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叶梓对于这个奖项也是志在必得……在香江电台的成绩上,叶梓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同样也是毫无对手。从上半年的那首《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到下半年这首《同桌的你》,今年903电台的国语歌曲点播榜前五名几乎被叶梓的作品包圆儿了,很少有其他歌手的作品能够与他抗衡。

    与此同时,叶梓的第一张专辑也在香江市场大卖四白金销量……这个成绩,在所有候选歌手的专辑在香江市场的销量当中是最高的,唯一比较接近的就是林智英,他的前两张专辑在香江市场都卖出了白金销量,但是跟叶梓的四白金相比还是远远不如。

    以上这两点是叶梓最大的优势,如果评委会连这样的优势都无动于衷,那组委会标榜的“公平、透明”的口号就可以换掉了。

    这个颁奖典礼也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所以叶梓对于自己能不能获奖毫不担心,他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具体奖项的归属。“叱咤乐坛过江龙”设置金银铜三个具体奖项,叶梓希望拿到的是金奖。

    不过这个嘛……就真的要看运气了。

    ……

    在任何一家媒体的预测名单当中,叶梓和林智英都是“叱咤乐坛过江龙”这个奖项金奖的最有力竞争者,记者们习惯以“二龙戏珠”来形容两人之间的争夺。不过这样的预测和形容,并不意味着在这个奖项的争夺上其他候选歌手就完全没有一拼之力,这个奖项的追逐者也并不仅限于叶梓和林智英两人。

    在叶梓心里,除了林智英以外,至少还有两位歌手带给他不小的压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奖项上跟他和林智英奋力竞争一下。

    第一位非常出人意外,那是一位已经年过四十的女歌手,她的名字叫做黄莹莹。不过在1991年之前,人们更熟悉她的艺名黄璐仪。

    提起黄莹莹(黄璐仪),叶梓心里便会泛起一连串耳熟能详的歌名:《葬心》、《哭砂》、《雪在烧》、《来自心海的消息》、《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等等等,那是一列长长长长的记录。从1974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云河》开始踏足歌坛,黄莹莹共计发行了50张国语、粤语、英语专辑。

    这个女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带动了流行的风潮,她的声音具有魔术般的魅力,在很多人眼里她就是爱情的象征……这是台海歌坛对于黄莹莹的评价。

    这一次,黄莹莹是以电影《阮玲玉》原声大碟《葬心》获得了“叱咤乐坛过江龙”这个奖项的候选资格。

    对于这样一位老资格的前辈,叶梓心里还是很有压力的,他清楚的知道黄莹莹有着多么强大的实力,而《葬心》这张电影原声大碟又是多么的成功。

    对于叶梓来说,他宁可跟林智英捉对儿厮杀,也不愿意直接面对黄莹莹这样的前辈。

    ……

    第二位则是一对双人组合,来自台海的“UKE李林”。

    1991年,台海点匠唱片公司签下了一个双人演唱组合……吉他弹得非常棒的李冀和拥有着漂亮声线的林之炫组建的无名双人组合。签约之后,公司为他们取了一个非常洋气但却极其奇怪的组合名称“UKE李林”。

    “李林”很好解释,一个姓李一个姓林放在一起那就是“李林”,说明这个组合就是由姓李的和姓林的两人组成。

    但是这个“UKE”又是什么玩意儿?

    UKE其实是Ukelele的缩写,在华夏大陆经常翻译成“尤克里里”、而在香江和台海地区却被翻译成“乌克丽丽”,不过不管如何翻译它们指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米国夏威夷地区的一种外形类似于吉他的四弦弹拨乐器。据说签约公司的企划偶尔翻词典翻到了这个名词,觉得借用Ukelele这种乐器“不起眼但却音色优美”的特点来形容这一对双人组合非常合适,更巧的是后面的lele听上去正好是“李林”的谐音,读起来喊起来也很顺口。

    嗯,看来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了。

    所以……听上去很有一些巧合的味道,一个非常洋气却又极其怪异的组合名称……诞生了。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两个大龄青年(当时都是25岁,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年龄已经很大)组成的这个演唱组合,一个写一个唱,签约之后的第一张专辑《认错》就能大卖百万销量(所有国语地区)。

    “UKE李林”凭此一飞冲天。

    

 第九百二十四章 UKE李林

    如果说林智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叶梓来说只是纸老虎,黄莹莹这个前辈也毕竟“年事已高”不足为虑,他们给予叶梓的压力虽大,但是叶梓完全能够承受得住。那么“UKE李林”这对儿双人组合无论在作品质量还是在歌曲演唱方面,都能给叶梓带来更大的压力。

    当然,在专辑销量上(香江地区销量),叶梓仍然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林之炫漂亮的嗓音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带有教堂唱诗班那种圣洁的味道,虽然音色纤细了一点,但是并不缺乏韧性和爆发力,相当完美的假音更是林之炫演唱的标志之一。首张专辑《认错》当中,林之炫在主打歌《认错》、以及《逞强的假面》、《只给你》等等歌曲里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假声发挥。

    不过对于叶梓来说,林之炫带给他的压力并没有李冀那么大。在“UKE李林”的时代,林之炫这个主唱的能力主要还在他那漂亮的嗓音方面,说到唱功他还稚嫩得很。虽然音域很高但却不够宽广,而且他的声音发飘不扎实,几乎完全没有低音,中音区域又比较干瘪,声音的弹性也稍差——这样的唱功是不行的。

