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潜入梦-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有点仿古味道的建筑放在这里多少也有点遥相呼应的味道,至少比街上其它的房子更贴近这里的风格。

    后世里的那些假飞檐都是用水泥浇筑的,然后再在上面用涂料和油漆画出木头的结构,达到以以假乱真的效果。那主要是因为后世里的水泥、钢筋比木材便宜,而且施工速度快。这时的情况和后世完全相反,这时是木材便宜,水泥、钢筋不光贵,还没地方弄去,所以大姨夫干脆就从其它房管所借调来几名专门有古建手艺的木匠,直接就按照古建筑的风格,用全木结构做这个飞檐,而且不是假的,就是每一层的屋檐,只不过只有外面这半截,后面全都固定在圈梁上,然后前面用几根柱子直接杵在地面里当支撑。

    洪涛只管画效果图,建筑结构和施工图纸他玩不转,只能是和房管所的设计人员按照效果图来逆推出施工图,至于怎么弄合适、怎么弄结实,这也是设计人员的工作,他只管要最终的结果。

    按照他和设计人员最终搞出来的施工图,这一排房子一共是31米长,进深11米,总共分成了4个隔断,上下两层共有8大间,每间面积在60多平米左右。其实洪涛还想修个地下室,可惜水泥不够用的,也没有那个机械来打桩,只好作罢。

    但是他没死心,他要求一定要把房屋的承重结构修出余量来,至少以后还能在屋顶再加一层正规房子才成!这一折腾又多扔进去3000多块钱,大姨夫都快让洪涛给折腾疯了,他想不明白干嘛还要留出余量来,难道这么多房子还不够用的,以后还得修三层楼!!!

    洪涛没法和大姨夫解释后世的临街门脸价格问题,只是说有备无患,坚持要这么干,大姨夫也没辙,反正好几万都扔进去了,多几千就多几千吧,身子都掉井里了,还挂着两只耳朵有啥用?

    由于不能影响裁缝店和发廊的正常营业,所以这座二层楼还得分段施工,先盖南边那多一半,然后等南边的房间装修好了,把裁缝店和发廊挪过去,再接着建剩下这少一半。

    另外洪涛还让大姨夫找到了周主任,让他和区里的环卫、市政部门协商,专门给这座二层楼单独铺设了两条下水管道,其中一条的中间还挖了一口沉井。对于洪涛的这个要求,大姨夫和那些施工人员也搞不明白是为什么,原本后院里就有一条下水道,应该足够用的。洪涛依旧是没给出一个最终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总不能说我这个下水道是给以后开饭馆准备的吧,更不能和这些刚刚能吃上点荤腥的人说,后世饭馆的下水道里全都是地沟油吧,说了肯定也没人信,那不就成了富裕得拉屎都拉出油来了嘛!!!

    弄完了施工图之后,工地上就没洪涛什么事儿了,这时还没有豆腐渣工程这么一说,你就算要求施工的工人给你偷工减料,人家也不干,你不怕房子倒了砸死人,人家还怕坏了自己名声呢。名声这个东西在这时候还是一个很有用的资本,可惜再过几年,这玩意就没人在意了,不用多,只需要3、5年的时间,就能改变整整几代人的传统道德观。

    81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过了春节没多少日子,洪涛就已经把厚重的毛裤脱了下来。开学之后的生活把他又拽回了那种有规律的节奏中,上学、放学、去店铺里看看帮帮忙、去体校训练、揪着那二爷坐着他的三轮车一起去逛委托商店。自从那位刘白氏到裁缝店里上班之后,这位那二爷再也不用洪涛去费心寻找了,每天一清早和傍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店门口,接送刘白氏上下班,美其名曰刘白氏是小脚,走路不方便。

    这一天那二爷带着洪涛一路杀向了西城,一直跑到了护国寺大街,终于在这里的委托商店里发现了一件好东西,是一件硬木的圆桌,还带着3把小圆凳。洪涛本来不认识这玩意,什么紫檀啦、黄花梨啊、红酸木啊他知道名字,可是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样子。(未完待续。。)

    ps:  ps:120张月票的加更来啦啊。。。啦啦啦。。。

 一百一十八章 最时髦

    ps:  ps:150张月票加更来啦。。。。。。让暴风雨来得些许猛烈吧。。。太猛烈也受不了啊!!!

    不过那二爷门清,他只要用手摸一摸,再敲一敲,就算蒙着布也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木料的,还能说出桌面下面垫没垫杂木板子充数。其实好多东西他都不用上手,只要一看款式、颜色、形状,他就能说出大概是个什么材料。

    按照他的说法,早年间的玩意都是有规制的,不是谁家想用什么就能用什么,有些东西就是有钱人家才能买的。你一个开杂货铺的如果也买了放家里,没人羡慕,光有人笑话了,那叫棒槌!所以很多明显带着规制的家具,只要款式对、做工对,那基本也就知道使用的是什么档次的木材,左右也跑不出那么几种去,那时候的匠人都是有讲究的,不会给你瞎做。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洪涛愈发觉得这位那二爷是个老活宝了,他不光是对玩虫什么的很精通,像古玩、字画、金银、玉器、家具、建筑、戏曲、喝茶、包括吃什么的,他都懂不少,不能说样样精通吧,反正把洪涛说得是一愣一愣的。基本除了干活之外,玩的、用的他全内行,真不愧是一个八旗子弟,该学的都学到了,就是没学干活。

    其实老头心里对洪涛也充满了好奇,这个还不到10岁的小子不光身体好,脑子还好。和他说点什么东西,你只要说出名字或者来路,他就能听明白。好些老年间的故事和历史,他也知道一些。

    那二爷自己小时候就是个聪明孩子,但是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小一个孩子,是从哪儿学到的这么多知识,而且还这么杂,五花八门的。连青楼、暗门子里的玩意他也能说个**不离十,就算他有一个或者几个很牛x的老师,从1岁起就开始教他。总不能从1岁就教孩子逛窑子吧!

