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明辉第一个鼓起掌来。

    作为一个香江娱乐记者,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叶梓如果能跟雪友哥搞好关系,对于叶梓未来在香江歌坛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帮助。雪友哥现在的这个回答,正中司马明辉的下怀,再恰当不过了。

    “哦,对了,”雪友哥坐下来之后补充了一句:“有一个消息我想提前告诉华夏的记者朋友,叶梓已经受邀担任我最新一张国语专辑的监制,这次来到申城我们将确定专辑的具体录制时间。”

    此言一出,会议中心立刻乱了起来。

    “雪友哥,请问……”

    “叶梓,请问……”

    记者们顾不上秩序,坐在下面就七嘴八舌的问开了。现在这会儿,没有谁还会关心那个“专程”的问题。

    叶梓就坐在雪友哥的身边,刚才雪友哥这一通举重若轻、挪移乾坤的回答方式让叶梓大开眼界,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先是顾左右而言他,随后再抛出“监制”这根肉骨头,轻轻松松的就掌控住了提问和回答的主动权。

    厉害啊!

    ……

    “请大家安静,请大家安静下来,不要乱,一个一个来。”曹柯帆拍了拍话筒,大声地说道。

    “好,接下来有请这位女士提问。”路英子快刀斩乱麻,直接指向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女性,一位跟电视台关系不错的女记者。

    女记者立刻站了起来,现场安静了许多。

    “我是《申城日报》的记者游瑞芝,我想请问张雪友先生,我们都知道您的专辑一直都是由香江著名的王牌监制欧鼎玉先生担任监制工作,为什么这一次您会想到邀请叶梓这么一位年轻人来担当重任呢?”

    “申城的记者朋友消息很灵通啊,没错,我的专辑的确一直都是由小宝监制的,不过这只限于粤语专辑,我的国语专辑就是由其他人来担任监制。”雪友哥在抛出“监制”这根肉骨头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必然会有人提出,而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一次我的国语专辑邀请叶梓来担任监制,就是看中了他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和朝气能够带给这张专辑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刚才我在演唱会上演唱的那首《吻别》就是叶梓的作品,这首作品也将收录到这张新专辑里面,相信大家已经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不同。”

    “另外我要特别重申一点,叶梓的年龄虽小,但是他的能力绝对不容任何人忽视,我和公司都确信叶梓有能力监制好这张最新的国语专辑。”

    哗~~~

    会议中心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场的华夏记者全都在拼命的鼓掌,特别是申城本地的记者,包括站在那里的游瑞芝。一个十九岁的华夏大陆年轻歌手,居然备受香江天皇巨星的青睐,身担新专辑的监制重任,这样的情况实在令这些记者们太兴奋了!这种从来没有过的超规格“礼遇”,让所有在场的华夏记者都觉得自己与有荣焉!

    “谢谢张先生的回答,同时我也要郑重感谢您对于叶梓的信任。那么接下去我想请问叶梓,你是否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来应对这一次的人生挑战?你要知道这样的一次机遇并不仅仅只属于你自己,请你认真回答我的问题。”游瑞芝极其认真的看向叶梓,同时极其严肃的问道。

    她的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种使命感。

    ……

    叶梓心里真的有点啼笑皆非。

    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唱片监制工作邀请,到了游瑞芝的嘴里就马上转变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了,还什么不仅仅只属于叶梓自己,还什么人生挑战,哪儿来的那么多附加意义?

    这tm纯粹属于闲得蛋疼胡乱攀扯。

    不过看一看周围的记者们一个个全都是一脸严肃的表情,叶梓就知道如此看待这个问题的可绝不仅仅只有游瑞芝一个人。对于目前比起香江歌坛显得非常孱弱的华夏歌坛来说,能够出现叶梓这样一个被雪友哥和pg唱片看重的专辑监制,而且是由雪友哥亲自邀请,这个分量足以引起在场所有记者的高度重视,而且这份重视的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过叶梓自己的专辑取得的成就。在未来,叶梓的成功也就将是华夏歌坛的成功,他的失败当然也代表着华夏歌坛的脸面。

    事情就是这么的奇妙,原本只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但是经过这样的一番演绎,就变成了全华夏歌坛都会关注的一件大事要事了。

    叶梓很挠头,很想说一句“这关你屁事”,但是他知道他绝不可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胡言乱语”,那将很有可能断送他在华夏歌坛刚刚起步的锦绣前程。

    那就只能官方回答了。

    “这个问题嘛……”叶梓抬头看向游瑞芝,脸上露出一副非常诚恳非常认真的表情:“能够受到雪友哥的邀请,我心里高兴之余也在忐忑不安,生怕自己的能力做不好这张专辑,但是叶梓知道,这样的时候容不得我半点退缩,因为我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我个人。”

    “为了做好这张专辑,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完全的各方面准备。叶梓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一定会拿出我最好的水平、最认真细致的态度,竭尽全力来做好雪友哥最新的这张国语专辑。”

    “雪友哥,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信任!”