    这种程度的演唱水准,对于叶梓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顺便再啰嗦两句。

    林之炫的唱功真正变得成熟起来,还要等到他单飞之后出版的第二张个人演唱专辑《蒙娜丽莎的眼泪》。这张专辑第一次将林之炫的演唱音域放低,所有歌曲不再炫耀林之炫那漂亮的高音,而是选择以中音区为主,更加强调歌手在情感方面的演绎。而这时(1998年)的林之炫也已经年过而立(32岁),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情感波折,昔日的年少轻狂已经渐渐褪色逝去,他也不再需要那种极限高音的狂放宣泄,整个人也一点一点沉淀了下来。

    他也正是到了需要转变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专辑和歌手紧紧的契合在了一起,这张专辑的成功也就成为了必然。经过这张专辑的转折(这种转折其实从他第一张个人演唱专辑《散了吧》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一开始做得还不够彻底不够到位),林之炫的唱功这才真正成熟了起来,他也真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自然清新不造作。到了这个时候,林之炫的高音不再发飘不再没有根底,而是变得在轻灵飘逸的圣洁中带着一丝贵族式的淡然;中低音也变得松弛自然了起来,唱功大成之后他的演唱才真正做到了得心应手。也只有他的唱功达到了这种相当高的程度,林之炫才能真正考虑前文曾经提到过的那种“全真乐队同步录音”——也可以称为“Studio/live”(录音棚现场演出)的方式来录制专辑。

    可惜,现在还是1993年,林之炫还处于“UKE李林”阶段,他的唱功距离成熟圆融还差得远呢。

    当然,他的假声演唱已经相当完美,音色也足够漂亮,这也正是林之炫得以立足歌坛的根本。(PS:有很多人喜欢林之炫,所以就固执的认为他在“UKE李林”时期的唱功已经非常好了,那种高音发飘的情况他们认为那是“空灵”,对此高音就只能呵呵了。高音也相当喜欢林之炫,但是……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才叫做空灵、才叫一尘不染吗?先去听听齐遇演唱的《欢颜》、《橄榄树》、《一面湖水》这些歌曲吧。如果还不理解,那……那高音也没办法了。)

    ……

    其实在“UKE李林”这个阶段,李冀这位创作者对于这个组合的贡献值要远远大于林之炫这个主唱。“UKE李林”可以变成“UKE李X”而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林之炫离开了李冀,基本上在那个时代就很难出头——没有李冀为林之炫量身定制的那些作品,林之炫的演唱特点根本无从发挥,而演唱其他人的作品,以这个时期的林之炫尚属稚嫩的唱功来说还难以承担这种任务。

    遇到李冀,这是林之炫歌坛生涯最大的幸运。

    所以相比林之炫,李冀这位音乐天才给叶梓带来的压力明显更大一些。其实叶梓心里的这种分别对待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的对手是“UKE李林”,李冀和林之炫合在一起才能成为“UKE李林”,分开来那就是一个歌手和一个创作者,都对叶梓构不成任何威胁。

    可是叶梓就是要固执的这么去想,那又怎么办呢?

    叶梓如此分别对待,那就是极其重视李冀的一种表现,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颁奖典礼。现在这个阶段以及未来的三四年,随着“UKE李林”成为歌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李冀的音乐才华也完全彻底的绽放开来。

    《认错》这张专辑里李冀创作了五首作品,包括主打歌《认错》,五首都是极其优秀极其出色的作品。不过在这张专辑里,李冀的创作还稍微有点拘谨,他主要都是在配合林之炫的假声,让他的假声拥有完全发挥的余地,比如主打歌《认错》、又比如那首高到极点的《逞强的假面》。

    而在去年(1992年)出版的《黄丝带》这张专辑里,李冀再次贡献了六首各具特色的佳作:《黄丝带》云舒云卷一般沉稳大气;《别说的太多》则是做出了自弹自唱的全新尝试,乐句之间跳脱动人出人意料,犹如羚羊挂角毫无踪迹;《等待是一生中最初苍老》、《流星》则又是根据林之炫的嗓音特点和音域宽度为他度身定制的歌曲,完全可以让林之炫酣畅自如的倾力发挥。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第二张专辑《黄丝带》比起第一张专辑《认错》又上了一个大台阶,李冀的歌曲创作才能已经无可抑制的被激发了出来。

    而在今后几年,李冀还将为林之炫创作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作品——足以载入台海歌坛历史的作品。这样强大的一个创作者当然值得叶梓给予百般重视,哪怕李冀的创作跟这一次颁奖的结果毫无关联,哪怕今后的林之炫将成为台海歌坛重量级的人物,但是在叶梓心里还是会把李冀当成“UKE李林”这个组合当中真正的头号“大敌”。

    也许在内心深处,这是出于叶梓在创作方面某种无法言说的“自卑”吧。

    ……

    嗯……既然说到了李冀,那就稍微再多说几句。

    李冀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乐创作,他属于完全自学成才的那种天才。少年时期唱诗班的经历让他的音乐才能得到了启蒙,同时也使得李冀将来的作品中充满了宗教殉道的影子,也让将来的李冀成为一个唯美主义、理想主义倾向极其严重的艺术创作者,极其类似于台海歌坛的前辈创作者李太祥。

    这两个人都是求全求真的唯美主义者,为了某一个歌词和旋律的搭配问题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要找出解决方案的那种人。当年的李太祥为了找到《橄榄树》的最佳演唱者,他可以把这首歌曲的手稿一放就是七八年,直到遇见了齐遇这个命中注定的歌者。

    李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