然灾害等方面做一些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了,就要及时行动起来。”
接着叶开就对常务副市长宋林生说了一句,“老宋,这个事情你督促一下,可以搞一个新的机构出来,由政府办主任兼任,就各种自然灾害的问题,搞一套方案出来,要有针对性,实用性。”
“好的。”宋林生听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虽然他对于叶开的话不以为然,但是仔细想一想,搞这么一个联动机制也不错,至少自己可以安插几个人进去,也算是小小的利用。
“城市内涝问题,不容忽视。”叶开对众人说道,“以往我们有个习惯,光是注重城市本身的建设了,高楼大厦起得越多越好,但是去忽视了城市内部、小江小河的排水排涝设施建设,城市排水泄洪能力不足,以致疲于应付涝灾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总是难以标本兼治。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常务副市长宋林生就插嘴道,“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这跟建筑垃圾非法排放有关。由于工程建设项目过多,很多水浸的发生就是因为淤泥等建筑垃圾非法排放,堵塞了排水管道。还有就是现在市区的高楼大厦数量急速膨胀,导致城市原来的草地、水塘都被柏油马路所替代。而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原本一场雨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还有就是国家对城市主干道要求的排水能力标准是一年一遇,但这个标准是很久以前制定的,与如今城市发展的规模已经不相适应。”
“是啊,问题是很多,我们距离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宣传部长何沐阳就感慨道,“以前我出国参观访问,曾经留意过这方面的问题,就比如说法国巴黎,下水道系统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两千三百多公里,远远超出了其地铁系统的规模。除规模瞩目外,其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五十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