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咸鱼人生-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着满脑子疑惑,余贤点开了最后一个相关的视频。

    ——《青春闪闪·逐梦表演系》专家观摩研讨会。

    华夏电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我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至真至纯的商业和艺术影片?同时它的内容就是无情地深刻地揭露商业社会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扭曲,我觉得每一个镜头都很给力!每一句台词啊,都很到位!我们也发现我们电影的新生力量,所以我看完了,我第一句话讲:邀请你明年一定要参加金鸡奖的评奖!”

    视频一开头,便是一记超重击,直击余贤的心灵。

    一个看名头很有身份地位的男子如此高度评价这部影片,甚至还抛出“邀请你明年一定要参加金鸡奖的评奖”这种话语。

    余贤彻底傻眼了。

    这完全跟余贤刚刚看完《青春闪闪·逐梦表演系》预告片的料想相悖。

    “难道……这个世界真的与我那前世截然相反?”

    为了写近些天的章节,我下载并看完了一部近期热议的史诗级烂片……emmmmm我想你们已经猜到了……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劲敌?笑耳!

    华夏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章回体的,这样的一个形式。而且呢,章节的题目起得特别好、特别接地气。然后呢,而且呢,特别适合当下主流观众看,年轻观众这样的一个网络集体。这样一个网络特性的一个特点。表现这个主流价值观,表现正能量这样的影片。那么,再加上青春类型,这也是这一串的新主流影片的一种。”

    著名剧作家、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这个电影给今年华夏的银幕带来一个新气象,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个作品——青春,是有艺术生命,在众多的多声部结构当中,组成了一个和弦,呈现的是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这是个共同的基本主题使这个多声部机构浑然一体。色彩纷呈,但又不横向正直;色彩纷呈,又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主题。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难得。总体而言之,是个不期而遇的喜悦,难得的一个好作品。”

    燕京师范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导演要核心表达的东西,就是梦。另外我知道大家的电影里面最缺失的部分就是所谓正向价值观,所以我说这一点特别好。”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这里面实际上也展现了这个血淋淋的这个演艺圈啊。家长对孩子的这种选择,对孩子的这种引导,可能通过这个电影,都会有些思考的。”

    ……

    视频仍旧在余贤的电脑屏幕上播放着。电脑安然无恙,还是那般,甚至没有任何发热现象。然而,坐在电脑屏幕前方的余贤听得快要面容扭曲了。

    首先,这些看名头很牛逼的各个业内权威人士操着一口重复百遍的“一个”、“这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此外,在这类研讨会中,有一个两个好评实属正常现象,皆大欢喜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可是……一句意见都没有,全是要把导演、影片捧上天的评语,真的……太假了!

    诚然,这是作为一种宣传片来特意剪辑出好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

    燕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就是,它充满了一个时尚性和青春感。写了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表现生活和面对行业现实的一个坚守吧。”

    燕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今天终于看到成片了,在美学上,在风格上,在类型的挖掘上,我们要更多地考虑电影能带给我们的,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华夏高校影视学会秘书长:“群像叙事,多重关系,复杂矛盾的一个电影。我觉得这是特别考验导演功力的。当然有些细节呢,包括节奏还比较明快,而且呢,我们整体上还气氛特别好的一部电影。”

    燕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这个片子可能是一个电影人的指南,电影人的入行指南。它也释放了很多针对当下一些现实问题的一种正向的能量。”

    《电影艺术》杂志编辑部主任:“这个片子也是用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然后包括现实主义题材。其实从内心,从最本质的东西都是温暖、向上、积极的。”

    华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主题很正能量,很阳光积极。摄影风景很不错,我不知道海南有没有给你们出钱,不能白给他们做宣传。”

    ……

    若是将前面那一段当场正常评价,那么这一段可以说就是在乱吹了。一部电影,有一部分闪光点是正常的,面面俱到的精美嘛……吹成个球了不成?!

    此外,其中有句评价是“群像叙事”,换做通俗一点的话语,便是指多线、无特定主角的电影。余贤记得,前世中好莱坞著名导演昆汀拍摄的《低俗》即是属于这类电影,而且还属于鼻祖级别的。

    这类电影对导演与编剧的能力要求很高,一个不甚,整个影片便可能会变成一团烂泥,什么都讲不清,什么都表达不出来,甚至可以说会让观众看不出这是一部电影。

    一个没有任何影视作品的新人导演敢于挑战这种电影拍摄模式,还有这么多业内权威人士没命地胡吹侃谈,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不是故意捧杀就是收了不少毛爷爷!