    这一套黄花梨的桌凳有点小贵,要价300多块,在得到那二爷的肯定之后,洪涛毫不犹豫的就掏钱买了下来。然后让商店里的工作人员帮着抬出去。用稻草和废纸箱垫好,放到了那二爷的三轮车上。洪涛之所以总揪着那二爷来逛商场,能用他的三轮车拉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了,每次出去洪涛都坚持付给那二爷车费,不管拉没拉货物,都要给钱,用洪涛的话说。爷们这是包车!

    “你的声音 你的歌声

    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

    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

    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

    刚走出委托商店,突然从路边传来一阵歌声。洪涛听到那个电子音之后,兴奋的回头看了一眼,只见4、5个小青年正从路边走过,一水的花格喇叭腿裤子,大冷天的还要故意把上衣扣子全解开,好露出里面的花衬衣,有两个脸上还戴着一副蛤蟆镜,镜子左边的镜片上方,还贴着一个圆圆的商标。

    其中一个年轻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双喇叭的录音机,歌声就是从那个录音机里传出来的,这首歌洪涛也听过不止一次,它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成名曲《乡恋》。

    当年李谷一的一首《乡恋》、张瑜的一部《庐山恋》,都是非常有争议的新生事物。中国首部在电影里出现男女亲热接吻镜头的,就是《庐山恋》,当时周瑜和郭凯敏接吻的镜头在电影院里一出现,下面坐着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双手捂脸,然后从指头缝里偷偷看,男同志们则热血沸腾,呼吸急促。

    不过和《乡恋》这首歌一样,《庐山恋》在当时也受到了很多严厉的批评和指责,李谷一被很多媒体称为“大陆的邓丽君”、“黄色歌女”、“资本主义靡靡之音的代表”,着着实实被舆论口诛笔伐了好久。《庐山恋》到81年获奖才算是正了名,李谷一更惨,一直到83年登上春晚的舞台,才算是出了一口气。

    可是老百姓不管你那一套,尤其是年轻人们,这些本来就叛逆的孩子对于主流媒体已经缺乏了信任感,你越说不让干嘛,他越干嘛。周瑜在演完《庐山恋》之后,一跃成为全国男青年的梦中情人,郭凯敏则成为了所有女孩子找对象的标杆,浓眉、大眼、方脸。。。就是那个时代好丈夫的标准。

    李谷一虽然被封杀,但是她的这首《乡恋》却也传遍了大江南北,随着磁带和录音机进入了中国,传统的媒体已经很难做到一家独大了,已经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可以在百姓中间传播。像这几个小青年的打扮,那就是这个时代最最牛x的时髦装扮,再加上他们手里提着的这个双喇叭收录机,虽然还不是四喇叭的,但也相当于在后世开着敞篷跑车、带着小蜜满街兜风的水平。

    《乡恋》洪涛不光在上辈子看过,这辈子也又去看了一遍,不光看了《乡恋》,《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他都看了,但是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一部国产电影,名字叫做《太阳和人》。它是根据白桦的小说改编的,这部电影引起的议论更大,因为在电影中,主角的女儿在看到归国画家的父亲被送进了牛棚时,曾经问过她父亲这么一句话: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

    这时距离粉碎四人帮不久,国家改变了以往的论调,很多反思文|革、控诉那段黑暗时期的小说、电影都开始试试探探的露头了。虽然刚开始也被舆论猛烈的攻击,但是并没有受到禁止,于是慢慢越来越多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流派,伤痕文学和伤痕电影。

    不过这一年的中国也不光是在反思和舔伤口,年初的时候,全国学联等九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大兴“五讲四美”之风。此后,又和“三热爱”活动相结合。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

    这个五讲四美三热爱,配合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方针,就是那时候常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共同进步。初衷肯定是好的,可惜再好的经也架不住歪嘴和尚念,最终的结果是有一只手不光没硬,好像连抓都没抓住。

    如果说光丢了一样东西也还凑合了,最后大家突然发现,居然不是两只手,而是多出来一只手,一只贼手!不停的挖国家的墙角,败坏整个社会,到底能不能砍断这只贼手、重新拾起两手抓、两手硬的理论,反正洪涛在上辈子是没看到。

    “倒霉玩意!这唱的这叫啥?抽疯嘛这不是!”那二爷看不惯这些年轻人的做派,一边用绳子绑家具,一边嘟囔着。

    “您小时候周围人也是这么说您的,当年您就没玩过新鲜玩意?穿过新鲜衣服?”洪涛当然很理解那二爷的这种思维,这玩意有个名词,叫代沟。

    “也是啊,我小时候也入过几天洋教,结果被我爸拿着拐棍追了一条街,好几天没敢回家。”那二爷倒是想得开,听了洪涛的话,琢磨了琢磨自己小时候,好像也是这个德性。

    “二爷,您给我说说呗,那个刘婶子到底和您是啥关系啊?”洪涛爬上三轮车,坐到了那二爷身后,然后再次问起他已经问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