    最后一句,叶梓是对着雪友哥说的,也只有这句话真正出自他的内心。前面的那些话,真是说得叶梓自己都想吐了。

    不过叶梓刚才的这些话却博得了满场记者的掌声支持,现在这个时代,还真是就吃这一套啊。

 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闻发布会(下)

    司马明辉和游瑞芝连续提出的四个问题之后,新闻发布会的进程逐步走向平稳。除了叶梓和雪友哥这两位最受关注的人物之外,其他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歌手们也会偶尔受到记者们的提问。

    不过这样的时刻,往往预示着陷阱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陈义臣先生,我们都知道您的新专辑8月8日就将正式在华夏大陆全面发行,那么请问花星唱片公司对于这张专辑的销量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吗?您自己呢?对于完成这样的目标您有没有压力?”

    来自《杭城晚报》的一位记者问道。

    陈义臣接过话筒,神情微微有一点紧张:“谢谢这位记者先生对我张新专辑的关心,对我来说这张专辑的销量肯定是越多越好,最好能够超越叶梓在华夏大陆的销量。”

    “当然我也知道,暂时来说这个机会不大。”

    记者中间响起一阵轻笑。

    陈义臣也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公司对于这张专辑在华夏大陆的销量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们只希望这张专辑能够达到一张专辑的合格销售数据,所以我身上一点压力都没有。当然还是那句话,销量肯定是越多越好。”

    “我来补充几句,”keny哥拿起了话筒:“对于华夏大陆歌坛来说,ethan现在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所以我们花星不会对他提出任何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对于目前这张专辑也没有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销量目标。这张专辑的销量能到30万盒我们满意,能到50万盒我们更满意,如果各方面一切顺利,近期的宣传效果出色,专辑能卖到100万盒那我们就喜出望外了。”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们花星会在申城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会,到时候欢迎各位记者朋友都来参加。”

    刚才陈义臣的回答稍微有点软弱,keny哥肯定不能让在场的记者形成这样的一种印象,那对于陈义臣的新专辑接下去的销售不会有任何好处,反馈到香江之后更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陈义臣的情况又不能过于高调,目前他还没有这样的资本。所以keny哥就在刚才的回答中,先是刻意贬低了一下陈义臣,随后故意设置了30万盒、50万盒到100万盒销量的递进目标,这些话看上去似乎非常示弱低调,堂堂香江花星唱片公司最重视的年轻歌手就只能寄望30万盒、50万盒这样的基本目标吗?实际上这样的递进目标通过keny哥这位花星总监之口亲自说出来以后,那就暗示着前面所讲的30万盒、50万盒销量目标不过是一个幌子,即使对于陈义臣这样一个在华夏大陆并无很大知名度的新歌手,花星唱片仍然有能力将他的专辑销量提高到接近百万盒的高水准。

    这才是keny哥真正想说的事情,庆功宴会的说法也正是keny哥心中所想的具体体现。在场的记者就没有一个愚笨之人,人人都能听得出keny哥这些话里的潜台词。退一步说,即使陈义臣的专辑最终没能卖到百万盒的高标准,媒体的批评矛头也只会指向keny哥这个说大话的人,不会集中到陈义臣身上。

    叶梓坐在那里听得真是大有收获,无论是前面的雪友哥还是现在的keny哥,回答记者提问的老练程度、考虑问题的周密程度都是他目前为止还有所欠缺的,这也正是他需要继续提高的部分。

    跟叶梓相比,陈义臣的表现那就差得更远了。直到keny哥补充完毕放下话筒,他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合适。

    事实上他刚才的回答一开始还好,用一句小玩笑来开始回答,没有任何问题,还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非常符合记者们对于他的心理定位。但是后面一句回答那就真的是软了一点。公司没有给你具体目标和压力,那你自己呢?前面还在说希望超越叶梓的销量,后面就立刻变成了没有具体目标,身上没有一点压力,那么究竟哪一句才是你的真心话呢?

    对于记者来说,这样前后矛盾、或者说前后不一的回答是他们最喜欢听到的,他们可以随时展开自由“联想”,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至于这样的选择是好是坏,那可就由不得你了。如果没有后面keny哥补充的这些,明天的媒体上对于陈义臣的报道肯定就不会有什么好话出来。

    要知道记者提问之前其实有一个隐藏着的前提,那就是陈义臣的专辑经过一个多月的销售,在香江的累积销量已经逼近了双白金100000张cd唱片的数据。在这样的隐藏前提下陈义臣还是这样的回答,那可一点都没有即将成为大歌星的觉悟。

    跟叶梓口口声声一定要破掉华夏大陆的销售记录相比,陈义臣刚才的回答那更是差了不止一条街啊。

    ……

    记者们的提问陷阱处处,不过除了像陈义臣这样的生瓜蛋子,在场的歌手、总监、经纪人、包括叶梓在内就没有一个好相与的,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没有谁会给记者更多的空子可以钻。

    新闻发布会在一片“祥和”气氛下走过了一个小时。

    “好,最后一次提问的机会,嗯……就请第二排的这位。”路英子指向一位男记者。

    戴着一副眼镜的年轻记者猛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微微有点兴奋:“叶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我也是你的忠实歌迷,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

    人群中传来轻轻的笑声。

    在今晚的这场新闻发布会上,这已经是第四位公开“表白”的歌迷记者了。前面三位记者分别来自申城、云省、粤省,可谓天南海北汇聚一堂,现在又加上燕京,上了点年纪没有这样直接“表白”的记者肯定还有。

    以此可见,叶梓现在的影响力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