    ……

    华夏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理论室主任:“贵圈很乱的事情,但是主题呢,是初心不忘。所以这个呢,定位是很好的。我觉得这是一次特别的制作,它有着一种特别的价值。”

    《华夏电影报》社社长:“试听上、色彩上,给我们的感受,我认为还是超越了我认为跟它那个投资……要高的这样一种效果。”

    燕京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从十来个高校总的情况看呢……我觉得这个中学生、大学生,这个群体对这部电影接受啊,好像还是非常的热烈啊。”

    燕京大学圆领航导师、燕大校友会成员、退休教授:“目前燕大将近一百二十年来出现你这么一个电影界的人士,又拍那么好的电影,确实很难得。”

    ……

    五分钟的《青春闪闪·逐梦表演系》专家观摩研讨会视频结束。

    余贤的神情一波三折——先是好奇,转而变作怀疑,最终则是嗤笑与不屑。

    看这视频的感觉就像有三个逃难的人跑到你面前。

    第一个人说:“我看到一只强装的公牛将老虎顶死了。”

    第二个人说:“然后那只公牛还把老虎吃得干干净净,连骨头没有剩下。”

    第三个人说:“吃完老虎后它还蜷曲身体,用嘴对着自己的雌性生zhi器官吹气,最后飞上天了!”

    莫非就是一群人商量好了来瞎吹,一人一句又不能重复,前面的人把简单的吹完了,后面的人没话说了,只能越吹越科幻,如此一来,也就越吹漏洞越多。所谓的“赞扬”、“好评”就这样不攻自破。

    看完这么一系列视频,余贤终于放下心来。所谓的“劲敌”,唯一笑耳!

    富强、民主、文面、和谐(认真的滑稽脸)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电影定档

    一周后。

    台省的审核结果终于下来了。

    与上一次的“限制级”评级有所不同,这一次的评级上升到了“R12”,即禁止十二岁以下关注观看该影片。

    这正好与前世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的分级相同。

    虽然不是全年龄段分级,但是也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拿到这个,无需再申请审核了,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敲定发行方,以及最重要的电影定档。

    这些事务余贤是搞不清,弄不明白,也不想去费神去做的。当然,这并不代表余贤就无事可做,闲置在一旁了。

    在李玲去为这些繁琐事务奔波之时,余贤则找到台省的各个出版社商谈《那些年》的出版事务。

    早在几个月前,余贤便将《那些年》版上传至网络,收获大量好评。现如今,《那些年》电影通过审核,只等定档便可上映与观影人群见面,《那些年》版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珍贵且关键的宣传媒介之一。

    余贤身负多重光辉——大陆“过气歌手”,白金作家,“喜剧之父”,风靡全球的纪录片《舌尖》的导演兼编剧。

    这些全部加持在一起,《那些年》的销售量注定不凡。再加上,《那些年》的剧情背景正是台省,也算是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如此一来,众出版社一听余贤要出版《那些年》,相继争抢出版权。

    最后,在一番竞价或者说福利比拼下,余贤挑选了其中一家出版社,并要求其尽快出版发售《那些年》。

    ……

    时间如白驹过隙,各项事务都一件件开始行动、推进,最后是完成。

    其中关于电影发行方,李玲在多方拜访后,最终还是确定与一直合作的圣朝娱乐签约。

    虽然圣朝娱乐没有什么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博纳影业集团之类的发行公司著名,但是其产业链以及其他条件也不是一般发行公司可以比拟的。

    话说回来,也正是圣朝娱乐的一路支持,余贤才能白手起家,一步步从影视圈儿出头。与其签约,也算是对老朋友的一种馈赠吧。

    经过商定,《那些年》的发行佣金定为16%,发行成本和宣传费交由圣朝娱乐垫付,具体费用等DVD、票房、网络销售流水出来之后再进行结算。

    余贤拍摄《那些年》这部影片所花费的投资金额为一千二百多万毛爷爷。这并不意味着最后影片使余贤盈利的金额就等于电影票房减去一千二百万。

    票房要先扣掉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金,然后再与院线进行税后分账。余贤前世中,制片方拿百分之四十三,院线拿百分之五十七。这个世界则略有变动,制片方拿到的份额多一些——百分之五十三。

    当然,这税后的百分之五十三还不是最终数值。别忘了,宣传费是交由圣朝娱乐垫付,说白了,就是这些钱还得扣进去。

    扣完这些,再扣掉影片成本,才是真正到手的盈利数额。

    哦对了,这些盈利数额还是指“制片方”。这制片方可不止余贤一人。这么一路算下来,可想而知,分到余贤手中的份额只是票房中极小的一部分。

    业内知晓这些,旁人则不会关注这些繁琐的条款或过程。也正因如此,便会出现什么“票房几十亿,你却舍不得捐个几亿”的可笑“控诉”。不少红火起来的电影人会莫名被眼红的水军喷,进行道德绑架,这是大众习以为常的现象,但是可怕的是,外人看来隐约还觉得有一些道理。

    李玲深知这些。余贤的《那些年》是其电影处女作,要是被这么一讹诈,可就难堪了。所以呢,未雨绸缪总不是错事——李玲与余贤商议好,以《那些年》剧组的名头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向台省的公益事业,同样,这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宣传渠道。

    ……

    四月中旬。

    余贤在台省的宾馆中睡到自然醒,在洗漱过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看一下新书《斗破苍穹》的成绩。

    因为白金约在手,余贤这本《斗破苍穹》好推荐不断,甚至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上架前好推荐位。推荐位是其中一点,这类热血爽文正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